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068发布日期:2018-06-30 01:01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属于农业生物防治害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on)是重要的仓储害虫,而米蛾卵非常适用于保存赤眼蜂蜂种和规模化繁殖小卵蜂(不能寄生柞蚕卵的赤眼蜂),且米蛾很容易批量饲养,已成为人工生产不同种类优良赤眼蜂的重要繁殖寄主之一。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生物防治农、林、果、蔬害虫的面积不断扩大,对工厂化赤眼蜂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尤其是小卵蜂的需求量的增加迅速,作为繁殖小卵蜂重要中间寄主的米蛾卵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米蛾饲养规模远远不够,工厂化生产米蛾的技术不够成熟和关键技术欠缺,因此严重制约了优良的小卵蜂在防治害虫上的应用。多年人工饲养米蛾的实践证明,在米蛾生产的若干环节中,成虫收集过程是制约饲养规模扩大和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米蛾饲养的工厂化程度不高,成虫收集环节仍主要靠人工抓蛾收集,收集效率很低且造成米蛾死伤严重,只有实现米蛾成虫机械化收集,才能大幅度提高米蛾的生产量,满足繁殖小卵蜂的米蛾卵市场供应量,进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推动小卵蜂的大面积应用,拓宽赤眼蜂防治害虫的种类,进一步提高赤眼蜂防治害虫的效果,改变长期以来单一应用大卵蜂(柞蚕卵繁殖的赤眼蜂)防治害虫的局面。

目前查到有关米蛾人工饲养过程中的成虫收集技术方面的专利6项:

“一种大量生产米蛾的工艺(专利号:CN 99111515.5)”;

“一种米蛾成虫收集机(专利号:CN 101940191 B)”;

“一种收集米蛾成虫的新方法(专利号:CN 102652504 B)”;

“一种米蛾自动收集装置(专利号:CN 102860289 B)”;

“一种简便实用的米蛾成虫收集装置(专利号:CN 105494271 A)”;

“米蛾自动收集装置(专利号:CN 106719444 A)”。

专利的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采用幼虫生长发育后期在米蛾饲料中预埋两条平行绳子,使幼虫附着绳上结茧,结茧完成后提出绳子,带出蛹茧,将蛹茧集中在产卵笼中羽化。而在该技术中预埋绳子比较费工,收集的蛹茧附着饲料较多而污染产卵笼,给米蛾卵的净化带来很大困难;

专利的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在米蛾饲养的出蛾期将附着米蛾成虫饲养盒盖放入带有吸风的装置中,将饲养盒盖上的成虫吸入成虫收集笼。而该技术操作过程中成虫容易逃逸,需每天人工搬动大量的米蛾饲养盒;

专利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采用CO2气体麻醉米蛾成虫方法,在米蛾出蛾前期将饲养盒人工移到封闭的箱子中,到出蛾期每天向密闭的箱子中充入CO2气体,使成虫麻醉下落后收集。在该技术操作过程中由于米蛾个体发育历期和速度的差异,未发育到成虫期的米蛾(幼虫和蛹)反复受到麻醉,对其以后的发育和产卵量影响较大,成虫中含饲料残渣较多,很难去除。米蛾发育至成虫期时需要变换到专门的空间中饲养,过程比较繁琐和费工。

专利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封闭箱式收蛾装置,米蛾出蛾期将饲养盒人工移到封闭的箱子中,箱内多层放置米蛾产蛾箱,将米蛾成虫自动收集到储蛾箱,然后再进入收集笼。在该技术操作过程中环节过多,由于米蛾个体发育历期和速度的差异,米蛾饲养往往是成虫和幼虫混合存在,出蛾期很长,在密闭的箱内米蛾发育受限。

专利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将附着米蛾长虫的米蛾饲养盒盖放到一个大漏斗上,然后震动盖框,米蛾掉落到漏斗内,漏斗下方接有产卵笼,漏斗内的成虫再滑落到笼中。而该技术由于米蛾附着力较强,震动不易下落和沿着漏斗滑落,在掀开饲养盒盖时成虫容易逃逸,需每天人工搬动大量的米蛾饲养盒。

专利米蛾成虫收集方法是,一套大型收蛾装置,将饲养到羽化期的饲养盒进入羽化室,在米蛾羽化室上方隔成成虫收集室,在收集室利用上部设置的风力自动收集装置将米蛾成虫收集到网袋内。该技术使用于大规模米蛾饲养,但饲养室内残留米蛾成虫无法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针对米蛾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制约工效提高的成虫收集环节,设计一种机械化、高效率的成虫收集装置,以提高米蛾的生产量,满足小卵蜂生产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由吸头、吸蛾软管、吸蛾筒、吸气泵组成;所述的吸蛾筒为中空的密封容器,并设有密封盖,在吸蛾筒内装置有米蛾成虫产卵笼,吸蛾筒的顶部通过固定管道与吸蛾软管和吸头连接,吸蛾筒的下部通过抽风软管与吸气泵连通,构成负压吸气系统。

所述的吸蛾筒底部还设有带万向轮的吸蛾筒托,方便吸蛾筒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采用吸蛾筒、吸气泵构成的吸气机构,实现了机械化捕捉米蛾成虫,解决了收集过程中的成虫损伤问题;成虫收集效率比手工抓蛾收集提高80%,显著降低了人工抓蛾时对米蛾的伤害;收集的成虫可以直接进入米蛾产卵装置,省略了成虫再装笼的环节;大大降低了米蛾鳞片和残肢对米蛾卵的污染,提高了米蛾卵的洁净程度,适于室内开放式米蛾饲养,该收集装置可以作为关键技术设备配套到米蛾生产线上,提高米蛾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可以直接配套到米蛾工厂化生产线上,适用于米蛾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成虫收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头,2、吸蛾软管,3、吸蛾筒,4、抽风软管,5、吸气泵,6、电源,7、吸蛾筒托,8、米蛾成虫产卵笼,9、吸蛾筒盖锁扣,10、吸蛾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型移动式米蛾成虫收集装置,是由吸头1、吸蛾软管2、吸蛾筒3、吸气泵5组成;其中,所述的吸蛾筒3为中空的密封容器,通过吸蛾筒盖10的内置封闭胶圈与吸蛾筒口结合,将吸蛾筒盖锁扣9锁死封闭吸蛾筒3;在吸蛾筒3内装置有米蛾成虫产卵笼8,吸蛾筒盖10上与吸蛾软管2连接的固定管道在吸蛾筒盖10与吸蛾筒3封闭前必须与筒内的米蛾成虫产卵笼8上的入口相连接;吸蛾筒3的顶部通过吸蛾软管2与吸头1连接,通过吸气泵5的负压抽力吸入成虫;吸蛾筒3的下部通过抽风软管4与吸气泵5连通,构成负压抽气系统,可将米蛾鳞粉与残肢可通过抽风软管4排出到吸气泵5内收集;吸蛾筒3的底部还设有带万向轮的吸蛾筒托7。

使用时将吸蛾筒3的筒盖锁扣9打开,然后打开吸蛾筒盖10,将米蛾成虫产卵笼8放入吸蛾筒3内,再盖好吸蛾筒盖10,扣上筒盖锁扣9;连接吸蛾软管2,另一端安上吸头1;同时将吸蛾筒3的抽风软管4与吸气泵5连接,打开电源6开启吸气泵5,产生吸气,即可开始米蛾成虫收集工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