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4115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



背景技术: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其繁殖快、易于成活、造型小巧美观,成为人们的盆栽新宠。

正因为多肉植物的叶片中储存的养分较多,所以多肉植物可以使用叶插方式繁殖,这也是它肥厚多汁的优点之一,生根是需要消耗大量养分的。但现有的多肉植物叶插过程中,因为多肉植物体积小,插在泥土中不好观察其生长情况,如:是否萌发了杂菌的菌丝,是否长出了根毛等。叶插的根系也较浅,人工操作误碰后会造成叶插幼苗的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便于携带和观察多肉植物叶插情况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包括圆柱形的用于放置多肉植物叶插种植基质的种植腔体,所述种植腔体上端外侧螺纹套接有上筒体,所述种植腔体下端外侧螺纹套接有下筒体,所述种植腔体和下筒体之间通过无纺布隔开,所述下筒体内填充陶粒,所述下筒体侧面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中,所述种植腔体上设置有网格架,所述网格架由圆形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网绳构成,所述支架的直径小于种植腔体水平方向圆形截面的半径。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中,所述上筒体的材料为透明塑料。

进一步的,上述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中,所述上筒体上部罩设有可拆卸盖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中,上筒体可相对种植腔体旋转,可根据需要,旋转提高或降低瓶身高度,如需要观察瓶内多肉植物时,就可降低上筒体便于观察种植腔体内种植基质上的多肉植物;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的种植腔体和下筒体之间通过无纺布隔开,保证了瓶内空气流通,为多肉植物生产提供合适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种植腔体;2、上筒体;3、下筒体;31、陶粒;4、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容器瓶高度可调,便于观察多肉植物叶插情况。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包括圆柱形的用于放置多肉植物叶插种植基质的种植腔体1,所述种植腔体1上端外侧螺纹套接有上筒体2,所述种植腔体1下端外侧螺纹套接有下筒体3,所述种植腔体1和下筒体3之间通过无纺布4隔开,所述下筒体3内填充陶粒31,所述下筒体3侧面设有透气孔。

上述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的使用:容器瓶的上筒体2可相对种植腔体1旋转,可根据需要,旋转提高或降低瓶身高度,如需要观察瓶内多肉植物时,就可降低上筒体2便于观察种植腔体1内种植基质(为现有技术中可用的多肉植物种植土)上的多肉植物;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的种植腔体1和下筒体3之间通过无纺布4隔开,保证了瓶内空气流通,为多肉植物生产提供合适的条件。

多肉植物叶插:选择健康、汁液饱满、表面无伤、无虫害的叶片。取下后,尽量晾置2-3天,时间宁长勿短,待伤口充分愈合之后再进行扦插。扦插时将叶片稍微倾斜,将叶柄少量埋入到种植基质中。然后放置在阴凉处,并保持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的种植腔体1上设置有网格架,所述网格架由圆形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网绳构成,所述支架的直径小于种植腔体1水平方向圆形截面的半径。

由上描述可知,上述网格架结构的网绳对多肉叶片起支撑作用,避免叶片基部全部露出基质而不会生根,提高多肉叶插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中,所述上筒体2的材料为透明塑料。由上描述可知,上筒体2的材料为透明塑料便于观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微型多肉植物叶插容器瓶中,所述上筒体2上部罩设有可拆卸盖体。由上描述可知,上述结构利于多肉植物的保护和保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