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稀释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1758发布日期:2018-07-31 17:3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贝类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蛏子、蛤蜊、海瓜子等海贝产品被人工广泛养殖于沿海地区的滩涂上,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适中,因此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经常食用的海鲜。每当收获季节到来,养殖户们就会拿起箩筐、竹篓等盛装工具,光脚涉足在滩涂上用手将滩涂中的海贝一个一个采掘出来,这种人工作业是在松软的滩涂上进行的,不但采集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采集过程劳动强度较高、体力消耗很大、人体极易产生劳累。为此,有人设计了海贝采集设备,如专利号CN201310732214.3的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了一种海贝采掘机,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的船舱内的驱动机、安装在船体尾部的升降架和安装在升降架上并受驱动机驱动工作的滤泥轮,所述的滤泥轮包括两端分别转动支承在升降架上的泥轮轴,该泥轮轴上设有多组圆周均布的排爪,每组排爪均是由多根爪钉沿泥轮轴的轴向作等距设置而成,每根爪钉的末端均设有向船体前部弯曲的弯头,每相邻两根爪钉的弯头之间均设有工作间隙。但是现有的贝类采集设备普遍存在滩涂上行进困难,采集量少,自动化程度低,采集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人计了一种贝类采集设备(申请号为2017102319763),是在滩涂上采集蛏子、蛤蜊、海瓜子等贝类的贝类采集设备。其包括喷水部件,喷水部件用于稀释滩涂淤泥,方便采集部件进行作业。

后来本发明人发现,原有结构的喷水部件在插入淤泥进行喷水时,往往会存在出水口被淤泥堵塞,造成喷水受阻,稀释效果差的问题;另外,喷水时还存在水压不足的情况,同样会造成稀释效果差,尤其是深处的淤泥更加,底部喷水管更加容易出现水压不足的情况;再者,出水口设置在前方,水流喷射不到侧面的淤泥,即喷水范围小,影响稀释效果;还有,采集设备行进时,喷水管会碰撞、挤压需要采集的贝类,造成贝类损伤,影响采集产品质量。但是,本发明人又发明该喷水部件往复运动的联动机构存在卡齿、联动不可靠等问题,另外稀释效果也不够理想。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贝类采集设备的喷水部件进行再次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动性强,运转稳定,稀释效果好的改进的稀释部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稀释部件,包括安装座、管座、稀释管和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安装座连接贝类采集设备,所述管座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稀释管转动设置于所述管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稀释管在所述管座上进行往复转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管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进行沿竖直方向的往复滑动;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件、曲柄连杆组件、横向齿条、管齿轮、联动齿条、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齿轮和纵向齿条,所述横向齿条沿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管座上,所述动力部件通过所述曲柄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横向齿条在所述管座上进行横向往复滑动,所述管齿轮同心固定于所述稀释管上,所述管齿轮和所述横向齿条啮合,所述横向齿条的横向往复滑动带动所述稀释管在所述管座上进行横向往复转动,所述联动齿条固定于所述横向齿条两端,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同心固定,且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管座上,所述纵向齿条沿纵向固定于两侧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联动齿条和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啮合,所述纵向齿条和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啮合,所述横向齿条的横向往复滑动,通过所述联动齿条、所述第一联动齿轮、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和所述纵向齿条的联动作用,带动所述管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进行纵向往复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安装板和伸缩气缸,所述底座连接贝类采集设备,所述安装板安装所述管座,所述安装板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伸缩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伸缩件的伸缩带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座的可转动设置,使稀释管能用不同的角度插入淤泥,提高其适用性。

作为改进,所述管座上端设置有滚轴,所述管座后方设置顶轮,所述横向齿条安装于所述滚轴上且位于所述顶轮和所述管齿轮之间。滚轴的设置能减小管座和横向齿条之间的摩擦力,顶轮的设置一方面能限制横向齿条的偏移,另一方面也能减小顶轮和横向齿条之间的摩擦。

作为改进,所述稀释管前方固定设置有网板,所述网板位于所述稀释管的开口之间。网板的设置能对淤泥进行刮刷,进一步降低淤泥堵塞出水口的可能性,提高稀释效果。

进一步改进,所述稀释管底部设置有宽脚,所述宽脚周侧高于所述稀释管外壁。宽脚的设置使稀释管进入淤泥能形成一个大于稀释管的泥洞,也能降低淤泥堵塞出水口的可能性,提高稀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曲柄连杆组件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上开设有偏心孔,所述曲柄同心固定于所述动力部件上,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向齿条上,所述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偏心孔上。这是一种常用的转动转滑动的机构。

作为改进,所述曲柄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偏心距的所述偏心孔。通过连杆连接不同的偏心孔,可以改变稀释管的转动角度,提高其适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两侧设置安装台,所述管座两侧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台和所述安装管穿过有安装轴,所述管座通过所述安装台、所述安装管和所述安装轴配合,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作为两种实施方式,所述稀释管可沿纵向或沿横向转动设置于所述管座上。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采集场地和采集规模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

作为多种选择,所述稀释管内可注入液体或气体。同样,可以根据采集场地和采集规模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往复运动机构的改进设计,只需要一个马达(动力部件)即可对两个运动方式进行驱动,优化了结构,且运行更加稳定,不易卡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稀释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曲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稀释管横向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8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稀释管3纵向安装于管座2时的结构,其包括安装座1、管座2、稀释管3和往复运动机构4,安装座1连接贝类采集设备,管座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安装座1上,稀释管3转动设置于管座2上,其关键之处在于:

往复运动机构4驱动稀释管3在管座2上进行往复转动的同时,驱动管座2在安装座1上进行沿竖直方向的往复滑动;往复运动机构4包括动力部件41、曲柄连杆组件42、横向齿条43、管齿轮44、联动齿条45、第一联动齿轮46、第二联动齿轮47和纵向齿条48,横向齿条43沿横向滑动设置于管座2上,动力部件41通过曲柄连杆组件42带动横向齿条43在管座2上进行横向往复滑动,管齿轮44同心固定于稀释管3上,管齿轮44和横向齿条43啮合,横向齿条43的横向往复滑动带动稀释管3在管座2上进行横向往复转动,联动齿条45固定于横向齿条43两端,第一联动齿轮46和第二联动齿轮47同心固定,且均转动设置于管座2上,纵向齿条48沿纵向固定于两侧的安装座1上,联动齿条45和第一联动齿轮46啮合,纵向齿条48和第二联动齿轮47啮合,横向齿条43的横向往复滑动,通过联动齿条45、第一联动齿轮46、第二联动齿轮47和纵向齿条48的联动作用,带动管座2在安装座1上进行纵向往复滑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侧的纵向齿条48的齿面朝向应一致,即附图中的其中一个纵向齿条48应设置在第二联动齿轮47的内侧,另一个纵向齿条48还是设置在第二联动齿轮47的外侧,以保证两侧同步运动,特此说明,作为附图的补充解释。

为了能多角度插入淤泥,安装座1包括底座11、安装板12和伸缩气缸13,底座11连接贝类采集设备,安装板12安装管座2,安装板12铰接于底座11上,伸缩件13活动设置于底座11和安装板12之间,伸缩件13的伸缩带动安装板12在底座11上转动。其中伸缩件13为液压缸。

为了减小磨损,管座2上端设置有滚轴21,管座2后方设置顶轮22,横向齿条43安装于滚轴21上且位于顶轮22和管齿轮44之间。

为了不易堵塞稀释管开口,稀释管3前方固定设置有网板31,网板31位于稀释管3的开口之间。稀释管3底部设置有宽脚32,宽脚32周侧高于稀释管外壁。

进一步具体的,曲柄连杆组件42包括曲柄421和连杆422,曲柄421上开设有偏心孔4211,曲柄421同心固定于动力部件41上,连杆422一端转动连接于横向齿条43上,连杆42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偏心孔4211上。本实施例中曲柄421上设置有三个不同偏心距的偏心孔4211,用于调节稀释管3的转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两侧设置安装台14,管座2两侧设置有安装管23,安装台14和安装管23穿过有安装轴5,管座2通过安装台14、安装管23和安装轴5配合,滑动设置于安装座1上。

如图9所示,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稀释管3沿横向转动设置于管座2上。和纵向安装的其他区别点在于:无齿连接条43’代替了横向齿条43,第一联动齿轮46还啮合有转换齿条49,转换齿条49上固定有纵向齿条二40,纵向齿条二40沿纵向滑动设置于管座2上,稀释管3沿横向转动设置于管座2上,纵向齿条二40和管齿轮44啮合。其联动原理和纵向安装的类似,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稀释管3内既可注入液体,又可注入气体,根据情况选择设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