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471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种肥箱是农业领域常常使用的一种设备,其可以配装在各种结构的播种施肥机具上,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201210346586.8的一种农业机械种肥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盖以及与主机连接的托箱方管,所述箱体为中空且上下敞口的筒体,所述箱盖通过合页与箱体铰接,箱盖与箱体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总成,所述气动弹簧总成其中一端与箱体靠近合页的一侧铰接,另一端与箱盖远离合页的一侧铰接,气动弹簧总成与箱体的铰接位置高于其与箱盖的铰接位置;还包括箱底,箱底可拆卸密封连接于箱体内壁中部,箱体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托箱方管上表面。

但是现有的农业机械种肥箱还存在着容易产生过高的温度或大量的水珠、不方便使用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以解决现有的农业机械种肥箱容易产生过高的温度或大量的水珠、不方便使用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包括侧板,箱体,伸缩箱,连接轴,连接页,密封盖,透气孔,固定孔,固定螺栓,连接盒,划分板,连接钩,通气扇结构,肥料放置架结构,防护壳,电池和开关,所述的侧板焊接在箱体的正表面;所述的连接轴设置在伸缩箱内部的右上方;所述的密封盖通过连接页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伸缩箱的左侧;所述的固定螺栓安装在箱体和伸缩箱的连接处;所述的连接盒分别焊接在箱体内壁的上部;所述的划分板通过连接钩连接在连接盒上;所述的通气扇结构安装在箱体的右上部;所述的肥料放置架结构焊接在箱体外侧的左上部;所述的防护壳焊接在箱体右侧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电池安装在防护壳内部的下侧;所述的开关安装在防护壳的右上部;所述的通气扇结构包括固定壳,安装板,支撑架,电机,接线盒,联轴器,旋转轴和风扇叶,所述的固定壳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箱体的右上部;所述的支撑架分别吹塑在固定壳的内壁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接线盒设置在电机的右侧;所述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风扇叶分别焊接在旋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肥料放置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放置板,前防护板,侧防护栏,固定带和固定钩,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上部,另一端与放置板的下部焊接;所述的第三支撑杆分别焊接在第二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和放置板的下部;所述的前防护板焊接在放置板上部的右侧;所述的侧防护栏焊接在放置板上部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带设置在侧防护栏上;所述的固定钩设置在固定带上。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箱具体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伸缩箱插接在箱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孔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透气孔开设在箱体的左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穿过接线盒与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线穿过接线盒与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穿过接线盒与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风扇叶具体采用PVC塑料叶。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支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三支撑杆具体采用一端为倒直角三角形的不锈钢杆。

优选的,所述的放置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侧防护栏具体采用不锈钢防护栏。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带具体采用松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广泛应用于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箱具体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伸缩箱插接在箱体的顶部,有利于增加该农业机械种肥箱储存肥料的量。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孔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调节伸缩箱所伸出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气孔开设在箱体的左上部,有利于增加该农业机械种肥箱通气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风扇叶具体采用PVC塑料叶,可以增加该农业机械种肥箱通气的效果,有利于防止过高的温度或大量的水珠对肥料造成伤害。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支撑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三支撑杆具体采用一端为倒直角三角形的不锈钢杆,有利于增加该肥料放置架结构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置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可以方便的放置一定量的肥料,避免再次填料,有利于减轻使用者的劳动轻度。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防护栏具体采用不锈钢防护栏,有利于防止肥料从放置板上掉落。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带具体采用松紧带,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固定住在放置板上的肥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气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肥料放置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侧板,2-箱体,3-伸缩箱,4-连接轴,5-连接页,6-密封盖, 7-透气孔,8-固定孔,9-固定螺栓,10-连接盒,11-划分板,12-连接钩,13-通气扇结构,131-固定壳,132-安装板,133-支撑架,134- 电机,135-接线盒,136-联轴器,137-旋转轴,138-风扇叶,14-肥料放置架结构,141-第一支撑杆,142-第二支撑杆,143-第三支撑杆, 144-放置板,145-前防护板,146-侧防护栏,147-固定带,148-固定钩,15-防护壳,16-电池,1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机械种肥箱,包括侧板1,箱体2,伸缩箱3,连接轴4,连接页5,密封盖6,透气孔7,固定孔8,固定螺栓9,连接盒10,划分板11,连接钩12,通气扇结构 13,肥料放置架结构14,防护壳15,电池16和开关17,所述的侧板1焊接在箱体2的正表面;所述的连接轴4设置在伸缩箱3内部的右上方;所述的密封盖6通过连接页5连接在连接轴4上;所述的固定孔8分别开设在伸缩箱3的左侧;所述的固定螺栓9安装在箱体2 和伸缩箱3的连接处;所述的连接盒10分别焊接在箱体2内壁的上部;所述的划分板11通过连接钩12连接在连接盒10上;所述的通气扇结构13安装在箱体2的右上部;所述的肥料放置架结构14焊接在箱体2外侧的左上部;所述的防护壳15焊接在箱体2右侧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电池16安装在防护壳15内部的下侧;所述的开关17 安装在防护壳15的右上部;所述的通气扇结构13包括固定壳131,安装板132,支撑架133,电机134,接线盒135,联轴器136,旋转轴137和风扇叶138,所述的固定壳131通过安装板132安装在箱体 2的右上部;所述的支撑架133分别吹塑在固定壳131的内壁上;所述的电机134安装在支撑架133上;所述的接线盒135设置在电机 134的右侧;所述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136安装在电机13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风扇叶138分别焊接在旋转轴137上。

所述的肥料放置架结构14包括第一支撑杆141,第二支撑杆142,第三支撑杆143,放置板144,前防护板145,侧防护栏146,固定带 147和固定钩148,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42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支撑杆 141的上部,另一端与放置板144的下部焊接;所述的第三支撑杆143 分别焊接在第二支撑杆142的左右两侧和放置板144的下部;所述的前防护板145焊接在放置板144上部的右侧;所述的侧防护栏146焊接在放置板144上部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带147设置在侧防护栏146 上;所述的固定钩148设置在固定带147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箱3具体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伸缩箱3插接在箱体2的顶部,有利于增加该农业机械种肥箱储存肥料的量。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孔8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调节伸缩箱3所伸出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透气孔7开设在箱体2的左上部,有利于增加该农业机械种肥箱通气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机13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穿过接线盒135与电池16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池16的负极通过导线穿过接线盒135与开关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开关1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穿过接线盒135与电机13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风扇叶138具体采用PVC塑料叶,可以增加该农业机械种肥箱通气的效果,有利于防止过高的温度或大量的水珠对肥料造成伤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三支撑杆143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三支撑杆143具体采用一端为倒直角三角形的不锈钢杆,有利于增加该肥料放置架结构14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放置板144具体采用不锈钢板,可以方便的放置一定量的肥料,避免再次填料,有利于减轻使用者的劳动轻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侧防护栏146具体采用不锈钢防护栏,有利于防止肥料从放置板144上掉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带147具体采用松紧带,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固定住在放置板144上的肥料。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将伸缩箱3从箱体2内向上拉出,然后通过固定螺栓9插入到不同位置的固定孔8内,这样可以方便的调节箱体2和伸缩箱3储存肥料的量,调节完成后将肥料倒入到箱体2 和伸缩箱3内,倒完后将肥料放置到放置板144上,然后通过固定带 147缠绕在肥料上,缠绕完成后将固定钩148固定在侧防护栏146,在过程中时,按动开关17使电池16通过接线盒135给电机134供电,然后电机134通过联轴器136和旋转轴137带动风扇叶138旋转并对进行箱体2通风。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