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117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瓜采集装置,具体为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属于吊瓜采集领域。



背景技术:

吊瓜,别名栝楼,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吊瓜生长在海拔100—1800米气候温润的山谷密林和坡地灌丛中,博采山水之“灵气”。吊瓜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国医学大全》中药志等中医药文献记载:皮、籽、根均可人有药,具有润肺化痰、降火止咳、宽胸散结、消肿祛毒、润肠通便等功效。《本草纲目》载,吊瓜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手面皱,现代研究和权威机构检测吊瓜籽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近年来,随着吊瓜开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吊瓜子已成为炒货中的佳品,它浓香扑鼻,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吊瓜的采摘,一般是挎着篮子进行采摘,但是,因为吊瓜本身就不轻,因此,没多大一会就会采满一篮,很重,不方便移动,如果采用背筐,能采摘更多,但是放下去的时候容易破碎,而且因为高度问题,采摘不是很方便,市场上也有吊瓜采摘装置,比如公告号为CN201521123662的专利,但是,他要举着伸缩杆,在加上吊瓜的重量,比较累,而且他的竹篮在泥土地上移动不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上端左侧铰接连接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套接有滑筒,且支撑杆的末端与滑筒的内腔底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所述滑筒的末端与框体的内腔左壁之间铰接连接,所述框体的左端左上侧铰接连接有传料板,且传料板的上端前后侧均设有挡板,所述传料板的上侧设有伸缩板,且伸缩板位于两个挡板之间,所述伸缩板的左端连接有外端向上倾斜的防滑板,且伸缩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内挡板,所述伸缩板的下端连接有滑动螺栓,且滑动螺栓的非螺纹端固定在传料板的下端,所述传料板的下端开设有与滑动螺栓对应的向右的滑槽,所述伸缩板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撑杆,且撑杆位于传料板的外侧,所述撑杆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套腰板所述套腰板的前后两端通过腰带与框体连接,所述套筒上设有止动螺栓,且止动螺栓的内端抵在撑杆的下侧,所述套筒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与止动螺栓对应的止动螺纹孔,所述撑杆的下端连接有推杆,且推杆位于套筒的外侧,所述框体的下端通过绳连接有刀杆,且刀杆的上端设有月牙形的刀片,所述框体的左端前后侧均设有背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体的左端面呈与背部相适应的S型,且框体的右端面的底部向左倾斜,所述框体的内腔右端面上设有弹性橡皮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腰带与框体之间通过背带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刀杆的下端套接有加长筒,且加长筒的外端侧壁上设有伸缩调节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刀片的背部设有刀口相反的割刀。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人背着框体上的背带,将套腰板套在腹部或者腰部,然后系上腰带,对于高处的吊瓜,将止动螺栓上调节,从而调节伸缩板和传料板的倾斜角度,通过移动推杆,将防滑板移动到吊瓜的下面,通过刀杆将吊瓜割断,吊瓜会顺着伸缩板和传料板进入到缓冲板上,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慢慢落下,并顺着框体内腔右端的弹性橡皮层流下,防止吊瓜破碎,这样在一片吊瓜下面可以连续采摘,效率很高,而且框体被背着,相对于挎着更轻松,不采摘时,撑杆抵在止动螺栓上,套腰板用力,无需用手支撑,只是对于一些比较低的吊瓜,可以通过向上推一下推杆来将吊瓜送进框体内,使用方便,移动方便,还省力,滑动螺栓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缓冲板;3-支撑杆;4-滑筒;5-传料板;6-挡板;7-伸缩板;8-防滑板;9-滑动螺栓;10-撑杆;11-套筒;12-套腰板;13-止动螺栓;14-腰带;15-推杆;16-刀杆;17-刀片;18-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背式吊瓜采集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腔上端左侧铰接连接有缓冲板2,且缓冲板2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另一端套接有滑筒4,且支撑杆3的末端与滑筒4的内腔底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滑筒4的末端与框体1的内腔左壁之间铰接连接,框体1的左端左上侧铰接连接有传料板5,且传料板5的上端前后侧均设有挡板6,传料板5的上侧设有伸缩板7,且伸缩板7位于两个挡板6之间,伸缩板7的左端连接有外端向上倾斜的防滑板8,且伸缩板7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内挡板,伸缩板7的下端连接有滑动螺栓9,且滑动螺栓9的非螺纹端固定在传料板5的下端,传料板5的下端开设有与滑动螺栓9对应的向右的滑槽,伸缩板7的下端铰接连接有撑杆10,且撑杆10位于传料板5的外侧,撑杆10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筒11,且套筒11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套腰板12套腰板12的前后两端通过腰带14与框体1连接,套筒11上设有止动螺栓13,且止动螺栓13的内端抵在撑杆10的下侧,套筒1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与止动螺栓13对应的止动螺纹孔,撑杆10的下端连接有推杆15,且推杆15位于套筒11的外侧,框体1的下端通过绳连接有刀杆16,且刀杆16的上端设有月牙形的刀片17,所述框体1的左端前后侧均设有背带,背带为常见结构,图中未予示出。

本实施例中,框体1的左端面呈与背部相适应的S型,且框体1的右端面的底部向左倾斜,框体1的内腔右端面上设有弹性橡皮层,减震作用。

本实施例中,腰带14与框体1之间通过背带扣连接,方便拆卸。

本实施例中,刀杆16的下端套接有加长筒,且加长筒的外端侧壁上设有伸缩调节旋钮,便于调节长度。

本实施例中,刀片17的背部设有刀口相反的割刀18,这样就可以前后切割。

人背着框体1上的背带,将套腰板12套在腹部或者腰部,然后系上腰带14,对于高处的吊瓜,将止动螺栓13上调节,从而调节伸缩板7和传料板5的倾斜角度,通过移动推杆15,将防滑板8移动到吊瓜的下面,通过刀杆16将吊瓜割断,吊瓜会顺着伸缩板7和传料板5进入到缓冲板3上,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慢慢落下,并顺着框体1内腔右端的弹性橡皮层流下,防止吊瓜破碎,这样在一片吊瓜下面可以连续采摘,效率很高,而且框体1被背着,相对于挎着更轻松,不采摘时,撑杆10抵在止动螺栓13上,套腰板12用力,无需用手支撑,只是对于一些比较低的吊瓜,可以通过向上推一下推杆15来将吊瓜送进框体1内,使用方便,移动方便,还省力,滑动螺栓9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