一种赛鸽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85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鸽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赛鸽喂食器。



背景技术:

赛鸽是专用于竞翔比赛的鸽子;赛鸽养殖是赛鸽取得竞赛成绩好坏的要素之一,赛鸽好坏的标准也从血统、骨架、羽毛、眼志等几个方面进行判定;一羽优秀的鸽子飞翔的能力优与劣,是以它能否具备良好的神经组织和强健的体格,而强健的体格就是直接影响一羽优秀鸽子的骨骼,而骨骼是后天养殖关乎的重中之重,而鸽子的骨骼大约有150-165左右,骨骼的关键在于颈骨,颈骨是支持鸽子体的中心枢纽;对于颈骨的锻炼从养殖就要做起,而目前大型养殖场内均采用自动喂食器对动物或者禽类进行自动喂食,自动喂食器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喂食,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但目前自动喂食器却没有适合赛鸽的自动喂食器,究其原因是高度敏感的赛鸽本身就进食少,自动喂食器大都通过电机驱动进行投食,噪音大,对赛鸽进食造成干扰,很容易影响赛鸽的进食量,而且优质的赛鸽在平时不竞赛时也需保持运动,自动喂食器降低了赛鸽在进食时锻炼身体的频率,使得赛鸽缺乏运动,在竞赛时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赛鸽喂食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尤其是进食过程中无机器噪音,避免对赛鸽进食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赛鸽喂食器,包括底部呈锥形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端和底端呈密封状态,在所述输料管的中间设有弧形状出料口,所述输料管的顶端通过若干根第一弹簧连接到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输料管的底端通过若干根第二弹簧连接有一接料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可拆卸连接有一盖体;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盖体的底部中心处,另一端连接到输料管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一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弹簧纵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输料管的纵向中心线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接料盘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筒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出料口的纵向长度为所述输料管的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赛鸽喂食器,包括底部呈锥形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端和底端呈密封状态,在所述输料管的中间设有弧形状出料口,所述输料管的顶端通过若干根第一弹簧连接到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输料管的底端通过若干根第二弹簧连接有一接料盘;当筒体内装载有食料时,利用赛鸽在啄食时的下压力驱动输料管进行下压,在进食时起到锻炼赛鸽的颈骨的作用,进而通过出料口通过通孔进行出料,当赛鸽不啄食时,出料口位于通孔的上方不再出料;接料盘内的食料满载时,出料口位于通孔的下方;便不再出料,使得筒体内的食料不至于浪费,降低了饲养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尤其是进食过程中无机器噪音,避免对赛鸽进食造成影响,满足了饲养赛鸽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通孔;3、输料管;4、出料口;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接料盘;8、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赛鸽喂食器,包括底部呈锥形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一输料管,输料管与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输料管的顶端和底端呈密封状态,在所述输料管的中间设有弧形状出料口,所述输料管的顶端通过若干根第一弹簧连接到所述筒体的顶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可拆卸连接有一盖体;具体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一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纵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输料管的纵向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到所述盖体的底部中心处,另一端连接到输料管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料管的底端通过若干根第二弹簧连接有一接料盘;优选的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三根,环输料管的周部均布设置,放置接料盘出现倾斜造成食料浪费;第二弹簧的最大长度为当接料盘满载时输料管的上部的1/3部分仍停留在通孔上方的筒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接料盘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筒体的直径;具体的,所述出料口的纵向长度为所述输料管的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一,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出料口的弧形为输料管圆周的1/6,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出料量灵活调整出料口的纵向长度及弧形宽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吊装在饲养笼或者屋内,也可以装在支撑架上,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筒体内装载有食料时,利用赛鸽在啄食时的下压力驱动输料管进行下压,在进食时起到锻炼赛鸽的颈骨的作用,进而通过出料口通过通孔进行出料,当赛鸽不啄食时,出料口位于通孔的上方不再出料;接料盘内的食料满载时,出料口位于通孔的下方;便不再出料,使得筒体内的食料不至于浪费,降低了饲养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尤其是进食过程中无机器噪音,避免对赛鸽进食造成影响,满足了饲养赛鸽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任何简单修改和同等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