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504阅读:1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翻松土地的机械。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354176.7的一种深度翻地机,其包括与牵引机械相连接的机架、设置在机架前端用于深耕的犁地装置、设置在犁地装置后方的传输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后方的落土装置、设置在落土装置后方的碎土装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犁地装置、传输装置和落土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沿耕地反方向依次连接;所述传输装置和所述碎土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犁地装置、传输装置和落土装置依次连接,犁地装置耕起的土块经传输装置运送到落土装置上,在落土装置后方增加碎土装置,在土块掉落前进行由碎土装置打碎,土块更小,土质更加疏松,落到地面后也比较平整,没有沟痕。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操作人员在未知情的情况下就进行翻地,容易产生翻错土地或翻土层度过深,对土地造成毁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以解决操作人员在未知情的情况下就进行翻地,容易产生翻错土地或翻土层度过深,对土地造成毁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其结构包括橡胶走轮、前支撑架、助力棒、驾驶室、加油口、油箱、高低调整座、撬土板、抹平推板,所述油箱为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1.3×1×0.8m,右侧设有驾驶室,油箱底部设有橡胶走轮,所述橡胶走轮表面圆形直径为35cm侧面长度为17cm,共有6个分别设在前支撑架左右两侧,与油箱底部左右两侧,所述前支撑架左侧设在驾驶室右侧中央,所述驾驶室与橡胶走轮之间的距离为2.2m,所述橡胶走轮通过前支撑架连接驾驶室,所述助力棒为圆柱体结构高为0.7m顶部圆形直径为6cm,共有 2个分别设在前支撑架左侧前后方,所述助力棒通过前支撑架连接橡胶走轮,所述驾驶室通过前支撑架连接助力棒,与助力棒之间的距离为0.5m,所述加油口顶部圆形直径为2cm高为10cm呈圆柱体结构,底部设在油箱顶部右侧,所述前支撑架通过驾驶室连接油箱,所述前支撑架与油箱之间的距离为0.8m,所述橡胶走轮与油箱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高低调整座顶部圆形直径为0.6m高为15cm呈圆柱体结构,顶部设在助力棒底部,所述前支撑架通过助力棒连接高低调整座,所述撬土板设在高低调整座底部中央,与前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45cm,所述抹平推板表面长度为1.5m高为15cm,顶部设在高低调整座右侧,通过助力棒连接前支撑架。所述抹平推板由连接螺栓、拉缩杆、限位件、推杆、调节转盘、抹板组成,所述连接螺栓表面圆形直径为20cm,设在拉缩杆表面中央,所述拉缩杆为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0.6m×25cm×25cm,顶部设有限位件,所述连接螺栓通过拉缩杆连接限位件,所述推杆与拉缩杆高度相等为25cm,所述连接螺栓通过拉缩杆连接推杆,所述调节转盘高度为6cm顶部圆形直径为25cm呈圆柱体结构,底部设在拉缩杆顶部右侧中央,所述限位件通过调节转盘连接推杆,所述抹板长宽高为1.5m×30cm×30cm,表面中央设有拉缩杆,所述拉缩杆通过调节转盘连接抹板。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走轮与前支撑架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棒焊接在前支撑架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焊接在油箱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口焊接在油箱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栓与高低调整座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底部设有铝合金磨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抹平推板,通过连接螺栓将抹平推板连接在高低调整座上,当操作人员翻错土地时,即可通过推杆将抹板往外推拉,由调节转盘扭转推板张开的角度,再由限位件来固定,通过拉缩杆带动抹板前后推移将土平移抹平洞口,避免土地内部被阳光暴晒,导致地皮干燥,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抹平推板示意图。

图中:橡胶走轮-1、前支撑架-2、助力棒-3、驾驶室-4、加油口-5、油箱-6、高低调整座-7、撬土板-8、抹平推板-9、连接螺栓-901、拉缩杆 -902、限位件-903、推杆-904、调节转盘-905、抹板-9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深度翻地机,其结构包括橡胶走轮1、前支撑架2、助力棒3、驾驶室4、加油口5、油箱6、高低调整座7、撬土板8、抹平推板9,所述油箱6为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1.3×1×0.8m,右侧设有驾驶室4,油箱6底部设有橡胶走轮1,所述橡胶走轮1表面圆形直径为35cm侧面长度为17cm,共有6个分别设在前支撑架2左右两侧,与油箱6底部左右两侧,所述前支撑架2左侧设在驾驶室4右侧中央,所述驾驶室4与橡胶走轮1之间的距离为2.2m,所述橡胶走轮1通过前支撑架2连接驾驶室4,所述助力棒3为圆柱体结构高为 0.7m顶部圆形直径为6cm,共有2个分别设在前支撑架2左侧前后方,所述助力棒3通过前支撑架2连接橡胶走轮1,所述驾驶室4通过前支撑架2 连接助力棒3,与助力棒3之间的距离为0.5m,所述加油口5顶部圆形直径为2cm高为10cm呈圆柱体结构,底部设在油箱6顶部右侧,所述前支撑架2通过驾驶室4连接油箱6,所述前支撑架2与油箱6之间的距离为0.8m,所述橡胶走轮1与油箱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高低调整座7顶部圆形直径为0.6m高为15cm呈圆柱体结构,顶部设在助力棒3底部,所述前支撑架2 通过助力棒3连接高低调整座7,所述撬土板8设在高低调整座7底部中央,与前支撑架2之间的距离为45cm,所述抹平推板9表面长度为1.5m高为 15cm,顶部设在高低调整座7右侧,通过助力棒3连接前支撑架2。所述抹平推板9由连接螺栓901、拉缩杆902、限位件903、推杆904、调节转盘 905、抹板906组成,所述连接螺栓901表面圆形直径为20cm,设在拉缩杆 902表面中央,所述拉缩杆902为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0.6m×25cm×25cm,顶部设有限位件903,所述连接螺栓901通过拉缩杆902连接限位件903,所述推杆904与拉缩杆902高度相等为25cm,所述连接螺栓901通过拉缩杆902连接推杆904,所述调节转盘905高度为6cm顶部圆形直径为25cm 呈圆柱体结构,底部设在拉缩杆902顶部右侧中央,所述限位件903通过调节转盘905连接推杆904,所述抹板906长宽高为1.5m×30cm×30cm,表面中央设有拉缩杆902,所述拉缩杆902通过调节转盘905连接抹板906。

本专利所说的助力棒3作为汽车转向的动力源,所述调节转盘905某些器物上能够旋转的圆盘。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控制驾驶室4使橡胶走轮1进行移动,由助力棒3带动前支撑架2进行转向,通过高低调整座7来拉长或缩短撬土板8的长度,通过连接螺栓901将抹平推板9连接在高低调整座7上,当操作人员翻错土地时,即可通过推杆904将抹板906往外推拉,由调节转盘905扭转推板904张开的角度,再由限位件903来固定,通过拉缩杆902带动抹板906前后推移将土平移抹平洞口,避免土地内部被阳光暴晒,导致地皮干燥,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走轮1、前支撑架2、助力棒3、驾驶室4、加油口5、油箱6、高低调整座7、撬土板8、抹平推板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操作人员在未知情的情况下就进行翻地,容易产生翻错土地或翻土层度过深,对土地造成毁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设有抹平推板,通过连接螺栓将抹平推板连接在高低调整座上,当操作人员翻错土地时,即可通过推杆将抹板往外推拉,由调节转盘扭转推板张开的角度,再由限位件来固定,通过拉缩杆带动抹板前后推移将土平移抹平洞口,避免土地内部被阳光暴晒,导致地皮干燥,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具体如下所述:

连接螺栓901表面圆形直径为20cm,设在拉缩杆902表面中央,所述拉缩杆902为长方体结构长宽高为0.6m×25cm×25cm,顶部设有限位件 903,所述连接螺栓901通过拉缩杆902连接限位件903,所述推杆904与拉缩杆902高度相等为25cm,所述连接螺栓901通过拉缩杆902连接推杆 904,所述调节转盘905高度为6cm顶部圆形直径为25cm呈圆柱体结构,底部设在拉缩杆902顶部右侧中央,所述限位件903通过调节转盘905连接推杆904,所述抹板906长宽高为1.5m×30cm×30cm,表面中央设有拉缩杆902,所述拉缩杆902通过调节转盘905连接抹板90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