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式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0116阅读:来源:国知局
纺车式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渔线轮本体(100),渔线轮本体(100)包括摇臂本体(10)、抛线轮本体(20)、渔线轮线壳(30)、渔线轮线杯(40)和渔线轮主体(50),渔线轮主体(50)内设有传动机构(53),传动机构(53)包括第一滑块(5310)和第二滑块(5320);

第一滑块(5310)与主轴(5330)尾端固定连接,第二滑块(5320)沿轴向可滑动地与主轴(5330)配合;第二滑块(5320)与渔线轮主体(50)固定配合,第一滑块(5310)与渔线轮主体(50)活动配合;第一滑块(5310)与第二滑块(5320)间设有第一导杆(5340)和第二导杆(5350),第一导杆(5340)和第二导杆(5350)均沿主轴(5330)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一滑块(5310)沿轴向可滑动地与第一导杆(5340)和第二导杆(5350)配合,第一导杆(5340)和第二导杆(5350)的相应端部均与第二滑块(5320)固定配合;第一滑块(5310)处固定设置一拨叉(5311),拨叉(5311)用于与一麻花轴(5360)配合;麻花轴(5360)沿主轴(5330)的轴线方向设置,麻花轴(5360)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拨叉(5311)沿主轴(5330)的轴线方向运动;

摇臂本体(10)包括摇臂杆(11),摇臂杆(11)一端设有连接机构(12),摇臂杆(11)另一端设有把手(13);连接机构(12)包括连接轴(14)和摇臂罩(15),摇臂罩(15)中部沿轴向设有用于连接轴(14)穿过的连接轴孔;

连接轴(14)为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杆状,连接轴(14)一端通过一铰接轴(16)与摇臂杆(11)所述一端铰接,连接轴(14)另一端用于与一传动齿轮(5370)配合,传动齿轮(5370)中部沿轴向设有用于连接轴(14)插入的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装配孔;连接轴(14)中部周向固定地套设一咬合件(18),摇臂罩(15)设于咬合件(18)与连接轴(14)所述一端之间;传动齿轮(5370)两端的端面处均设有咬合槽(17a),咬合件(18)处设有用于与咬合槽(17a)卡接配合的咬合齿(18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5310)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用于与主轴(5330)配合的主轴配合孔(5312)、用于与第一导杆(5340)配合的第一导杆配合孔(5313)和用于与第二导杆(5350)配合的第二导杆配合孔(5314),主轴配合孔(5312)、第一导杆配合孔(5313)和第二导杆配合孔(5314)均沿同一方向进行延伸;第一滑块(5310)位于第一导杆配合孔(5313)和第二导杆配合孔(5314)之间处设有用于安装拨叉(5311)的拨叉安装孔(5315),拨叉安装孔(5315)的延伸方向与主轴配合孔(5312)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5310)位于拨叉安装孔(5315)朝向麻花轴(5360)的一侧处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麻花轴配合槽(5315a),麻花轴配合槽(5315a)的内壁与麻花轴(5360)的外壁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拨叉(5311)包括一圆盘状的拨叉基板(5311a),拨叉基板(5311a)一侧设有一拨叉叉体(5311b),拨叉基板(5311a)另一侧设有一拨叉安装柱(5311c);拨叉叉体(5311b)用于与麻花轴(5360)上的轴齿配合,拨叉安装柱(5311c)用于与一拨叉安装套(5316)配合;拨叉安装套(5316)呈圆柱状,拨叉安装套(5316)中部沿轴向设有用于拨叉安装柱(5311c)插入的拨叉安装柱插孔(5316a);拨叉基板(5311a)的直径与拨叉安装柱(5311c)的直径相同,拨叉安装柱(5311c)与拨叉安装孔(5315)间隙配合;第一滑块(5310)位于拨叉安装孔(5315)背离麻花轴(5360)的一侧处设有一拨叉挡板(5317),拨叉挡板(5317)用于将拨叉安装柱(5311c)限制在拨叉安装孔(53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拨叉挡板(5317)通过螺钉设于第一滑块(5310)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5310)处设有用于安装拨叉挡板(5317)的拨叉挡板槽(5315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拨叉安装柱(5311c)端部设有拨叉安装柱定位柱(5311d),拨叉挡板(5317)处设有用于与拨叉安装柱定位柱(5311d)配合的拨叉安装柱定位孔(5317a)。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