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肥装置及包括该备肥装置的喷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431发布日期:2018-10-30 21:1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备肥装置及包括该备肥装置的喷灌机,尤其涉及用于平移式喷灌机或桁架式卷盘喷灌机的备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210357371.6公开了一种移动时灌溉车。其车架上设置有一个施肥罐,将施肥罐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接到阀的进水侧和出水侧的出水管上,在施肥罐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一个手动阀,通过调节两个手动阀,使上述进、出水管的水压产生压差,从而将施肥罐中的肥液抽吸到出水管中对作物在灌溉时进行施肥。由此可知,该现有专利中只设置有一个施肥罐,而且施肥罐中的肥液是预先准备好的。这样一来,当施肥罐中的肥液施用完毕后就必须停机再次灌输预先准备好的肥液,因此会造成施肥灌溉的连续性差,施肥速度慢,对大面积农田施肥的效率极低。

此外,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农田灌溉正向着节水方向发展。平移式喷灌机是节水型大面积灌溉机械化的大型节水灌溉装置。目前,平移式喷灌机存在着无备肥装置和单纯采用施肥泵导致施肥不均等问题。

而且,现有的备肥装置连续施肥工作的能力差,一次性盛装肥料溶液的量少,喷洒施肥以后需要重新将混合好的肥料注入施肥机,对大面积的土地施肥时,需要重复停机装料,然后再进行喷洒施肥,由此带来了工作效率低,施肥速度慢等诸多缺点,同时施肥的量不可控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不间断供送给肥料和/或农药的备肥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备肥装置,包括:

混肥罐;

搅拌器,用于搅拌所述混肥罐中物料;

储肥罐,与所述混肥罐相互连通;

输肥泵,设置在所述混肥罐和所述储肥罐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混肥罐和所述储肥罐相互连通;

施肥泵,与所述储肥罐连通,用于泵送所述储肥罐中的物料;

肥料输送机构,用于向所述混肥罐输送肥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设置至少2至6组所述肥料输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备肥装置包括4组所述肥料输送机构;所述肥料输送机构围绕所述混肥罐设置,且相邻两组所述肥料输送机构之间的夹角为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肥料输送机构包括:

储肥桶;

输肥螺杆,用于将所述储肥桶中的肥料送入所述混肥罐;

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肥螺杆转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输肥螺杆线性往复运动;

阀板,设置在所述输肥螺杆一端;

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肥桶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液压作用筒,与所述输肥螺杆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肥螺杆往复运动;

液压源,与所述液压作用筒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液压作用筒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肥料输送机构包括:

储肥桶,所述储肥桶位于所述混肥罐之上;

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储肥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肥罐连接;

第四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混肥罐和所述储肥罐之间的所述输料管上;

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肥桶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

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肥泵和所述储肥罐之间;

第二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混肥罐入口端;

第三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施肥泵的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第二截止阀为电动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混肥罐之间、所述第三截止阀的另一端上分别设有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

PH传感器和EC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混肥罐中;

第一高位液位开关和第一低位液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混肥罐的罐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

第二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肥罐的底部;或者

第二高位液位开关和第二低位液位开关,设置于所述储肥罐的罐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施肥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备肥装置的喷灌机,还包括定位导航装置,所述定位导航装置设置在所述备肥装置的中心位置和/或所述喷灌机的施肥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导航装置采用GPS或者北斗定位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中包括混肥罐和储肥罐。通过输肥泵将混肥罐中按照规定比例混合均匀的肥料、农药泵送输入储肥罐中,然后经施肥泵将肥料从储肥罐泵送输出至施肥设备或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截止阀控制混肥罐和储肥罐相互连通或隔离,实现混肥罐和储肥罐相互独立工作。在储肥罐输出肥料的同时,可以在混肥罐中同步进行混肥作业,并将混合均匀的肥料或农药不间断地输送给储肥罐。由此,可以不间断地实施施肥、施撒农药的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设有肥料输送结构。肥料输送机构中含有储肥桶。储肥桶中储存有待施布的肥料或农药,从而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本身携带肥料或农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工作其间,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将储肥桶中所存储的肥料送入混肥罐中。保证不间断地及时地灌溉及施肥。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所施撒的农药为固体颗粒时,可以通过由电机驱动的施肥螺杆将固体肥料送入混肥罐中。当所施撒的肥料为液体肥料时,可以采用将储肥罐设置在高于混肥罐的位置,依靠重力使液体肥料流入混肥罐中,实现肥料的补充和添加。当所施撒的肥料或农药为固体时,也可以采用这种依靠重力输送肥料或农药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多组肥料输送机构,以便携带更多的肥料,提高施肥续航能力。当设置多组肥料输送机构时,围绕混肥罐按顺序规则地排布肥料输送机构,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整体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偏重情况,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可以保证姿态稳定,保证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不必经常维修。

此外,多个储肥桶可以盛放不同的肥料,实现多路肥料单独施用或者混合施用,即施用一种肥料时,只由其中一个储肥桶供肥;混合施用肥料时,由其中两个或者多个储肥桶同时供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施肥情况实施多种施肥方案,适用各种农田要求施用不同肥料的情况进行施肥。储肥桶也可以用于存放农药,以便根据需要同时向混肥罐中添加肥料和农药。当设置多肥料输送结构时,可以同时向混肥罐中添加多种不同的农药、不同的肥料。

备肥装置的管路中设有截止阀和流量计。通过截止阀可以有效地控制肥料溶液的流量,以便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控制施肥量或施撒农药量。利用流量计可以精确地得知水或肥料溶液的量,便于根据实际农田面积,精确计算所需要水或者肥料溶液的量。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适应性地供水、施肥、播撒农药以及调整肥料和农药的浓度等等。由此实现精确计算、实时调整注肥量,而且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解决了现有的中心支轴喷灌机无备肥装置或者备肥装置施肥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解决了人工施肥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混肥罐中设有PH及EC传感器,储肥罐的底部还装有第二重量传感器,通过变频器控制施肥泵。PH及EC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地控制混肥罐中肥料溶液的浓度。第二重量传感器监控储肥罐内的肥料溶液的量,确保储肥罐中的肥料溶液时刻保证充足的量,保证连续施肥灌溉。此外,变频器可以变频控制施肥泵,由此来实现实时调整肥料溶液的输出量,使得施肥灌溉可控,从而实现施肥量的变量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可以将混肥罐中混合好的肥料溶液输入储肥罐中,由储肥罐为喷灌机施肥端供肥料溶液进行施肥,然后继续在混肥罐中混合肥料再将混合好的肥料溶液输入储肥罐中。如此往复循环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对大面积的农田进行喷洒施肥,施肥过程中不需要停机补料,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的施肥效率大大提高,为单位面积的农田施肥时相比于现有技术速率更快,节约了大量时间,节省了人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备肥装置的结构布置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肥料输送机构与混肥罐的结构布置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备肥装置的结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备肥装置的结构。如图 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包括混肥罐1、搅拌器2、储肥罐3、输肥泵4、施肥泵5和管路6。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混肥罐1、储肥罐3、输肥泵 4和施肥泵5通过管路6相互流体连通。主输水管路18在图1中从下向上垂直设置。主输水管路18的下端与水源相连,用于将灌溉用清水从水源送入灌溉机(图中未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一方面从主输水管路18 中汲取清水,送入混肥罐1用于溶解肥料或农药;另一方面,用于将混合均匀的肥料或农药反馈送入主输水管路18,以便将肥料和/农药随灌溉用清水一起送入灌溉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构成一个开放式的液压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液压系统用于输送灌溉用水、肥料和必要的各种农药。

在本实施方式中,混肥罐1配装有搅拌器2。搅拌器2包括驱动部分201 和由驱动杆202和搅拌叶片203组成的搅拌部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分201固定在混肥罐1的顶部,驱动杆202一端与驱动部分201 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搅拌叶片203。搅拌部分位于混肥罐1中,并在驱动部分 201的驱动下旋转搅拌混肥罐1中的肥料、水和农药。

如图1所示,混肥罐1上部设有向混肥罐1供水/供肥/供农药的通孔101,也可以单独设置输送肥料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中,混肥罐1、储肥罐3、各个泵及相应的截止阀和流量计等之间的流体连接均通过管路6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管路6将水从主输水管路18中引出并送入混肥罐1中。在送水管路中设有第二截止阀8,用以控制进入混肥罐 1的水量以及开启或关闭供水。第二截止阀8可以是电动阀。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流体阻尼小、动作灵活的电动球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固态或高浓度液态肥料供入混肥罐1 中。例如,由肥料输送机或者其他运输肥料的机构将肥料输送至混肥罐1中。利用搅拌器2对混肥罐1中的肥料和水进行搅拌,使得肥料完全溶解在水中并在搅拌下相互混合均匀,形成肥料溶液。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分别设置一个混肥罐1和储肥罐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针对不同施肥情况和要求,例如施肥面积大、施肥时间长等情况,可以增加混肥罐1和储肥罐3,各混肥罐 1和储肥罐3可以相互串联或并联设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肥罐3设置在混肥罐1的下游,与混肥罐1通过管道6连通。在连通储肥罐3和混肥罐1的管道6上设置有输肥泵4。输肥泵4用于将混肥罐1中搅拌均匀的肥料溶液泵入储肥罐3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储肥罐3通过管道6向施肥装置或灌溉装置输送肥料和/或农药。在实际工作中或实际灌溉施肥过程中,首先将肥料和/或农药送入混肥罐1中,然后用搅拌器2进行搅拌。搅拌均匀的肥料溶液经输肥泵4送入储肥罐3中。然后,利用截止阀,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截止阀7(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电动截止阀,例如,电动球阀),切断混肥罐1和储肥罐3之间的流体通道。在此状态下,可以用施肥泵5将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泵送反馈回主输水管路 18,然后送给相应的施肥装置,实施施肥灌溉。与此同时,重新向混肥罐1 中添加肥料和/或农药,并再次进行搅拌。然后,开启第一截止阀7,将肥料溶液泵入储肥罐3中。如此循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即可连续不断地、长时间地实施施肥灌溉等作业。由此避免现有技术中,当一次加满混肥罐1 并搅拌均匀实施灌溉施肥时,混肥罐1中的肥料溶液一旦施布完毕,必须停止施肥,等待再次备肥。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通过施肥泵5抽送经主输水管路 18至灌溉机进行喷灌施肥。如图1所示,施肥泵5设置在连通储肥罐3和主输水管路18的管道6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施肥泵5采用隔膜泵或容积泵。当然,其他形式的泵,例如柱塞泵、叶片泵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隔膜式施肥泵5配备变频控制器 13。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在预先设定的施肥模型的指导下,通过对施肥量的计算、决策以及实时调整,利用变频控制器13控制隔膜式施肥泵 5对施肥量实施控制。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备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连通输肥泵4和储肥罐3的管道上的第一截止阀7,设置在管路6上的第二截止阀8,以及设置在连通施肥泵5和喷灌机施肥端的管道上的第三截止阀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截止阀8采用电动球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第一截止阀7和第三截止阀10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截止阀,例如闸阀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上各阀门均可采用电动阀。由此,可以通过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与其他施肥装置或设备相互连接,利用中央控制单元即可对整个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截止阀8和混肥罐1之间的管路6 上设有流量计11,用于检测输入混肥罐1中的水量;第三截止阀10和喷灌机施肥端之间的管道6上也设有流量计11,用于检测送给施肥装置的肥料溶液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截止阀可以有效地控制肥料溶液的流量,根据实际需要的量可以实时控制。辅以流量计,可以精确地得知水或肥料溶液的量的多少,使得根据实际农田的面积,精确计算所需要水或者肥料溶液的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中的混肥罐1中还设有PH传感器、EC传感器及液位开关,储肥罐3的底部还装有第二重量传感器12,储肥罐3的罐壁上还设有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和第二低位液位开关17,施肥泵5旁连接有变频器15。

在本实施方式中,混肥罐1设有第一高位液位开关13和第一低位液位开关14,储肥罐3设有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和第二低位液位开关17。第一低位液位开关14和第二低液位开关17分别设置在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的底部或者靠近底部的位置,用于监控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允许的肥料溶液的最少的量。当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不足时提示系统及时补料。第一高位液位开关13和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分别设置在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用于监控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满载肥料溶液的量。当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充满肥料溶液或者肥料溶液足够时提示系统停止继续供料。由此可以保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能够及时补料和/或及时停止补料,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浪费肥料溶液,同时保证连续不间断地对农田进行施肥。在本实施方式中,PH及EC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地控制混肥罐1 中肥料溶液的浓度。根据实际施肥情况,确定肥料浓度进行施肥,保证肥料对农田起到良好的作用。第二重量传感器12可以实时监控储肥罐3内的肥料溶液的量,确保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时刻保证充足的量进行施肥灌溉。此外,施肥泵5旁设置的变频器15可以实现变频控制施肥泵5,实现实时调整肥料溶液的输出量,使得施肥灌溉可控,从而实现施肥量的变量控制。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肥料输送机构与混肥罐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设置有 4组肥料输送机构6,各肥料输送机构6围绕混肥罐1相间设置,而且相邻的两组肥料输送机构6之间的夹角为90°。在本实用新型中,肥料输送机构6 是按顺序规则地围绕混肥罐1设置,因而使整个设备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偏重情况,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可以保证姿态稳定,保证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不必经常维修。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肥料输送机构19包括储肥桶1901,输肥螺杆1902,驱动电机1903以及驱动机构1904。在输肥螺杆1902伸入混肥罐 1中的一端上设有阀板1905。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输肥螺杆1902可以通过驱动机构1904 的驱动做线性往复运动,即在图中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运动。当需要将储肥桶1901中所存储的固态肥料补充送入混肥桶1中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驱动机构1904驱动输肥螺杆1902向左运动,一方面使输肥螺杆1902进入储肥桶1901;另一方面,改变输肥螺杆1902前端的阀板1905的位置,打开通向混肥罐1的输肥通道。随后,由驱动电机1903驱动输肥螺杆1902转动,通过螺旋叶片将储肥桶1901的固态肥料输送到混肥罐1中。当输肥完毕时,由驱动机构1904驱动输肥螺杆1902向右运动,从储肥桶1901中退出,同时再次改变阀板1905的位置,将通向混肥罐1的输肥通道关闭。在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904包括液压作用筒1906和液压源1907。液压作用筒1906的活塞腔进液时,活塞杆伸出,进而推动输肥螺杆1902向图2所示的左侧移动,进行向混肥罐1补充肥料的作业。反之,活塞杆回收,利用阀板1905将输肥通道关闭,并防止混肥罐1中的液体倒流进入储肥桶1901中。液压源1907是液压泵。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启动驱动方式,或者采用电缸驱动输肥螺杆1902的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904可以是气动或液压驱动推动装置,例如气缸或液压油缸,也可以是电缸等驱动装置。阀板 1905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启闭输肥通道的结构。阀板1905运动,可以是随着输肥螺杆1902同时运动,也可以采用其他独立的电动控制装置,例如电磁控制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在输肥螺杆1902伸入混肥罐1时可以开启,让输肥螺杆 1902向混肥罐1输送肥料,在输肥螺杆1902从混肥罐1中抽出时关闭,阻挡混肥罐1中的物料回流至储肥桶1901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阀板1905的关闭,混肥罐1和储肥桶1901之间的通道被切断。当在混肥罐1中实施搅拌,其中的肥料溶液将在罐中运动、旋转,但由于阀板1905的关闭,将防止液体进入储肥桶1901,从而避免储肥桶1901 中的固体肥料尚未被输送到混肥罐1中便被提前溶解的问题出现。同时也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农田不平导致的备肥装置在运行中的颠簸而将储肥桶 1901中肥料震动到混肥罐1中。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备肥装置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肥料输送机构19包括储肥桶 1901,连通储肥桶1901和混肥罐1的输料管22。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肥桶1901设置在高于混肥罐1的位置,通过输料管22与混肥罐1的连通。输料管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输料管管路的第四截止阀20。当需要向混肥罐1 补充肥料时,开启输料管22上的第四截止阀20。由于储肥桶1901与混肥罐1之间具有高度差,储肥桶1901位于混肥罐1的上方,所以储肥桶1901 中的肥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混肥罐1中。当补肥完毕时,关闭输料管 22上的第四截止阀20,停止输送肥料。当然,在第四截止阀20之下的输料管22上还可以设置流量计来监控进入混肥罐1中肥料的量,以此来精确输送肥料的量。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肥料输送机构19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得输送肥料的流程更加简单,速度更快,用时更少,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节省成本。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各个储肥桶1901的底部设置第一重量传感器21。通过第一重量传感器21,监控各个储肥桶1901中的肥料量,当肥料不足时可以及时向储肥桶1901中补充肥料,保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长时间连续工作,保证肥料供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设置多个肥料输送机构19可以实现及时向混肥罐1中补充添加各种不同的肥料或农药。由此可以不间断地为施肥装置准备含有各种所需肥料、农药和水的备施肥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能够长时间连续地工作,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此外,多个储肥桶1901可以盛放不同的肥料,这样可以实现多路肥料单独施用或者混合施用,即施用一种肥料时,只由其中一个储肥桶1901供肥;混合施用肥料时,由其中两个或者多个储肥桶同时供肥。这样一来可以根据不同的施肥情况实施多种施肥方案,适用各种农田要求施用不同肥料的情况进行施肥。

除了上述设置以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中的混肥罐1中还设有 PH传感器、EC传感器及液位开关。储肥罐3的底部还装有第二重量传感器 12,或者罐壁上设有液位开关,施肥泵5旁连接有变频器15。在本实施方式中,混肥罐1的罐壁上设有第一高位液位开关13和第一低位液位开关14。储肥罐3的罐壁上设有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和第二低位液位开关17。第一低位液位开关14和第二低液位开关17分别设置在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的底部或者靠近底部的位置,用于监控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允许的肥料溶液的最少的量,当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不足时提示系统及时补料。第一高位液位开关13和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分别设置在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用于监控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满载肥料溶液的量,当混肥罐1和储肥罐3中充满肥料溶液或者肥料溶液足够时提示系统停止继续供料。由此可以保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能够及时补料和/或及时停止补料,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不浪费肥料溶液,同时保证连续不间断地对农田进行施肥。在本实施方式中,PH及EC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地控制混肥罐1中肥料溶液的浓度。这样根据实际施肥情况,来确定肥料浓度进行施肥,可以保证肥料对农田起到良好的作用。第二重量传感器12可以实时监控储肥罐3内的肥料溶液量,确保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时刻保证充足的量进行施肥灌溉。在本实用新型中,储肥罐3上可以只设置第二重量传感器12或者只设置液位开关(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和第二低位液位开关17),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二重量传感器12和第二高位液位开关16和第二低位液位开关17。此外,施肥泵5旁设置的变频器15可以对施肥泵5实施变频控制,由此实现实时调整肥料溶液的输出量,使得施肥灌溉可控,从而实现施肥量的变量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的中心位置和/或与备肥装置相连的喷灌机的施肥端还可以设置定位导航装置,定位导航装置可以采用GPS 或者北斗定位系统。这样一来,变频器与定位导航装置共同作用就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可以在任何路况和运行速度的条件下施肥均匀或者施肥量精确。

此外,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可以承载在拖车9上,拖车随着喷灌机的移动而移动,无需额外的运输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备肥装置的喷灌机,此喷灌机还包括定位导航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导航装置设置在喷灌机中备肥装置的中心位置和/或喷灌机的施肥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导航装置可以采用 GPS或者北斗定位系统。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定位导航装置感知喷灌机的行进速度以及喷灌机的施肥端所处的位置。这样一来,将感测到的数据实时传递给喷灌机,喷灌机中的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传递回来的数据控制喷灌机的行进速度以及喷灌机对于不同田地的位置,计算、决策和控制相应的施肥量。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灌机可以在任何工况和运行速度下施肥均匀并且施肥量精确,同时保证喷灌机的行进路径准确,覆盖整个需肥田地。同时,因为备肥装置的设置,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灌机能够长时间连续不间断地精确施肥,施肥速度快,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置,利用上述包括备肥装置的喷灌机实际施肥的方法如下所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肥料输送机构19向混肥罐1中注入肥料,然后通过管路6向混肥罐中注入适量水;

b.由搅拌器2将混肥罐1中的肥料和水搅拌均匀;

c.通过输肥泵4将搅拌均匀的肥料溶液抽入储肥罐3中;

d.通过施肥泵5将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抽送至喷灌机施肥端进行喷洒施肥;

e.在执行步骤d的同时,重复执行步骤a和b;

f.执行步骤e后,返回步骤c。

具体施肥方法如下所述:

在储肥桶19中装满肥料,开启输肥通道,例如,通过气缸带动输肥螺杆 1902的伸缩来开启储肥桶6到混肥罐1中肥料输送的通道,再通过驱动电机1903带动输肥螺杆1902旋转,从而将肥料输送至混肥罐1中。然后通过管路 7向混肥罐1注入适量的水。在输送肥料和水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截止阀和流量计精确判断和控制注入量。输入足量肥料和水后,由搅拌器2将混肥罐1中的肥料和水搅拌均匀,使得肥料溶解于水中形成肥料溶液。

通过输肥泵4将搅拌均匀的肥料溶液抽入储肥罐3中,由第一截止阀8 控制进入储肥罐3中肥料溶液的量。

将混肥罐1中搅拌均匀的肥料溶液抽至储肥罐3中后,切断混肥罐1与储肥罐3之间的流体通路。再次向混肥罐1中注入肥料和水,然后再次搅拌均匀等待抽入储肥罐3中。而抽入储肥罐3中的肥料溶液则通过由变频器控制的施肥泵5根据实际施肥量变量控制地抽送至喷灌机施肥端进行喷洒施肥。在喷洒施肥前通过截止阀和流量计监控流量,施肥量更加精确,不会造成浪费,并且使得施肥可控。

循环上述混肥、储肥和施肥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备肥装置与灌溉设备配合,在大面积的农田当中长时间的连续施肥灌溉,并且可以实时调整施肥量,使得施肥量得到变量控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实现全自动化,节约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