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423发布日期:2018-10-30 21:1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施肥机。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无论是小麦、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还是蔬菜、瓜果等田园和大棚精细作物,都需要及时施肥。我国国土广阔,各个地区的土壤情况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需的肥料必然不一样。但是目前肥料生产厂家生产的都为含量统一的肥料,为了补充相应的某几种元素,需要提高肥料的施用量,肥料的肥效偏低,成本增加。因此,统一生产的肥料不能满足农作物各种养分平衡供应的需求,肥料利用率低。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另外,对于果树等农林种植都需要定点施肥,定点施肥的施肥量不易掌握,往往采取加大施肥量的方法,这样又会产生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解决施肥量的控制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降低生产成本的非常实用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定点施肥的施肥量不易掌握,往往采取加大施肥量的方法,这样又会产生浪费、增加生产成本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施肥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动施肥机,包括送料装置、搅拌装置、钻洞装置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匀速出料装置,所述匀速出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施肥管,所述搅拌装置的左侧设置有钻洞装置,所述钻洞装置上设置有钻头,所述搅拌装置的右侧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匀速出料装置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搅拌轴连接,肥料经过搅拌后在通过螺纹杆控制出料,达到控制施肥量的作用。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送料装置上设置有进料斗,把肥料放入到进料斗中,通过送料装置把肥料送到搅拌装置的上方。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搅拌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与送料装置连接,称重装置按比例称出符合各种配方的(氮、磷、钾、添加剂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重量输送至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通过对移动轮的控制实现了施肥机的自行移动。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施肥机在工作过程中,把肥料放到送料装置的进料斗中,送料装置把料送到搅拌装置的上方,搅拌装置上的称重装置按比例称出符合各种配方的(氮、磷、钾、添加剂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重量输送至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匀速出料装置,匀速出料装置内设置有螺纹杆,通过螺纹杆来控制出料,从而控制施肥量。搅拌装置左侧设置有钻洞装置,可以土壤上打洞,然后在通过匀速出料装置的下方施肥管,把肥料送入到土壤中,实现了定点施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施肥机,能够匀速施肥和定点施肥,节省了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施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施肥机的右视图。

图中:1-底座,2-钻头,3-钻头装置,4-施肥管,5-匀速出料装置,6-搅拌装置,7-搅拌轴,8-搅拌叶片,9-称重装置,10-送料装置,11-螺纹杆,12-进料斗,13-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施肥机,包括送料装置10、搅拌装置6、钻洞装置3和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搅拌装置6,搅拌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匀速出料装置5,均速出料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施肥管4,搅拌装置6的左侧设置有钻洞装置3,钻洞装置3上设置有钻头2,搅拌装置6的右侧设置有送料装置10,搅拌装置10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7 上设置有搅拌叶片8。

其中,匀速出料装置5内设置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与搅拌轴7连接,肥料经过搅拌后在通过螺纹杆控制出料,达到控制施肥量的作用。

其中,送料装置10上设置有进料斗12,把肥料放入到进料斗中,通过送料装置把肥料送到搅拌装置的上方。

其中,搅拌装置6的上方设置有称重装置9,称重装置9与送料装置10连接,称重装置按比例称出符合各种配方的(氮、磷、钾、添加剂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重量输送至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

其中,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通过对移动轮的控制实现了施肥机的自行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施肥机,能够匀速施肥和定点施肥,节省了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