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剪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838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剪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枝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剪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路通道或电力建设和维护中,尤其在电力线路的架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树木对线路架设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工人对树枝进行修剪或砍伐。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燃油锯对树枝进行修剪,然而,由于燃油锯体积较大,且在使用时伴有较大的噪音和尾气排放,不适宜长期工作,并且,传动的燃油锯在剪伐树枝时,还可能因为视线不好而误触带电设备,造成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剪枝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剪枝装置,该电动剪枝装置通过对自身长度的灵活调整,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适用性,可靠性强,操作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剪枝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用于剪枝的锯头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锯头组件并将所述电源的电量传递给所述锯头组件的连接杆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连接杆,所述导电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电连接,并且不同所述导电连接杆之间可依次插接以增加所述连接杆组件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导电连接杆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一端外周部套设有第一紧固套筒,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二端外周部套设有第二紧固套筒,所述第一紧固套筒用于与相邻所述导电连接杆的第二紧固套筒螺纹紧固。

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管状主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紧固套筒极限位置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二紧固套筒上设有套管紧固通孔,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紧固套筒的紧固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主体紧固通孔,所述套管紧固通孔和所述主体紧固通孔可由螺栓贯穿后紧固连接;所述第一紧固套筒可拧入所述第二紧固套筒的外周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为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内部的薄铜圆管;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为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头本体内部并可与所述薄铜圆管插接的铜柱销;所述薄铜圆管与所述铜柱销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头本体呈筒状,所述插座本体柱状,所述插座本体可套入所述插头本体的内部,并且所述插座本体的外周部设有限位台阶。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三脚架,所述电源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组件远离所述锯头组件的一端。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锯头组件上的摄像头和安装在所述三脚架上的显示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锯头组件远离所述连接杆组件的端部还设置有近电感应预警器。

优选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池、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的手柄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侧面并可控制所述电池通断电的电气开关。

优选的,所述锯头组件包括锯头壳体、安装在所述锯头壳体内部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导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板周部的链锯刀。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收集树枝的树枝收集组件,所述树枝收集组件包括扇环形帆布主体,所述扇环形帆布主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扇骨,每组所述扇骨包括位于同一半径方向的至少两节扇骨单体,并且相邻所述扇骨单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扇环形帆布主体的圆周方向两端均设置有长度大于所述扇骨单体的扇骨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剪枝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用于剪枝的锯头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锯头组件并将所述电源的电量传递给所述锯头组件的连接杆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连接杆,所述导电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电连接,并且不同所述导电连接杆之间可依次插接以增加所述连接杆组件的长度。该电动剪枝装置,通过采用所述导电连接杆,可通过增加或减小所述导电连接杆数量的方式,实现所述连接杆组件逐节伸缩的方式,可以根据现场作业的需要,在不受电力输送导线限制的情况下,任意改变所述连接杆组件的长度,使得该剪枝装置可以在不同的空间高度工作。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收集树枝的树枝收集组件,所述树枝收集组件包括扇环形帆布主体,所述扇环形帆布主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扇骨,每组所述扇骨包括位于同一半径方向的至少两节扇骨单体,并且相邻所述扇骨单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扇环形帆布主体的圆周方向两端均设置有长度大于所述扇骨单体的扇骨把手。上述设置,利用树枝收集组件,可在工作完成的同时方便快捷地将散落的树枝清理完毕,同时,通过多组扇骨的设置方式增加整个树枝收集组件的支撑力,每组扇骨包括两个扇骨单体的设置,可在帆布折叠时节约空间,便于运输和存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剪枝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剪枝装置中导电延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池1、手柄2、电气开关3、三脚架4、显示器5、导电连接杆6、薄铜圆管61、插座本体62、第一紧固套筒63、管状主体64、导线65、螺栓66、第二紧固套筒67、插头本体68、铜柱销69、锯头壳体7、摄像头8、近电感应预警器9、链锯刀10、导板11、驱动电机12、扇骨单体13、帆布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动剪枝装置,该电动剪枝装置通过对自身长度的灵活调整,可以显著的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对于树枝高度的要求,操作灵活,制作简单,成本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剪枝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剪枝装置中导电延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电动剪枝装置包括电源组件、锯头组件和连接杆组件。

其中,电源组件用于为锯头组件提供电能,锯头组件用于修剪树枝,连接杆组件用于安装锯头组件,并将电源的电量传递给锯头组件。

具体的,连接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连接杆6,导电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之间电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导线65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导电部件连接,并且不同导电连接杆6之间可依次插接以增加连接杆组件的长度。

该电动剪枝装置,通过采用导电连接杆6,可通过增加或减小导电连接杆6数量的方式,实现连接杆组件逐节伸缩的方式,可以根据现场作业的需要,在不受电力输送导线65限制的情况下,任意改变连接杆组件的长度,使得该剪枝装置可以在不同的空间高度工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导电连接杆6包括管状主体64,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分别位于管状主体64的两端,管状主体64的第一端外周部套设有第一紧固套筒63,管状主体64的第二端外周部套设有第二紧固套筒67,第一紧固套筒63用于与相邻导电连接杆6的第二紧固套筒67紧固连接。优选的,管状主体64可以选择6061阳极氧化无缝铝管加工而成。

具体的,第一紧固套筒63与相邻导电连接杆6的第二紧固套筒67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即第一紧固套筒63的内周部设有螺纹,第二紧固套筒67的外周部设有螺纹,当然,第一紧固套筒63与相邻导电连接杆6的第二紧固套筒67之间可以直接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紧固套筒63可转动的安装在管状主体64的第一端,管状主体64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紧固套筒63极限位置的限位凸台;第二紧固套筒67上设有套管紧固通孔,管状主体64的第二端与第二紧固套筒67的紧固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主体紧固通孔,套管紧固通孔和主体紧固通孔可由螺栓66贯穿后紧固连接;第一紧固套筒63可拧入第二紧固套筒67的外周部。

进一步,第二紧固套筒67的外周部设有限位台阶。

具体的,当两个导电连接杆6插接后,一个导电连接杆6的第一电连接部与另一个导电连接杆6的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后,将第一紧固套筒63旋入第二紧固套筒67中,直至第一紧固套筒63移动至限位凸台的位置后,完成紧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电连接部为插座组件,插座组件包括插座本体62和设置在插座本体62内部的薄铜圆管61;第二电连接部为插头组件,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68和设置在插头本体68内部并可与薄铜圆管61插接的铜柱销69;薄铜圆管61与铜柱销69之间通过导线65电连接。

具体的,在两个导电连接杆6插接时,铜柱销69插入薄铜圆管61内,实现铜柱销69与薄铜圆管61的电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铜柱销69与薄铜圆管61之间导电可靠性,铜柱销69的外周部或者薄铜圆管61的内周部可以设置弧形的凸起部分,以提高铜柱销69与薄铜圆管61之间的接触,防止接触不良现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导电连接杆6在拆装时,对于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的受力较为频繁,因为,为了防止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脱落,可以在导电连接杆6的两端内周部设置朝向背离端部的方向倾斜的倾斜尖端部,当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在分离的过程中,倾斜尖端部对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的作用力增加,以实现对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的防脱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插头本体68呈筒状,插座本体62柱状,插座本体62可套入插头本体68的内部,并且插座本体62的外周部设有限位台阶。

具体的,在铜柱销69与薄铜圆管61插接的同时,插座本体62可套入插头本体68的内部,直至插座本体62与插座本体62的限位台阶抵接,上述设置,可以防止铜柱销69与薄铜圆管61之间插接时用力过度导致损坏,同时,还可以提高两个导电连接杆6插接时的稳定性。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剪枝装置,铜柱销69用螺母固定于插头68内圆孔之中;第一紧固套筒63安装在管状主体64上,具体的,管状主体64可以为圆形铝管,第二紧固套筒67用螺栓66固定在管状主体64上,内部使用导线65分别对应端子焊接紧固;当具有两节以上导电连接杆6插接紧固时,薄铜圆管61与铜柱销69配合导通线路,第一紧固套筒63与第二紧固套筒67配合旋紧即可。该导电连接杆6,采用插装式设计,导电连接杆6的两端安装插座62和插头68,每节导电连接杆6内部布置输电线路,插装完成后采用螺纹连接,用紧固套筒旋紧两杆结合部即可,该剪枝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节能减排,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支撑连接杆组件的三脚架4,电源组件安装在连接杆组件远离锯头组件的一端。

上述设置,连接杆组件可以悬挂在三脚架4上,三脚架4放置在地面上进行辅助支撑,能很好的适应各种地形,同时,将电源组件放在连接杆组件远离锯头组件的一端,作为配重,可以平衡锯头组件的重量,使摇动操作变得轻巧方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安装在锯头组件上的摄像头8和安装在三脚架4上的显示器5,摄像头8与显示器5连接;锯头组件远离连接杆组件的端部还设置有近电感应预警器9。具体的,上述摄像头8可以优选采用红外无线摄像头8,无需布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选的,显示器5可拆卸的安装在三脚架4上,拆卸式显示器5可显示无线红外摄像头8传输的实时工作画面。

上述设置中,在锯头组件上安装近电感应预警器9和无线摄像头8,近电感应预警器9可以预防锯头组件在剪枝过程中误触带电设备或输电线路,摄像头8可解决视线盲区问题,两者结合可保障锯头组件和带电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电源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池1、安装在壳体上部的手柄2以及安装在壳体侧面并可控制电池1通断电的电气开关3。优选的,电池1可以选用可充电锂电池1,蓄电时间长,并且重量轻,方便移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锯头组件包括锯头壳体7、安装在锯头壳体7内部的驱动电机12、与驱动电机12连接的导板11以及设置在导板11周部的链锯刀10。

具体的,电池1与手柄2插装卡扣固定,手柄2与导电连接杆6的一端固定,导电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锯头组件的锯头壳体7固定,锯头壳体7内安装驱动电机12和导板11,导板11上安装链锯刀10,同时,摄像头8可安装锯头壳体7上,近电感应预警器9安装在导板11上。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充电式锂电池1可插装固定于手柄2底部,在使用时,手柄2与一节导电连接杆6用螺母固定,另有一节导电连接杆6与锯头组件用螺母固定,链锯刀10与电机、摄像头8和近电感应器安装在锯头组件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组件与锯头部分可直接插装使用,即安装有电源组件的导电连接杆6直接与安装有锯头部分的导电连接杆6插接,当然,也可增加多个导电连接杆6使用,相邻导电连接杆6之间用紧固套筒固定;同时,在三脚架4的云台上安装显示器5,显示器5也可取下单独工作;剪枝装置的连接杆组件与三脚架4悬挂连接,即可进行高空树枝剪伐工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收集树枝的树枝收集组件,树枝收集组件包括扇环形帆布14主体,扇环形帆布14主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扇骨,每组扇骨包括位于同一半径方向的至少两节扇骨单体13,并且相邻扇骨单体13之间具有间隙,扇环形帆布14主体的圆周方向两端均设置有长度大于扇骨单体13的扇骨把手。

上述设置,利用树枝收集组件,可在工作完成的同时方便快捷地将散落的树枝清理完毕,同时,通过多组扇骨的设置方式增加整个树枝收集组件的支撑力,每组扇骨包括两个扇骨单体13的设置,可在帆布14折叠时节约空间,便于运输和存储。

该树枝收集装置,包括扇骨和帆布14,采用扇环形结构制作,展开圆心角度可以为110-130度,优选为120度,使用帆布14作为收集装置主体,每个半径方向有两节采用6061无缝铝材制作的扇骨单体13,两节设计可在帆布14折叠时节约空间,同时,在帆布14的四角设置长度大于扇骨单体13的扇骨把手,即位于边缘的扇骨加粗加上后,伸出帆布14的边缘一定长度作为把手使用,方便握持。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剪枝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