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273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香蕉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热带水果。香蕉产业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香蕉生产中经常会因为枯萎病等病害而大幅减产,这些病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种苗本身携带的病菌而造成的。应用组培方法培育健康种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香蕉组培苗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需从培养瓶中移栽到培养钵中,培养钵中的组培苗在炼苗棚中进行炼苗并继续生长,直至可以移栽到田间种植。炼苗移栽时所用的培养钵现在一般是用塑料制作的杯状物,底部留有3~5个孔,这样的培养钵具有以下缺点:1、农户把组培苗从炼苗棚运到田间以后,为了避免培养钵的底部影响植株生长,培养钵一般都需要与植株分离并丢弃,这种方式操作不方便,种植效率低,且用塑料制作培养钵也提高了组培育苗的生产成本;2、丢弃后塑料本身降解困难,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以解决现有培养装置移栽到田间种植时操作不方便,种植效率低以及培养钵会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托盘和用于卷制成培养筒的可降解片材,所述可降解片材的至少一个侧边处设有用于在卷制成培养筒后与可降解片材的对应表面粘接固定的搭接部,所述托盘具有供片材卷成的培养筒轴向一端的端面支撑放置的承托面。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搭接部设有用于限制胶水涂抹区域的粘贴区标记,或者所述搭接部设有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降解片材用于形成培养筒的其中一侧开口的位置处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降解片材的形状为用于卷成圆台形培养筒的扇形。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降解片材为纸质片材。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托盘和培养筒,所述培养筒由可降解片材卷制而成,培养筒的筒壁包括由可降解片材的侧边搭接而成的搭接部,可降解片材与所述搭接部对应的部分相互粘接固定,所述托盘具有供培养筒轴向一端的端面支撑放置的承托面。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搭接部设有用于限制胶水涂抹区域的粘贴区标记,或者所述搭接部设有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降解片材用于形成培养筒的其中一侧开口的位置处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降解片材的形状为用于卷成圆台形培养筒的扇形。

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组培苗培养装置还包括装填在培养筒内的基质,所述基质为椰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培养筒使用可降解的片材通过至少一个侧边粘接成筒状,可以直接连同培养筒一起移栽到土壤中,由于培养筒底部开口,而且培养筒也可以自己降解,因此不会对根系的生长限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组培养苗移栽后培养筒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培养钵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移栽时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培养筒采用侧边粘接的结构制作方便,成本低,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搭接部的搭接位置实现培养筒直径的控制,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培养筒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培养筒的展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中:1-培养筒;2-基质;3-托盘;11-粘贴区;12-筒体;31-底部;32-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组培苗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筒1、基质2和托盘3。培养筒1呈无底圆筒状,底面直径为4cm,高为5cm,用硬质纸制作而成,培养筒1包括筒体12和粘贴区11,制作时筒体12通过粘贴区11制成无底圆筒状,这样的培养筒制作简单、省时省力,且无底圆筒状可以为培养苗生长提供足够的空气。制好的培养筒1放在托盘3上,托盘3由底部31和围成底部的边沿32组成,边沿32高为1cm,由于底部31较为平整,边沿32可以防止放在其上的培养筒1滑落。基质2为椰糠,质量很轻,在将培养筒1放置在托盘3上之后,向培养筒1中填充椰糠,向椰糠中栽种组培苗,因为椰糠较轻,尽管培养筒为无底圆筒,移动时椰糠也不会漏下来。在向田间移植时,把培养筒1从托盘3上取下来,可以将带有椰糠的培养筒1与栽种在椰糠中组培苗一起栽种在土壤中,培养筒1为纸制,容易在土壤中分解且不会污染环境,托盘3可以回收后多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培养筒为有底的圆筒状,在圆筒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培养筒分别由两张矩形硬质纸分别制成两半圆,两半圆的对应边通过胶水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底圆筒。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托盘由陶瓷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托盘3只有底部31,没有围成底部的边沿32。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实施例六:如图6和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培养筒1为由扇形的硬质纸制成的无底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苗培养装置的实施例七: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培养筒1上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培养筒用可降解片材制作,在与培养苗一起栽种到土壤中后能够自己发生降解,能够有效解决组培养移栽后培养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且该培养筒制作简单、省时省力,能解决培养筒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