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水培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5491发布日期:2018-07-27 17:30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大棚,具体涉及管道水培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种植中,起到保暖控温的作用,其顶棚一般为拱形或者为尖型,便于排除雨水,然而这些雨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管道水培大棚,解决现有的大棚将雨水排除后没有合理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组成,相邻尖顶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净化装置、清水池;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培育管通过水泵与清水池连接,培育管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将雨水排至排水槽,经集水池储存,再经净化装置净化,由清水池存放。培育管上方开口,用于植物生长,培育管连接清水池,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大棚本体内上部设置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通过水泵与清水池连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雾装置和清水池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对水温加热,从而快速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尖顶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的水泵由蓄电池供能。利用太阳能供能,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的培育管上方具有两个以上的开口,每个开口内挂有网兜,网兜上端的尺寸大于开口,便于将网兜挂在开口内,植物种植于网兜中,便于后期将植物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开口处周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鞘,所述的网兜为钢网,网兜上端设置有向周围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套于固定鞘上。防止在水流的作用下网兜变形、旋转对植物造成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雨水收集净化后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喷雾装置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设置加热装置可对水温加热,从而快速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供能,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在培育管上设置网兜,植物种植于网兜中,便于取出;本实用新型网兜采用钢网,防止变形,采用固定鞘固定,防止网兜旋转损伤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培育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图2示出了此种管道水培大棚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1组成,相邻尖顶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2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3、净化装置4、清水池5;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6,培育管6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1将雨水排至排水槽2,经集水池3储存,再经净化装置4净化,由清水池5存放。培育管6上方开口,用于植物生长,培育管6连接清水池5,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实施例2: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1组成,相邻尖顶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2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3、净化装置4、清水池5;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6,培育管6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1将雨水排至排水槽2,经集水池3储存,再经净化装置4净化,由清水池5存放。培育管6上方开口,用于植物生长,培育管6连接清水池5,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大棚本体内上部设置有喷雾装置7,喷雾装置7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7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实施例3: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1组成,相邻尖顶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2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3、净化装置4、清水池5;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6,培育管6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1将雨水排至排水槽2,经集水池3储存,再经净化装置4净化,由清水池5存放。培育管6上方开口,用于植物生长,培育管6连接清水池5,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大棚本体内上部设置有喷雾装置7,喷雾装置7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7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喷雾装置7和清水池5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可对水温加热,从而快速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4: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1组成,所述的尖顶1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连接有蓄电池。相邻尖顶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2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3、净化装置4、清水池5;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6,培育管6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水泵由蓄电池供能,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1将雨水排至排水槽2,经集水池3储存,再经净化装置4净化,由清水池5存放。培育管6上方开口,用于植物生长,培育管6连接清水池5,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大棚本体内上部设置有喷雾装置7,喷雾装置7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7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喷雾装置7和清水池5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可对水温加热,从而快速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5: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1组成,所述的尖顶1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连接有蓄电池。相邻尖顶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2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3、净化装置4、清水池5;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6,培育管6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水泵由蓄电池供能,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1将雨水排至排水槽2,经集水池3储存,再经净化装置4净化,由清水池5存放。培育管6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开口,用于植物生长,每个开口内挂有网兜,网兜上端的尺寸大于开口,便于将网兜挂在开口内,植物种植于网兜中,便于后期将植物取出。培育管6连接清水池5,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大棚本体内上部设置有喷雾装置7,喷雾装置7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7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喷雾装置7和清水池5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可对水温加热,从而快速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最优实施例:

管道水培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顶部由依次相连的尖顶1组成,所述的尖顶1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连接有蓄电池。相邻尖顶1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槽2,排水槽2自大棚一端到大棚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排水槽2的低端通过排水管依次连接集水池3、净化装置4、清水池5;所述的大棚内设置有上方具有开口的培育管6,培育管6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水泵由蓄电池供能,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

尖顶1将雨水排至排水槽2,经集水池3储存,再经净化装置4净化,由清水池5存放。培育管6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开口,用于植物生长,每个开口内挂有网兜,网兜上端的尺寸大于开口,便于将网兜挂在开口内,植物种植于网兜中,便于后期将植物取出。开口处周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鞘10,所述的网兜为钢网,网兜上端设置有向周围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套于固定鞘10上。防止在水流的作用下网兜变形、旋转对植物造成损伤。培育管6连接清水池5,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进行水培,同时培育管6上还连接有输肥管,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大棚本体内上部设置有喷雾装置7,喷雾装置7通过水泵与清水池5连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7增加大棚内空气湿度,同时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喷雾装置7和清水池5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可对水温加热,从而快速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结构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结构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结构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