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组装水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9316阅读:2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组装水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培箱,特别是一种多层组装水培箱。



背景技术: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室内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垂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和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这种体现先进生产力的植物栽培技术具有集约化、规模化和精确化的生产优势,而采用这种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水培植物更是以其清洁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花卉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温室或者家用阳台小规模水培种植的时候,为了节约使用空间,往往会将若干层水培箱叠加起来进行使用,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换水的时候,需要从上至下依次将水培箱拿出来进行换水,操作起来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组装水培箱,它换水方便、安装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层组装水培箱,其特征在于:包含若干水培箱箱体、水培面板以及若干组管道支架,水培箱箱体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固定部,水培箱箱体内壁上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培面板的凸条,水培面板与水培箱箱体匹配并且架设在水培箱箱体的凸条上侧,固定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管道支架匹配的盲孔,每组管道支架为四根并且四根管道支架上端分别插入水培箱箱体四角固定部下侧盲孔内固定,四根管道支架下端分别插入下侧水培箱箱体四角固定部上侧盲孔内固定,每个水培箱箱体其中一角固定部内设置有一圆柱,圆柱竖直设置并且转动设置在固定部内,圆柱内设置有与固定部下侧盲孔连通的空腔,空腔上端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空腔下端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呈一定角度交错设置,固定部侧面开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高度与第一通孔匹配,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匹配,上侧盲孔侧面设置有与水培箱箱体连通的第五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呈90度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侧面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限位机构包含一凸起于圆柱表面的凸块,固定部内设置有一扇形槽道,凸块设置在槽道内并且能够自由滑动,扇形角度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角度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组装十分方便,只需要插接管道支架即可完成安装;转动管道支架从而带动圆柱转动,从而实现上侧溢流孔和下侧排水孔的切换,溢流孔用于加水,排水孔实现排水,这样操作方便,换水简单,无需拆卸进行换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组装水培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组装水培箱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组装水培箱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组装水培箱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层组装水培箱,包含若干水培箱箱体1、水培面板2以及若干组管道支架3,水培箱箱体1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固定部4,水培箱箱体1内壁上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培面板2的凸条,水培面板2与水培箱箱体1匹配并且架设在水培箱箱体1的凸条上侧,固定部4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管道支架3匹配的盲孔5,每组管道支架3为四根并且四根管道支架3上端分别插入水培箱箱体1四角固定部4下侧盲孔5内固定,四根管道支架3下端分别插入下侧水培箱箱体1四角固定部上侧盲孔内固定,每个水培箱箱体1其中一角固定部4内设置有一圆柱6,圆柱6竖直设置并且转动设置在固定部4内,圆柱6内设置有与固定部4下侧盲孔连通的空腔7,空腔7上端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8,空腔7下端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呈一定角度交错设置,固定部4侧面开有第三通孔10和第四通孔11,第三通孔10高度与第一通孔8匹配,第四通孔11与第二通孔9匹配,上侧盲孔侧面设置有与水培箱箱体连通的第五通孔14。

其中,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呈90度交错设置。

圆柱6侧面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转动限位机构包含一凸起于圆柱表面的凸块12,固定部4内设置有一扇形槽道13,凸块12设置在槽道13内并且能够自由滑动,扇形角度与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交错角度匹配。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四根圆管支架3上下短分别插入水培箱箱体1的固定部4的上下侧的盲孔内固定即可。在需要进行加水的时候,转动圆柱6使第一通孔8和第三通孔10对应重合,此时在最上层的水培箱箱体内加水,水加满到第一通孔8高度的时候,会溢流通过管道支架3溢流至下一层的水培箱箱体内,这样只需要在最上层加水即可将所有水培箱加满水。需要放水的时候,转动圆柱6使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重合,从而将水培箱内睡全部放空。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