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470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在国外,中耕作物如甜菜、玉米、棉花和某些蔬菜、豆类的播种都已大量采用精密播种,主要采用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精密播种机。由于气力式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精选分级,容易达到单粒精播,而且通用性较好,又能适合较高速播种,因此使用气力式播种机越来越多。

为了达到单粒精播,提高株距均匀性,大多采用可精调的刮种器,将多余的种子清除掉;为了降低投种高度,减小种子下抛速度与前进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差,而设置导种轮或导种管。

但是,精密播种受高速作业的影响很大。现有的精密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作业速度在4~8km/h时,其株距合格率达80%以上;而作业速度提高到11~12km/h时,株距合格率下降到60%以下。可见高速精密播种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包括主轴(4)及依次设置在主轴上的电机驱动的仿形轮(1)、开沟器(6)、施肥铲(9)、排种器(11),所述施肥铲(9)与位于主轴(4)上方的肥箱(8)连通,所述排种器(11)与种子箱(10)连通,所述仿形轮(1)通过主轴(4)上方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5)驱动,所述仿形轮(1)通过由螺钉(3)固定的连接臂(2)与主轴(4)前端相连,主轴(4)前端与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5)连接并进行仿形;所述排种器(11)为立式内充型孔轮结构,每个孔可容纳定量种子,随孔轮转动,孔内种子排出,实现定量、等间距排种;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6)后方固定设置有一个二次开沟器(7),防止开沟被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6)为芯铧式开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维修方便、适用性强的优点,作业成本低,能达到开沟、播种、施肥、覆盖一次性完成,小田块每小时可播3-6亩,大田块每小时可播8-12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仿形轮,2、连接臂,3、螺钉,4、主轴,5、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6、开沟器,7、二次开沟器,8、肥箱,9、施肥铲,10、种子箱,11、排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包括主轴(4)及依次设置在主轴上的电机驱动的仿形轮(1)、开沟器(6)、施肥铲(9)、排种器(11),所述施肥铲(9)与位于主轴(4)上方的肥箱(8)连通,所述排种器(11)与种子箱(10)连通,所述仿形轮(1)通过主轴(4)上方的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5)驱动,所述仿形轮(1)通过由螺钉(3)固定的连接臂(2)与主轴(4)前端相连,主轴(4)前端与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5)连接并进行仿形;所述排种器(11)为立式内充型孔轮结构,每个孔可容纳定量种子,随孔轮转动,孔内种子排出,实现定量、等间距排种;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6)后方固定设置有一个二次开沟器(7),防止开沟被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6)为芯铧式开沟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