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卵蜈蚣养殖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868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怀卵蜈蚣养殖巢。



背景技术: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虫,是常用的贵重的动物药材,性温,味辛,有毒,入心、肝二经,有息风镇痛、攻毒散结、息经止痛、抗癌等功效,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骨结核、毒蛇咬伤等。由于蜈蚣药用价值极高,我国已开始大规模养殖,现有技术的蜈蚣养殖技术由于经验不足,饲养与管理方法不科学,同一个饲养池内,雌体产卵时间不一致,未产卵的雌蜈蚣和雄性蜈蚣经常干扰,破坏正在产卵期的雌蜈蚣产卵和产卵后的雌蜈蚣的孵化的正常进行,甚至还会出现抢食卵粒、残杀幼小蜈蚣的现象,导致蜈蚣孵化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的怀卵蜈蚣养殖巢。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怀卵蜈蚣养殖巢,其关键在于:包括巢本体,该巢本体上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孵化分区沟,所述孵化分区沟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所述孵化分区沟将所述巢本体分隔成四个蜈蚣孵化区,每个所述蜈蚣孵化区内分别设有一个蜈蚣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怀卵的蜈蚣与青年蜈蚣或雄性蜈蚣分拣开后放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巢内,怀卵蜈蚣在蜈蚣窝孵化幼崽,可有效提高蜈蚣幼崽的孵化率和存活率,解决了过去一直无法解决的矛盾,为蜈蚣的工厂化、标准化养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为优选:上述蜈蚣孵化区内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怀卵蜈蚣进出沟,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蜈蚣窝后与外界连通。采用该方案方便怀卵蜈蚣通过专用通道进出养殖巢觅食。

上述蜈蚣孵化区内还设有至少一条蜈蚣幼崽进出沟,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蜈蚣窝连通或与任一条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连通,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或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连通。采用该方案方便孵化出的幼崽通过专用通道进出觅食或休息,同时有利于幼崽隐藏或躲避敌害。

上述巢本体的表面撒有一层消毒过的粉末状泥土。该方案旨在模拟野外蜈蚣的生存环境,给蜈蚣提供一个钻爬空间。

上述蜈蚣窝的直径为5-8厘米,深度为1-1.5厘米。

上述孵化分区沟的宽度为2厘米,深度为0.6-0.8厘米。

上述怀卵蜈蚣进出沟宽度为1厘米,深度为0.5厘米。

上述蜈蚣幼崽进出沟的宽度0.3厘米,深度0.2厘米。

上述巢本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50厘米和3.5厘米,所述粉末状泥土的厚度为0.2厘米。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怀卵的蜈蚣与青年蜈蚣或雄性蜈蚣分拣开后放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巢内,怀卵蜈蚣在蜈蚣窝孵化幼崽,可有效提高蜈蚣幼崽的孵化率和存活率,解决了过去一直无法解决的矛盾,为蜈蚣的工厂化、标准化养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怀卵蜈蚣养殖巢,包括巢本体1,该巢本体1上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孵化分区沟2,两条所述孵化分区沟2呈“十”字形交错连通,所述孵化分区沟2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所述孵化分区沟2将所述巢本体1分隔成四个相对独立的蜈蚣孵化区3,每个所述蜈蚣孵化区3内分别设有一个蜈蚣窝4。

每个所述蜈蚣孵化区3内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怀卵蜈蚣进出沟5,两条怀卵蜈蚣进出沟5呈“十”字状交错,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5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2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后与外界连通,具体而言,沿长度方向的怀卵蜈蚣进出沟5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后与沿宽度设置的孵化分区沟2连通,而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怀卵蜈蚣进出沟5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后则与沿长度设置的孵化分区沟2连通。两条怀卵蜈蚣进出沟5的交错夹角之间的所述蜈蚣孵化区3内还设有至少一条蜈蚣幼崽进出沟6,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连通或与任一条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5连通,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或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2连通,具体而言,在巢本体1内蜈蚣幼崽进出沟6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其两端存在四种不同的连通方式:

(1)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

(2)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孵化分区沟2连通;

(3)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一端与任一个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5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

(4)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一端与任一个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5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孵化分区沟2连通。

所述巢本体1的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50厘米和3.5厘米,所述巢本体1采用黏土或脱碱水泥砂浆铸成,所述巢本体1的表面撒有一层消毒过的粉末状泥土,所述粉末状泥土的厚度为0.2厘米,所述粉末状泥土挖取自30cm以下土层的无污染泥土,经8小时以上暴晒,过筛后再经紫外线杀菌即成,所述蜈蚣窝4的直径为5-8厘米,深度为1-1.5厘米,所述孵化分区沟2的宽度为2厘米,深度为0.6-0.8厘米,所述怀卵蜈蚣进出沟5宽度为1厘米,深度为0.5厘米,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6的宽度0.3厘米,深度0.2厘米。

在母蜈蚣的怀卵期(即抱卵期)可将其移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巢内养殖,从而将怀卵蜈蚣和其他蜈蚣分开,进而提高蜈蚣的孵化率和存活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