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6797发布日期:2018-07-17 21:4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可概分为耕犁、播种及施肥灌溉等步骤,其中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失去的养分以增加收成。然而传统的施肥方式不论是洒施或穴施皆是施加于土壤浅层,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肥料却只有少部分被植物吸收,而流失大部分,不但浪费成本,且容易造成水源污染。此外,虽然植物的根部在吸收养分的原理上是相同的,但不同植物根部的生产及分布状态是不同的,一味的使用传统的施肥方法,将对植物的生产造成很大的限制:例如对深根植物而言,浅层施肥将使其根部长成浅根或浮根,如此至少造成下列缺点:1、在烈日下,表层土壤易龟裂而拉断根部的细根,且根部易流失水分。2、在天寒时根部易受冻伤。3、根部易受外力破坏。4.在风大时植物易被风吹倒。

同时,近几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设施农业不仅实现了高产、高效、优质生产,而且可实现反季节的果品、蔬菜、花卉、苗木乃至畜禽产品的供应,产品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未来几年仍呈强劲发展的势头,然而我国的设施农业生产尚处于粗放性阶段,缺乏经济实用、性能良好的配套设备,尤其是在连续均匀的施肥方面更是缺乏现代化的设施设备,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于连续均匀的自动化施肥机械需求日益迫切。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60158U,发明创造名称为了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包括施肥转筒、支撑臂、驾驶室、储肥料仓和行走装置,施肥转筒内部为空心结构,可装入一定量料,转筒外部设置有刨头和施肥孔,施肥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土地的翻松和施肥。但是现有的农业种植施肥机还存在着不方便在果树种植中使用,对肥料的下料调节不便和下肥管不可调节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以解决现有的农业种植施肥机不方便在果树种植中使用,对肥料的下料调节不便和下肥管不可调节的问题。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包括防滑套,施肥机机架,减震柱,移动轮,车轮,施肥斗结构,动力室结构,挂钩,破土铲结构,支撑柱和开关,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施肥机机架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减震柱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下表面右侧;所述的移动轮螺栓连接在减震柱的下表面;所述的车轮轴接在支撑柱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施肥斗结构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动力室结构螺钉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动力室结构位于施肥斗结构的左侧;所述的挂钩螺纹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下表面左侧;所述的破土铲结构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柱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开关焊接在施肥机机架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施肥斗结构包括施肥斗,支撑架,调节管,调节螺钉,肥料罩和输肥管,所述的支撑架分别焊接在施肥斗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管螺纹连接在施肥斗的下端;所述的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肥料罩卡接在输肥管的下端;所述的输肥管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破土铲结构包括破土铲,固定板,固定螺栓,调节杆,二级转轴和压土轮,所述的破土铲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调节杆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后表面左侧;所述的二级转轴插接在调节杆的正表面下端;所述的压土轮套接在二级转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室结构包括动力室,蓄电池,电机,驱动轮,V带,从动轮和一级转轴,所述的蓄电池螺钉连接在动力室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电机螺栓连接在动力室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轮键连接电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V带套接在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外表面;所述的一级转轴插接在从动轮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施肥斗包括防堵块,连接绳,固定片,所述的连接绳一端系接在防堵块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另一端系接在固定片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片螺钉连接在施肥斗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输肥管具体采用橡胶软管。

优选的,所述的施肥斗具体采用不锈钢漏斗。

优选的,所述的从动轮螺栓连接在车轮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室螺钉连接在施肥机机架的上表面左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绳具体采用有弹性的尼龙绳。

优选的,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蓄电池;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电机,所述的电机电性连接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堵块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肥料堵塞施肥斗的下料孔。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施肥斗具体采用不锈钢漏斗的设置,有利于加速肥料的下料速度,提高施肥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管和调节螺钉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所要施肥的深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植物的施肥需要。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破土铲的设置,有利于快速的将土壤破开,可以使肥料充分的撒入到土壤中。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土轮的设置,有利于对已经施好的肥料,用土进行掩埋。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钩的设置,有利于在上面挂置常用的农业工具,取拿方便。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施肥机机架和车轮的设置,有利于在果树下进行施肥操作,克服大型施肥机只能在宽阔场地施肥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施肥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破土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滑套;2、施肥机机架;3、减震柱;4、移动轮;5、车轮;6、施肥斗结构;61、施肥斗;611、防堵块;612、连接绳;613、固定片;62、支撑架;63、调节管;64、调节螺钉;65、肥料罩;66、输肥管;7、动力室结构;71、动力室;72、蓄电池;73、电机;74、驱动轮;75、V带;76、从动轮;77、一级转轴;8、挂钩;9、破土铲结构;91、破土铲;92、固定板;93、固定螺栓;94、调节杆;95、二级转轴;96、压土轮;10、支撑柱;1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包括防滑套1,施肥机机架2,减震柱3,移动轮4,车轮5,施肥斗结构6,动力室结构7,挂钩8,破土铲结构9,支撑柱10和开关11,所述的防滑套1套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减震柱3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下表面右侧;所述的移动轮4螺栓连接在减震柱3的下表面;所述的车轮5轴接在支撑柱10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施肥斗结构6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动力室结构7螺钉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动力室结构7位于施肥斗结构6的左侧;所述的挂钩8螺纹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下表面左侧;所述的破土铲结构9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柱10螺栓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开关11焊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施肥斗结构6包括施肥斗61,支撑架62,调节管63,调节螺钉64,肥料罩65和输肥管66,所述的支撑架62分别焊接在施肥斗6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管63螺纹连接在施肥斗61的下端;所述的调节螺钉64螺纹连接在调节管6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肥料罩65卡接在输肥管66的下端;所述的输肥管66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管63的下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破土铲结构9包括破土铲91,固定板92,固定螺栓93,调节杆94,二级转轴95和压土轮96,所述的破土铲91螺栓连接在固定板92的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调节杆94通过固定螺栓93连接在固定板92的后表面左侧;所述的二级转轴95插接在调节杆94的正表面下端;所述的压土轮96套接在二级转轴95的外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动力室结构7包括动力室71,蓄电池72,电机73,驱动轮74,V带75,从动轮76和一级转轴77,所述的蓄电池72螺钉连接在动力室7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电机73螺栓连接在动力室71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轮74键连接电在机7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V带75套接在驱动轮74和从动轮76的外表面;所述的一级转轴77插接在从动轮76的内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施肥斗61包括防堵块611,连接绳612,固定片613,所述的连接绳612一端系接在防堵块61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另一端系接在固定片61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片613螺钉连接在施肥斗61的内部上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输肥管66具体采用橡胶软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施肥斗61具体采用不锈钢漏斗。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从动轮76螺栓连接在车轮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轮4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动力室71螺钉连接在施肥机机架2的上表面左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绳612具体采用有弹性的尼龙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开关11电性连接蓄电池72;所述的开关11电性连接电机73,所述的电机73电性连接蓄电池72。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将肥料放置在施肥斗61内,通过拧动调节螺钉64调节输肥管66的高度,可以使肥料充分的撒入到破土铲91所形成的肥料沟内,通过打开开关11,启动电机73,带动驱动轮74转动,进而带动V带75的转动,从而使从动轮76转动,最后带动车轮5的转动,手握防滑套1,掌握好移动轮4的前进方向,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操作,为防止肥料堵塞下料孔,可拉动连接绳612,进而带动防堵块611的活动,使肥料顺利的下放到输肥管66内。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