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床生态环保型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2737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床生态环保型猪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床生态环保型猪舍。



背景技术:

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热力学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转换中枢”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活性强大的有益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长期、持续和稳定地讲动物粪尿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物质与能量,同时实现将动物的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是当今国际上一种最新的生态环保型养殖模式。

现有技术中,大多将垫料层直接铺设与猪舍地面上,使得牲畜的养殖和粪便发酵在同一该空间内完成,这种方式较为节省空间,但是,对于牲畜的个人卫生难以保证,容易引发牲畜疾病。

在公告号为CN205431426U、公告日为2016年8月1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低位微生物发酵床猪舍,该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对牲畜养殖和粪便发酵分离的目的,同时实现了对粪便的发酵处理,达到了一定的环保要求。但是,在上述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一是存在无法控制发酵过程的湿度的缺陷。第二,为了更好的发酵,该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翻抛机对粪便和垫料的混合,这种翻抛机体积较大,作业空间要求较高。第三,翻抛机一般只能直线运动,翻抛操作无法确保将整个发酵舍内地垫料与粪便充分搅拌融合,一旦在较大的发酵场地进行翻抛时,就必须要人工辅助其进行位置移动,才能确保将每个区域的垫料和粪便都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这种操作极为不便,需要人工进入到发酵舍内部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床生态环保型猪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床生态环保型猪舍,包括圆柱形舍体,所述舍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舍体内部空间从上至下分割成养殖舍和发酵舍;所述养殖舍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水槽和料槽,所述隔板上对应水槽和料槽底部位置处还设有通孔,所述发酵舍底部铺设有垫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舍底部圆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顶部输出轴上连接有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勾爪;所述发酵舍内壁上设置有除湿装置,发酵舍顶部靠近隔板下表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水管,水管上连接有喷头,该水管与发酵舍外部的连接开关连通;发酵舍内壁上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发酵舍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通风观察窗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部设有单片机和PLC驱动模块,控制装置外表面上还设有按键面板和显示屏;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湿度传感器和按键面板,单片机的输出端口直接连接显示屏,单片机的输出端口还通过PLC驱动模块后连接旋转电机、双轴电机、除湿装置以及连接开关的启动装置。

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合泰TTP250。

所述PLC驱动模块的型号为HSF04M-N。

所述旋转电机、双轴电机、除湿装置和连接开关的启动装置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垫料层包括木屑、稻壳、酒渣和微生物发酵菌株。

所述旋转轴的长度与圆柱形舍体的半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通过单片机可以自动控制发酵舍内的湿度,还能通过旋转电机和双轴电机的同步运转实现对发酵舍内垫料层和粪便的充分混合,其设计制造成本低廉,能对发酵舍的湿度和混合操作进行全自动控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逻辑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发酵床生态环保型猪舍,包括圆柱形舍体1,所述舍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2,该隔板2将舍体1内部空间从上至下分割成养殖舍3和发酵舍4;所述养殖舍3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水槽5和料槽6,所述隔板2上对应水槽4和料槽5底部位置处还设有通孔7,所述发酵舍4底部铺设有垫料层8,所述发酵舍4底部圆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9,该旋转电机9顶部输出轴上连接有双轴电机10,该双轴电机10两端的输出轴11上分别连接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勾爪13;所述发酵舍4内壁上设置有除湿装置14,发酵舍4顶部靠近隔板2下表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水管15,水管15上连接有喷头16,该水管15与发酵舍4外部的连接开关17连通;发酵舍4内壁上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9;发酵舍4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通风观察窗18和控制装置20;所述控制装置20内部设有单片机201和PLC驱动模块202,控制装置20外表面上还设有按键面板203和显示屏204;所述单片机201的输入端口分别连接湿度传感器19和按键面板203,单片机201的输出端口直接连接显示屏204,单片机201的输出端口还通过PLC驱动模块202后连接旋转电机9、双轴电机10、除湿装置14以及连接开关17的启动装置。

所述单片机201的型号为合泰TTP250。

所述PLC驱动模块202的型号为HSF04M-N。

所述旋转电机9、双轴电机10、除湿装置14和连接开关17的启动装置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所述垫料层8包括木屑、稻壳、酒渣和微生物发酵菌株。

所述旋转轴11的长度与圆柱形舍体1的半径相适应。

使用时,猪舍的管理员通过控制装置上的按键面板设定发酵舍内部所需的湿度范围和进行发酵混合操作的时间。此外,还需要将连接开关与外部水管连通。

养殖舍内养殖的牲畜粪便需要管理员进入养殖舍人工打扫,并将其通过隔板上的通孔推到底部的发酵舍内部即可。由于通孔设置在饮水槽和料槽的下方较为隐蔽处,因此,可以避免牲畜脚部卡入通孔内造成受伤。

发酵舍内地湿度传感器实时传递湿度信息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当前获取的湿度信息与实现设定的湿度范围进行对比,若发现当前湿度过高,单片机即可输出控制信号并通过PLC驱动模块控制除湿装置启动工作,对发酵舍内部实现除湿功能,使其保持必要的干燥;反之,若发现当前过于干燥,那么,单片机则输出控制信号并通过PLC驱动模块驱动连接开关上的电磁阀打开,外部水管中的水源通过连接开关进入发酵舍内部的水管,并最终通过喷头喷洒在发酵舍内,使得发酵舍内的垫料和粪便保持合理的湿度,以便于更好的发酵。当到达预先设定的发酵混合操作时间时,单片机输出控制命令,并通过PLC驱动模块同步控制旋转电机和双轴电机工作。旋转电机输出轴带动双轴电机和其两端连接的旋转轴绕着发酵舍底部圆心位置做轴向旋转,与此同时,双轴电机两端输出轴则带动旋转轴绕该电机输出轴做轴向旋转,如此一来,就使得旋转轴上的勾爪能将整个发酵舍底部的垫料层和粪便依次进行充分混合和翻抛,整个混合翻抛过程无死角,而且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

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通过单片机可以自动控制发酵舍内的湿度,还能通过旋转电机和双轴电机的同步运转实现对发酵舍内垫料层和粪便的充分混合,其设计制造成本低廉,能对发酵舍的湿度和混合操作进行全自动控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