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装置以及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996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栽培装置以及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栽培装置以及使用该栽培装置的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系统是运用生态原理及科学监控手段,融密集型工业化养鱼与蔬菜栽培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新形式,具有节地省水、无公害、物质投入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鱼菜共生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动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生态的人工系统。传统的鱼菜共生系统是将蔬菜通过人工浮床种植于养殖水体的表面,这需要合理布置养殖鱼类与水生蔬菜的种植比例,因为蔬菜的种植过少不能完全净化水质,种植过多又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并且这种结构的鱼菜共生系统体积大,不适合在阳台、庭院等小面积场所使用,因而未能被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现有的简易的立式管道陶粒栽培的鱼菜共生系统,是在管道壁上设置定植孔,在管道内腔中填充陶粒,这样的鱼菜共生系统存在定植孔的设置复杂、重量大,填充陶粒工作繁重、费时,同样不适合在阳台、庭院等小面积场所使用。鉴于此,探索出能够被广泛推广的鱼菜共生种植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适应大面积的运用,也能适应小面积的运用的栽培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的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栽培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栽培装置,该栽培装置包括最上方设置的用于过滤污水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下方可拆卸叠放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硝化种植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上端设置有污水流入口,所述过滤单元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水流出口,所述硝化种植单元的上端设置有水流入口,所述硝化种植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水流出口,所述过滤单元的过滤水流出口与最上方的所述硝化种植单元的水流入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硝化种植单元包括硝化槽以及固设在所述硝化槽的外周壁上的至少一个种植杯,所述种植杯的杯腔与所述硝化槽的槽腔连通,所述水流入口为硝化槽的槽口,所述水流出口设置于所述硝化槽的底壁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硝化槽靠近底壁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种植杯呈管状结构,所述种植杯的杯底连通固设在所述连通孔处将所述种植杯的杯腔与所述硝化槽的槽腔连通,所述种植杯的杯口弯曲向上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由上至下的所述硝化种植单元的种植杯之间交错排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盆,所述过滤盆内填设有过滤介质,所述污水流入口为所述过滤盆的盆口,所述过滤水流出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盆的底壁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盆及所述硝化槽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过滤盆及所述硝化槽相对地面固定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所述过滤盆的中部及所述硝化槽的中部分别设置的相互贯通的中空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的内孔呈倒T型结构,所述中空管的内孔的大直径孔与下方相邻的所述中空管的上端插接定位配合,所述过滤盆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最上方的所述硝化槽的槽口插接配合的插接凸台,所述硝化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下方相邻的所述硝化槽的槽口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台,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对应的所述过滤盆的内壁或对应的所述硝化槽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加强肋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硝化槽的底壁设置成由所述硝化槽的底壁的中心向硝化槽的周壁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底壁,所述水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倾斜底壁的中腰位置,以使所述水流出口与所述倾斜底壁的底端形成堰塞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包括养鱼装置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栽培装置,所述养鱼装置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养鱼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单元的污水流入口连通,最下方的所述硝化种植单元的水流出口与所述养鱼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栽培装置,在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内种植植物,通过最上端的过滤单元将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过滤水逐层的向下流入到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内,硝化种植单元先对过滤水进行硝化处理,硝化后的过滤水用于给硝化种植单元内的植物进行供水,以实现养殖水能够形成植物用水,且水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水质适用于植物的栽培,且通过硝化种植单元的植物净化后的水也适用于鱼类的养殖。由于各硝化种植单元可拆卸的叠加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调整栽培装置的整体高度,即根据使用面积的大小,调整硝化种植单元叠放的个数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适用于阳台、庭院等小面积场地的运用,也适用于室外或温室大棚等大面积场地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高效、轻便等特点,能够被广泛的推广应用。

进一步优选地,硝化种植单元分成硝化槽以及种植杯,且种植杯设在硝化槽的外周面上,硝化槽内的硝化过程与植物种植互不影响,首先能够保证硝化槽的硝化效果,水质处理效率高,并且种植杯可以设置成多个,使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量大。

进一步优选地,种植杯设置成弯曲的管状结构,且种植杯的杯口向上延伸,更加适用植物自身向上生长的特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进一步优选地,上、下的种植杯之间交错布设,避免阻碍植物后期的生长。

进一步优选地,设置的固定结构,能够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固。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结构采用中空管的形式,使本实用新型既能适用于地面固定,也适用于吊装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中空管内孔为倒T型,过滤盆的底壁上设置的插接凸台,以及硝化槽的底壁上设置的定位凸台,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的稳固性。

进一步优选地,硝化槽的底壁设置成倾斜底壁,并且与水流出口之间形成堰塞结构,能够实现截留作用,能够在硝化槽的底壁上存留一部分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栽培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栽培装置实施例中的硝化种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栽培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最上方设置的用于过滤污水的过滤单元1,过滤单元1下方叠放设置有三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硝化种植单元2,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成三个硝化种植单元仅为一个实施例,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硝化种植单元根据面积的大小设置成一个、两个、三个以上。过滤单元1上端设置有污水流入口11,过滤单元1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水流出口12,硝化种植单元2的上端设置有水流入口21,硝化种植单元2的下端设置有水流出口22,过滤单元1的过滤水流出口12与最上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水流入口21连通,上方的硝化种植单元的水流出口22与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的水流入口21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设置的,在最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下端设置有排水管3,最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水流出口22与排水管3连通。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过滤单元1的污水流入口11流入到过滤单元1内,过滤单元1对流入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经过滤后的过滤水通过过滤水流出口12流入到最上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硝化种植单元2内种植有植物,过滤水经过硝化种植单元2进行硝化处理,使过滤水硝化形成植物所需的营养水,供给硝化种植单元2内的植物使用,最上方的硝化种植单元内的水经过该硝化种植单元内的植物进行净化后流入到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继续进行硝化-供给-净化,再继续流入到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这样污水依次流经叠放的过滤单元、各硝化种植单元进行层层净化处理,当污水经过最后的硝化种植单元的净化后,水质已经能够保证适用于动物(鱼)的供给水。本实施例的硝化种植单元2是直接通过叠加的方式安放,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使用面积的大小对硝化种植单元2叠放的个数进行调整,以调整栽培装置的整体高度,并且拆卸和组合都非常的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既能适用于阳台、庭院等小面积场地的运用,也适用于室外或温室大棚等大面积场地的运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植系统应用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并且本实施例的硝化种植单元拆卸方便,也方便了后期对栽培装置的维护和清理。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被广泛的推广应用。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结构示意图,硝化种植单元2包括硝化槽23,以及固设在硝化槽23的外周壁上的种植杯24,种植杯24的杯腔与硝化槽23的槽腔连通,水流入口21为硝化槽的槽口,水流出口22设置于硝化槽23的底壁25上。硝化槽23内填设有海绵,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滤棉等介质,以方便硝化细菌的着床。种植杯24内可以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植物栽培,也可以采用基质培的方式进行植物栽培。

由图3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种植杯24设置成5个,且沿硝化槽23的外周壁均匀排布,这样设置能够使植物种植分布合理,既能有效的利用空间,也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种植杯24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设置的个数。硝化种植单元2由硝化槽23和种植杯24两个功能区连通组成,使硝化槽23内的硝化过程与种植杯24内的植物种植互不影响,首先能够使硝化槽23内硝化效果好,水质处理效率高,其次种植杯可以设置成多个,能够增大植物的栽培量。另外硝化与种植分成不同的区域,方便后期对本实施例的维护和清洗。

进一步优选设置的,为避免阻碍植物后期的生长,硝化种植单元2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依次旋转36度叠放,使上、下的种植杯24之间交错排布。

进一步优选设置的,硝化槽23靠近底壁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连通孔,种植杯24呈管状结构,种植杯24的杯底连通固设在硝化槽23的连通孔处,种植杯24的杯口弯曲向上延伸。这样设置更加适用于植物自身向上生长的特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进一步优选设置的,硝化槽23的底壁25设置成由硝化槽23的底壁25的中心向硝化槽23的周壁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底壁,水流出口22设置在倾斜底壁的中腰位置,使水流出口22与倾斜底壁的底端形成堰塞结构,能够实现对硝化后的水进行截留,在硝化槽23内存留一部分水,有利于种植杯24内的植物的生长。

如图1所示,进一步优选设置的,过滤单元1包括过滤盆13,过滤盆13内填设有过滤介质,过滤介质可以选择砾石、陶粒等。污水流入口11为过滤盆13的盆口,过滤水流出口12设置于过滤盆13的底壁上。

如图1所示,进一步优选设置的,为了使本实施例安装更加稳固,过滤盆13和硝化槽23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过滤盆13的中部、硝化槽23的中部、排水管3的中部分别设置的相互贯通的中空管4。

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将本实施例固定到地面上,首先需要在地面上设置一固定柱,然后将本实施例通过中空管4穿入到固定柱上,能够将本实施例固定到地面上。如果将本实施例吊装时,只需将吊绳穿入到中空管4中,然后将吊绳固定到固定梁上即可实现对本实施例的吊装,本实施例安装稳固,安全系数高。

进一步优选设置的,中空管4的内孔呈倒T型结构,中空管4的内孔的大直径孔与下方相邻的中空管4的上端插接定位配合,过滤盆13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最上方的硝化槽23的槽口插接配合的插接凸台14,硝化槽23的底壁上设置有与下方相邻的硝化槽23的槽口插接配合的定位凸台26。比如当上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叠放到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上时,将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中空管4的上端插入到上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中空管4的内孔的大直径部分,首先能够保证硝化种植单元2叠放位置的精确性,使整个栽培装置的重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使整个栽培装置更加的稳固,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保证本实施例的安全、可靠。其次,还能保证中空管4贯通的连续性。

进一步优选设置的,过滤盆13内设置的中空管4的外壁与过滤盆13的内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内加强筋15,硝化槽23内设置的中空管4的外壁与硝化槽23的内壁之间也连接设置有内加强筋15,种植杯24的外壁与硝化槽23的外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外加强筋16。设置的内加强筋15和外加强筋16,进一步能够保证本实施例的稳固性。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结构还可以设置成在过滤盆的盆底外侧面上设置定位销,过滤盆下方的硝化槽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盆底的定位销定位插接配合的定位槽,相邻的两个硝化槽之间,上方的硝化槽的槽底的外侧面同样设置定位销,对应的下方的硝化槽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硝化槽的槽底的定位销定位插接配合的定位槽,这样在安装时,过滤盆及硝化槽分别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固定,同样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的实施例,包括养鱼装置5和上述所描述的栽培装置,养鱼装置5位于栽培装置的下方,养鱼装置5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52,养鱼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51,养鱼装置5的出水口51与过滤单元1的污水流入口11连通,且之间设置有水泵53,水泵53的作用是将养鱼装置5的出水口51流出的污水抽到过滤盆1内。最下方的硝化种植单元2的水流出口22通过排水管3与养鱼装置5的进水口52连通,将养鱼装置5设置在栽培装置的下方,能利用水的自重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节省了额外的抽水设备,减少成本。鱼菜共生水循环种植系统的实施例不受使用面积大小的限制,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被广泛的推广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