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87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熊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棚内、可以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大棚主要为冬暖式大棚。由于大棚内空气湿度大、温度低、没有风且缺少授粉的昆虫,因此大棚内作物的授粉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大棚作物难以成功坐果。在大棚内饲养蜂群、利用蜂群授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其中,熊蜂由于具有耐低温、可适应低光照条件等优良特性,而成为冬暖式大棚内授粉的理想昆虫,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自然条件下,熊蜂在白天出巢采集花粉,日落时,随着光线持续降低,熊蜂陆续归巢。熊蜂在归巢时,主要依靠气味和视觉来寻找巢穴。而一旦进入黑暗条件下,熊蜂会立即降落停止飞行。而大棚在气温较低时,为了保持棚内的温度,在日落前即需要落下大棚外的草苫子,使得棚室内在短时间内变成黑暗条件,这就会导致正在采集花粉的熊蜂在黑暗下无法回巢。据统计,一个熊蜂的授粉群大概只有100头左右的工蜂,如大量的工蜂不能回巢,会严重影响蜂群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大棚在落下草苫子后短时间内变成黑暗条件导致熊蜂无法回巢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引导熊蜂回巢、保证蜂群使用寿命的蜂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包括:紫光灯,所述紫光灯的光线波长为365nm,功率为1-1.5w;所述紫光灯靠近蜂箱设置;所述紫光灯设置有光感应开关;

太阳能蓄电池,与所述紫光灯连接设置;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的容量为1000-1500mA;

在所述紫光灯背向所述蜂箱的一侧设置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内壁面呈曲面,形成一个凹形的放置腔,所述紫光灯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放置腔的开口朝向所述蜂箱设置;

所述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紫光灯和所述反光罩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适宜于带动所述紫光灯和所述反光罩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紫光灯与所述蜂箱间的距离为10-20cm。

所述紫光灯设置在所述蜂箱的斜上方,所述放置腔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蜂箱的顶面的夹角为40-50°。

与所述紫光灯连接设置有光亮调节器。

与所述紫光灯连接设置有备用蓄电池。

所述紫光灯的功率为1w;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的容量为1000mA。

在所述反光罩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粘胶层。

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防虫网罩,所述防虫网罩呈半球形,所述防虫网罩的半球形顶端远离所述反光罩设置;所述防虫网罩的网孔为3-4mm。

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为透紫外光石英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呈半球形,所述玻璃罩的半球形顶端远离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玻璃罩上设置有入口,与所述入口连通设置有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由所述入口延伸至所述放置腔内,所述进入通道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出口的直径为3-4mm;所述进入通道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出口与所述反光罩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0.5-1cm。

所述紫光灯与所述反光罩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反光罩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轴套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旋转轴,嵌套安装在所述轴套内,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反光罩固定连接,适宜于带动所述反光罩进行旋转;贯穿所述轴套的壁面设置有锁定螺栓,适宜于对所述旋转轴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设置有紫光灯,所述紫光灯的光线波长为365nm,为熊蜂的可见光范围。所述紫光灯的功率为1-1.5w,具有适宜的亮度,既可具备照明功能,也不会因为亮度太高而使得熊蜂持续采蜜,不回蜂箱。所述紫光灯靠近蜂箱设置,可对蜂箱形成照射。所述紫光灯设置有光感应开关,当大棚内光线变暗时可自动开启。为了节约能源,所述装置还设置有太阳能蓄电池,与所述紫光灯连接设置;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的容量为1000-1500mA,可持续适宜的照明时间,且随着电量的消耗,所述紫光灯的亮度会逐渐变暗,可模拟自然光的亮度衰减过程,从而促使熊蜂回巢。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紫光灯背向所述蜂箱的一侧设置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内壁面呈曲面,形成一个凹形的放置腔,所述紫光灯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放置腔的开口朝向所述蜂箱设置;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使得光照集中在蜂箱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紫光灯和所述反光罩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适宜于带动所述紫光灯和所述反光罩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便于对照射高度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优选所述紫光灯设置在所述蜂箱的斜上方,且所述放置腔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蜂箱顶面的夹角为40-50°,使得紫光灯具有较大的照射范围。同样作为优选,与所述紫光灯连接设置有光亮调节器,以便更加精准地设置光照的衰减速度和照射时间。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因天气原因而导致的供电不足,与所述紫光灯还连接设置了备用蓄电池。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防虫网罩,所述防虫网罩呈半球形,所述防虫网罩的半球形顶端远离所述反光罩设置;所述防虫网罩的网孔为3-4mm,使得小型趋光性昆虫可进入,而熊蜂无法飞入,在反光罩内壁上设置有粘胶层,适宜于黏住飞入的昆虫,从而防止了因使用紫光灯而导致趋光性昆虫进入蜂箱的问题。作为可选择的方式,也可以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处设置玻璃罩,所述玻璃罩为透紫外光石英玻璃罩,紫外光可透过,不会影响紫光灯的照明效果。在所述玻璃罩上设置有入口,与所述入口连通设置有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出口的直径为3-4mm;使得昆虫可爬入,却难以爬出;而熊蜂则不能进入,从而也可防止昆虫对蜂箱的干扰。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还优选所述紫光灯与所述反光罩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反光罩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从而使得可对所述反光罩进行旋转操作,便于调整反光罩的照射角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置有反光罩和玻璃罩的紫光灯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蜂箱;2-紫光灯;3-反光罩;4-升降杆;5-套筒;6-轴套;7-防虫网罩;8-粘胶层;9-进入通道;10-玻璃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紫光灯2,所述紫光灯2的光线波长为365nm,所述紫光灯2的功率为1w,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紫光灯2的功率可选范围为1-1.5w;所述紫光灯2靠近蜂箱设置,所述紫光灯2与所述蜂箱1间的适宜距离为10-20cm;作为优选,所述紫光灯2设置在所述蜂箱1的斜上方,为了提高照射范围,所述放置腔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蜂箱顶面的夹角设置为45°,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这一夹角的优选范围为40-5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光灯2设置有光感应开关,当大棚内光线变暗时,紫光灯2可自动打开。

本实施例中的紫光灯2使用的电源为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的容量为1000mA,作为可选择的范围,电池的容量可选择为1000-1500mA;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连接设置有太阳能板,用于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与所述紫光灯2还连接设置有备用蓄电池,以便在天气不佳时对紫光灯2进行供电。此外,还可设置与所述紫光灯2连接的光亮调节器,用于精确调节紫光灯2的亮度衰减速度和光照时间。

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装置,在所述紫光灯2背向所述蜂箱1的一侧设置有反光罩3,所述反光罩3的内壁面呈曲面,形成一个凹形的放置腔,所述紫光灯2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放置腔的开口朝向所述蜂箱1设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光罩3采用金属材质,如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紫光灯2和所述反光罩3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适宜于带动所述紫光灯2和所述反光罩3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机构可设置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套筒5和位于套筒5内的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适宜于沿套筒5上下移动,在所述升降杆4和所述套筒5间可设置弹性垫,使得升降杆4适宜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在一定高度,也可以在套筒5壁上设置螺栓,用于将升降杆4固定在某一高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紫光灯2与所述反光罩3通过螺纹等结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反光罩3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杆4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杆4固定连接的轴套6,所述轴套6的轴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轴套6内嵌套安装有旋转轴(位于所述轴套6内,图中未示出),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反光罩3固定连接,适宜于带动所述反光罩3进行旋转;贯穿所述轴套6的壁面设置有锁定螺栓,适宜于对所述旋转轴进行锁定。

为了防止紫光灯2吸引昆虫对蜂箱1形成干扰,本实施方式在所述反光罩3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粘胶层8,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处还设置有防虫网罩7,所述防虫网罩7呈半球形,所述防虫网罩7的半球形顶端远离所述反光罩3设置,使得反光罩3和防虫网罩7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所述防虫网罩7的网孔为3-4mm,小型昆虫可通过,而熊蜂无法进入,进入防虫网罩7内的昆虫在贴上粘胶层8时即被粘牢,从而可防止昆虫进入蜂箱1。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所述防虫网罩7,而是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处设置玻璃罩10,如图2所示;所述玻璃罩10为透紫外光石英玻璃罩,所述玻璃罩10呈半球形,所述玻璃罩10的半球形顶端远离所述反光罩3设置,在所述玻璃罩10上设置有入口,与所述入口连通设置有进入通道9,所述进入通道9由所述入口延伸至所述放置腔内,所述进入通道9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出口的直径为3-4mm;作为优选,所述进入通道9位于所述放置腔内的出口与所述反光罩3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0.5-1cm,使得进入玻璃罩10内的昆虫容易被粘在粘胶层8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在所述反光罩3的内壁面上粘贴一层隔离纸,在隔离纸朝向紫光灯2的一侧设置粘胶层8,当需要更换时,可直接揭掉隔离纸,换上新的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引导熊蜂回巢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气温降低时,下午需要在大棚的外围拉下草苫子;此时,大棚内变成黑暗环境,光感应开关感应到光线变暗,即开启紫光灯2;紫光灯2照亮蜂箱1,从而引导熊蜂回巢。当使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时,随着电量的消耗,紫光灯2会不断地变暗,模拟自然光的衰减过程,吸引熊蜂回巢;为了进一步控制光照强度衰减速度和照射时间,可使用光亮调节器对紫光灯2的强度进行人工调控。为了使紫光灯2具有最佳的照射位置和照射高度,可通过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对紫光灯2的高度和照射角度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