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养殖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271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在鱼类养殖领域,普遍采用网箱养殖。网箱养鱼是以网片为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和规格的箱体,设置在适宜养鱼的水体里用来养鱼的方式。网箱养鱼是当今世界水产养殖业向集约化生产发展的一项技术,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小,便于管理、节地节水节能、有效开发江河湖库大水面渔业等待点。但网箱养鱼仍存在以下存在以下问题:1、多余饲料易在箱体底部堆积,如长时间得不到清理,将影响水质,从而导致鱼类发生病变甚至死亡;2、网箱是设置在大水体中且鱼群密度很高,网箱入水一段时间后由于生物附生、有机物附着而容易传播病菌或败坏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鱼类养殖网箱解决了现有网箱饲料堆积和容易传染病菌的问题,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一种鱼类养殖网箱包括浮在水体中的漂浮框架,漂浮框架其周边设置有连接杆,其底面设置有底板,连接杆之间设有养殖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框架其上部设有浮体,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净化和沉淀的沙砾层,所述沙砾层下方设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开设有若干喷气头;所述浮体下方设有紫外线杀菌灯。

所述喷气头和送气管之间连接有单向阀,所述送气管内通有0.1~0.3Mpa的压缩空气。

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外设置有透明套管,所述紫外线杀菌灯产生250~300nm波长的紫外线。

所述漂浮框架上方设置有行走台板,养殖围网的网目直径25~30mm。

所述漂浮框架长1~1.5m,宽0.8~1m,高0.5~0.8m。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鱼类养殖网箱解决了现有网箱饲料堆积和容易传染病菌的问题,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漂浮框架底部设有沙砾层,可以替代池塘底部的沙层,使整个网箱水体交换良好,同时砾石还能净化水质。通过向送气管内充入压缩空气,管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从喷气头喷出,从而带动漂浮框架底部的多余饲料运动,避免饲料堆积。饲料随空气向水面运动,使饲料在水中均匀分布,能够便于养殖的鱼类进食。通过设置紫外线杀菌灯定期对网箱进行杀菌消毒,对几乎所有网箱内的细菌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从而减少鱼类病菌的传播,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浮框架,2-浮体,3-紫外线杀菌灯,4-养殖围网,5-连接杆,6-行走台板,7-沙砾层,8-喷气头,9-单向阀,10-底板,11-送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鱼类养殖网箱实施例,包括浮在水体中的漂浮框架1,漂浮框架1其周边设置有连接杆5,其底面设置有底板10,连接杆5之间设有养殖围网4,漂浮框架1其上部设有浮体2,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净化和沉淀的沙砾层7,沙砾层7下方设有送气管11,送气管11上开设有若干喷气头8;浮体2下方设有紫外线杀菌灯3。喷气头8和送气管11之间连接有单向阀9,送气管11内通有0.1~0.3Mpa的压缩空气。紫外线杀菌灯3外设置有透明套管,紫外线杀菌灯3产生的250~300nm波长的紫外线。漂浮框架1上方设置有行走台板6,养殖围网4的网目直径25~30mm。漂浮框架1长1~1.5m,宽0.8~1m,高0.5~0.8m。

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浮体2可浮于鱼塘水面,上面的行走台板6便于饲喂管理。漂浮框架1底部设有沙砾层7,沙砾层7内混有泥沙和砾石,可以替代池塘底部的沙层,使整个网箱水体交换良好,同时砾石还能净化水质。通过向送气管11内充入0.1~0.3Mpa的压缩空气,管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9从喷气头8喷出,从而带动漂浮框架1底部的多余饲料运动,避免饲料堆积。饲料随空气向水面运动,使饲料在水中均匀分布,能够便于养殖的鱼类进食。通过设置紫外线杀菌灯3定期对网箱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杀菌灯3产生的254nm紫外线,其杀菌的广谱性相当高,它对几乎所有网箱内的细菌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从而减少鱼类病菌的传播,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