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856发布日期:2018-11-07 19:5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脱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



背景技术:

玉米脱粒机可将玉米粒和棒分离,脱粒深浅可调,适合食品加工厂,使用时玉米粒被甩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玉米脱粒机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现有技术使用机体左端面脱好的玉米棒输出时会有许多玉米粒被耍出导致造成浪费,不能自动控制电路开关导致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以解决使用机体左端面脱好的玉米棒输出时会有许多玉米粒被耍出导致造成浪费,不能自动控制电路开关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包括机体、进料口、控制面板、出料板、支撑架、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转动轴、第三皮带轮、第二转动轴、螺旋叶片、凹筒、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风扇、红外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机体顶端面右侧与进料口进行焊接,所述机体正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后端面底部与出料板进行焊接,所述机体底端面侧边与支撑架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架右侧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面与第一皮带轮进行焊接,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右端面后侧设置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内部与第一转动轴进行插接,所述第三皮带轮内部与第二转动轴进行插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侧设置有凹筒,所述螺旋叶片左端面外侧与第一轴承座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面外侧与第二轴承座进行插接,所述第一轴承座左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机体内部右侧底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电机、红外传感器和风扇电连接,所述风扇由外壳、网篮和扇体组成,所述外壳右端面侧边与网篮螺栓连接,所述网篮中部右侧设置有扇体。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正端面设置有显示器和控制按钮,并且显示器和控制按钮与单片机电连接,利于控制各电路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后端面设置有电源装置,并且电源装置与单片机、电机、红外传感器、风扇和控制面板电连接,为电路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表面设置有凸块,在高速旋转时能将玉米板表面上的玉米粒进行剥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的直径,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板倾斜35度,便于玉米粒从机体内从出料板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感器型号为SYM18J-D50N1,功耗低并且精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材料为304不锈钢,硬度高并且易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通过设置风扇在第一轴承座左端,其中螺旋叶片和凹筒高速转动将玉米表面的粒与棒进行分离,玉米棒和一些玉米粒将从螺旋叶片左侧耍出,风扇高速旋转将玉米粒吹回机体内部右侧,防止了玉米粒被耍出,解决了玉米棒输出时会有许多玉米粒被耍出导致造成浪费的问题,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内部右侧,其中玉米从进料口放入到机体内部时经过红外传感器顶端的感应区,红外传感器发送电信号给单片机后,电机开始转动运行,实现了自动控制开关功能,解决了不能自动控制电路开关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机体-1、进料口-2、控制面板-3、出料板-4、支撑架-5、电机-6、第一皮带轮-7、皮带-8、第二皮带轮-9、第一转动轴-91、第三皮带轮-10、第二转动轴-101、螺旋叶片-11、凹筒-12、第一轴承座-13、第二轴承座-14、风扇-15、红外传感器-16、单片机-17、外壳-150、网篮-151、扇体-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高效率的玉米脱粒机,包括机体1、进料口2、控制面板3、出料板4、支撑架5、电机6、第一皮带轮7、皮带8、第二皮带轮9、第一转动轴91、第三皮带轮10、第二转动轴101、螺旋叶片11、凹筒12、第一轴承座13、第二轴承座14、风扇15、红外传感器16和单片机17,机体1顶端面右侧与进料口2进行焊接,机体1正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3,机体1后端面底部与出料板4进行焊接,机体1底端面侧边与支撑架5进行焊接,支撑架5右侧底部设置有电机6,电机6右端面与第一皮带轮7进行焊接,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8与第二皮带轮9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9右端面后侧设置有第三皮带轮10,第二皮带轮9内部与第一转动轴91进行插接,第三皮带轮10内部与第二转动轴101进行插接,第一转动轴91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11,第二转动轴101外侧设置有凹筒12,螺旋叶片11左端面外侧与第一轴承座13进行插接,第二转动轴101左端面外侧与第二轴承座14进行插接,第一轴承座13左侧安装有风扇15,机体1内部右侧底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 16,控制面板3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7,单片机17与电机6、红外传感器16和风扇15电连接,风扇15由外壳150、网篮151和扇体 152组成,外壳150右端面侧边与网篮151螺栓连接,网篮151中部右侧设置有扇体152。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3正端面设置有显示器和控制按钮,并且显示器和控制按钮与单片机17电连接,利于控制各电路开关。

其中,所述电机6后端面设置有电源装置,并且电源装置与单片机17、电机6、红外传感器16、风扇15和控制面板3电连接,为电路提供电能。

其中,所述螺旋叶片11表面设置有凸块,在高速旋转时能将玉米板表面上的玉米粒进行剥离。

其中,所述第一皮带轮7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9的直径,第一皮带轮7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

其中,所述出料板4倾斜35度,便于玉米粒从机体内从出料板流出。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16型号为SYM18J-D50N1,功耗低并且精度高。

其中,所述机体1材料为304不锈钢,硬度高并且易加工。

本专利所述的:红外传感器16型号为SYM18J-D50N1,是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接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的有无,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机体1材料为304不锈钢,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8%以上的镍含量,304不锈钢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

工作原理:首先电源装置接电,完成后电路将通电,完成后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内容来操作控制按钮使设备电路运行,再将玉米放入进料口2内,再玉米从进料口2滑入机体1内部经过红外传感器16检测区域后将发送电信号给单片机17后,电机 6开始运转通过第一皮带轮7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外侧设置有第三皮带带动第三皮带轮10转动,完成后第一转动轴91和第二转动轴101转动外侧的螺旋叶片11和凹筒 12高速旋转,玉米从螺旋叶片11右侧输送置左侧,凹筒12表面凹槽和螺旋叶片11凸块高速旋转并且与玉米表面进行摩擦将玉米粒和玉米棒进行分离,并且玉米棒输送置螺旋叶片11甩出,玉米粒流向底部的出料板4并顺着流出机体1,通过设置风扇15在第一轴承座13左端,其中螺旋叶片11和凹筒12高速转动将玉米表面的粒与棒进行分离,玉米棒和一些玉米粒将从螺旋叶片11左侧耍出,风扇15高速旋转将玉米粒吹回机体 1内部右侧,防止了玉米粒被耍出,解决了玉米棒输出时会有许多玉米粒被耍出导致造成浪费的问题,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在机体内部右侧,其中玉米从进料口2放入到机体1内部时经过红外传感器16顶端的感应区,红外传感器16发送电信号给单片机17后,电机6开始转动运行,实现了自动控制开关功能,解决了不能自动控制电路开关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