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503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种植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



背景技术: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现有的园林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建设于街头和交通枢纽的园林,其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够净化街边空气。

现有的园林设计中,早先受制于花盆的结构,都是固定的所以整体培植过程的趣味性并不强,不能完全激发人们的培植或创意的热情;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以拼接的花盆,要么需要借助搭建的大的背架,要么花盆本身拼接结构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多个花盆单元可以自由组合而不需要借助其他连接件,结构简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包括多个花盆单元,一个花盆单元包括前板、后板、上板、下板、左板、右板,前板的高度低于后板的高度且上板的宽度小于下板的宽度,从而前板、后板、上板、下板、左板、右板六块板共同形成一个具有斜开口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植物种植腔。所述前板、后板一前一后对侧设置并形成前后面结构,所述上板、下板一上一下对侧设置并形成上下面结构,所述左板、右板一左一右对侧设置并形成左右面结构,所述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分别设置有一组对扣件,一组对扣件包括数量相同、结构相应的卡扣、卡槽,卡扣向外凸起,卡槽向内凹。多个花盆单元通过对扣件连接在一起,即一个花盆单元的卡扣滑入另一个花盆单元的卡槽实现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卡槽的横截面同为“T”字型,卡扣的远端大、卡槽的开口小,卡扣仅能从侧面滑入卡槽且卡扣与卡槽连接后正向无法脱离。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上板设置向外凸起的卡扣且下板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上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槽与下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扣对接后连接在一起。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后板设置向外凸起的卡扣且前板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后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槽与前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扣对接后连接在一起。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下板开设有透水口;所述上板上开设多个长形的且相互平行的透水通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下板由平行设置的基本部和向上倾斜设置的上扬部组成,基本部与上扬部光滑过渡连接,基本部靠近后板,上扬部靠近前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简单的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多个花盆单元可以直接拼接成一体,自由组合,便于园林造型。

(2)本实用新型中花盆单元可以直接连接在一起,而无需额外的连接件,避免连接件丢失、数量不对等、不易管理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既适用于家庭花园布置景观,又适用于大型园林造型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6个花盆单元以一个中心向上下左右后扩散时组成的拼装式花盆示意图。

图6为9个花盆单元呈九宫格分布时组成的拼装式花盆示意图。

图7为6个花盆单元呈金字塔分布时组成的拼装式花盆示意图。

其中:1-前板、2-后板、3-上板、4-下板、5-左板、6-右板、7-植物种植腔、8-卡扣、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以适用于本田锋范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拼装式花盆,包括多个花盆单元。如图1-图4所示,一个花盆单元包括前板1、后板2、上板3、下板4、左板5、右板6,前板1的高度低于后板2的高度且上板3的宽度小于下板4的宽度,从而前板1、后板2、上板3、下板4、左板5、右板6六块板共同形成一个具有斜开口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植物种植腔7。所述前板1、后板2一前一后对侧设置并形成前后面结构,所述上板3、下板4一上一下对侧设置并形成上下面结构,所述左板5、右板6一左一右对侧设置并形成左右面结构,所述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分别设置有一组对扣件,一组对扣件包括数量相同、结构相应的卡扣8、卡槽9,卡扣8向外凸起,卡槽9向内凹。

多个花盆单元通过对扣件连接在一起,即一个花盆单元的卡扣8滑入另一个花盆单元的卡槽9实现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人面对花盆单元前板1观看花盆单元的方向为主视图方向,进一步说明多个相邻花盆单元之间的常见连接关系。

如图5所示,中心的花盆单元为A花盆单元、后侧为B花盆单元、左侧为C花盆单元、右侧为D花盆单元、上方为E花盆单元、下方为F花盆单元。图5中后侧的B花盆单元未示出。

如图6所示,拼接形成3X3(每横排3个花盆单元且每纵向3个花盆单元)单排拼装式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由下向上,第一排3个花盆单元、第二排2个花盆单元、第三排1个花盆单元,呈三角形分布时,拼装式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4所示,所述卡扣8、卡槽9的横截面同为“T”字型,卡扣8的远端大、卡槽9的开口小,卡扣8仅能从侧面滑入卡槽9且卡扣8与卡槽9连接后正向无法脱离。

所述卡扣8、卡槽9形状对应,能实现卡接后不易松脱即可,并不仅限于横截面为“T”字型的结构,还可以是燕尾型、“十”字型、“→”的箭头型等。本实施例不一一赘述其具体形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板3设置向外凸起的卡扣8且下板4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9,上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槽9与下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扣8对接后连接在一起。

上下面结构上设置一组对扣件的结构,可以是上板3设置卡扣8且下板4设置卡槽9,也可以是上板3设置卡槽9且下板4设置卡扣8。无论是上卡扣8下卡槽9还是上卡槽9下卡扣8的结构,卡扣8、卡槽9结构、位置均对应即可。

所述上板3设置向外凸起的卡扣8且下板4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9。只是一种优选方案,此结构是考虑到单层的花盆单元或最底层的花盆单元放置时底面平稳。

所述上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槽9与下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扣8对接后连接在一起。逐层由下向上逐层迭加也能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当然,当层数较多时,为了保证多层结构的稳定性,可以采用网架进行辅助加固。网架只是辅助加固的作用,用于防止大风、碰撞、晃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就本身而言,多个花盆单元直接插接不仅能满足快速自由拼接的要求,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后板2设置向外凸起的卡扣8且前板1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9,后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槽9与前方的花盆单元的卡扣8对接后连接在一起。

前后面结构上设置一组对扣件的结构,可以是前板1设置卡扣8且后板2设置卡槽9,也可以是前板1设置卡槽9且后板2设置卡扣8。无论是前卡扣后卡槽还是前卡槽后卡扣的结构,卡扣8、卡槽9的结构、位置均对应即可。

所述后板2设置向外凸起的卡扣8且前板1设置向内凹陷的卡槽9。只是一种优选方案,此结构是考虑到花盆单元的前板1通常为展示面,为了使展示面平整简洁,甚至用于其他美好造型,将凸起的卡扣8结构设置在后板2,而将凹陷的卡槽9结构设置在前板1。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板4开设有透水口;所述上板3上开设多个长形的且相互平行的透水通槽。一根内置棉线的导水细管穿过透水口、透水通槽将上方的花盆单元中的土壤与下方的花盆单元中的土壤之间建立导水通道。

此结构,在多个花盆单元从下至上一层一层堆叠拼接形成多层结构后,自上向下形成一个逐层透水的透水系统。同时,通过增加导水细管,在上方的花盆单元与下方的花盆单元二者植物种植腔7内土壤之间建立导水通道,形成一个微型的水循环系统,有利于多个花盆单元组成的拼装式花盆形成一个小型的水源均衡供应系统。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6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板4由平行设置的基本部和向上倾斜设置的上扬部组成,基本部与上扬部光滑过渡连接,基本部靠近后板2,上扬部靠近前板1。

此结构增大植物种植腔7的开口,植物种植腔7内生长出的植物藤杆、茎叶、花朵等可以扩展覆盖的区域。当植物枝叶茂盛时,比较容易将花盆单元隐蔽在其枝叶背后而不裸露出来,有利于园林造型效果的体现。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