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轮的单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1760发布日期:2018-07-31 17: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线轮,具体指一种摇轮的单向结构。



背景技术:

摇轮是鱼线轮中的一种,因其使用方便、易于上手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由于摇轮具有单向转动把手收线的功能,因此在摇轮主体的单向孔内设有单向结构,该单向结构包括有拨环和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摇轮的齿杆上,外圈定位在摇轮主体的单向孔内,拨环与单向轴承的内圈相连,以驱动内圈相对于外圈转动一微小的角度,使内圈通过滚柱与外圈相连或相分离,也就是使齿杆只能单向转动或无单向转动的限制。该拨环还与弹簧的一端相连,该弹簧的另一端定位在主体上,当拨环转动,摇轮具有单向作用时,弹簧被拉伸,用弹簧的拉力来控制其快速复位。

现使用的单向结构中,上述拨环大多是安装在单向轴承的前端,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拨环转动后会受弹簧的拉力,此时,该拉力会使该拨环产生一定的倾斜度,然后经拨环传递至单向轴承的内圈,进而将单向轴承中的滚珠拉斜,导致摇轮在转动把手收线时有轻重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收线时无轻重感觉的摇轮的单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摇轮的单向结构,包括有拨环和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摇轮的齿杆上,该单向轴承的外圈限位在摇轮主体的单向孔中,所述拨环与所述内圈或外圈相连接,该拨环还与弹簧的一端相连,该弹簧的另一端定位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的拨环轴向相贴紧的盖板,该盖板固定在所述摇轮主体上。

在上述方案中,为了使盖板更好地压紧拨环,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盖板与拨环的相对端面上分别开有相互配合的后台阶和前台阶。

在上述各方案中,较优的方案是,所述拨环位于单向轴承的前端,所述盖板则位于拨环的前侧,且所述拨环内壁上沿周向开有多个限位槽,所述外圈前端面上延伸出与各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

为了方便地驱动拨环,所述摇轮主体上转动地安装有能驱动拨环转动的拨钮,所述单向孔中固定有用于限位该拨钮的杆部的定位环。

为了方便地安装弹簧,所述单向孔中还可以固定有位于所述拨环旁的固定环,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该固定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与拨环相紧贴的盖板,因此当拨环受弹簧拉力产生倾斜之势时,盖板将压持拨环,使其受力均匀而保持在垂直于齿杆的平整状态,进而不再使单向轴承中的滚珠发生拉斜的现象,最终能确保摇轮无轻重感的产生,使摇轮在收线时具有较好的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摇轮主体上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掉摇轮主体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进一步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去掉摇轮主体和端盖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该摇轮包括有摇轮主体1、齿杆2和单向结构,其中摇轮主体1包括有竿安装座部11、前端的圆筒部12和侧面的盖体部(图中未示),在圆筒部12的中心形成有单向孔13,单向孔的前端盖设有端盖14,齿杆2通过轴承3支承在主体1内,单向结构安装在单向孔13中,该单向结构又包含有拨环4和单向轴承5以及盖板6,单向轴承5的内圈51固定在摇轮的齿杆2上,单向轴承的外圈52定位在摇轮主体的单向孔13中,本实施例中,外圈52的外周壁上设有二个定位筋521,在摇主体的单向孔中设有供各定位筋插入的定位槽15,定位筋521与定位槽15的松动配合,使外圈52能相对于内圈51可以有一微小的转动。

上述拨环4位于单向轴承的前端,它的内壁上沿周向开有多个限位槽41,而外圈52的前端面上轴向延伸出与各限位槽41相匹配的限位块522,通过限位槽41与限位块522的配合,使拨环4与外圈52的前端面相连接。该拨环还与弹簧7的一端相连,该弹簧7的另一端定位在摇轮主体1上,本实施例中,在单向孔13中还固定有位于拨环4旁的固定环8,弹簧7的另一端是连接在该固定环8上。

上述盖板6位于上述拨环4的前侧,并与拨环4轴向相贴紧,该盖板与端盖一起通过两个螺钉固守在摇轮的主体上,并且为了具有更好的压紧作用,上述盖板6与拨环4的相对端面上分别开有相互配合的内台阶和外台阶,即在盖板6的后端面上具有后台阶61,而在拨环4的前端面上具有前台阶42上。通过前、后台阶的相互制约,使盖板6更能很好地压紧住拨环4。当上述拨环4位于单向轴承5后端时,本盖板则放置在拨环的后侧,这样的方案同样可以使摇轮在收线时消除轻重感。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驱动拨环4,在摇轮主体1上转动地安装有能拨钮9,该拨钮9的端部与拨环4上的凸耳43配合,同时在单向孔中固定有用于限位该拨钮的杆部的定位环10。

需要摇轮具有单向作用时,转动拨钮9,拨钮9带动拨环4和单向轴承的外圈52相对于内圈51转动一微小角度,此时单向轴承中的滚柱(图中未示)滚向外圈52内壁上的凹入部的最浅处移动,最终,外圈52的转动,将滚柱夹紧在内、外圈之间,使内圈51与外圈52连接在一起,此时外圈52抵在摇轮主体1的定位槽中不能转动,因此齿杆2只能单向转动。反向转动拨钮9,滚柱滚向外圈52内壁上的凹入部的最深处移动,内圈51不再与外圈52相固连,可以相对转动,此时齿杆2可以正、反转自由转动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