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用一体化抑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628发布日期:2018-08-24 17:2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针菇生产领域,具体为食用菌用一体化抑制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以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为原料在室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大大缩短培育时间和提高产量。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各个时期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

目前,诸多因素的经过不同的设备控制,通过抑制机来控制通风、光照,另外再通过加湿设备控制室内温度。增加了购买设备的成本。导致食用菌的总体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食用菌一体化抑制机,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需要多台设备来控制室内培养环境所导致的成本上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食用菌用一体化抑制机,包括机体和滑轨;所述机体顶部为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在电机作用下在所述滑轨上移动;所述机体下端为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移动座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水箱装有鼓风机、水位感应器、控制器;所述水箱设有入水孔和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上设有支气管;所述支架上装有LED灯条;所述鼓风机、水位感应器、LED灯条和雾化板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有挡板。将水箱有水的部分与鼓风机部分隔离开,鼓风机的风不会对水箱的水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水位感应器装于所述入水孔下方。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注水量到达水位后就自动停止注水,同时入水孔所连接的水管中留有的余量不会导致水位超出挡板。

优选的,所述出风孔内装有电风扇,并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电风扇将雾化的水汽均匀的送到到气管,再从支气管流出。

优选的,所述出风孔与所述气管活动连接。培育过程中,需要风从不同方向吹出。活动连接可以通过转动气管来调节风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抑制机将多台设备的功能集于一体,可以单独或同时控制通风方向、光照和湿度。节约了购买多台设备的成本,降低总体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用一体化抑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用菌用一体化抑制机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箱;2、入水孔;3、鼓风机;4、控制器;5、支架;6、LED灯条;7、滑轨;8、移动座;9、气管;10、支气管;11、出风孔;12、挡板;13、电风扇;14、雾化板;15、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食用菌用一体化抑制机,包括:水箱1、入水孔2、鼓风机3、控制器4、支架2、LED灯条6、滑轨7、移动座8、气管9、支气管10、出风孔11、挡板12、电风扇13、雾化板14、水位传感器15。机体顶部为移动座8,移动座8在电机作用下在滑轨7上移动;机体下端为水箱1;水箱1与移动座8通过支架5连接;水箱1装有鼓风机3、水位感应器15、控制器4;所述水箱设有入水孔2和出风孔11;出风孔11上连接有气管9;气管9上设有支气管10;支架5上装有LED灯条6;鼓风机3、水位感应器15、LED灯条6和雾化板14均与所述控制器4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水箱1内设有挡板12。将水箱有水的部分与鼓风机部分隔离开,鼓风机的风不会对水箱的水有影响。

进一步的,水位感应器15装于入水孔2下方。水位感应器感应到注水量到达水位后就自动停止注水,同时入水孔所连接的水管中留有的余量不会导致水位超出挡板。

进一步的,出风孔11内装有电风扇13,并且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电风扇将雾化的水汽均匀的送到到气管,再从支气管流出。

进一步的,出风孔11与气管9活动连接。培育过程中,需要风从不同方向吹出。活动连接可以通过转动气管来调节风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抑制机通过在滑轨上移动,能够覆盖室内所有范围的食用菌。当需要光照的,抑制机开启LED灯条;当需要加湿,抑制机开始进水,直至水满自动停止注水,同时打开雾化板和电风扇,雾化的水汽通过气管上的支气管对室内进行加湿;当需要吹风,开启鼓风机,通过气管上的支气管对培育室吹风;当需要多种功能结合,可以同时开启所需要的功能。

该抑制机可以单独或同时控制通风方向、光照和湿度。节约了购买多台设备的成本,降低总体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