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329发布日期:2018-08-21 16:4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三产糖大国,年产白砂糖1100万吨。而甘蔗是我国食糖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甘蔗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甘蔗生产效率、增强我国制糖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甘蔗在榨糖时能吸附大量糖分,造成较大的榨糖损失,因此在收获过程中,必须对蔗叶进行去除。相比较几种蔗叶去除法,机械剥叶法最为可行。

机械剥叶法分为风机吹送法和离心式撞击法。这里主要讨论离心式撞击法,但离心式撞击法现在还存在几种缺陷,作业过程中,剥叶元件要承受较强的冲击力和摩擦力,产生较大的弯曲和扭曲变形,受力环境复杂,而且为高频率应变力,所以剥叶装置就易对甘蔗表面造成损伤,也易发生剥叶元件和蔗叶打滑和蔗叶缠绕剥叶辊等问题。因此要寻求一种方案来解决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剥叶装置由于剥叶机剥叶元件固定,作业时易发生变形对产品造成损伤,从而使剥叶机寿命低下,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剥叶辊Ⅰ1、弹簧Ⅰ2、轴承Ⅰ3、剥叶机输入辊Ⅰ4、剥叶机输入辊Ⅱ5、连接件6、轴承Ⅱ7、弹簧Ⅱ8、调节块9、剥叶辊Ⅱ10;

所述剥叶辊Ⅰ1通过轴承Ⅰ3与弹簧Ⅰ2相连,其中剥叶辊Ⅰ1通过电机带动实现轴向转动;所述剥叶辊Ⅱ10通过轴承Ⅱ7与弹簧Ⅱ8相连,其中剥叶辊Ⅱ10通过电机带动实现轴向转动,弹簧Ⅰ2和弹簧Ⅱ8分别和调节块9相连,调节块9与连接件6连接,连接件6再与剥叶机输入辊Ⅱ5连接,剥叶机输入辊Ⅱ5设置在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上面,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上设置有剥叶刷。

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Ⅰ4加装了螺纹结构,用于在工作时输入甘蔗能更好的产生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Ⅱ5本身不需要任何动力,自身由轴承座固定,在甘蔗进入时能根据甘蔗的粗细上下移动,当有粗细不一的甘蔗由剥叶机输入辊Ⅰ4和剥叶机输入辊Ⅱ5之间进入时,剥叶机输入辊Ⅱ5会根据甘蔗的粗细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件6的上下动作,继而连接件6带动调节块9的上下移动,当连接件6带动调节块9往复运动时,能挤压两个弹簧,进而调节了剥叶辊Ⅰ1、剥叶辊Ⅱ10的间距。

所述调节块9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四棱柱,其两侧设有供弹簧Ⅰ2、弹簧Ⅱ8滑动的滑道11;调节块9表面光滑且摩擦系数小。

所述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是在同一平面上水平移动。

所述剥叶刷与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以螺栓连接,剥叶刷材料为高强度尼龙。

所述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对称的安转在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上方,关于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中心轴线对称,调节块9安装在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中心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剥叶机之间的间距调节,改变了剥叶机的剥叶效果。

2、因为可以根据甘蔗的粗细改变剥叶辊的间距,从而改善了剥叶环境,增加了剥叶元件的寿命和降低了剥叶成本。

3、剥叶辊的随着甘蔗的粗细而改变自身的间距,从而改变了原机械不管多粗多细的甘蔗剥叶间距不变的情况,使剥叶刷更好的进行剥叶作业,改善了剥叶效果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剥叶辊与毛刷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包含调节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中各标号:1-剥叶辊Ⅰ、2-弹簧Ⅰ、3-轴承Ⅰ、4-剥叶机输入辊Ⅰ、5-剥叶机输入辊Ⅱ、6-连接件、7-轴承Ⅱ、8-弹簧Ⅱ、9-调节块、10-剥叶辊Ⅱ、11-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剥叶机剥叶辊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剥叶辊Ⅰ1、弹簧Ⅰ2、轴承Ⅰ3、剥叶机输入辊Ⅰ4、剥叶机输入辊Ⅱ5、连接件6、轴承Ⅱ7、弹簧Ⅱ8、调节块9、剥叶辊Ⅱ10;

所述剥叶辊Ⅰ1通过轴承Ⅰ3与弹簧Ⅰ2相连,其中剥叶辊Ⅰ1通过电机带动实现轴向转动;所述剥叶辊Ⅱ10通过轴承Ⅱ7与弹簧Ⅱ8相连,其中剥叶辊Ⅱ10通过电机带动实现轴向转动,弹簧Ⅰ2和弹簧Ⅱ8分别和调节块9相连,调节块9与连接件6连接,连接件6再与剥叶机输入辊Ⅱ5连接,剥叶机输入辊Ⅱ5设置在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上面,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上设置有剥叶刷。

进一步的,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Ⅰ4加装了螺纹结构,用于在工作时输入甘蔗能更好的产生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Ⅱ5本身不需要任何动力,自身由轴承座固定,在甘蔗进入时能根据甘蔗的粗细上下移动,当有粗细不一的甘蔗由剥叶机输入辊Ⅰ4和剥叶机输入辊Ⅱ5之间进入时,剥叶机输入辊Ⅱ5会根据甘蔗的粗细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件6的上下动作,继而连接件6带动调节块9的上下移动,当连接件6带动调节块9往复运动时,能挤压两个弹簧,进而调节了剥叶辊Ⅰ1、剥叶辊Ⅱ10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9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四棱柱,其两侧设有供弹簧Ⅰ2、弹簧Ⅱ8滑动的滑道11;调节块9表面光滑且摩擦系数小。

进一步的,所述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是在同一平面上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剥叶刷与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以螺栓连接,剥叶刷材料为高强度尼龙。

进一步的,所述剥叶辊Ⅰ1和剥叶辊Ⅱ10对称的安转在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上方,关于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中心轴线对称,调节块9安装在两个剥叶机输入辊Ⅰ4中心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甘蔗通过剥叶机输入辊Ⅰ4和剥叶机输入辊Ⅱ5时,不同粗细的甘蔗会对剥叶机输入辊Ⅱ5造成不同程度的上下位移,当剥叶机输入辊Ⅱ5位移时,会通过连接件6进而带动调节块9的上下移动,由于调节块9的上窄下宽的构造,当调节块9向上移动时,由于下宽的构造会挤压两个弹簧Ⅰ2和弹簧Ⅱ8,进而会对破碎辊Ⅰ1和破碎辊Ⅱ10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这个装置就实现了可以根据不同粗细的甘蔗使剥叶机剥叶辊间距改变,从而增加了剥叶元件的寿命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所述弹簧Ⅰ2是通过轴承Ⅰ3与剥叶辊Ⅰ1相连的,弹簧Ⅰ2并不能影响剥叶辊Ⅰ1的运动,同理弹簧Ⅱ8由于加装了轴承Ⅱ7,不影响剥叶辊Ⅱ10的运动,转动时,剥叶辊Ⅰ1、剥叶辊Ⅱ10转动方向不同,相向转动。

所述弹簧Ⅰ2和弹簧Ⅱ8的伸缩量是有限的,以防止剥叶质量降低;

所述调节块9表面应光滑,与弹簧相对移动时,应无明显阻力。

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Ⅱ5是可以上下移动的,但移动范围不可过大。

所述弹簧Ⅰ2和弹簧Ⅱ8伸缩量有限,且弹簧弹性系数高。

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Ⅰ4固定,只能做轴向运动。

所述剥叶机输入辊Ⅰ4表面铣出螺纹结构,对甘蔗进入剥叶机有一定的助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