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57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防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防鸟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防鸟装置。



背景技术:

机场飞鸟对飞机的起降具有严重威胁,如何降低机场鸟类数量,杜绝飞鸟进入飞机跑道区域是机场工作人员的一大挑战。目前机场常用的驱鸟方法,有声光法、化学法、人工驱赶法等,这些方法不能完全杜绝一些鸟类突然闯入飞机跑道,因此在机场跑道两侧张挂防鸟网是应对危害的最后一道屏障,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防鸟网,主要由普通鸟网和竹竿构成,普通鸟网通过绳索拴在竹竿上;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网孔形变的存在,普通鸟网和竹竿之间会产生较多空隙,因此麻雀等留滞性鸟类在熟悉鸟网后会通过这些空隙进入飞机跑道;同时张挂需要登高设备,安装复杂,更换鸟网工序复杂,登高设备的高度决定了鸟网悬挂的高度,通常鸟网张挂高度较低;在取落网小鸟的过程中不方便,需要借助辅助设备才能将高处的鸟类取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机场使用的,容易安装和拆卸,无空隙,有效防止飞鸟进入机场跑道,使用方便的组合式防鸟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组合式防鸟装置,包括鸟网和立柱,鸟网的两侧设置在两侧的立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相邻的两个底座之间设有联动杆,两个立柱之间的鸟网的两侧边在立柱上同步上下滑动,以达到悬挂和收起鸟网的目的。

所述的联动杆设置多个,并首尾联接,以满足两个底座之间的距离为准。

所述的鸟网,由多孔网体、水平固定带、垂直固定带和定位球构成,多孔网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垂直固定带,多孔网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水平固定带,在垂直固定带的外侧边沿上固定设有定位球。

所述的定位球均匀分布设置多个,以便将多孔网体拉紧张开。

所述的联动杆,包括管体、法兰盘、转轴、伞形齿轮和传动带,管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法兰盘,在管体腔内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在管体的力矩输入端和力矩输出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一输入接头,第一转轴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伞形齿轮啮合传动,第四转轴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输出接口,第四转轴的前端固定设有第四伞形齿轮,第四伞形齿轮和固定在第三转轴上的第三伞形齿轮啮合传动,这样,第一输入接头顺时针转动,第一输出接口也会相应的顺时针转动。当两个联动杆首尾连接时,前面一个联动杆的第一输出接口与后面一个联动杆的第一输入接头插接在一起,力矩得到传递。

所述的底座,包括基座、传动箱、转轴和伞形齿轮,基座固定在传动箱的底部,基座埋置于地下,传动箱位于地上,传动箱内设有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第五转轴的输入端伸出传动箱的左侧壁后与第二输入接头连接固定,第六转轴的输出端伸出传动箱的右侧壁后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固定,第五转轴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五伞形齿轮,第六转轴的输入端固定设有第六伞形齿轮,第七转轴的上端穿出传动箱的顶壁后与左侧接头连接固定,第八转轴的上端穿出传动箱的顶壁后与右侧接头连接固定,第五伞形齿轮与固定在第七转轴上的第七伞形齿轮啮合传动,第六伞形齿轮与固定在第八转轴上的第八伞形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立柱,包括壳体、法兰座、转轴、伞形齿轮、皮带轮、皮带和滑块,壳体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底座连接固定的法兰座,壳体的内腔通过竖隔板分割成左、右两个腔体,壳体的左侧腔内设有左侧皮带轮、左侧滑块、左侧皮带、左侧转轴、左侧伞形齿轮、第九伞形齿轮和第九转轴,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轴向设置的左侧滑槽,左侧皮带轮设在壳体左侧腔内的上端,左侧转轴设在壳体左侧腔内的下部,第九转轴设在壳体左侧腔内的下端,第九转轴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底座的左侧接头相适配的左侧接口,第九转轴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九伞形齿轮,第九伞形齿轮与固定在左侧转轴上的左侧伞形齿轮啮合传动,左侧皮带轮通过左侧皮带与固定在左侧转轴上的皮带轮连接传动,左侧皮带上固定设有左侧滑块,左侧滑块与位于左侧滑槽内的最上端的定位球固定连接;壳体的右侧壁上设有与左侧滑槽对称的右侧滑槽,壳体的右侧腔内设有右侧皮带轮、右侧滑块、右侧皮带、右侧伞形齿轮、右侧转轴、第十伞形齿轮和第十转轴,右侧转轴的外端部固定设有手柄,右侧皮带轮设在壳体右侧腔内的上端,右侧转轴设在壳体右侧腔内的下部,第十转轴设在壳体右侧腔内的下端,第十转轴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底座的右侧接头相适配的右侧接口,第十转轴的上端固定设有第十伞形齿轮,第十伞形齿轮与固定在右侧转轴上的右侧伞形齿轮啮合传动,右侧皮带轮通过右侧皮带与固定在右侧转轴上的皮带轮连接传动,右侧皮带上固定设有右侧滑块,右侧滑块与位于右侧滑槽内的最上端的定位球固定连接。

所述的左侧滑槽的下端设有左侧下开口,右侧滑槽的下端设有右侧下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适用于机场使用,容易安装和拆卸,无空隙,有效的防止了飞鸟进入机场跑道,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鸟网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杆的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联动按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组合式防鸟装置,包括鸟网1和立柱2,鸟网1的两侧设置在两侧的立柱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3上,相邻的两个底座3之间设有联动杆4,两个立柱2之间的鸟网1的两侧边在立柱2上同步上下滑动,以达到悬挂和收起鸟网1的目的。

所述的联动杆4设置多个,并首尾联接,以满足两个底座3之间的距离为准。

所述的鸟网1,由多孔网体11、水平固定带12、垂直固定带13和定位球14构成,多孔网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垂直固定带13,多孔网体1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水平固定带12,在垂直固定带13的外侧边沿上固定设有定位球14。

所述的定位球14均匀分布设置多个,以便将多孔网体11拉紧张开。

所述的联动杆4,包括管体402、法兰盘401、转轴、伞形齿轮和传动带,管体40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法兰盘401,在管体402腔内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转轴406和第三转轴409,第二转轴406和第三转轴409之间通过传动带408连接传动,在管体402的力矩输入端和力矩输出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404和第四转轴411,第一转轴404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一输入接头403,第一转轴404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伞形齿轮405,第一伞形齿轮405和固定在第二转轴406上的第二伞形齿轮407啮合传动,第四转轴411的后端固定设有第一输出接口412,第四转轴411的前端固定设有第四伞形齿轮413,第四伞形齿轮413和固定在第三转轴409上的第三伞形齿轮410啮合传动,这样,第一输入接头403顺时针转动,第一输出接口412也会相应的顺时针转动。当两个联动杆4首尾连接时,前面一个联动杆4的第一输出接口412与后面一个联动杆4的第一输入接头403插接在一起,力矩得到传递。

所述的底座3,包括基座301、传动箱302、转轴和伞形齿轮,基座301固定在传动箱302的底部,基座301埋置于地下,传动箱302位于地上,传动箱302内设有第五转轴303、第六转轴313、第七转轴307和第八转轴310,第五转轴303的输入端伸出传动箱302的左侧壁后与第二输入接头304连接固定,第六转轴313的输出端伸出传动箱302的右侧壁后与第二输出接口312连接固定,第五转轴303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五伞形齿轮305,第六转轴313的输入端固定设有第六伞形齿轮314,第七转轴307的上端穿出传动箱302的顶壁后与左侧接头308连接固定,第八转轴310的上端穿出传动箱302的顶壁后与右侧接头309连接固定,第五伞形齿轮305与固定在第七转轴307上的第七伞形齿轮306啮合传动,第六伞形齿轮314与固定在第八转轴310上的第八伞形齿轮311啮合传动。

所述立柱2,包括壳体201、法兰座202、转轴、伞形齿轮、皮带轮、皮带和滑块,壳体201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底座3连接固定的法兰座202,壳体201的内腔通过竖隔板分割成左、右两个腔体,壳体201的左侧腔内设有左侧皮带轮203、左侧滑块205、左侧皮带209、左侧转轴213、左侧伞形齿轮211、第九伞形齿轮215和第九转轴219,壳体201的左侧壁上设有轴向设置的左侧滑槽207,左侧皮带轮203设在壳体201左侧腔内的上端,左侧转轴213设在壳体201左侧腔内的下部,第九转轴219设在壳体201左侧腔内的下端,第九转轴219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底座3的左侧接头308相适配的左侧接口221,第九转轴219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九伞形齿轮215,第九伞形齿轮215与固定在左侧转轴213上的左侧伞形齿轮211啮合传动,左侧皮带轮203通过左侧皮带209与固定在左侧转轴213上的皮带轮连接传动,左侧皮带209上固定设有左侧滑块205,左侧滑块205与位于左侧滑槽207内的最上端的定位球14固定连接;

壳体201的右侧壁上设有与左侧滑槽207对称的右侧滑槽208,壳体201的右侧腔内设有右侧皮带轮204、右侧滑块206、右侧皮带210、右侧伞形齿轮212、右侧转轴214、第十伞形齿轮216和第十转轴220,右侧转轴214的外端部固定设有手柄223,右侧皮带轮204设在壳体201右侧腔内的上端,右侧转轴214设在壳体201右侧腔内的下部,第十转轴220设在壳体201右侧腔内的下端,第十转轴220的下端固定设有与底座3的右侧接头309相适配的右侧接口222,第十转轴220的上端固定设有第十伞形齿轮216,第十伞形齿轮216与固定在右侧转轴214上的右侧伞形齿轮212啮合传动,右侧皮带轮204通过右侧皮带210与固定在右侧转轴214上的皮带轮连接传动,右侧皮带210上固定设有右侧滑块206,右侧滑块206与位于右侧滑槽208内的最上端的定位球14固定连接。

所述的左侧滑槽207的下端设有左侧下开口217,右侧滑槽208的下端设有右侧下开口21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机场内间隔设置底座3,两个底座3之间的间距为单个联动杆4长度的整数倍,这样可以根据两个底座3之间的距离安装多个联动杆4,只需将多个联动杆4首尾串联即可进行正常的力矩传递,再将立柱2底部的法兰座202用螺栓固定在底座3的传动箱302上,并使左侧接口221与左侧接头308连接传动,右侧接口222与右侧接头309连接传动,将鸟网1展开放置于两个立柱2之间,把鸟网1左侧的定位球14卡入左侧立柱2的右侧滑槽208内,并把最上端的定位球14与右侧滑块206固定连接,把鸟网1右侧的定位球14卡入右侧立柱2的左侧滑槽207内,并把最上端的定位球14与左侧滑块205固定连接,鸟网1的两侧边就在定位球14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垂直伸展开,正、反向转动手柄223,可使鸟网1的左、右侧边同步上升和下降;如需要摘取挂在鸟网1上的鸟类时,转动手柄223,使鸟网1的左、右侧边同步下降,鸟网1两侧最下端的定位球14先从右侧下开口218和左侧下开口217滑出,然后,所有的定位球14也会依次滑出,逐步堆积在右侧下开口218和左侧下开口217的周围;在取下飞鸟后,反向转动手柄223,左侧立柱2的右侧转轴214的力矩,依次经过左侧立柱2的第十转轴220、联动杆4、右侧立柱2的第九转轴219,最后传递到右侧立柱2的左侧转轴213,使左侧立柱2的右侧滑块206和右侧立柱2的左侧滑块205同步上升,从而带动鸟网1再次悬挂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