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除植物害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5130发布日期:2018-10-23 23:0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其中X1为O或CH2;R1卤代甲基;R2a卤素、卤代甲基或卤代甲氧基;R2b、R2c独立地为H或如对R2a所定义;R3选自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卤代链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这些脂族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残基R31取代;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这些环状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残基R32取代;C(=O)N(R33)R34、N(R33)R35、C(R33)=NOR35、C(R33)=NN(R33)C(=T)N(R33)R35;苯基、3-12员杂环基或杂芳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T为O或S;R31独立地为OH、氰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S(O)n-C1-C6烷基、S(O)n-C1-C6卤代烷基、C(=O)N(R33)R34、C(R33)=NOR35、C3-C6环烷基或C3-C6卤代环烷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311取代;或苯基、3-12员杂环基或杂芳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R311独立地为OH、氰基、C1-C2烷基或C1-C2卤代烷基;R32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如对R31所定义的基团;R33为H或C1-C6烷基,R34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卤代链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或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3-C6环烷基甲基或C3-C6卤代环烷基甲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氰基取代;R35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4链烯基、C2-C4炔基、CH2-CN、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3-C6环烷基甲基、C3-C6卤代环烷基甲基、苯基、杂芳基和杂芳基甲基,这些芳族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RA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NO2、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2-C4链烯基、C2-C4卤代链烯基、C2-C4炔基、C2-C4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S(O)n-C1-C4烷基、S(O)n-C1-C4卤代烷基、C1-C4烷基羰基、C1-C4卤代烷基羰基、C(=O)N(R33)R34;或存在于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的相同碳原子上的两个RA可一起形成=O或=S;或存在于杂环的相同S或SO环成员上的两个RA可一起形成基团=N(C1-C6烷基)、=NO(C1-C6烷基)、=NN(H)(C1-C6烷基)或=NN(C1-C6烷基)2。上述化合物可以纯净形式或作为混合物使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实施例中找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主题的上述特征和下文仍要说明的那些不仅可以用于各种给定组合,而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下用于其他组合。式I化合物可通过WO2012/120399和WO2014/039489中公开的方法制备。一些式I化合物及其动物健康作用公开于WO2012/120399、WO2014/039489和WO2014/039422中。这些现有技术文件均没有公开式I化合物对植物害虫和对繁殖材料免受害虫侵染的可接受效力。现已发现式I化合物提供对植物害虫的有效防除。因此,这些化合物代表防除作物害虫和繁殖材料免受害虫侵染的重要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害虫耐受当前方法的地方。因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包括使植物、其部分、其繁殖材料,害虫、其食物供应源、栖息地或繁殖地与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接触的步骤。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包括使害虫、其食物供应源、栖息地和/或繁殖地与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和包含式I化合物的混合物接触的步骤。又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的农业组合物。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或防除无脊椎动物害虫的方法和一种保护生长的植物免受无脊椎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的方法。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防除作物中害虫的用途。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防除植物害虫的用途。式(I)化合物可以不同几何或光学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形式存在。本发明涵盖所有该类异构体和互变异构体及其所有比例的混合物以及同位素形式如氘化化合物的用途。式I化合物可含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碳原子。如果式I化合物的合成得到异构体的混合物,通常不一定需要分离,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在后处理以使用期间或在应用期间(例如,在光、酸或碱的作用下),各异构体可以相互转化。该类转化也可在使用后发生,例如在植物处理中,在被处理的植物中,或在待防除的有害真菌中。如上所述,取决于R1的位置,式I化合物可以不同结构异构体的形式存在。本发明涉及如式I化合物所指示的每种可能的结构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取决于取代模式,本发明化合物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此时其以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化合物的单独纯对映异构体或纯非对映异构体、其混合物以及本发明化合物的纯对映异构体或纯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的本发明用途。合适的本发明化合物还包括所有可能的几何立体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及其混合物。顺/反异构体可相对于烯烃、碳-氮双键或酰胺基存在。术语“立体异构体”涵盖两种光学异构体,如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后者由于分子中的超过一个手性中心而存在),以及几何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的每种可能立体异构体,即单独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式I化合物可以是无定形的或者可以以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晶态存在(多晶形),这些不同的晶态可能具有不同的宏观性能如稳定性或显示不同生物学性能如活性。本发明涉及无定形和结晶的本发明化合物、不同晶态的相应本发明化合物的混合物及其无定形或结晶盐。本发明化合物的盐为可农用盐。它们可以常规方式形成,例如若本发明化合物具有碱性官能团,则通过使该化合物与所述阴离子的酸反应,或通过使本发明酸性化合物与合适的碱反应。本发明化合物的可农用盐尤其涵盖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对本发明化合物的农药作用没有不利影响的那些酸的酸加成盐。合适的阳离子尤其为碱金属,优选Li、Na和K的离子;和碱土金属,优选Ca、Mg和Ba的离子;和过渡金属,优选Mn、Cu、Zn和Fe的离子;以及铵(NH4+)和其中1-4个H原子被C1-C4烷基、C1-C4羟基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羟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苯基或苄基替代的取代铵。取代铵离子的实例包括甲铵、异丙铵、二甲铵、二异丙铵、三甲铵、四甲铵、四乙铵、四丁铵、2-羟基乙铵、2-(2-羟基乙氧基)乙铵、双(2-羟基乙基)铵、苄基三甲铵和苄基三乙铵;此外还有离子、锍离子,优选三(C1-C4烷基)锍,和氧化锍离子,优选三(C1-C4烷基)氧化锍。有用酸加成盐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溴离子、氟离子、硫酸氢根、硫酸根、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磷酸根、硝酸根、碳酸氢根、碳酸根、六氟硅酸根、六氟磷酸根、苯甲酸根和C1-C4链烷酸的阴离子,优选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它们可以通过使本发明化合物与对应阴离子的酸,优选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或硝酸反应而形成。术语“N-氧化物”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被氧化成N-氧化物结构部分的叔氮原子的任何本发明化合物。术语“卤素”在每种情况下表示氟、溴、氯或碘,尤其是氟、氯或溴。本文所用以及在烷基氨基、烷基羰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和烷氧基烷基的烷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烷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1-10个碳原子,常常是1-6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更优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烷基的实例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2-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正己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和1-乙基-2-甲基丙基。本文所用以及在卤代烷基羰基、卤代烷氧羰基、卤代烷硫基、卤代烷基磺酰基、卤代烷基亚磺酰基、卤代烷氧基和卤代烷氧基烷基的卤代烷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卤代烷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1-10个碳原子,常常是1-6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其中该基团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替代。优选的卤代烷基结构部分选自C1-C4卤代烷基,更优选C1-C3卤代烷基或C1-C2卤代烷基,尤其是C1-C2氟烷基,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1-氟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等。本文所用术语“烷氧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经由氧原子键合且通常具有1-10个碳原子,常常是1-6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烷氧基的实例是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2-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等。本文所用术语“烷氧基烷基”是指通常包含1-10个,常常是1-4个,优选1-2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1个碳原子带有如上所定义的通常包含1-4个,优选1或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实例是CH2OCH3、CH2-OC2H5、2-甲氧基乙基和2-乙氧基乙基。本文所用术语“卤代烷氧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常常是1-6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氧基,其中该基团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尤其是氟原子替代。优选的卤代烷氧基结构部分包括C1-C4卤代烷氧基,尤其是C1-C2氟烷氧基,如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1-氟乙氧基、2-氟乙氧基、2,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2,2-二氯-2-氟乙氧基、2,2,2-三氯乙氧基、五氟乙氧基等。本文所用术语“烷硫基”(烷基硫基:-S-烷基)是指经由硫原子连接的具有1-10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C1-C4烷硫基),更优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饱和烷基。本文所用术语“卤代烷硫基”是指如上所述的烷硫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完全被氟、氯、溴和/或碘替代。本文所用术语“烷基亚磺酰基”(烷基次硫酸基:-S(=O)-C1-C6烷基)是指通过亚磺酰基的硫原子在烷基中的任意位置键合的具有1-10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C1-C4烷基亚磺酰基),更优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饱和烷基(如上所述)。本文所用术语“卤代烷基亚磺酰基”是指如上所述的烷基亚磺酰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完全被氟、氯、溴和/或碘替代。本文所用术语“烷基磺酰基”(-S(=O)2-烷基)是指经由磺酰基的硫原子在烷基中的任意位置键合的具有1-10个碳原子,优选1-4个碳原子(=C1-C4烷基磺酰基),更优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饱和烷基。本文所用术语“卤代烷基磺酰基”是指如上所述的烷基磺酰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完全被氟、氯、溴和/或碘替代。术语“烷基羰基”是指经由羰基(C=O)的碳原子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键合的如上所定义的烷基。术语“卤代烷基羰基”是指如上所述的烷基羰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完全被氟、氯、溴和/或碘替代。术语“烷氧羰基”是指经由氧原子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键合的如上所定义的烷基羰基。术语“卤代烷氧羰基”是指如上所述的烷氧羰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完全被氟、氯、溴和/或碘替代。本文所用术语“链烯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2-10个,常常是2-6个,优选2-4个碳原子的单不饱和烃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2-丙烯-1-基)、1-丙烯-1-基、2-丙烯-2-基、甲代烯丙基(2-甲基丙-2-烯-1-基)、2-丁烯-1-基、3-丁烯-1-基、2-戊烯-1-基、3-戊烯-1-基、4-戊烯-1-基、1-甲基丁-2-烯-1-基、2-乙基丙-2-烯-1-基等。本文所用术语“卤代链烯基”是指如上所定义的链烯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替代。本文所用术语“炔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2-10个,常常是2-6个,优选2-4个碳原子的单不饱和烃基,例如乙炔基、炔丙基(2-丙炔-1-基)、1-丙炔-1-基、1-甲基丙-2-炔-1-基、2-丁炔-1-基、3-丁炔-1-基、1-戊炔-1-基、3-戊炔-1-基、4-戊炔-1-基、1-甲基丁-2-炔-1-基、1-乙基丙-2-炔-1-基等。本文所用术语“卤代炔基”是指如上所定义的炔基,其中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替代。本文所用以及在环烷氧基和环烷硫基的环烷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环烷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3-10个或3-6个碳原子的单环脂环族基团,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和环癸基或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化学基团名称中所用“c”表示“环”,例如“c-C3H4”意指“环丙基”。本文所用以及在卤代环烷氧基和卤代环烷硫基的卤代环烷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卤代环烷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3-10个碳原子或3-6个碳原子的单环脂环族基团,其中至少一个,例如1、2、3、4或5个氢原子被卤素,尤其是氟或氯替代。实例是1-和2-氟环丙基,1,2-、2,2-和2,3-二氟环丙基,1,2,2-三氟环丙基,2,2,3,3-四氟环丙基,1-和2-氯环丙基,1,2-、2,2-和2,3-二氯环丙基,1,2,2-三氯环丙基,2,2,3,3-四氯环丙基,1-、2-和3-氟环戊基,1,2-、2,2-、2,3-、3,3-、3,4-、2,5-二氟环戊基,1-、2-和3-氯环戊基,1,2-、2,2-、2,3-、3,3-、3,4-、2,5-二氯环戊基等。本文所用以及在环烯氧基和环烯硫基的环烯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环烯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3-10个,例如3或4个或5-10个碳原子,优选3-8个碳原子的单环单不饱和非芳族基团。示例性环烯基包括环丙烯基、环庚烯基或环辛烯基。本文所用以及在卤代环烯氧基和卤代环烯硫基的卤代环烯基结构部分中的术语“卤代环烯基”在每种情况下表示通常具有3-10个,例如3或4个或5-10个碳原子,优选3-8个碳原子的单环单不饱和非芳族基团,其中至少一个,例如1、2、3、4或5个氢原子被卤素,尤其是氟或氯替代。实例是3,3-二氟环丙烯-1-基和3,3-二氯环丙烯-1-基。术语“环烯基烷基”是指经由烷基,如C1-C5烷基或C1-C4烷基,尤其是甲基(=环烯基甲基)与该分子的其余部分键合的如上所定义的环烯基。术语“碳环”或“碳环基”通常包括包含3-12个,优选3-8个或5-8个,更优选5或6个碳原子的3-12员,优选3-8员或5-8员,更优选5或6员单环非芳族环。优选术语“碳环”涵盖如上所定义的环烷基和环烯基。术语“杂环”或“杂环基”通常包括3-12员单环或双环,优选5或6员,尤其是6员单环杂环非芳族基团。杂环非芳族基团通常包含1、2或3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作为环成员,其中作为环成员的S原子可以作为S、SO或SO2存在。5或6员杂环基团的实例包括饱和或不饱和非芳族杂环,如2-和3-氮杂环丁烷基、2-和3-氧杂环丁烷基、2-和3-硫杂环丁烷基、2-和3-硫杂环丁烷基-S-氧化物(S-氧代硫杂环丁烷基)、2-和3-硫杂环丁烷基-S-二氧化物(S-二氧代硫杂环丁烷基)、2-和3-吡咯烷基、2-和3-四氢呋喃基、1,3-二氧戊环-2-基、四氢噻吩-2-基、S-氧代四氢噻吩-2-基、S-二氧代四氢噻吩-2-基、4-和5-唑烷基、1,3-二烷-2-基、1-和3-噻喃-2-基、S-氧代噻喃基、S-二氧代噻喃基。术语“杂环基”还包括包含1、2或3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作为环成员的双环8-10员杂环基团,其中5或6员杂环稠合至5或6员碳环或杂环。术语“杂芳基”包括包含1、2或3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作为环成员的5-10员单环或双环,优选单环5或6员杂芳族基团。5或6员杂芳族基团的实例包括吡啶基,即2-、3-和4-吡啶基,嘧啶基,即2-、4-和5-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即3-和4-哒嗪基,噻吩基,即2-和3-噻吩基,呋喃基,即2-和3-呋喃基,吡咯基,即1-、2-和3-吡咯基,唑基,即2-、4-和5-唑基,异唑基,即3-、4-和5-异唑基,噻唑基,即2-、3-和5-噻唑基,异噻唑基,即3-、4-和5-异噻唑基,吡唑基,即1-、3-、4-和5-吡唑基,咪唑基,即1-、2-、4-和5-咪唑基,二唑基,例如2-和5-[1,3,4]二唑基,噻二唑基,例如1,3,4-噻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三唑基,例如1,3,4-三唑-2-基、1,2,4-三唑-3-基。术语“杂芳基”还包括包含1、2或3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作为环成员的双环8-10员杂芳族基团,其中5或6员杂芳族环稠合至苯基环或者5或6员杂芳族基团。术语“基因修饰植物”是指其中基因材料已经以不通过交配和/或自然重组而自然发生的方式来改变的植物。大豆的基因修饰植物的实例为RR大豆和IntactaTM大豆。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将式I化合物施用于植物、作物和/或繁殖材料,其中所述方法用于防除和/或防止害虫侵染。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本发明化合物用于普遍防治植物害虫的用途。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本发明化合物用于防除耐受一种或多种其他杀虫剂的害虫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方法和用途,其中将作为组分I的式(I)化合物和至少一种下文所定义的混合配对施用于植物或害虫。因此,例如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物质和组合物的减小的施用率和/或拓宽的活性谱和/或增加的活性,更好的植物生长,提高的对高或低温的耐受性,提高的对干旱或水或土壤盐含量的耐受性,提高的开花性能,更容易的收割,加速的成熟,更高的收获产量,更高的收获产品品质和/或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好的收获产品存储稳定性和/或加工性是可能的,这超过了实际预期的效果。待根据本发明处理的优选转基因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种(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包括由于基因修饰而接收基因材料的所有植物,该基因材料赋予这些植物以特别有利的有用性状。该类性状的实例为更好的植物生长、提高的对高或低温的耐受性,提高的对干旱或水或土壤盐含量的耐受性,提高的开花性能,更容易的收割,加速的成熟,更高的收获产量,更高的收获产品品质和/或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好的收获产品存储稳定性和/或加工性。该类性状的其他以及特别强调的实例为这些植物对动物和微生物害虫,例如对昆虫、螨虫、植物病原性真菌、细菌和/或病毒的防御更好,并且还提高植物对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性。特别强调的性状是植物因在植物中形成毒素而对昆虫、蜘蛛、线虫以及蛞蝓和蜗牛的增强防御,这些毒素特别为在植物中由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的基因材料(例如由基因CrylA(a)、CrylA(b)、CrylA(c)、CryllA、CrylllA、CryIIIB2、Cry9c、Cry2Ab、Cry3Bb和CrylF及其组合)形成的那些(本文称为“Bt植物”)。还特别强调的性状是植物通过内吸获得抗性(SAR)、系统素、植物抗毒素、诱导剂和抗性基因以及相应表达的蛋白质和毒素而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增强防御。此外,特别强调的性状是植物对于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例如咪唑啉酮类、磺酰脲类、草甘膦(glyphosate)或草丁膦(phosphinotricin)的增强耐受性(例如“PAT”基因)。所讨论的赋予所需性状的基因还可彼此组合地存在于转基因植物中。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除害虫和/或相对于相应未修饰对照植物而提高栽培食物的植物健康的方法,包括将式(I)化合物施用于具有至少一种修饰的植物、该植物的部分、植物繁殖材料或其生长场所,其中栽培植物被至少一个基因修饰。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的各变量具有以下含义,这些含义本身并且彼此结合地为式I化合物的优选实施方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式I及其N-氧化物、立体异构体和可农用盐中各变量具有如下含义:X1为O或CH2;R1卤代甲基;R2a卤素、卤代甲基或卤代甲氧基;R2b、R2c独立地为H或如对R2a所定义;R3选自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卤代链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这些脂族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残基R31取代;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这些环状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残基R32取代;C(=O)N(R33)R34、N(R33)R35、CH=NOR36;苯基、3-12员杂环基或5或6员杂芳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R31独立地为OH、氰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S(O)n-C1-C6烷基、S(O)n-C1-C6卤代烷基、C(=O)N(R33)R34、C3-C6环烷基或C3-C6卤代环烷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311取代;或苯基、3-12员杂环基或5或6员杂芳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R311独立地为OH、氰基、C1-C2烷基或C1-C2卤代烷基;R33为H或C1-C6烷基,R34为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卤代链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或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3-C6环烷基甲基或C3-C6卤代环烷基甲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氰基取代;R35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4链烯基、C2-C4炔基、CH2-CN、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3-C6环烷基甲基、C3-C6卤代环烷基甲基、苯基和杂芳基,这些芳族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R32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如对R31所定义的基团;R36独立地为H、C1-C6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RA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NO2、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2-C4链烯基、C2-C4卤代链烯基、C2-C4炔基、C2-C4卤代炔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S(O)n-C1-C4烷基、S(O)n-C1-C4卤代烷基、C1-C4烷基羰基、C1-C4卤代烷基羰基、C(=O)N(R33)R34;或存在于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的相同碳原子上的两个RA可一起形成=O或=S;或存在于杂环的相同S或SO环成员上的两个RA可一起形成基团=N(C1-C6烷基)、=NO(C1-C6烷基)、=NN(H)(C1-C6烷基)或=NN(C1-C6烷基)2。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化合物I以化合物I.A和I.B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化合物I.A以大于50重量%,特别是至少70重量%,尤其是至少90重量%的量存在,基于化合物I.A和I.B的总重量。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植物、其部分、其繁殖材料,害虫、其食物供应源、栖息地或繁殖地与农药有效量的式I.A化合物接触的步骤。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如下,其中X1为O。在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如下,其中X1为CH2。在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如下,其中R1优选为氟代甲基,特别是CF3。在还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如下,其中R2a优选选自F、Cl、Br、CF3和OCF3。在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如下,其中R2b和R2c优选独立地选自H、F、Cl、Br、CF3和OCF3。在还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如下,其中R3优选选自H、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链烯基、C2-C6卤代链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这些脂族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残基R31取代;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这些环状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残基R32取代;杂环基或杂芳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RA部分或完全取代;R31独立地为OH、氰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S(O)n-C1-C4烷基、S(O)n-C1-C4卤代烷基、C3-C5环烷基或C3-C5卤代环烷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311取代;R311独立地为OH、氰基、C1-C2烷基或C1-C2卤代烷基;n为0、1或2;R32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OH、CN;RA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NO2、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C2-C3链烯基、C2-C3卤代链烯基、C2-C3炔基、C2-C3卤代炔基、C3-C5环烷基、C3-C5卤代环烷基、C1-C3烷氧基、C1-C3卤代烷氧基、S(O)n-C1-C3烷基、S(O)n-C1-C3卤代烷基;或存在于饱和或部分饱和环的相同碳原子上的两个RA可一起形成=O。更优选地,R3选自C1-C4烷基和C1-C4卤代烷基,这些脂族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残基R31取代;和C3-C5环烷基、C3-C5卤代环烷基,这些环状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残基R32取代;R31独立地为OH、氰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S(O)n-C1-C4烷基、S(O)n-C1-C4卤代烷基、C3-C5环烷基或C3-C5卤代环烷基,这些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311取代;R311独立地为OH、氰基、C1-C2烷基或C1-C2卤代烷基;n为0、1或2;R32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OH、CN。R3特别优选选自C1-C3烷基、CH2CF3、CH2CH2CF3、CH2OH、CH2-c-C3H5、环丙基(c-C3H5)、1-CN-c-C3H4、1-CF3-c-C3H4、1-OH-c-C3H4、2,2,-F2-c-C3H3、CH2-c-C3H5、CH2OCH3、CH2OC2H5、CH2OCF3、CH2OCH2CF3和CH2SOnCH3、CH2SOnC2H5,其中n为0、1或2;1-吡唑基、3-CH3-1-吡唑基、2-吡啶基、3-硫杂环丁烷基、3-硫杂环丁烷基-S-氧化物和3-硫杂环丁烷基-S-二氧化物。R3特别优选选自C1-C3烷基、CH2CF3、CH2CH2CF3、CH2OH、CH2-c-C3H5、环丙基(c-C3H5)、1-CN-c-C3H4、1-CF3-c-C3H4、1-OH-c-C3H4、2,2,-F2-c-C3H3、CH2-c-C3H5、CH2OCH3、CH2OC2H5、CH2OCF3、CH2OCH2CF3、CH2SOnCH3、CH2SOnC2H5,其中n为0、1或2;CH2C(R35a)=N-OR35a、C(R35a)=NN(R35a)C(=T)N(R35a)R35a、CH=N-OR35a,其中R35a为C1-C3烷基,或苄基,其被卤素取代;1-吡唑基、6,7-二氢-4H-吡唑并[5,1-c][1,4]嗪、5,6-二氢-4H-吡咯并[1,2-b]吡唑、3-CH3-1-吡唑基、2-吡嗪基、2-吡啶基、5-嘧啶基、3-硫杂环丁烷基、3-硫杂环丁烷基-S-氧化物和3-硫杂环丁烷基-S-二氧化物。本发明还涉及至少一种本发明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下文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混合物。优选一种作为组分I的本发明化合物与一种作为组分II的下文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二元混合物。该类二元混合物的优选重量比为5000:1-1:5000,优选1000:1-1:1000,更优选100:1-1:100,特别优选10:1-1:10。在该类二元混合物中,组分I和II可以等量使用或者可以使用过量的组分I或过量的组分II。混合配对可以选自农药,尤其是杀虫剂、杀线虫剂和杀螨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优选的混合配对是杀虫剂、杀线虫剂和杀真菌剂。根据theModeofActionClassificationoftheInsecticideResistanceActionCommittee(IRAC)分类和编号的式I化合物可以与其一起使用并且可能产生潜在的协同增效效果的农药的下列列举M用来说明可能的组合,而不施加任何限制:M.1.选自如下类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M.1A氨基甲酸酯类,例如涕灭威(aldicarb)、棉铃威(alanycarb)、虫威(bendiocarb)、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丁酮威(butocarboxim)、丁酮氧威(butoxycarboxim)、甲萘威(carbaryl)、虫螨威(carbofuran)、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苯虫威(ethiofencarb)、仲丁威(fenobucarb)、抗螨脒(formetanate)、呋线威(furathiocarb)、异丙威(isoprocarb)、灭虫威(methiocarb)、灭多虫(methomyl)、速灭威(metolcarb)、甲氨叉威(oxamyl)、抗蚜威(pirimicarb)、残杀威(propoxur)、硫双威(thiodicarb)、久效威(thiofanox)、混杀威(trimethacarb)、XMC、灭杀威(xylylcarb)和唑蚜威(triazamate);或者M.1B有机磷酸酯类,例如高灭磷(acephate)、唑啶磷(azamethiphos)、乙基谷硫磷(azinphos-ethyl)、谷硫磷(azinphosmethyl)、硫线磷(cadusafos)、氯氧磷(chlorethoxyfos)、毒虫畏(chlorfenvinphos)、氯甲硫磷(chlormephos)、毒死蜱(chlorpyrifos)、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蝇毒磷(coumaphos)、杀螟腈(cyanophos)、甲基内吸磷(demeton-S-methyl)、二嗪农(diazinon)、敌敌畏(dichlorvos/DDVP)、百治磷(dicrotophos)、乐果(dimethoate)、甲基毒虫畏(dimethylvinphos)、乙拌磷(disulfoton)、EPN、乙硫磷(ethion)、丙线磷(ethoprophos)、伐灭磷(famphur)、苯线磷(fenamiphos)、杀螟松(fenitrothion)、倍硫磷(fenthion)、噻唑硫磷(fosthiazate)、庚烯磷(heptenophos)、新烟碱类(imicyafos)、异丙胺磷(isofenphos)、O-(甲氧基氨基硫代磷酰基)水杨酸异丙酯、异唑磷(isoxathion)、马拉硫磷(malathion)、灭蚜磷(mecarbam)、甲胺磷(methamidophos)、杀扑磷(methidathion)、速灭磷(mevinphos)、久效磷(monocrotophos)、二溴磷(naled)、氧乐果(omethoate)、砜吸磷(oxydemeton-methyl)、一六零五(parathion)、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稻丰散(phenthoate)、甲拌磷(phorate)、伏杀磷(phosalone)、亚胺硫磷(phosmet)、磷胺(phosphamidon)、辛硫磷(phoxim)、虫螨磷(pirimiphos-methyl)、丙溴磷(profenofos)、巴胺磷(propetamphos)、丙硫磷(prothiofos)、吡唑硫磷(pyraclofos)、哒嗪硫磷(pyridaphenthion)、喹硫磷(quinalphos)、治螟磷(sulfotep)、丁基嘧啶磷(tebupirimfos)、双硫磷(temephos)、特丁磷(terbufos)、杀虫威(tetrachlorvinphos)、甲基乙拌磷(thiometon)、三唑磷(triazophos)、敌百虫(trichlorfon)和蚜灭磷(vamidothion);M.2.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拮抗剂,如M.2A环二烯有机氯化合物,例如硫丹(endosulfan)或氯丹(chlordane);或M.2Bfiproles(苯基吡唑类),例如乙虫腈(ethiprole)、锐劲特(fipronil)、丁烯氟虫腈(flufiprole)、pyrafluprole和pyriprole;M.3.选自如下类别的钠通道调节剂:M.3A合成除虫菊酯类,例如氟丙菊酯(acrinathrin)、丙烯除虫菊(allethrin)、右旋丙烯菊酯(d-cis-transallethrin)、右旋反式丙烯菊酯(d-transallethrin)、氟氯菊酯(bifenthrin)、生物烯丙菊酯(bioallethrin)、2-环戊烯基生物烯丙菊酯(bioallethrinS-cyclopentenyl)、生物苄呋菊酯(bioresmethrin)、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高效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RS)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精高效氯氟氰菊酯(gamma-cyhalo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甲体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乙体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高效反式氯氰菊酯(theta-cypermethrin)、己体氯氰菊酯(zeta-cypermethrin)、苯醚氰菊酯(cyphenothrin)、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烯炔菊酯(empenthrin)、高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醚菊酯(etofenprox)、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杀灭菊酯(fenvalerate)、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氟氯苯菊酯(flumethrin)、氟胺氰菊酯(tau-fluvalinate)、溴氟醚菊酯(halfenprox)、heptafluthrin、咪炔菊酯(imiprothrin)、氯氟醚菊酯(meperfluthrin)、甲氧苄氟菊酯(metofluthrin)、momfluorothrin、氯菊酯(permethrin)、苯醚菊酯(phenothrin)、炔酮菊酯(prallethrin)、丙氟菊酯(profluthrin)、除虫菊酯(pyrethrin(除虫菊(pyrethrum)))、灭虫菊(resmethrin)、灭虫硅醚(silafluofen)、七氟菊酯(tefluthrin)、四氟醚菊酯(tetramethylfluthrin)、胺菊酯(tetramethrin)、四溴菊酯(tralomethrin)和四氟菊酯(transfluthrin);或M.3B钠通道调节剂如DDT或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M.4.选自如下类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nAChR):M.4A新烟碱类,例如吡虫清(acetamiprid)、噻虫胺(clothianidin)、环氧虫啶(cycloxaprid)、呋虫胺(dinotefuran)、吡虫啉(imidacloprid)、硝胺烯啶(nitenpyram)、噻虫啉(thiacloprid)和噻虫嗪(thiamethoxam);或化合物M.4A.2:(2E-)-1-[(6-氯吡啶-3-基)甲基]-N'-硝基-2-亚戊基氨基胍;或M4.A.3:1-[(6-氯吡啶-3-基)甲基]-7-甲基-8-硝基-5-丙氧基-1,2,3,5,6,7-六氢咪唑并[1,2-a]吡啶;或选自如下类别:M.4B:烟碱(nicotine);M.5.选自多杀菌素类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变构活化剂,例如艾克敌105(spinosad)或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M.6.选自阿维菌素和米尔倍霉素类别的氯离子通道活化剂,例如齐墩螨素(abamectin)、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伊维菌素(ivermectin)、lepimectin或米尔螨素(milbemectin);M.7.保幼激素模拟物,如M.7A保幼激素类似物,如蒙512(hydroprene)、烯虫炔酯(kinoprene)和蒙五一五(methoprene);或其他如M.7B双氧威(fenoxycarb)或M.7C蚊蝇醚(pyriproxyfen);M.8.其他非特异性(多位点)抑制剂,例如M.8A烷基卤化物如溴甲烷和其他烷基卤化物,或M.8B氯化苦(chloropicrin),或M.8C磺酰氟(sulfurylfluoride),或M.8D硼砂,或M.8E酒石酸氧锑钾(tartaremetic);M.9.选择性同翅目昆虫进食阻断剂,例如M.9B拒嗪酮(pymetrozine),或M.9C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M.10.螨虫生长抑制剂,例如M.10A四螨嗪(clofentezine)、噻螨酮(hexythiazox)和氟螨嗪(diflovidazin),或M.10B特苯唑(etoxazole);M.11.昆虫中肠膜的微生物干扰剂,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以及它们产生的杀虫蛋白如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球形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aizawai)、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kurstaki)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菌株(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tenebrionis),或Bt作物蛋白:Cry1Ab,Cry1Ac,Cry1Fa,Cry2Ab,mCry3A,Cry3Ab,Cry3Bb和Cry34/35Ab1;M.12.线粒体ATP合成酶抑制剂,例如M.12A杀螨硫隆(diafenthiuron),或M.12B有机锡杀螨剂,如三唑锡(azocyclotin)、三环锡(cyhexatin)或杀螨锡(fenbutatinoxide),或M.12C克螨特(propargite),或M.12D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M.13.经由质子梯度干扰的氧化磷酸化去偶剂,例如氟唑虫清(chlorfenapyr)、二硝酚(DNOC)或氟虫胺(sulfluramid);M.1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通道阻断剂,例如沙蚕毒素类似物,如杀虫磺(bensultap)、杀螟丹(cartaphydrochloride)、杀虫环(thiocyclam)或杀虫双(thiosultapsodium);M.15.类型0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如苯甲酰脲类,如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定虫隆(chlorfluazuron)、氟脲杀(diflubenzuron)、氟螨脲(flucycloxuron)、氟虫脲(flufenoxuron)、氟铃脲(hexaflumuron)、氟丙氧脲(lufenuron)、双苯氟脲(novaluron)、多氟虫酰脲(noviflumuron)、伏虫隆(teflubenzuron)或杀虫隆(triflumuron);M.16.类型1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如噻嗪酮(buprofezin);M.17.双翅目昆虫蜕皮干扰剂,例如灭蝇胺(cyromazine);M.18.蜕皮素受体激动剂如二酰肼类,例如甲氧苯酰肼(methoxyfenozide)、双苯酰肼(tebufenozide)、特丁苯酰肼(halofenozide)、呋喃虫酰肼(fufenozide)或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e);M.19.章鱼胺受体激动剂(Octopaminreceptoragonist),例如双甲脒(amitraz);M.20.线粒体配合物III电子传输抑制剂,例如M.20A灭蚁腙(hydramethylnon),或M.20B灭螨醌(acequinocyl),或M.20C嘧螨酯(fluacrypyrim);M.21.线粒体配合物I电子传输抑制剂,例如M.21AMETI杀螨剂和杀虫剂,如喹螨醚(fenazaquin)、唑螨酯(fenpyroximate)、嘧螨醚(pyrimidifen)、哒螨酮(pyridaben)、吡螨胺(tebufenpyrad)或唑虫酰胺(tolfenpyrad),或M.21B鱼藤酮(rotenone);M.22.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断剂,例如M.22A二唑虫(indoxacarb),或M.22B氰氟虫胺(metaflumizone),或M.22B.1:2-[2-(4-氰基苯基)-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N-[4-(二氟甲氧基)苯基]氨基脲或M.22B.2:N-(3-氯-2-甲基苯基)-2-[(4-氯苯基)[4-[甲基(甲基磺酰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脲;M.23.乙酰CoA羧化酶抑制剂,如季酮酸和四氨基酸(Tetramicacid)衍生物,例如螺螨酯(spirodiclofen)、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或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M.24.线粒体配合物IV电子传输抑制剂,例如M.24A膦类如磷化铝、磷化钙、膦或磷化锌,或M.24B氰化物;M.25.线粒体配合物II电子传输抑制剂,如β-酮腈衍生物,例如腈吡螨酯(cyenopyrafen)或丁氟螨酯(cyflumetofen);M.28.选自二酰胺类的鱼尼汀(Ryanodine)受体调节剂,例如氟虫酰胺(flubendiamide)、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氟氰虫酰胺(tetraniliprole),或邻苯二甲酰胺化合物M.28.1:(R)-3-氯-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N2-(1-甲基-2-甲基磺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和M.28.2:(S)-3-氯-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N2-(1-甲基-2-甲基磺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或M.28.3:环溴虫酰胺(cyclaniliprole),或M.28.4:2-[3,5-二溴-2-({[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羰基}氨基)苯甲酰基]-1,2-二甲基肼甲酸甲酯;或选自M.28.5a)-M.28.5d)和M.28.5h)-M.28.5l)的化合物:M.28.5a)N-[4,6-二氯-2-[(二乙基-λ-4-亚硫烷基(sulfanylidene))氨基甲酰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b)N-[4-氯-2-[(二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6-甲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c)N-[4-氯-2-[(二-2-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6-甲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d)N-[4,6-二氯-2-[(二-2-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h)N-[4,6-二溴-2-[(二乙基-λ-4-亚硫烷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3-氯-2-吡啶基)-5-(三氟甲基)吡唑-3-甲酰胺;M.28.5i)N-[2-(5-氨基-1,3,4-噻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胺;M.28.5j)3-氯-1-(3-氯-2-吡啶基)-N-[2,4-二氯-6-[[(1-氰基-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M.28.5k)3-溴-N-[2,4-二氯-6-(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1-(3,5-二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酰胺;M.28.5l)N-[4-氯-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6-甲基苯基]-1-(3-氯-2-吡啶基)-3-(氟甲氧基)-1H-吡唑-5-甲酰胺;或M.28.6:氯氟氰虫酰胺(cyhalodiamide);或;M.29.未知或不确定作用模式的杀虫活性化合物,例如双丙环虫酯(afidopyropen)、afoxolaner、印楝素(azadirachtin)、磺胺螨酯(amidoflumet)、苯螨特(benzoximate)、联苯肼酯(bifenazate)、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溴螨酯(bromopropylate)、灭螨蜢(chinomethionat)、冰晶石(cryolite)、dicloromezotiaz、三氯杀螨醇(dicofol)、嘧虫胺(flufenerim)、flometoquin、氟噻虫砜(fluensulfone)、fluhexafon、氟吡菌酰胺(fluopyram)、flupyradifurone、fluralaner、虫酮(metoxadiazone)、增效醚(piperonylbutoxide)、pyflubumide、啶虫丙醚(pyridalyl)、pyrifluquinazon、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tioxazafen、triflumezopyrim,或M.29.3:11-(4-氯-2,6-二甲基苯基)-12-羟基-1,4-二氧杂-9-氮杂二螺[4.2.4.2]十四碳-11-烯-10-酮,或M.29.4:3-(4’-氟-2,4-二甲基联苯-3-基)-4-羟基-8-氧杂-1-氮杂螺[4.5]癸-3-烯-2-酮,或M.29.5: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磺酰基]苯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胺,或基于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firmus)的活性物(Votivo,I-1582);或M.29.6,其中该化合物选自M.29.6a)-M.29.6k):M.29.6a)(E/Z)-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b)(E/Z)-N-[1-[(6-氯-5-氟-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c)(E/Z)-2,2,2-三氟-N-[1-[(6-氟-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乙酰胺;M.29.6d)(E/Z)-N-[1-[(6-溴-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e)(E/Z)-N-[1-[1-(6-氯-3-吡啶基)乙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f)(E/Z)-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二氟乙酰胺;M.29.6g)(E/Z)-2-氯-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二氟乙酰胺;M.29.6h)(E/Z)-N-[1-[(2-氯嘧啶-5-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乙酰胺;M.29.6i)(E/Z)-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3,3,3-五氟丙酰胺;M.29.6j)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硫代乙酰胺;或M.29.6k)N-[1-[(6-氯-3-吡啶基)甲基]-2-亚吡啶基]-2,2,2-三氟-N'-异丙基乙脒;或化合物M.29.8:三氟咪啶酰胺(fluazaindolizine);或化合物M.29.9.a):4-[5-(3,5-二氯苯基)-5-(三氟甲基)-4H-异唑-3-基]-2-甲基-N-(1-氧代硫杂丁环-3-基)苯甲酰胺;或M.29.9.b):fluxametamide;或M.29.10:5-[3-[2,6-二氯-4-(3,3-二氯烯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1H-吡唑;或选自M.29.11组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选自M.29.11b)-M.29.11p):M.29.11.b)3-(苯甲酰基甲基氨基)-N-[2-溴-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6-(三氟甲基)苯基]-2-氟苯甲酰胺;M.29.11.c)3-(苯甲酰基甲基氨基)-2-氟-N-[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M.29.11.d)N-[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N-甲基苯甲酰胺;M.29.11.e)N-[3-[[[2-溴-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氟苯基]-4-氟-N-甲基苯甲酰胺;M.29.11.f)4-氟-N-[2-氟-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N-甲基苯甲酰胺;M.29.11.g)3-氟-N-[2-氟-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N-甲基苯甲酰胺;M.29.11.h)2-氯-N-[3-[[[2-碘-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3-吡啶甲酰胺;M.29.11.i)4-氰基-N-[2-氰基-5-[[2,6-二溴-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j)4-氰基-3-[(4-氰基-2-甲基苯甲酰基)氨基]-N-[2,6-二氯-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2-氟苯甲酰胺;M.29.11.k)N-[5-[[2-氯-6-氰基-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l)N-[5-[[2-溴-6-氯-4-[2,2,2-三氟-1-羟基-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m)N-[5-[[2-溴-6-氯-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n)4-氰基-N-[2-氰基-5-[[2,6-二氯-4-[1,2,2,3,3,3-六氟-1-(三氟甲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o)4-氰基-N-[2-氰基-5-[[2,6-二氯-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M.29.11.p)N-[5-[[2-溴-6-氯-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氰基苯基]-4-氰基-2-甲基苯甲酰胺;或选自M.29.12组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选自M.29.12a)-M.29.12m):M.29.12.a)2-(1,3-二烷-2-基)-6-[2-(3-吡啶基)-5-噻唑基]-吡啶;M.29.12.b)2-[6-[2-(5-氟-3-吡啶基)-5-噻唑基]-2-吡啶基]嘧啶;M.29.12.c)2-[6-[2-(3-吡啶基)-5-噻唑基]-2-吡啶基]嘧啶;M.29.12.d)N-甲基磺酰基-6-[2-(3-吡啶基)噻唑-5-基]吡啶-2-甲酰胺;M.29.12.e)N-甲基磺酰基-6-[2-(3-吡啶基)噻唑-5-基]吡啶-2-甲酰胺;M.29.12.f)N-乙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g)N-甲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h)N,2-二甲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i)N-乙基-2-甲基-N-[4-甲基-2-(3-吡啶基)噻唑-5-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j)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乙基-2-甲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k)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2-二甲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l)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甲基-3-甲硫基丙酰胺;M.29.12.m)N-[4-氯-2-(3-吡啶基)噻唑-5-基]-N-乙基-3-甲硫基丙酰胺;或化合物M.29.14a)1-[(6-氯-3-吡啶基)甲基]-1,2,3,5,6,7-六氢-5-甲氧基-7-甲基-8-硝基咪唑并[1,2-a]吡啶;或M.29.14b)1-[(6-氯吡啶-3-基)甲基]-7-甲基-8-硝基-1,2,3,5,6,7-六氢咪唑并[1,2-a]吡啶-5-醇;或化合物M.29.16a)1-异丙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或M.29.16b)1-(1,2-二甲基丙基)-N-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c)N,5-二甲基-N-哒嗪-4-基-1-(2,2,2-三氟-1-甲基乙基)吡唑-4-甲酰胺;M.29.16d)1-[1-(1-氰基环丙基)乙基]-N-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e)N-乙基-1-(2-氟-1-甲基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f)1-(1,2-二甲基丙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g)1-[1-(1-氰基环丙基)乙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h)N-甲基-1-(2-氟-1-甲基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M.29.16i)1-(4,4-二氟环己基)-N-乙基-5-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或M.29.16j)1-(4,4-二氟环己基)-N,5-二甲基-N-哒嗪-4-基吡唑-4-甲酰胺,或M.29.17选自M.29.17a)-M.29.17j)的化合物:M.29.17a)N-(1-甲基乙基)-2-(3-吡啶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b)N-环丙基-2-(3-吡啶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c)N-环己基-2-(3-吡啶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d)2-(3-吡啶基)-N-(2,2,2-三氟乙基)-2H-吲唑-4-甲酰胺;M.29.17e)2-(3-吡啶基)-N-[(四氢-2-呋喃基)甲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f)2-[[2-(3-吡啶基)-2H-吲唑-5-基]羰基]肼甲酸甲酯;M.29.17g)N-[(2,2-二氟环丙基)甲基]-2-(3-吡啶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h)N-(2,2-二氟丙基)-2-(3-吡啶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i)2-(3-吡啶基)-N-(2-嘧啶基甲基)-2H-吲唑-5-甲酰胺;M.29.17j)N-[(5-甲基-2-吡嗪基)甲基]-2-(3-吡啶基)-2H-吲唑-5-甲酰胺,或M.29.18选自M.29.18a)-M.29.18d)的化合物:M.29.18a)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N-乙基-3-(3,3,3-三氟丙硫基)丙酰胺;M.29.18b)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N-乙基-3-(3,3,3-三氟丙基亚磺酰基)丙酰胺;M.29.18c)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3-[(2,2-二氟环丙基)甲硫基]-N-乙基-丙酰胺;M.29.18d)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3-[(2,2-二氟环丙基)甲基亚磺酰基]-N-乙基-丙酰胺;或M.29.19sarolaner,或M.29.20lotilaner。M.30蜕皮素上面所列M组市售化合物尤其可以在“ThePesticideManual,第16版,C.MacBean,BritishCropProtectionCouncil(2013)”中找到。在线农药手册定期更新且可以通过http://bcpcdata.com/pesticide-manual.html获取。提供ISO通用名的另一农药在线数据库是http://www.alanwood.net/pesticides。M.4新烟碱类环氧虫啶由WO2012/069266和WO2011/069456已知,新烟碱类M.4A.2—有时也称为戊吡虫胍(guadipyr)—由WO2013/003977已知且新烟碱类M.4A.3(在中国被批准为哌虫啶)由WO2007/101369已知。氰氟虫胺类似物M.22B.1描述于CN10171577中且类似物M.22B.2描述于CN102126994中。邻苯二甲酰胺类M.28.1和M.28.2均由WO2007/101540已知。邻氨基苯甲酰胺M.28.3描述于WO2005/077943中。酰肼化合物M.28.4描述于WO2007/043677中。邻氨基苯甲酰胺M.28.5a)-M.28.5d)和M.28.5h)描述于WO2007/006670、WO2013/024009和WO2013/024010中,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M.28.5i)描述于WO2011/085575中,M.28.5j)描述于WO2008/134969中,M.28.5k)描述于US2011/046186中且M.28.5l)描述于WO2012/034403中。二酰胺化合物M.28.6可以在WO2012/034472中找到。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衍生物M.29.3由WO2006/089633已知,且联苯基取代的螺环酮烯醇衍生物M.29.4由WO2008/067911已知。三唑基苯基硫化物M.29.5描述于WO2006/043635中且基于坚强芽孢杆菌的生物控制剂描述于WO2009/124707中。列于M.29.6下的化合物M.29.6a)-M.29.6i)描述于WO2012/029672中,并且M.29.6j)和M.29.6k)描述于WO2013/129688中。杀线虫剂M.29.8由WO2013/055584已知。异唑啉M.29.9.a)描述于WO2013/050317中。异唑啉M.29.9.b)描述于WO2014/126208中。啶虫丙醚型类似物M.29.10由WO2010/060379已知。羧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和M.29.11.b)-M.29.11.h)描述于WO2010/018714中并且羧酰胺M.29.11i)-M.29.11.p)描述于WO2010/127926中。吡啶基噻唑类M.29.12.a)-M.29.12.c)由WO2010/006713已知,M.29.12.d)和M.29.12.e)由WO2012/000896已知,并且M.29.12.f)-M.29.12.m)由WO2010/129497已知。化合物M.29.14a)和M.29.14b)由WO2007/101369已知。吡唑类M.29.16.a)-M.29.16h)分别描述于WO2010/034737,WO2012/084670和WO2012/143317中,并且吡唑类M.29.16i)和M.29.16j)描述于US61/891437中。吡啶基吲唑类M.29.17a)-M.29.17.j)描述于WO2015/038503中。吡啶基吡唑类M.29.18a)-M.29.18d)描述于US2014/0213448中。异唑啉M.29.19描述于WO2014/036056中。异唑啉M.29.20由WO2014/090918已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混合配对选自来自M.1组的毒死蜱、灭多虫、虫螨威、高灭磷;来自M.2组的乙虫腈、锐劲特或pyriprole;来自M.3组的氯氟氰菊酯、甲体氯氰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己体氯氰菊酯、七氟菊酯、高氰戊菊酯、醚菊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杀灭菊酯、氟胺氰菊酯(fluvalinate)、氟氯菊酯或溴氰菊酯;来自M.4组的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啉或噻虫嗪;来自M.5组的艾克敌105;来自M.6组的伊维菌素、齐墩螨素、阿维菌素(avermectin)或甲氨基阿维菌素;来自M.9组的氟啶虫酰胺、拒嗪酮;来自M.13组的氟唑虫清;来自M.15组的伏虫隆、氟丙氧脲或双苯氟脲;来自M.16组的噻嗪酮;来自M.18组的双苯酰肼;来自M.19组的双甲脒;来自M.22组的氰氟虫胺或二唑虫;来自M.23组的螺虫乙酯;来自M.25组的丁氟螨酯;来自M.28组的氟虫酰胺、氯虫酰胺、氰虫酰胺、氟氰虫酰胺或环溴虫酰胺;来自M.29组的双丙环虫酯、溴虫氟苯双酰胺、联苯肼酯、氟啶虫胺腈或flupyradifuron;来自M.30组的蜕皮素。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混合配对选自来自M.3组的合成除虫菊酯类,例如氯氟氰菊酯、甲体氯氰菊酯、氟氯菊酯和溴氰菊酯;或来自M.4组的新烟碱类,例如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清、吡虫啉或噻虫嗪。在特别优选实施方案中,混合配对特别地选自来自M.3组的合成除虫菊酯类,例如氯氟氰菊酯、甲体氯氰菊酯、氟氯菊酯和溴氰菊酯。式I化合物可以与其联合使用的杀真菌剂的下列列举用于说明可能的组合,但不限制它们:A)呼吸抑制剂-Qo位点的配合物III抑制剂(例如嗜球果伞素类):腈嘧菌酯(azoxystrobin)(A.1.1)、甲香菌酯(coumethoxystrobin)(A.1.2)、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A.1.3)、醚菌胺(dimoxystrobin)(A.1.4)、烯肟菌酯(enestroburin)(A.1.5)、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A.1.6)、fenoxystrobin/氟菌螨酯(flufenoxystrobin)(A.1.7)、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A.1.8)、亚胺菌(kresoxim-methyl)(A.1.9)、mandestrobin(A.1.10)、叉氨苯酰胺(metominostrobin)(A.1.11)、肟醚菌胺(orysastrobin)(A.1.12)、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A.1.13)、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A.1.14)、pyrametostrobin(A.1.15)、唑菌酯(pyraoxystrobin)(A.1.16)、肟菌酯(trifloxystrobin)(A.1.17)、2-(2-(3-(2,6-二氯苯基)-1-甲基亚烯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2-甲氧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A.1.18)、pyribencarb(A.1.19)、triclopyricarb/chlorodincarb(A.1.20)、唑酮菌(famoxadone)(A.1.21)、咪唑菌酮(fenamidone)(A.1.21),N-[2-[(1,4-二甲基-5-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A.1.22),1-[3-氯-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3),1-[3-溴-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4),1-[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3-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5),1-[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3-氟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6),1-[2-[[1-(2,4-二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甲基]-3-氟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7),1-[2-[[4-(4-氯苯基)噻唑-2-基]氧基甲基]-3-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8),1-[3-氯-2-[[4-对甲苯基噻唑-2-基]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29),1-[3-环丙基-2-[[2-甲基-4-(1-甲基吡唑-3-基)苯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30),1-[3-二氟甲氧基-2-[[2-甲基-4-(1-甲基吡唑-3-基)苯氧基]甲基]苯基]-4-甲基四唑-5-酮(A.1.31),1-甲基-4-[3-甲基-2-[[2-甲基-4-(1-甲基吡唑-3-基)苯氧基]甲基]苯基]四唑-5-酮(A.1.32),1-甲基-4-[3-甲基-2-[[1-[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氨基]氧基甲基]苯基]四唑-5-酮(A.1.33),(Z,2E)-5-[1-(2,4-二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2-甲氧亚氨基-N,3-二甲基戊-3-烯酰胺(A.1.34),(Z,2E)-5-[1-(4-氯苯基)吡唑-3-基]氧基-2-甲氧亚氨基-N,3-二甲基戊-3-烯酰胺(A.1.35),(Z,2E)-5-[1-(4-氯-2-氟苯基)吡唑-3-基]氧基-2-甲氧亚氨基-N,3-二甲基戊-3-烯酰胺(A.1.36);-Qi位点的配合物III抑制剂:氰霜唑(cyazofamid)(A.2.1)、amisulbrom(A.2.2)、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乙酰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3)、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乙酰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4)、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异丁氧基羰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5)、2-甲基丙酸[(3S,6S,7R,8R)-8-苄基-3-[[3-(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氧基)-4-甲氧基吡啶-2-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6);2-甲基丙酸(3S,6S,7R,8R)-3-[[(3-羟基-4-甲氧基-2-吡啶基)羰基]氨基]-6-甲基-4,9-二氧代-8-(苯基甲基)-1,5-二氧壬环-7-基酯(A.2.7)、异丁酸(3S,6S,7R,8R)-8-苄基-3-[3-[(异丁酰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吡啶酰胺基]-6-甲基-4,9-二氧代-1,5-二氧壬环-7-基酯(A.2.8);-配合物II抑制剂(例如羧酰胺类):麦锈灵(benodanil)(A.3.1)、benzovindiflupyr(A.3.2)、bixafen(A.3.3)、啶酰菌胺(boscalid)(A.3.4)、萎锈灵(carboxin)(A.3.5)、呋菌胺(fenfuram)(A.3.6)、氟吡菌酰胺(fluopyram)(A.3.7)、氟酰胺(flutolanil)(A.3.8)、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A.3.9)、呋吡唑灵(furametpyr)(A.3.10)、isofetamid(A.3.11)、isopyrazam(A.3.12)、丙氧灭绣胺(mepronil)(A.3.13)、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A.3.14)、penflufen(A.3.14)、吡噻菌胺(penthiopyrad)(A.3.15)、sedaxane(A.3.16)、叶枯酞(tecloftalam)(A.3.17)、溴氟唑菌(thifluzamide)(A.3.18)、N-(4'-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A.3.19)、N-(2-(1,3,3-三甲基丁基)苯基)-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酰胺(A.3.20)、3-(二氟甲基)-1-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1)、3-(三氟甲基)-1-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2)、1,3-二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3)、3-(三氟甲基)-1,5-二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4)、1,3,5-三甲基-N-(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吡唑-4-甲酰胺(A.3.25)、N-(7-氟-1,1,3-三甲基-2,3-二氢化茚-4-基)-1,3-二甲基吡唑-4-甲酰胺(A.3.26)、N-[2-(2,4-二氯苯基)-2-甲氧基-1-甲基乙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A.3.27);-其他呼吸抑制剂(例如配合物I,去偶剂):二氟林(diflumetorim)(A.4.1)、(5,8-二氟喹唑啉-4-基)-{2-[2-氟-4-(4-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苯基]乙基}胺(A.4.2);硝基苯基衍生物:乐杀螨(binapacryl)(A.4.3)、敌螨通(dinobuton)(A.4.4)、敌螨普(dinocap)(A.4.5)、氟啶胺(fluazinam)(A.4.6);嘧菌腙(ferimzone)(A.4.7);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如薯瘟锡(fentin-acetate)(A.4.8)、三苯锡氯(fentinchloride)(A.4.9)或毒菌锡(fentinhydroxide)(A.4.10);ametoctradin(A.4.11);以及硅噻菌胺(silthiofam)(A.4.12);B)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杀真菌剂)-C14脱甲基酶抑制剂(DMI杀真菌剂):三唑类:戊环唑(azaconazole)(B.1.1)、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B.1.2)、糠菌唑(bromuconazole)(B.1.3)、环唑醇(cyproconazole)(B.1.4)、醚唑(difenoconazole)(B.1.5)、烯唑醇(diniconazole)(B.1.6)、烯唑醇M(diniconazole-M)(B.1.7)、氧唑菌(epoxiconazole)(B.1.8)、腈苯唑(fenbuconazole)(B.1.9)、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B.1.10)、氟硅唑(flusilazole)(B.1.11)、粉唑醇(flutriafol)(B.1.12)、己唑醇(hexaconazole)(B.1.13)、酰胺唑(imibenconazole)(B.1.14)、环戊唑醇(ipconazole)(B.1.15)、环戊唑菌(metconazole)(B.1.17)、腈菌唑(myclobutanil)(B.1.18)、oxpoconazole(B.1.19)、多效唑(paclobutrazole)(B.1.20)、戊菌唑(penconazole)(B.1.21)、丙环唑(propiconazole)(B.1.22)、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B.1.23)、硅氟唑(simeconazole)(B.1.24)、戊唑醇(tebuconazole)(B.1.25)、氟醚唑(tetraconazole)(B.1.26)、三唑酮(triadimefon)(B.1.27)、唑菌醇(triadimenol)(B.1.28)、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B.1.29)、烯效唑(uniconazole)(B.1.30)、1-[rel-(2S;3R)-3-(2-氯苯基)-2-(2,4-二氟苯基)环氧乙烷基甲基]-5-氰硫基-1H-[1,2,4]三唑(B.1.31)、2-[rel-(2S;3R)-3-(2-氯苯基)-2-(2,4-二氟苯基)环氧乙烷基甲基]-2H-[1,2,4]三唑-3-硫醇(B.1.32)、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1-(1,2,4-三唑-1-基)戊-2-醇(B.1.33)、1-[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环丙基-2-(1,2,4-三唑-1-基)乙醇(B.1.34)、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5)、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6)、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3-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7)、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丙-2-醇(B.1.38)、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3-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醇(B.1.39)、2-[4-(4-氯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戊-2-醇(B.1.40)、2-[4-(4-氟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2,4-三唑-1-基)丙-2-醇(B.1.41)、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1-(1,2,4-三唑-1-基)戊-3-炔-2-醇(B.1.51);咪唑类:抑霉唑(imazalil)(B.1.42)、稻瘟酯(pefurazoate)(B.1.43)、丙氯灵(prochloraz)(B.1.44)、氟菌唑(triflumizol)(B.1.45);嘧啶类、吡啶类和哌嗪类:异嘧菌醇(fenarimol)(B.1.46)、氟苯嘧啶醇(nuarimol)(B.1.47)、啶斑肟(pyrifenox)(B.1.48)、嗪氨灵(triforine)(B.1.49)、[3-(4-氯-2-氟苯基)-5-(2,4-二氟苯基)异唑-4-基]-(3-吡啶基)甲醇(B.1.50);-Δ14-还原酶抑制剂: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aldimorph)(B.2.1)、吗菌灵(dodemorph)(B.2.2)、吗菌灵乙酸酯(dodemorph-acetate)(B.2.3)、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B.2.4)、克啉菌(tridemorph)(B.2.5)、苯锈啶(fenpropidin)(B.2.6)、粉病灵(piperalin)(B.2.7)、螺茂胺(spiroxamine)(B.2.8);-3-酮基还原酶抑制剂:环酰菌胺(fenhexamid)(B.3.1);C)核酸合成抑制剂-苯基酰胺类或酰基氨基酸类杀真菌剂:苯霜灵(benalaxyl)(C.1.1)、精苯霜灵(benalaxyl-M)(C.1.2)、kiralaxyl(C.1.3)、甲霜灵(metalaxyl)(C.1.4)、精甲霜灵(metalaxyl-M)(mefenoxam,C.1.5)、甲呋酰胺(ofurace)(C.1.6)、霜灵(oxadixyl)(C.1.7);-其他:土菌消(hymexazole)(C.2.1)、异噻菌酮(octhilinone)(C.2.2)、恶喹酸(oxolinicacid)(C.2.3)、磺嘧菌灵(bupirimate)(C.2.4)、5-氟胞嘧啶(C.2.5)、5-氟-2-(对甲苯基甲氧基)嘧啶-4-胺(C.2.6)、5-氟-2-(4-氟苯基甲氧基)嘧啶-4-胺(C.2.7);D)细胞分裂和细胞骨架抑制剂-微管蛋白抑制剂,如苯并咪唑类、托布津类(thiophanate):苯菌灵(benomyl)(D1.1)、多菌灵(carbendazim)(D1.2)、麦穗宁(fuberidazole)(D1.3)、涕必灵(thiabendazole)(D1.4)、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D1.5);三唑并嘧啶类: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D1.6);-其他细胞分裂抑制剂:乙霉威(diethofencarb)(D2.1)、噻唑菌胺(ethaboxam)(D2.2)、戊菌隆(pencycuron)(D2.3)、氟吡菌胺(fluopicolide)(D2.4)、苯酰菌胺(zoxamide)(D2.5)、苯菌酮(metrafenone)(D2.6),pyriofenone(D2.7);E)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蛋氨酸合成抑制剂(苯胺基嘧啶类):环丙嘧啶(cyprodinil)(E.1.1)、嘧菌胺(mepanipyrim)(E.1.2)、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E.1.3);-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灭瘟素(blasticidin-S)(E.2.1)、春雷素(kasugamycin)(E.2.2)、水合春雷素(kasugamycinhydrochloride-hydrate)(E.2.3)、米多霉素(mildiomycin)(E.2.4)、链霉素(streptomycin)(E.2.5)、土霉素(oxytetracyclin)(E.2.6)、多氧霉素(polyoxine)(E.2.7)、井冈霉素(validamycinA)(E.2.8);F)信号转导抑制剂-MAP/组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氟菌安(fluoroimid)(F.1.1)、异丙定(iprodione)(F.1.2)、杀菌利(procymidone)(F.1.3)、烯菌酮(vinclozolin)(F.1.4)、拌种咯(fenpiclonil)(F.1.5)、氟菌(fludioxonil)(F.1.6);-G蛋白抑制剂:喹氧灵(quinoxyfen)(F.2.1);G)类脂和膜合成抑制剂-磷脂生物合成抑制剂:克瘟散(edifenphos)(G.1.1)、异稻瘟净(iprobenfos)(G.1.2)、定菌磷(pyrazophos)(G.1.3)、稻瘟灵(isoprothiolane)(G.1.4);-类脂过氧化:氯硝胺(dicloran)(G.2.1)、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G.2.2)、四氯硝基苯(tecnazene)(G.2.3)、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G.2.4)、联苯(G.2.5)、地茂散(chloroneb)(G.2.6)、氯唑灵(etridiazole)(G.2.7);-磷脂生物合成和细胞壁沉积:烯酰吗啉(dimethomorph)(G.3.1)、氟吗啉(flumorph)(G.3.2)、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G.3.3)、丁吡吗啉(pyrimorph)(G.3.4)、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G.3.5)、异丙菌胺(iprovalicarb)(G.3.6)、valifenalate(G.3.7)和N-(1-(1-(4-氰基苯基)乙磺酰基)丁-2-基)氨基甲酸4-氟苯基酯(G.3.8);-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化合物和脂肪酸:百维灵(propamocarb)(G.4.1);-脂肪酸酰胺水解酶抑制剂:oxathiapiprolin(G.5.1)、甲磺酸2-{3-[2-(1-{[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1,3-噻唑-4-基]-4,5-二氢-1,2-唑-5-基}苯基酯(G.5.2)、甲磺酸2-{3-[2-(1-{[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1,3-噻唑-4-基]-4,5-二氢-1,2-唑-5-基}-3-氯苯基酯(G.5.3);H)具有多位点作用的抑制剂-无机活性物质:波尔多液(Bordeaux混合物)(H.1.1)、醋酸铜(H.1.2)、氢氧化铜(H.1.3)、王铜(copperoxychloride)(H.1.4)、碱式硫酸铜(H.1.5)、硫(H.1.6);-硫代-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福美铁(ferbam)(H.2.1)、代森锰锌(mancozeb)(H.2.2)、代森锰(maneb)(H.2.3)、威百亩(metam)(H.2.4)、代森联(metiram)(H.2.5)、甲基代森锌(propineb)(H.2.6)、福美双(thiram)(H.2.7)、代森锌(zineb)(H.2.8)、福美锌(ziram)(H.2.9);-有机氯化合物(例如邻苯二甲酰亚胺类、硫酰胺类、氯代腈类):敌菌灵(anilazine)(H.3.1)、百菌清(chlorothalonil)(H.3.2)、敌菌丹(captafol)(H.3.3)、克菌丹(captan)(H.3.4)、灭菌丹(folpet)(H.3.5)、抑菌灵(dichlofluanid)(H.3.6)、双氯酚(dichlorophen)(H.3.7)、六氯苯(H.3.8)、五氯酚(pentachlorphenole)(H.3.9)及其盐、四氯苯酞(phthalide)(H.3.10)、对甲抑菌灵(tolylfluanid)(H.3.11)、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H.3.12);-胍类及其他:胍(H.4.1)、多果定(H.4.2)、多果定游离碱(H.4.3)、双胍盐(guazatine)(H.4.4)、双胍辛胺(guazatine-acetate)(H.4.5)、双胍辛醋酸盐(iminoctadine)(H.4.6)、双胍辛胺三乙酸盐(iminoctadine-triacetate)(H.4.7)、双八胍盐(iminoctadine-tris(albesilate))(H.4.8)、二噻农(dithianon)(H.4.9)、2,6-二甲基-1H,5H-[1,4]二噻二烯并[2,3-c:5,6-c']联吡咯-1,3,5,7(2H,6H)-四酮(H.4.10);I)细胞壁合成抑制剂-葡聚糖合成抑制剂:井冈霉素(validamycin)(I.1.1)、多氧霉素(polyoxinB)(I.1.2);-黑素合成抑制剂:咯喹酮(pyroquilon)(I.2.1)、三环唑(tricyclazole)(I.2.2)、氯环丙酰胺(carpropamid)(I.2.3)、双氯氰菌胺(dicyclomet)(I.2.4)、氰菌胺(fenoxanil)(I.2.5);J)植物防御诱发剂-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J.1.1)、噻菌灵(probenazole)(J.1.2)、异噻菌胺(isotianil)(J.1.3)、噻酰菌胺(tiadinil)(J.1.4)、调环酸钙(prohexadione-calcium)(J.1.5);膦酸酯类:藻菌磷(fosetyl)(J.1.6)、乙磷铝(fosetyl-aluminum)(J.1.7)、亚磷酸及其盐(J.1.8)、碳酸氢钾或钠(J.1.9);K)未知作用模式-拌棉醇(bronopol)(K.1.1)、灭螨蜢(K.1.2)、环氟菌胺(cyflufenamid)(K.1.3)、清菌脲(cymoxanil)(K.1.4)、棉隆(dazomet)(K.1.5)、咪菌威(debacarb)(K.1.6)、哒菌清(diclomezine)(K.1.7)、野燕枯(difenzoquat)(K.1.8)、野燕枯甲基硫酸酯(difenzoquat-methylsulfate)(K.1.9)、二苯胺(K.1.10)、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K.1.11)、氟联苯菌(flumetover)(K.1.12)、磺菌胺(flusulfamide)(K.1.13)、flutianil(K.1.14)、磺菌威(methasulfocarb)(K.1.15)、氯定(nitrapyrin)(K.1.16)、异丙消(nitrothal-isopropyl)(K.1.18)、oxathiapiprolin(K.1.19)、tolprocarb(K.1.20)、喹啉铜(oxin-copper)(K.1.21)、丙氧喹啉(proquinazid)(K.1.22)、tebufloquin(K.1.23)、叶枯酞(K.1.24)、唑菌嗪(triazoxide)(K.1.25)、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K.1.26)、2-[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1-[4-(4-{5-[2-(丙-2-炔-1-基氧基)苯基]-4,5-二氢-1,2-唑-3-基}-1,3-噻唑-2-基)哌啶-1-基]乙酮(K.1.27)、2-[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1-[4-(4-{5-[2-氟-6-(丙-2-炔-1-基氧基)苯基]-4,5-二氢-1,2-唑-3-基}-1,3-噻唑-2-基)哌啶-1-基]乙酮(K.1.28)、2-[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1-基]-1-[4-(4-{5-[2-氯-6-(丙-2-炔-1-基氧基)苯基]-4,5-二氢-1,2-唑-3-基}-1,3-噻唑-2-基)哌啶-1-基]乙酮(K.1.29)、N-(环丙基甲氧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K.1.30)、N'-(4-(4-氯-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1)、N'-(4-(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2)、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3)、N'-(5-二氟甲基-2-甲基-4-(3-三甲基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K.1.34)、甲氧基乙酸6-叔丁基-8-氟-2,3-二甲基喹啉-4-基酯(K.1.35)、3-[5-(4-甲基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K.1.36)、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pyrisoxazole)(K.1.37)、N-(6-甲氧基吡啶-3-基)环丙烷甲酰胺(K.1.38)、5-氯-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2-甲基-1H-苯并咪唑(K.1.39)、2-(4-氯苯基)-N-[4-(3,4-二甲氧基苯基)异唑-5-基]-2-丙-2-炔氧基乙酰胺、(Z)-3-氨基-2-氰基-3-苯基丙-2-烯酸乙酯(K.1.40)、picarbutrazox(K.1.41)、N-[6-[[(Z)-[(1-甲基四唑-5-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氧基甲基]-2-吡啶基]氨基甲酸戊酯(K.1.42)、2-[2-[(7,8-二氟-2-甲基-3-喹啉基)氧基]-6-氟-苯基]丙-2-醇(K.1.43)、2-[2-氟-6-[(8-氟-2-甲基-3-喹啉基)氧基]苯基]丙-2-醇(K.1.44)、3-(5-氟-3,3,4,4-四甲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喹啉(K.1.45)、3-(4,4-二氟-3,3-二甲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喹啉(K.1.46)、3-(4,4,5-三氟-3,3-二甲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喹啉(K.1.47)、9-氟-2,2-二甲基-5-(3-喹啉基)-3H-1,4-苯并氧氮杂(K.1.48)。由通用名描述的杀真菌剂、其制备及其例如对有害真菌的活性是已知的(参见http://www.alanwood.net/pesticides/);这些物质可以市购。由IUPAC命名法描述的化合物、其制备及其农药活性也是已知的(参见Can.J.PlantSci.48(6),587-94,1968;EP-A141317;EP-A152031;EP-A226917;EP-A243970;EP-A256503;EP-A428941;EP-A532022;EP-A1028125;EP-A1035122;EP-A1201648;EP-A1122244,JP2002316902;DE19650197;DE10021412;DE102005009458;US3,296,272;US3,325,503;WO98/46608;WO99/14187;WO99/24413;WO99/27783;WO00/29404;WO00/46148;WO00/65913;WO01/54501;WO01/56358;WO02/22583;WO02/40431;WO03/10149;WO03/11853;WO03/14103;WO03/16286;WO03/53145;WO03/61388;WO03/66609;WO03/74491;WO04/49804;WO04/83193;WO05/120234;WO05/123689;WO05/123690;WO05/63721;WO05/87772;WO05/87773;WO06/15866;WO06/87325;WO06/87343;WO07/82098;WO07/90624,WO11/028657,WO2012/168188,WO2007/006670,WO2011/77514;WO13/047749,WO10/069882,WO13/047441,WO03/16303,WO09/90181,WO13/007767,WO13/010862,WO13/127704,WO13/024009,WO13/024010和WO13/047441,WO13/162072,WO13/092224,WO11/135833)。对于本发明化合物合适的混合配对还包括生物农药。已经将生物农药定义为基于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或天然产物(化合物,如代谢物、蛋白质或来自生物或其他天然源的提取物)的农药形式(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http://www.epa.gov/pesticides/biopesticides/)。生物农药主要分为两类,即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1)微生物农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构成(并且通常包括细菌和真菌产生的代谢物)。昆虫病原线虫也被分类为微生物农药,尽管它们是多细胞的。(2)生物化学农药是防治有害物或提供如下所定义的其他作物保护用途,但具有无毒作用模式(如生长或发育调节,引诱剂,驱除剂或防御活化剂(例如诱发的耐受性)且对哺乳动物相对无毒的天然物质或结构上类似于天然物质且功能上等同于天然物质和来自生物来源的提取物。用于作物病害的生物农药已经本身对多种作物确认。例如,生物农药在防治霜霉病中起重要作用。其益处包括:0天安全间隔期,能够在温和至严重病害压力下使用以及能够以与其他注册农药的混合物或以轮流方案使用。生物农药的主要生长领域是种子处理和土壤改良领域。生物农药种子处理例如用于控制引起种子腐烂病、立枯病、根腐病和苗枯病的土传真菌病原体。它们还可以用于控制内部种子传播的真菌病原体以及在种子表面上的真菌病原体。许多生物农药产品也显示出刺激植物宿主防御和其他生理过程的能力,这可以使得被处理作物更耐受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应力或者可以调节植物生长。许多生物农药产品也显示出刺激植物健康、植物生长和/或产量提高活性的能力。当将包含微生物农药的混合物用于种子处理时,就植物繁殖材料而言的施用率优选为约1×106-1×1012(或更大)CFU/种子。优选该浓度为约1×106-1×109CFU/种子。在微生物农药II的情况下,就植物繁殖材料而言的施用率优选为约1×107-1×1014(或更大)CFU/100kg种子,优选1×109-约1×1012CFU/100kg种子。即用制剂以10重量ppm-80重量%,优选0.1-65重量%,更优选1-50重量%,最优选5-40重量%的浓度含有对寄生虫,优选体外寄生虫起作用的化合物。在使用前稀释的制剂以0.5-90重量%,优选1-50重量%的浓度含有对体外寄生虫起作用的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可在本发明方法中以与肥料(例如含氮、钾或磷的肥料)的混合物施用。合适的配制剂类型包括肥料颗粒。所述混合物优选包含至多25重量%本发明化合物。额外混合配对可提供一种具有更宽活性谱或在场所提高停留的组合物;使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协同增效或使活性增补(例如通过提高作用速度或克服排斥);或有助于克服或防止对单个组分产生耐受性。特定的额外活性成分将取决于组合物的意欲使用。关于各变量,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对应于式I化合物的那些。最优选实施方案涉及如下式I化合物中每一个,其中各变量如开头和优选实施方案以及特别是下表中所定义:将式I化合物施用于植物和害虫的本发明优选方法和用途在表A-1至表A-10中给出。将式I化合物与混合配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害虫的本发明优选方法和用途在表1-1至表1-53、表2-1至表2-53、表3-1至表3-53、表4-1至表4-53、表5-1至表5-53、表6-1至表6-53、表7-1至表7-53、表8-1至表8-53、表9-1至表9-53和表10-1至表10-53中给出。表A-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A-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2-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2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3-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3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4-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4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5-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5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6-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6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and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7-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7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8-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8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其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9-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9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双丙环虫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唑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乙虫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呋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啶虫胺腈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噻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噻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Flupyradifuron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锐劲特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伊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齐墩螨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艾克敌105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噻虫嗪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1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二唑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溴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氰氟虫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灭多虫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丙氧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噻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伏虫隆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氯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2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氰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环溴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啶虫酰胺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拒嗪酮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螺虫乙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甲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吡虫清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毒死蜱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高灭磷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3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氯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己体氯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七氟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4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高氰戊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5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醚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6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7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甲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8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杀灭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49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氟胺氰菊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50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虫螨威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51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双苯氟脲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52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丁氟螨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10-53方法和用途,其中化合物A10和联苯肼酯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和/或害虫,并且其中R2b、R2c和R3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T的一行。表T中所用C1-C11的含义在下文给出,其中锯齿形线示出与羰基的连接点。表T: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助剂和至少一种本发明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农业化学组合物。农业化学组合物包含农药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或其混合物。术语“农药有效量”定义如下。式I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可以转化成农业化学组合物常用的类型,例如溶液、乳液、悬浮液、粉剂、粉末、糊、颗粒、模压品、胶囊及其混合物。组合物类型的实例是悬浮液(例如SC、OD、FS),可乳化浓缩物(例如EC),乳液(例如EW、EO、ES、ME),胶囊(例如CS、ZC),糊,锭剂,可湿性粉末或粉剂(例如WP、SP、WS、DP、DS),模压品(例如BR、TB、DT),颗粒(例如WG、SG、GR、FG、GG、MG),杀虫制品(例如LN)以及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的凝胶配制剂(例如GF)。这些和其他组合物类型在“Catalogueofpesticideformulationtypesandinternationalcodingsystem”,TechnicalMonograph,第2期,2008年5月第6版,CropLifeInternational中有定义。组合物如Mollet和Grubemann,Formulationtechnology,WileyVCH,Weinheim,2001;或Knowles,Newdevelopmentsincropprotectionproductformulation,AgrowReportsDS243,T&FInforma,London,2005所述以已知方式制备。合适助剂的的实例是溶剂,液体载体,固体载体或填料,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辅助剂,加溶剂,渗透促进剂,保护性胶体,粘附剂,增稠剂,保湿剂,驱除剂,引诱剂,进食刺激剂,相容剂,杀菌剂,防冻剂,消泡剂,着色剂,增粘剂和粘合剂。合适的溶剂和液体载体是水和有机溶剂,如中到高沸点的矿物油馏分,例如煤油、柴油;植物或动物来源的油;脂族、环状和芳族烃类,例如甲苯、石蜡、四氢萘、烷基化萘;醇类,如乙醇、丙醇、丁醇、苄醇、环己醇;二醇类;DMSO;酮类,例如环己酮;酯类,例如乳酸酯、碳酸酯、脂肪酸酯、γ-丁内酯;脂肪酸;膦酸酯;胺类;酰胺类,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脂肪酸二甲基酰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合适的固体载体或填料是矿土,例如硅酸盐、硅胶、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粘土、白云石、硅藻土、膨润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多糖粉末,例如纤维素、淀粉;肥料,例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脲类;植物来源的产品,例如谷粉、树皮粉、木粉和坚果壳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化合物,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嵌段聚合物,聚电解质,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该类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加溶剂、润湿剂、渗透促进剂、保护性胶体或辅助剂。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列于McCutcheon’s,第1卷:Emulsifiers&Detergents,McCutcheon’sDirectories,GlenRock,USA,2008(InternationalEd.或NorthAmericanEd.)中。合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磺酸、硫酸、磷酸、羧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铵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磺酸盐的实例是烷基芳基磺酸盐、二苯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木素磺酸盐、脂肪酸和油的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磺酸盐、烷氧基化芳基酚的磺酸盐、缩合萘的磺酸盐、十二烷基-和十三烷基苯的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的磺酸盐、磺基琥珀酸盐或磺基琥珀酰胺酸盐。硫酸盐的实例是脂肪酸和油的硫酸盐、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硫酸盐、醇的硫酸盐、乙氧基化醇的硫酸盐或脂肪酸酯的硫酸盐。磷酸盐的实例是磷酸盐酯。羧酸盐的实例是烷基羧酸盐以及羧化醇或烷基酚乙氧基化物。合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烷氧基化物,N-取代的脂肪酸酰胺,胺氧化物,酯类,糖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烷氧基化物的实例是诸如已经被1-50当量烷氧基化的醇、烷基酚、胺、酰胺、芳基酚、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的化合物。可以将氧化乙烯和/或氧化丙烯用于烷氧基化,优选氧化乙烯。N-取代的脂肪酸酰胺的实例是脂肪酸葡糖酰胺或脂肪酸链烷醇酰胺。酯类的实例是脂肪酸酯,甘油酯或甘油单酯。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脱水山梨醇、乙氧基化脱水山梨醇、蔗糖和葡萄糖酯或烷基聚葡糖苷。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醇或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合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型表面活性剂,例如具有1或2个疏水性基团的季铵化合物,或长链伯胺的盐。合适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烷基甜菜碱和咪唑啉类。合适的嵌段聚合物是包含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嵌段的A-B或A-B-A类型嵌段聚合物,或包含链烷醇、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的A-B-C类型嵌段聚合物。合适的聚电解质是聚酸或聚碱。聚酸的实例是聚丙烯酸的碱金属盐或聚酸梳状聚合物。聚碱的实例是聚乙烯基胺或聚乙烯胺。合适的辅助剂是本身具有可忽略的农药活性或者本身甚至没有农药活性且改善式I化合物对目标物的生物学性能的化合物。实例是表面活性剂,矿物油或植物油以及其他助剂。其他实例由Knowles,Adjuvantsandadditives,AgrowReportsDS256,T&FInformaUK,2006,第5章列出。合适的增稠剂是多糖(例如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无机粘土(有机改性或未改性的)、聚羧酸盐和硅酸盐。合适的杀菌剂是拌棉醇和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如烷基异噻唑啉酮和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合适的防冻剂是乙二醇、丙二醇、尿素和甘油。合适的消泡剂是聚硅氧烷、长链醇和脂肪酸盐。合适的着色剂(例如着红色、蓝色或绿色)是低水溶性颜料和水溶性染料。实例是无机着色剂(例如氧化铁、氧化钛、六氰合铁酸铁)和有机着色剂(例如茜素着色剂、偶氮着色剂和酞菁着色剂)。合适的增粘剂或粘合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生物蜡或合成蜡以及纤维素醚。组合物类型及其制备的实例为:i)水溶性浓缩物(SL,LS)将10-6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5-15重量%润湿剂(例如醇烷氧基化物)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水和/或水溶性溶剂(例如醇)中。活性物质在用水稀释时溶解。ii)分散性浓缩物(DC)将5-25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1-10重量%分散剂(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有机溶剂(例如环己酮)中。用水稀释得到分散体。iii)可乳化浓缩物(EC)将15-7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5-10重量%乳化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中。用水稀释得到乳液。iv)乳液(EW,EO,ES)将5-4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和1-10重量%乳化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溶于20-40重量%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中。借助乳化机将该混合物引入加至100重量%的水中并制成均相乳液。用水稀释得到乳液。v)悬浮液(SC,OD,FS)在搅拌的球磨机中将20-6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在加入2-10重量%分散剂和润湿剂(例如木素磺酸钠和醇乙氧基化物)、0.1-2重量%增稠剂(例如黄原胶)和加至100重量%的水下粉碎,得到细碎活性物质悬浮液。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悬浮液。对于FS类型组合物加入至多40重量%粘合剂(例如聚乙烯醇)。vi)水分散性颗粒和水溶性颗粒(WG,SG)在加入加至100重量%的分散剂和润湿剂(例如木素磺酸钠和醇乙氧基化物)下精细研磨50-8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并借助工业装置(例如挤出机、喷雾塔、流化床)将其制成水分散性或水溶性颗粒。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分散体或溶液。vii)水分散性粉末和水溶性粉末(WP,SP,WS)将50-8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在加入1-5重量%分散剂(例如木素磺酸钠)、1-3重量%润湿剂(例如醇乙氧基化物)和加至100重量%的固体载体(例如硅胶)下在转子-定子磨机中研磨。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分散体或溶液。viii)凝胶(GW,GF)在搅拌的球磨机中在加入3-10重量%分散剂(例如木素磺酸钠)、1-5重量%增稠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和加至100重量%的水下粉碎5-25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得到活性物质的精细悬浮液。用水稀释得到稳定的活性物质悬浮液。ix)微乳液(ME)将5-2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加入5-30重量%有机溶剂共混物(例如脂肪酸二甲基酰胺和环己酮)、10-25重量%表面活性剂共混物(例如醇乙氧基化物和芳基酚乙氧基化物)和加至100重量%的水中。将该混合物搅拌1小时,以自发产生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x)微胶囊(CS)将包含5-5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0-40重量%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2-15重量%丙烯酸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二-或三丙烯酸酯)的油相分散到保护性胶体(例如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导致形成聚(甲基)丙烯酸酯微胶囊。或者将包含5-5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0-40重量%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和异氰酸酯单体(例如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油相分散到保护性胶体(例如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加入多胺(例如六亚甲基二胺)导致形成聚脲微胶囊。单体量为1-10重量%。重量%涉及整个CS组合物。xi)可撒粉粉末(DP,DS)将1-1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细碎研磨并与加至100重量%的固体载体(例如细碎高岭土)充分混合。xii)颗粒(GR,FG)将0.5-3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细碎研磨并结合加至100重量%的固体载体(例如硅酸盐)。通过挤出、喷雾干燥或流化床实现造粒。xiii)超低容量液体(UL)将1-50重量%本发明化合物I溶于加至100重量%的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中。组合物类型i)-xi)可以任选包含其他助剂,如0.1-1重量%杀菌剂,5-15重量%防冻剂,0.1-1重量%消泡剂和0.1-1重量%着色剂。农业化学组合物通常包含0.01-95重量%,优选0.1-90重量%,尤其是0.5-75重量%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以90-100%,优选95-100%的纯度(根据NMR光谱)使用。可以向活性物质或包含它们的组合物中作为预混物加入或者合适的话在紧临使用前加入(桶混合)各种类型的油、润湿剂、辅助剂、肥料或微营养素和其他农药(例如除草剂、杀虫剂、杀真菌剂、生长调节剂、安全剂)。这些试剂可以以1:100-100:1,优选1:10-10:1的重量比与本发明组合物混合。用户通常将本发明组合物用于前剂量装置、小背包喷雾器、喷雾罐、喷雾飞机或灌溉系统。通常将该农业化学组合物用水、缓冲剂和/或其他助剂配制至所需施用浓度,由此得到即用喷雾液或本发明农业化学组合物。每公顷农业利用区通常施用20-2000升,优选50-400升即用喷雾液。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户可以自己在喷雾罐中混合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例如成套包装的各部分或二元或三元混合物的各部分并且合适的话可以加入其他助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用户可以在喷雾罐中混合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或部分预混的组分,例如包含本发明化合物和/或如上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组分,并且合适的话可以加入其他助剂和添加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用户可以联合(例如在桶混合之后)或依次使用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组分或部分预混的组分,例如包含本发明化合物和/或如上所定义的混合配对的组分。式I化合物适合用于保护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或其中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水体以防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植物保护方法,包括使要保护以防止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的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或其中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水体与农药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式I化合物还适合用于防治或防除动物害虫。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或防除动物害虫的方法,包括使动物害虫、其栖息地、繁殖地或食物供应源或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或土壤或者其中动物害虫生长或可能生长的区域、材料或环境与农药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接触。式I化合物通过接触和摄取二者而有效。此外,式I化合物可以施用于任何和所有发育阶段,如卵、幼虫、蛹和成虫。式I化合物可以直接或者以如上所定义的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形式施用。此外,式I化合物可以与如上所定义的混合配对一起施用或者以如上所述包含如上所定义的所述混合物的组合物形式施用。所述混合物的组分可以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或者依次施用,即一个紧邻一个之后并且由此在所需场所,例如植物上“就地”产生该混合物,在分开施用的情况下,顺序通常对防治措施的结果没有任何效果。施用在作物、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土壤或区域、材料或环境被害虫侵染之前和之后均可以进行。合适的施用方法尤其包括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犁沟内施用和叶面施用。土壤处理方法包括浸透土壤,滴灌(滴施于土壤上),浸渍根、块茎或球茎,或者土壤注入。种子处理技术包括拌种、种子包衣、种子撒粉、种子浸泡和种子造粒。犁沟内施用通常包括在耕种地产生犁沟、对犁沟播种、对犁沟施用农药活性化合物和封闭犁沟的步骤。叶面施用是指将农药活性化合物施用于植物叶面,例如通过喷雾设备施用。对于叶面施用,可能有利的是通过使用与式I化合物组合的信息素改变害虫行为。适合特定作物和害虫的信息素对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且可以由信息素和信息化合物数据库,如http://www.pherobase.com公众可得。本文所用术语“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将化合物/组合物直接施用于动物害虫或植物上,通常施用于植物的叶面、茎或根)和间接接触(将化合物/组合物施用于动物害虫或植物的场所,即栖息地,繁殖地,其中害虫生长或可能生长的植物、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环境)二者。术语“作物”是指生长和收获的作物二者。术语“植物”包括禾谷类,例如硬粒小麦和其他小麦,黑麦,大麦,小黑麦,燕麦,稻或玉米(青饲玉米和甜玉蜀黍/甜玉米以及大田玉米);甜菜,例如糖用甜菜或饲料甜菜;水果,如仁果、核果或浆果,例如苹果、梨、李、桃、油桃、杏仁、樱桃、木瓜、草莓、悬钩子、黑莓或鹅莓;豆科植物,如菜豆、扁豆、豌豆、苜蓿或大豆;油料植物,例如油菜(油籽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橄榄、向日葵、椰子、可可豆、蓖麻油植物、油棕、花生或大豆;葫芦科植物,例如笋瓜、南瓜、黄瓜或甜瓜;纤维植物,例如棉花、亚麻、大麻或黄麻;柑桔类水果,例如橙子、柠檬、葡萄柚或橘;蔬菜,例如茄子、菠菜、莴苣(例如卷心莴苣)、菊苣、卷心菜、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大蒜、韭葱、西红柿、土豆、葫芦或柿子椒;月桂类植物,例如鳄梨、肉桂或樟脑;能量和原料植物,例如玉米、大豆、油菜籽、甘蔗或油棕;烟草;坚果,例如核桃;开心果;咖啡;茶;香蕉;葡萄藤(食用葡萄和酿酒用葡萄);啤酒花;甜叶菊(也称甜菊(Stevia));天然橡胶植物或观赏和森林植物,例如花卉(例如康乃馨、矮牵牛、天竺葵/香叶天竺葵、三色堇和凤仙花),灌木,阔叶树(例如杨树)或常绿树,例如针叶树;桉树;草皮;草坪;禾草如动物饲料或观赏用途的禾草。优选的植物包括土豆、糖用甜菜、烟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籽、豆科植物、向日葵、咖啡或甘蔗;水果;葡萄藤;观赏植物;或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菜豆或笋瓜。术语“植物”应理解为包括野生型植物和已经通过常规育种或诱变或基因工程或其组合修饰的植物。已经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并且具有特别商业重要性的植物包括苜蓿、油菜籽(例如油籽油菜)、菜豆、康乃馨、菊苣、棉花、茄子、桉树、亚麻、扁豆、玉米、甜瓜、木瓜、矮牵牛、李子、杨树、土豆、稻、大豆、笋瓜、糖用甜菜、甘蔗、向日葵、甜椒、烟草、西红柿和禾谷类(例如小麦),尤其是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和稻。在已经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的植物中,一个或多个基因已经诱变处理或整合进入植物的遗传材料中。该一个或多个诱变处理或整合的基因优选选自pat,epsps,cry1Ab,bar,cry1Fa2,cry1Ac,cry34Ab1,cry35AB1,cry3A,cryF,cry1F,mcry3a,cry2Ab2,cry3Bb1,cry1A.105,dfr,芽孢杆菌RNA酶,vip3Aa20,芽孢杆菌RNA酶抑制剂,als,bxn,bp40,asn1和ppo5。进行一个或多个基因的诱变或整合以改善植物的某些性能。也已知为性状的该类性能性能包括非生物应力耐受性、改变的生长/产量、病害耐受性、除草剂耐受性、昆虫耐受性、改性的产品质量和授粉控制。在这些性能中,特别重要的是除草剂耐受性,例如米唑啉酮耐受性、草甘膦耐受性或草铵膦(glufosinate)耐受性。几种植物已经通过诱变而耐受除草剂,例如油籽油菜耐受咪唑啉酮类,例如咪草啶酸(imazamox)。或者,已经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来使植物如大豆、棉花、玉米、甜菜和油籽油菜耐受除草剂,如草甘膦和草铵膦,它们中的一些可以以商标名(草甘膦)和(草铵膦)市购。此外,重要的是昆虫耐受性,尤其是鳞翅目昆虫耐受性和鞘翅目昆虫耐受性。昆虫耐受性通常通过整合cry和/或vip基因以修饰植物而实现,这些基因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t)分离并编码相应Bt毒素。具有昆虫耐受性的基因修饰植物可以以包括和的商标名市购。植物可以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而就一种性能(单一性状)或就性能组合(叠加性状)进行修饰。叠加性状,例如除草剂耐受性和昆虫耐受性的组合越来越重要。通常而言,所有与单一或叠加性状关联的相关修饰植物以及有关诱变处理或整合的基因和相应事件的详细信息可以由一些组织的网站得到“InternationalServicefortheAcquisitionofAgri-biotechApplications(ISAAA)”(http://www.isaaa.org/gmapprovaldatabase)和“Centerfor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CERA)”(http://cera-gmc.org/GMCropDatabase)。已经惊人地发现式I化合物的农药活性可以通过修饰植物的杀虫特征提高。此外,已经发现式I化合物适合防止昆虫耐受该杀虫特征或者适合防除已经耐受修饰植物杀虫特征的害虫。此外,式I化合物适合防除该杀虫特征对其无效的害虫,因而可以有利地使用互补的杀虫活性。术语“植物繁殖材料”是指植物的所有繁殖部分如种子,以及可以用于繁殖植物的无性植物材料如插条和块茎(例如土豆)。这包括种子、根、果实、块茎、球茎、地下茎、嫩枝、芽和其他植物部分。还可以包括在萌发后或出苗后由土壤移植的秧苗和幼苗。这些植物繁殖材料可以在种植或移栽之时或之前用植物保护化合物预防性处理。术语“种子”包括所有种类的种子和植物繁殖体,包括但不限于真正的种子、种子切片(seedpiece)、吸枝、球茎、鳞茎、果实、块茎、谷粒、插条、伐条(cutshoot)等,并且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指真正的种子。通常而言,“农药有效量”是指对生长获得可观察到的效果所需的活性成分的量,所述效果包括坏死、死亡、阻滞、预防和去除效果,破坏效果或减少目标生物体的出现和活动的效果。对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各种化合物/组合物,农药有效量可以变化。组合物的农药有效量也会根据主要条件如所需农药效果及持续时间、气候、目标物种、场所、施用方式等而变化。在土壤处理、犁沟内施用或施用于害虫居住地或巢穴的情况下,活性成分量为0.0001-500g/100m2,优选0.001-20g/100m2。为了用于例如通过叶面施用处理农作物,本发明活性成分的施用率可以为0.0001-4000g/ha,例如1-2kg/ha或1-750g/ha,理想的是1-100g/ha,更理想的是10-50g/ha,例如10-20g/ha,20-30g/ha,30-40g/ha或40-50g/ha。式I化合物尤其适合用于处理种子以保护种子免受虫害,尤其是免受土壤生虫害,并保护所得秧苗的根和芽以防土壤害虫和叶面昆虫。本发明因此还涉及一种保护种子以防昆虫,尤其是土壤昆虫并保护秧苗的根和芽以防昆虫,尤其是土壤和叶面昆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播种之前和/或预萌发之后用本发明化合物处理种子。优选保护秧苗的根和芽,更优选保护秧苗的芽以防刺吸式口器昆虫、嘴嚼口器害虫和线虫。术语“种子处理”包括所有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种子处理技术,如拌种、种子涂敷、种子撒粉、种子浸泡、种子压丸和犁沟内施用方法。优选活性化合物的种子处理施用通过在植物播种之前且在植物出苗之前对植物喷雾或撒粉而进行。本发明还包括涂有或含有活性化合物的种子。术语“涂有和/或含有”通常是指活性成分在施用时绝大部分处于繁殖产品的表面上,但更大或更小部分的成分可能渗入繁殖产品中,这取决于施用方法。当(再)种植所述繁殖产品时,它可能吸收活性成分。合适的种子例如为各种禾谷类、根系作物、油料作物、蔬菜、香料、观赏植物的种子,例如硬粒小麦和其他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青饲玉米和甜玉蜀黍/甜玉米以及大田玉米)、大豆、油料作物、十字花科植物、棉花、向日葵、香蕉、稻、油籽油菜、芜菁油菜、糖用甜菜、饲料甜菜、茄子、土豆、禾草、草坪、草皮、牧草、西红柿、韭葱、南瓜/笋瓜、卷心菜、刺茎莴苣、胡椒、黄瓜、甜瓜、芸苔属(Brassica)、甜瓜、菜豆、豌豆、大蒜、洋葱、胡萝卜、块茎植物如土豆、甘蔗、烟草、葡萄、矮牵牛、天竺葵/香叶天竺葵、三色堇和凤仙花。此外,活性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处理已经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修饰并且例如耐受除草剂或杀真菌剂或杀虫剂作用的植物的种子。该类修饰植物已经如上所详细描述。常规种子处理配制剂例如包括可流动浓缩物FS、溶液LS、悬浮乳液(SE)、干处理用粉末DS、淤浆处理用水分散性粉末WS、水溶性粉末SS、乳液ES和EC以及凝胶配制剂GF。这些配制剂可以经稀释或不经稀释而施用于种子上。对种子的施用在播种之前进行,直接施用于种子上或在种子已经预萌发之后施用。优选施用配制剂以使得不诱发萌发。可以在稀释2-10倍之后得到的即用配制剂中活性物质浓度优选为0.01-60重量%,更优选0.1-40重量%。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将FS配制剂用于种子处理。FS配制剂通常可包含1-800g/l活性成分,1-200g/l表面活性剂,0-200g/l防冻剂,0-400g/l粘合剂,0-200g/l颜料和达到1升的溶剂,优选水。用于种子处理的式I化合物的尤其优选FS配制剂通常包含0.1-80重量%(1-800g/l)活性成分,0.1-20重量%(1-200g/l)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例如0.05-5重量%润湿剂和0.5-15重量%分散剂,至多20重量%,例如5-20%防冻剂,0-15重量%,例如1-15重量%颜料和/或染料,0-40重量%,例如1-40重量%粘合剂(粘结剂/粘附剂),任选至多5重量%,例如0.1-5重量%增稠剂,任选0.1-2%消泡剂和任选防腐剂如生物杀伤剂、抗氧化剂等,例如其量为0.01-1重量%,以及达到100重量%的填料/载体。在种子处理中,本发明化合物的施用率通常为0.01g-10kg/100kg种子,优选1g-5kg/100kg种子,更优选1-1000g/100kg种子,尤其是1-200g/100kg种子,例如1-100g或5-100g/100kg种子。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如本文所定义的本发明化合物或其可农用盐的种子。本发明化合物或其可农用盐的量通常为0.1g-10kg/100kg种子,优选1g-5kg/100kg种子,尤其是1-1000g/100kg种子。对于特殊作物如莴苣,施用率可能更高。式I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改善植物健康。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用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处理植物、植物繁殖材料和/或其中植物生长或将要生长的场所而改善植物健康的方法。本文所用“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是指以允许得到所需效果但不对被处理植物或由被处理繁殖体或被处理土壤生长的植物引起任何植物毒性症状的量使用化合物。术语“植物”和“植物繁殖材料”如上所定义。“植物健康”定义为由几个方面单独或相互结合决定的植物和/或其产品的状况,如产量(例如增加的生物质和/或增加的有价值成分含量),质量(例如某些成分的改善含量或组成或储存期限),植物活力(例如改善的植物生长和/或更绿的叶子(“绿化效果”),对非生物(例如干旱)和/或生物应力(例如病害)的耐受性以及生产效率(例如收获效率、加工性)。植物健康状况的上述迹象可以相互依存或可以相互影响。各迹象在本领域中定义并且可以由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确定。本发明化合物还适合用于对抗非作物虫害。为了用于对抗所述非作物虫害,可以将本发明化合物用作诱饵组合物、凝胶、通用昆虫喷雾剂、气雾剂、超低容量施用和蚊帐(浸渍的或表面施用的)。此外,可以使用浸透和喷杆方法。本文所用术语“非作物虫害”是指对于非作物目标特别相关的害虫,如蚂蚁、白蚁、黄蜂、蝇、蜱、蚊、蟋蟀或蟑螂。诱饵可以是液体、固体或半固体制剂(例如凝胶)。用于组合物中的诱饵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刺激诸如蚂蚁、白蚁、黄蜂、蝇、蚊、蟋蟀等的昆虫或蟑螂食用它的产品。吸引力可以通过使用进食刺激剂或性信息素控制。食物刺激剂例如并不穷举地选自动物和/或植物蛋白质(肉-、鱼-或血液膳食,昆虫部分、蛋黄)、动物和/或植物来源的脂肪和油或单-、低聚-或聚有机糖类,尤其是蔗糖、乳糖、果糖、右旋糖、葡萄糖、淀粉、果胶或甚至糖蜜或蜂蜜。水果、作物、植物、动物、昆虫的新鲜或腐败部分或其特定部分也可以用作进食刺激剂。已知性信息素更具昆虫特异性。特殊信息素描述于文献(例如http://www.pherobase.com)中并且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为了用于诱饵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典型含量为0.001-15重量%,理想的是0.001-5重量%活性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配制剂如气雾剂(例如在喷雾罐中)、油喷雾剂或泵喷雾剂高度适于非专业使用者来防治害虫如蝇、跳蚤、蜱、蚊或蟑螂。气雾剂配方优选由如下组分构成:活性化合物,溶剂,此外还有助剂,如乳化剂、芳香油,合适的话还有稳定剂以及需要的话推进剂。油喷雾配制剂与气雾剂配方的不同在于没有使用推进剂。对于在喷雾组合物中的使用,活性成分含量为0.001-80重量%,优选0.01-50重量%,最优选0.01-15重量%。式I化合物及其相应的组合物还可以用于蚊香片和熏蒸片,发烟盒、蒸发器板或长效蒸发器以及扑蛾纸、扑蛾垫或其他与热无关的蒸发器体系中。用本发明化合物及其相应组合物控制由昆虫传递的传染性疾病(例如疟疾、登革热和黄热病,淋巴丝虫病以及利什曼病)的方法也包括处理棚屋和房子的表面、空气喷雾和浸渍窗帘、帐篷、衣物、蚊帐、采采蝇网等。施用于纤维、织物、编织物、无纺织物、网状材料或箔以及篷布上的杀虫组合物优选包含包括杀虫剂、任选的驱除剂和至少一种粘合剂的混合物。式I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可以用于保护木质材料如树木、护栏、枕木、框架、艺术作品等,以及建筑物,还有建筑材料、家具、皮革、纤维、乙烯基制品、电线和电缆等以防蚂蚁和/或白蚁,并防止蚂蚁和白蚁损害作物或人类(例如当害虫侵入房子和公共设施时)。材料保护中的常规施用率例如为0.001-2000g或0.01-1000g活性化合物/m2被处理材料,理想的是0.1-50g活性化合物/m2被处理材料。用于浸渍材料的杀虫组合物通常含有0.001-95重量%,优选0.1-45重量%,更优选1-25重量%至少一种驱除剂和/或杀虫剂。本发明化合物尤其适合有效防除动物害虫如节肢动物、腹足动物和线虫,包括但不限于: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例如小蜡螟(Achroiagrisella),长翅卷蛾属(Aclerisspp.),如A.fimbriana,西黑头长翅卷蛾(A.gloverana),黑头长翅卷蛾(A.variana);Acrolepiopsisassectella,桑剑纹夜蛾(Acronictamajor),褐带卷蛾属(Adoxophyesspp.),如拟小黄卷叶蛾(A.cyrtosema),苹果小卷叶蛾(A.orana);烦夜蛾(Aedialeucomelas),地夜蛾属(Agrotisspp.),如警纹地老虎(A.exclamationis)、燕青地老虎(A.fucosa)、小地老虎(A.ipsilon)、A.orthogoma、黄地老虎(A.segetum)、A.subterranea;棉叶波纹夜蛾(Alabamaargillacea),螺旋粉虱(Aleurodicusdisperses),波林尺蛾(Alsophilapometaria),葡萄天蛾(Ampelophagarubiginosa),Amyeloistransitella,Anacampsissarcitella,Anagastakuehniella,桃条麦蛾(Anarsialineatella),栎黄条大蚕蛾(Anisotasenatoria),柞蚕(Antheraeapernyi),干煞夜蛾属(Anticarsia(=Thermesia)spp.),如黎豆夜蛾(A.gemmatalis);Apameaspp.,Aproaeremamodicella,黄卷蛾属(Archipsspp.),如果树黄卷蛾(A.argyrospila),杏黄卷蛾(A.fuscocupreanus),玫瑰黄卷蛾(A.rosana),A.xyloseanus;苹果银蛾(Argyresthiaconjugella),条小卷蛾属(Argyroplocespp.),带卷蛾属(Argyrotaeniaspp.),如短叶松带卷蛾(A.velutinana);Athetismindara,Austroascaviridigrisea,丫纹夜蛾(Autographagamma),黑点丫纹夜蛾(Autographanigrisigna),甘蓝夜蛾(Barathrabrassicae),Bedelliaspp.,Bonagotasalubricola,籼弄蝶(Borbocinnara),棉叶穿孔潜蛾(Bucculatrixthurberiella),松尺蠖(Bupaluspiniarius),Busseolaspp.,卷叶蛾属(Cacoeciaspp.),如枞卷叶蛾(C.murinana)、黄尾卷叶蛾(C.podana);穿孔螟(Cactoblastiscactorum),粉斑螟蛾(Cadracautella),Calingobraziliensis,Caloptilistheivora,Capuareticulana,Carposinaspp.,如桃蛀果蛾(C.niponensis),桃小食心虫(C.sasakii);茎蜂属(Cephusspp.),麦茎大跳甲(Chaetocnemaaridula),冬尺蛾(Cheimatobiabrumata),禾草螟属(Chilospp.),如C.indicus)、二化螟(C.suppressalis)、C.partellus;Choreutispariana,色卷蛾属(Choristoneuraspp.),如柳色卷蛾(C.conflictana),云杉色卷蛾(C.fumiferana),苹果大卷叶蛾(C.longicellana),欧洲云杉卷叶蛾(C.murinana),西部云杉色卷蛾(C.occidentalis),C.rosaceana;夜蛾属(Chrysodeixis(=Pseudoplusia)spp.),南方银纹夜蛾如(C.eriosoma),大豆尺蠖(C.includens);粘虫(Cirphisunipuncta),葡萄果蠹蛾(Clysiaambiguella),Cnaphalocerusspp.,稻纵卷叶野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云卷蛾属(Cnephasiaspp.),向日葵螟(Cochylishospes),鞘蛾属(Coleophoraspp.),Coliaseurytheme,茶枝尖细蛾属(Conopomorphaspp.),Conotrachelusspp.,Copitarsiaspp.,米螟(Corcyracephalonica),玉米根结网毛虫(Crambuscaliginosellus),早熟禾草螟(Crambusteterrellus),Crocidosema(=Epinotia)aporema,Cydalima(=Diaphania)perspectalis,小卷蛾属(Cydia(=Carpocapsa)spp.),如苹果小卷蛾(C.pomonella),坚果卷叶蛾(C.latiferreana);Dalacanoctuides,核桃配片舟蛾(Datanaintegerrima),Dasychirapinicola,松毛虫属(Dendrolimusspp.),如欧洲松毛虫(D.pini)、赤松毛虫(D.spectabilis),落叶松毛虫(D.sibiricus);葡萄小卷叶野螟(Desmiafuneralis),Diaphaniaspp.,如黄瓜绢野螟(D.nitidalis),甜瓜绢野螟(D.hyalinata);西南玉米杆草螟(Diatraeagrandiosella),小蔗螟(Diatraeasaccharalis),Diphtherafestiva,金刚钻属(Eariasspp.),如埃及钻夜蛾(E.insulana),翠纹金刚钻(E.vittella);Ecdytolophaaurantianu,Egira(=Xylomyges)curialis,南美玉米苗斑螟(Elasmopalpuslignosellus),甘蔗钻心虫(Eldanasaccharina),葡萄小食心虫(Endopizaviteana),榆秋黄尺蛾(Ennomossubsignaria),墨西哥水稻螟(Eoreumaloftini),粉斑螟属(Ephestiaspp.),如干果粉斑螟(E.cautella)、烟草粉斑螟(E.elutella)、地中海粉斑螟(E.kuehniella);夜小卷蛾(Epinotiaaporema),苹果褐卷蛾(Epiphyaspostvittana),菩提松尺蛾(Erannistiliaria),蕉弄蝶(Erionotathrax),螟蛾属(Etiellaspp.),Euliaspp.,女贞细卷蛾(Eupoeciliaambiguella),黄毒蛾(Euproctischrysorrhoea),切夜蛾属(Euxoaspp.),Evetriabouliana,Farontaalbilinea,夜蛾属(Feltiaspp.),如粒肤地虎(F.Subterranean);蜡螟(Galleriamellonella),Gracillariaspp.,食心虫属(Grapholitaspp.),如李小食心虫(G.funebrana)、梨小食心虫(G.molesta),苹果小食心虫(G.inopinata);Halysidotaspp.,黑拟蛉蛾(Harrisinaamericana),Hedyleptaspp.,棉铃虫属(Helicoverpaspp.),如棉铃虫(H.armigera(=Heliothisarmigera))、美洲棉铃虫(H.zea(=Heliothiszea));实夜蛾属(Heliothisspp.),如烟实夜蛾(H.assulta))、H.subflexa、烟芽夜蛾(H.virescens);Hellulaspp.,如菜心野螟(H.undalis)、菜螟(H.rogatalis);Helocoverpagelotopoeon,Hemileucaoliviae,Herpetogrammalicarsisalis,Hiberniadefoliaria,褐织蛾(Hofmannophilapseudospretella),向日葵同斑螟(Homoeosomaelectellum),茶长卷蛾(Homonamagnanima),Hypenascabra,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樱桃巢蛾(Hyponomeutapadella),苹果巢蛾(Hyponomeutamalinellus),柿蒂虫(Kakivoriaflavofasciata),番茄虫蛾(Keiferialycopersicella),铁杉尺蠖蛾(Lambdinafiscellariafiscellaria),西方铁杉尺蠖蛾(Lambdinafiscellarialugubrosa),豆卷叶螟(Lamprosemaindicata),蠹食心虫(Laspeyresiamolesta),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glycinivorella),Lerodeaeufala,Leucinodesorbonalis,雪毒蛾(Leucomasalicis),潜叶蛾属(Leucopteraspp.),如咖啡潜叶蛾(L.coffeella)、旋纹潜蛾(L.scitella);Leuminivoralycinivorella,苹果斑幕潜叶蛾(Lithocolletisblancardella),绿果冬夜蛾(Lithophaneantennata),Llattiaocto(=Amynaaxis),葡萄浆果小卷蛾(Lobesiabotrana),Lophocampaspp.,豆白隆切根虫(Loxagrotisalbicosta),Loxostegespp.,如甜菜网螟(L.sticticalis),L.cereralis;毒蛾属(Lymantriaspp.),如舞毒蛾(L.dispar)、模毒蛾(L.monacha);桃潜蛾(Lyonetiaclerkella),Lyonetiaprunifoliella,天幕毛虫属(Malacosomaspp.),如苹天幕毛虫(M.americanum)、草原天幕毛虫(M.californicum)、森林天幕毛虫(M.constrictum)、黄褐天幕毛虫(M.neustria);甘蓝夜蛾属(Mamestraspp.),如甘蓝夜蛾(M.brassicae)、蓓带夜蛾(M.configurata);Mamstrabrassicae,Manducaspp.,如番茄天蛾(M.quinquemaculata)、烟草天蛾(M.sexta);刷须野螟属(Marasmiaspp),Marmaraspp.,豆野螟(Marucatestulalis),Megalopygelanata,Melanchrapicta,暮眼蝶(Melanitisleda),Mocisspp.,如M.lapites,稻毛胫夜蛾(M.repanda);Mocislatipes,Monochroafragariae,粘虫(Mythimnaseparata),Nemapogoncloacella,Neoleucinodeselegantalis,伪尺蛾属(Nepytiaspp.),Nymphulaspp.,Oiketicusspp.,豆啮叶野螟(Omiodesindicata),甘薯茎螟(Omphisaanastomosalis),冬尺蠖蛾(Operophterabrumata),黄杉合毒蛾(Orgyiapseudotsugata),Oriaspp.,Orthagathyrisalis,秆野螟属(Ostriniaspp.),如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稻负泥虫(Oulemaoryzae),苹尺蛾(Paleacritavernata),小眼夜蛾(Panolisflammea),稻弄蝶属(Parnaraspp.),普通蛀茎夜蛾(Papaipemanebris),大凤蝶(Papiliocresphontes),脐橙螟蛾(Paramyeloistransitella),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regalis),无棕榈蝶蛾(Paysandisiaarchon),螟蛉属(Pectinophoraspp.),如彩色螟蛉(P.gossypiella);疆夜蛾(Peridromasaucia),潜叶蛾属(Perileucopteraspp.),如咖啡潜叶蛾(P.coffeella);圆掌舟蛾(Phalerabucephala),Phryganidiacalifornica,烟尺蛾属(Phthorimaeaspp.),如马铃薯麦蛾(P.operculella);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潜叶蛾属(Phyllonorycterspp.),如斑幕潜叶蛾(P.blancardella),山楂潜叶蛾(P.crataegella),P.issikii,金纹细蛾(P.ringoniella);菜粉蝶属(Pierisspp.),如欧洲粉蝶(P.brassicae)、菜粉蝶(P.rapae)、绿脉菜粉蝶(P.napi);Pilocrocistripunctata,苜蓿绿夜蛾(Plathypenascabra),Platynotaspp.,如P.flavedana,P.idaeusalis,P.stultana;荷兰石竹小卷蛾(Platyptiliacarduidactyla),豆灰蝶(Plebejusargus),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Plusiaspp,菜蛾(Plutellamaculipennis),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Pontiaprotodica,Praysspp.,斜纹夜蛾属(Prodeniaspp.),二点委夜蛾(Proxenuslepigone),粘虫属(Pseudaletiaspp.),如P.sequax,一星粘虫(P.unipuncta);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Rachiplusianu,Richiaalbicosta,Rhizobiusventralis,Rhyacioniafrustrana,Sabulodesaegrotata,Schizuraconcinna,Schoenobiusspp.,Schreckensteiniafestaliella,白禾螟属(Scirpophagaspp.),如三化螟(S.incertulas),S.innotata;Scotiasegetum,大螟属(Sesamiaspp.),如水稻大螟(S.inferens),葡萄修虎蛾(Seudyrasubflava),麦蛾(Sitotrogacerealella),葡萄卷叶蛾(Sparganothispilleriana),Spilonotalechriaspis,苹果小卷蛾(S.ocellana),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Lamphygma)spp.),如S.Cosmoides、S.eridania,甜菜夜蛾(S.exigua),草地夜蛾(S.frugiperda)、S.latisfascia,海灰翅夜蛾(S.littoralis)、斜纹夜蛾(S.litura)、黄条粘虫(S.omithogalli);Stigmellaspp.,Stomopteryxsubsecivella,Strymonbazochii,棉卷叶野螟(Syleptaderogata),Synanthedonspp.,如小桃翅蛾(S.exitiosa),Teciasolanivora,Telehinlicus,Thaumatopoeapityocampa,Thaumatotibia(=Cryptophlebia)leucotreta,松异舟蛾(Thaumetopoeapityocampa),Theclaspp.,Theresimimaampelophaga,Thyrinteinaspp,Tildeniainconspicuella,Tineaspp.,如T.cloacella,袋谷蛾(T.pellionella);幕谷蛾(Tineolabisselliella),Tortrixspp.,如栎绿卷蛾(T.viridana);毛颤蛾(Trichophagatapetzella),粉夜蛾属(Trichoplusiaspp.),如粉纹夜蛾(T.ni);Tuta(=Scrobipalpula)absoluta,(Udeaspp.,如温室结网野螟(U.rubigalis);Viracholaspp.,苹果巢蛾(Yponomeutapadella)和Zeirapheracanadensis;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例如Acalymmavittatum,菜豆象(Acanthoscehdesobtectus),喙丽金龟属(Adoretusspp.),杨树萤叶甲(Agelasticaalni),Agrilusspp.,如A.anxius、A.Planipennis、梨窄吉丁(A.sinuatus);叩甲属(Agriotesspp.),如细胸叩头虫(A.fuscicollis)、条叩头虫(A.lineatus)、暗色叩头虫(A.obscurus);Alphitobiusdiaperinus,Amphimallussolstitialis,Anisandrusdispar,奥国塞丽金龟(Anisopliaaustriaca),家具窃蠹(Anobiumpunctatum),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红铜丽金龟(Anomalarufocuprea),星天牛属(Anoplophoraspp.),如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花象甲属(Anthonomusspp.),如胡椒跳甲(A.eugenii)、棉铃象甲(A.grandis)、苹花象(A.pomorum);圆皮蠹属(Anthrenusspp.),Aphthonaeuphoridae,梨象属(Apionspp.),阿鳃金龟属(Apogoniaspp.),Athoushaemorrhoidalis,隐翅甲属(Atomariaspp.),如甜菜隐食甲(A.linearis);毛皮蠹属(Attagenusspp.),黄守瓜(Aulacophorafemoralis),纵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piniperda),Blitophagaundata,Bruchidiusobtectus,豆象属(Bruchusspp.),如欧洲兵豆象(B.lentis)、豌豆象(B.pisorum)、蚕豆象(B.rufimanus);苹卷象(Byctiscusbetulae),Callidiellumrufipenne,Callopistriafloridensis,绿豆象(Callosobruchuschinensis),Camerariaohridella,甜菜大龟甲(Cassidanebulosa),豆叶甲(Cerotomatrifurcata),金花金龟(Cetoniaaurata),龟象属(Ceuthorhynchusspp.),如白菜籽龟象(C.assimilis)、芫菁龟象(C.napi);甜菜胫跳甲(Chaetocnematibialis),Cleonusmendicus,宽胸叩头虫属(Conoderusspp.),如烟草金针虫(C.vespertinus);Conotrachelusnenuphar,根颈象属(Cosmopolitesspp.),新西兰草地蛴螬(Costelytrazealandica),石刁柏负泥虫(Criocerisasparagi),正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ferrugineus),杨干隐喙象(Cryptorhynchuslapathi),Cteniceraspp.,如C.destructor;象虫属(Curculiospp.),Cylindrocopturusspp.,Cyclocephalaspp.,玉米铁甲虫(Dactylispabalyi),蛀茎虫(Dectestexanus),皮蠹属(Dermestesspp.),叶甲属(Diabroticaspp.),如对星瓢虫(D.undecimpunctata),南美叶甲(D.speciosa),长角叶甲(D.longicornis),D.semipunctata,玉米根萤叶甲(D.virgifera);柑椐象鼻虫(Diaprepesabbreviates),姓野螟属(Dichocrocisspp.),稻铁甲虫(Dicladispaarmigera),阿根廷兜虫(Diloboderusabderus),Diocalandrafrumenti(Diocalandrastigmaticollis),Enaphalodesrufulus,食植瓢虫属(Epilachnaspp.),如墨西哥豆瓢虫(E.varivestis)、马铃薯瓢虫(E.vigintioctomaculata);毛跳甲属(Epitrixspp.),如烟草跳甲(E.hirtipennis)、E.similaris;Eutheolahumilis,棉灰蒙象变种(Eutinobothrusbrasiliensis),烟草钻孔虫(Faustinuscubae),Gibbiumpsylloides,Gnathoceruscornutus,菜螟(Hellulaundalis),非洲独角仙(Heteronychusarator),Hylamorphaelegans,欧洲松树皮象(Hylobiusabietis),家天牛(Hylotrupesbajulus),Hyperaspp.,如埃及苜蓿叶象(H.brunneipennis)、紫苜蓿叶象(H.postica);绿鳞象甲(Hypomecessquamosus),果小蠹属(Hypothenemusspp.),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achnosternaconsanguinea,烟草甲(Lasiodermaserricorne),Latheticusoryzae,Lathridiusspp.,Lemaspp.,如烟草负泥虫(L.bilineata),黑角负泥虫(L.melanopus);马铃薯叶甲属(Leptinotarsaspp.),如马铃薯叶甲(L.decemlineata);Leptispapygmaea,甜菜叩甲(Limoniuscalifornicus),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筒喙象属(Lixusspp.),Luperodesspp.,粉蠹属(Lyctusspp.),如褐粉蠹(L.bruneus);Liogenysfuscus,大趾属(Macrodactylusspp.),如M.subspinosus;玛绢金龟(Maladeramatrida),Megaplatypusmutates,Megascelisspp.,Melanotuscommunis,菜花露尾甲属(Meligethesspp.),如油菜露尾甲(M.aeneus);Melolonthaspp.,如大栗鳃金龟(M.hippocastani)、五月鳃金龟(M.melolontha);西印度蔗螟(Metamasiushemipterus),Microthecaspp.,Migdolusspp.,如M.fryanus,墨天牛属(Monochamusspp.),如松墨天牛(M.alternatus);Naupactusxanthographus,黄蛛甲(Niptushololeucus),Oberiabrevis,Oemonahirta,椰蛀犀金龟(Oryctesrhinoceros),锯谷盗(Oryzaephilussurinamensis),Oryzaphagusoryzae,黑葡萄耳象(Otiorrhynchussulcatus),草莓根象甲(Otiorrhynchusovatus),黑葡萄耳象(Otiorrhynchussulcatus),Oulemamelanopus,水稻负泥虫(Oulemaoryzae),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jucunda),Phaedonspp.,如小猿叶虫(P.brassicae)、辣根猿叶甲(P.cochleariae);Phoracantharecurva,梨树叶象(Phyllobiuspyri),庭园发丽金龟(Phylloperthahorticola),食叶鳃金龟属(Phyllophagaspp.),如P.helleri;条跳甲属(Phyllotretaspp.),如P.chrysocephala、大豆淡足跳甲(P.nemorum)、黄曲条菜跳甲(P.striolata)、黄狭条跳甲(P.vittula);庭园发丽金龟(Phylloperthahorticola),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小象甲属(Premnotrypesspp.),Psacotheahilaris,油菜蓝跳甲(Psylliodeschrysocephala),大谷蠹(Prostephanustruncates),Psylliodesspp.,蛛甲属(Ptinusspp.),Pulgasaltona,谷蠹(Rhizoperthadominica),红棕属(Rhynchophorusspp.,如R.billineatus,红棕象甲(R.ferrugineus),棕榈象甲(R.palmarum),R.phoenicis,R.vulneratus;Saperdacandida,Scolytusschevyrewi,Scyphophorusacupunctatus,豌豆叶象(Sitonalineatus),谷象属(Sitophilusspp.),谷象(S.granaria),米象(S.oryzae),玉米象(S.zeamais);尖隐喙象属(Sphenophorusspp.),如S.levis;Stegobiumpaniceum,茎干象属(Sternechusspp.),如S.subsignatus;Strophomorphusctenotus,Symphyletesspp.,Tanymecusspp.,黄粉虫(Tenebriomolitor),Tenebrioidesmauretanicus;拟谷盗属(Triboliumspp.),如赤拟谷盗(T.castaneum);斑皮蠹属(Trogodermaspp.)、籽象属(Tychiusspp.)、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spp.),如X.pyrrhoderus;以及距步甲属(Zabrusspp.),如Z.Tenebrioides);双翅目(Diptera)昆虫,例如Aedesspp.,如伊蚊属(Aedesspp.),如埃及伊蚊(A.aegypti)、白纹伊蚊(A.albopictus)、剌扰伊蚊(A.vexans);墨西哥果蝇(Anastrephaludens);按蚊属(Anophelesspp.),如白足按蚊(A.albimanus)、灾难按蚊(A.crucians)、费氏按蚊(A.freeborni)、冈比亚按蚊(A.gambiae)、白踝按蚊(A.leucosphyrus)、五斑按蚊(A.maculipennis)、微小按蚊(A.minimus)、四斑按蚊(A.quadrimaculatus)、中华按蚊(A.sinensis);Bactrocerainvadens,花园毛蚊(Bibiohortulanus),绿头蝇(Calliphoraerythrocephala),红头丽蝇(Calliphoravicina),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金蝇属(Chrysomyiaspp.),如蛆症金蝇(C.bezziana),C.hominivorax、腐败金蝇(C.macellaria);Chrysopsatlanticus,鹿蝇(Chrysopsdiscalis),静斑虻(Chrysopssilacea),锥蝇属(Cochliomyiaspp.),如螺旋蝇(C.hominivorax);瘿蚊属(Contariniaspp.),如高粱瘿蚊(C.sorghicola);嗜人瘤蝇蛆(Cordylobiaanthropophaga),库蚊属(Culexspp.),如斑蚊(C.nigripalpus),尖音库蚊(C.pipiens),致倦库蚊(C.quinquefasciatus),媒斑蚊(C.tarsalis),三带喙库蚊(C.tritaeniorhynchus);狂怒库蠓(Culicoidesfurens),无饰脉毛蚊(Culisetainornata),黑尾脉毛蚊(Culisetamelanura),黄蝇属(Cuterebraspp.),瓜蝇(Dacuscucurbitae),油橄榄实蝇(Dacusoleae),油菜叶瘿蚊(Dasineurabrassicae),Dasineuraoxycoccana,地种蝇属(Deliaspp.),如葱蝇(D.antique),麦地种蝇(D.coarctata),灰地种蝇(D.platura),甘蓝地种蝇(D.radicum);人肤皮蝇(Dermatobiahominis),果蝇属(Drosophilaspp.),如斑翅果蝇(D.suzukii),厕蝇属(Fanniaspp.),如小毛厕蝇(F.canicularis);胃蝇属(Gastraphilusspp.),如马蝇(G.intestinalis);Geomyzatipunctata,Glossinaspp.,如G.fuscipes、刺舌蝇(G.morsitans)、须舌蝇(G.palpalis)、胶舌蝇(G.tachinoides),扰血蝇(Haematobiairritans),Haplodiplosisequestris,潜蝇属(Hippelatesspp.),黑蝇属(Hylemyiaspp.),如花生田灰地种蝇(H.platura);皮蝇属(Hypodermaspp.),如纹皮蝇(H.lineata);Hyppoboscaspp.,水稻菲岛毛眼水蝇(Hydrelliaphilippina),Leptoconopstorrens,Liriomyzaspp.,如美洲斑潜蝇(L.sativae)、美国潜叶蝇(L.trifolii);Luciliaspp.,如L.caprina、铜绿蝇(L.cuprina)、丝光绿蝇(L.sericata);Lycoriapectoralis,Mansoniatitillanus,Mayetiolaspp.,如麦瘿蚊(M.destructor);Muscaspp.,如秋家蝇(M.autumnalis)、家蝇(M.domestica);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Oestrusspp.,如羊狂蝇(O.ovis);Opomyzaflorum,Oscinellaspp.,如瑞典麦秆蝇(O.frit);稻瘿蚊(Orseoliaoryzae),天仙子泉蝇(Pegomyahysocyami),银足白蛉(Phlebotomusargentipes),草种蝇属(Phorbiaspp.),如葱蝇(P.antiqua)、萝卜蝇(P.brassicae)、麦地种蝇(P.coarctata);Phytomyzagymnostoma,Prosimuliummixtum,胡萝卜茎蝇(Psilarosae,哥伦比亚鳞蚊(Psorophoracolumbiae),Psorophoradiscolor,Rhagoletisspp.,如樱桃实蝇(R.cerasi)、R.cingulate、R.indifferens、R.mendax、苹果实蝇(R.pomonella);Rivelliaquadrifasciata,麻蝇属(Sarcophagaspp.),如赤尾麻蝇(S.haemorrhoidalis);带蚋(Simuliumvittatum),Sitodiplosismosellana,螫蝇属(Stomoxysspp.),如厩螫蝇(S.calcitrans);虻属(Tabanusspp.),如北美黑虻(T.atratus)、牛虻(T.bovinus)、红色原虻(T.lineola)、二毛虫(T.similis);Tanniaspp.,Thecodiplosisjaponensis,Tipulaoleracea,欧洲大蚊(Tipulapaludosa)和污蝇属(Wohlfahrtiaspp.);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例如稻蓟马(Baliothripsbiformis),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corbetti),两色蓟马属(Dichromothripsssp.),Echinothripsamericanus,Enneothripsflavens,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spp.),如烟褐蓟马(F.fusca)、苜蓿花蓟马(F.occidentalis)、东方花蓟马(F.tritici);阳蓟马属(Heliothripsspp.),温室蓟马(Hercinothripsfemoralis),卡蓟马属(Kakothripsspp.),Microcephalothripsabdominalis,Neohydatothripssamayunkur,Pezothripskellyanus,腹突皱针蓟马(Rhipiphorothripscruentatus),硬蓟马属(Scirtothripsspp.),如桔硬蓟马(S.citri),S.dorsalis,S.perseae;Stenchaetothripsspp,Taeniothripscardamoni,Taeniothripsinconsequens;蓟马属(Thripsspp.),如T.imagines、T.hawaiiensis、稻蓟马(T.oryzae)、棕榈蓟马(T.palmi)、T.parvispinus、烟蓟马(T.tabaci);半翅目(Hemiptera)昆虫,例如合欢木虱(Acizziajamatonica),Acrosternumspp.,如拟绿蝽(A.hilare);无网长管蚜属(Acyrthosiponspp.),如A.onobrychis、豌豆蚜(A.pisum);落叶松球蚜(Adelgeslaricis),Adelgestsugae,Adelphocorisspp.,如A.rapidus,A.superbus;沫蜂属(Aeneolamiaspp.),隆脉木虱属(Agonoscenaspp.),茄无网蚜(Aulacorthumsolani),Aleurocanthuswoglumi,白粉虱属(Aleurodesspp.),Aleurodicusdisperses,甘蔗穴粉虱(Aleurolobusbarodensis),丝绒粉虱属(Aleurothrixusspp.),杧果叶蝉属(Amrascaspp.),南瓜缘蝽(Anasatristis),拟丽蝽属(Antestiopsisspp.),Anuraphiscardui,肾圆盾蚧属(Aonidiellaspp.),梨瘤蚜(Aphanostigmapiri),Aphidulanasturtii,蚜属(Aphisspp.),如A.craccivora,甜菜蚜(A.fabae)、草莓根蚜(A.forbesi)、棉蚜(A.gossypii)、北美茶藨子蚜(A.grossulariae)、A.maidiradicis,苹果蚜(A.pomi)、接骨木蚜(A.sambuci)、希奈德蚜(A.schneideri)、卷叶蚜(A.spiraecola);葡萄阿小叶蝉(Arboridiaapicalis),轮背猎蝽(Ariluscritatus),小圆盾蚧属(Aspidiellaspp.),圆盾蚧属(Aspidiotusspp.),Atanusspp.,Aulacaspisyasumatsui,茄无网蚜(Aulacorthumsolani),Bactericeracockerelli(Paratriozacockerelli),粉虱属(Bemisiaspp.),如银叶粉虱(B.argentifolii)、烟粉虱(B.tabaci(Aleurodestabaci));土长蝽属(Blissusspp.),如玉米长蝽(B.leucopterus);Brachycaudusspp.,如飞廉短尾蚜(B.cardui),李短尾蚜(B.helichrysi),桃短尾蚜(B.persicae),B.prunicola;微管蚜属(Brachycolusspp.),Brachycorynellaasparagi,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Cacopsyllaspp.,如C.fulguralis、C.pyricola(梨木虱(Psyllapiri));小褐稻虱(Calligyponamarginata),俊盲蝽属(Calocorisspp.),斑腿微刺盲蝽(Campylommalivida),Capitophorushorni,Carneocephalafulgida,异背长蝽属(Caveleriusspp.),Ceraplastesspp.,Ceratovacunalanigera,Ceroplastesceriferus,Cerosiphagossypii,Chaetosiphonfragaefolii,Chionaspistegalensis,Chloritaonukii,Chromaphisjuglandicola,Chrysomphalusficus,Cicadulinambila,Cimexspp.,如热带臭虫(C.hemipterus)、温带臭虫(C.lectularius);Coccomytilushalli,软蚧属(Coccusspp.),如C.hesperidum、C.pseudomagnoliarum;Corythuchaarcuata,Creontiadesdilutus,茶藨子隐瘤蚜(Cryptomyzusribis),Chrysomphalusaonidum,茶藨隐瘤蚜(Cryptomyzusribis),Ctenarytainaspatulata,黑斑烟盲蝽(Cyrtopeltisnotatus),Dalbulusspp.,胡椒缘蝽(Dasynuspiperis),粉虱(Dialeuradesspp.),如D.citrifolii;Dalbulusmaidis,木虱属(Diaphorinaspp.),如D.citri;白背盾蚧属(Diaspisspp.),如D.bromeliae;Dichelopsfurcatus,厚氏长棒网蝽(Diconocorishewetti),Doralisspp.,高加索冷杉椎球蚜(Dreyfusianordmannianae),云杉椎球蚜(Dreyfusiapiceae),履绵蚧属(Drosichaspp.);西圆尾蚜属(Dysaphisspp.),如车前圆尾蚜(D.plantaginea)、梨西圆尾蚜(D.pyri)、居根西圆尾蚜(D.radicola);Dysaulacorthumpseudosolani;棉红蝽属(Dysdercusspp.),如棉红蝽(D.cingulatus)、D.intermedius;灰粉蚧属(Dysmicoccusspp.),Edessaspp.,Geocorisspp.,小绿叶蝉属(Empoascaspp.),如蚕豆微叶蝉(D.fabae)、索拉纳小绿叶蝶(D.solana);Epidiaspisleperii,绵蚜属(Eriosomaspp.),如E.lanigerum,E.pyricola;斑叶蝉属(Erythroneuraspp.);扁盾蝽属(Eurygasterspp.),如麦扁盾蝽(E.integriceps);钝鼻叶蝉(Euscelisbilobatus),美洲蝽属(Euschistusspp.),如大豆褐椿(E.heros)、烟草蝽(E.impictiventris)、褐臭蝽(E.servus);Fioriniatheae,咖啡地粉蚧(Geococcuscoffeae),Glycaspisbrimblecombei;茶翅蝽属(Halyomorphaspp.),如茶翅蝽(H.halys);角盲椿(Heliopeltisspp.),玻璃叶蝉(Homalodiscavitripennis(=H.coagulata)),Horciasnobilellus,李大尾蚜(Hyalopteruspruni),茶藨苦菜超瘤蚜(Hyperomyzuslactucae),吹绵蚧属(Iceryaspp.),如I.purchase;片角叶蝉属(Idiocerusspp.),扁喙叶蝉属(Idioscopusspp.),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蜡蚧属(Lecaniumspp.),Lecanoideusfloccissimus,蛎盾蚧属(Lepidosaphesspp.),如L.ulmi;稻缘蝽属(Leptocorisaspp.),棉红铃喙缘蝽(Leptoglossusphyllopus),萝卜蚜(Lipaphiserysimi),草盲蝽属(Lygusspp.),如草盲蝽(L.hesperus)、美洲牧草盲蝽(L.lineolaris)、牧草盲蝽(L.pratensis);Maconellicoccushirsutus,Marchalinahellenica,蔗黑长蝽(Macropesexcavatus),长管蚜属(Macrosiphumspp.),如蔷薇长管蚜(M.rosae)、麦长管蚜(M.avenae)、大戟长管蚜(M.euphorbiae);Macrostelesquadrilineatus,Mahanarvafimbriolata,筛豆龟蝽(Megacoptacribraria),巢莱修尾蚜(Megouraviciae),Melanaphispyrarius,高粱蚜(Melanaphissacchari);Melanocallis(=Tinocallis)caryaefoliae,Metcafiellaspp.,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dirhodum),黑缘平翅斑蚜(Monelliacostalis),Monelliopsispecanis;Myzocalliscoryli,Murgantiaspp.,瘤蚜属(Myzusspp.),如冬葱蚜(M.ascalonicus)、李瘤蚜(M.cerasi)、M.nicotianae、桃蚜(M.persicae)、黄药子瘤蚜(M.varians);黑茶藨子衲长管蚜(Nasonoviaribis-nigri),Neotoxopteraformosana,Neomegalotomusspp,黑尾叶蝉属(Nephotettixspp.),如马来亚黑尾叶蝉(N.malayanus)、二条黑尾叶蝉(N.nigropictus)、细小黑尾叶蝉(N.parvus)、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s);绿蝽属(Nezaraspp.),如稻绿蝽(N.viridul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Nysiushuttoni,稻蝽属(Oebalusspp.),如O.pugnax;Oncometopiaspp.,Ortheziapraelonga,Oxycaraenushyalinipennis,杨梅粉虱(Parabemisiamyricae),片盾蚧属(Parlatoriaspp.),Parthenolecaniumspp.,如P.corni、P.persicae;瘿绵蚜属(Pemphigusspp.),如囊柄瘿绵蚜(P.bursarius)、P.populivenae;玉米蜡蝉(Peregrinusmaidis)、蔗飞虱(Perkinsiellasaccharicida)、绵粉蚧属(Phenacoccusspp.),如P.aceris,P.gossypii;杨平翅绵蚜(Phloeomyzuspasserinii),忽布疣蚜(Phorodonhumuli),葡萄根瘤蚜属(Phylloxeraspp.),如P.devastatrix;甜菜拟网蝽(Piesmaquadrata),壁蝽属(Piezodorusspp.),如P.guildinii;苏铁褐点并盾蚧(Pinnaspisaspidistrae),臀纹粉蚧属(Planococcusspp.),如P.citri、P.ficus;Prosapiabicincta,梨形原绵蚧(Protopulvinariapyriformis),棉伪斑腿盲蝽(Psallusseriatus),Pseudacystapersea,桑盾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粉蚧属(Pseudococcusspp.),如康氏粉蚧(P.comstocki);木虱属(Psyllaspp.),如苹木虱(P.mali);金小蜂属(Pteromalusspp.),(Pulvinariaamygdali,Pyrillaspp.,笠圆盾蚧属(Quadraspidiotusspp.),如Q.perniciosus;Quesadagigas,平刺粉蚧属(Rastrococcusspp.),Reduviussenilis,Rhizoecusamericanus,红猎蝽属(Rhodniusspp.),冬葱瘤蛾蚜(Rhopalomyzusascalonicus);缢管蚜属(Rhopalosiphumspp.),如萝卜蚜(R.pseudobrassicas)、苹草缢管蚜(R.insertum)、玉米蚜(R.maidis)、禾谷缢管蚜(R.padi);Sagatodesspp.,可可褐盲蝽(Sahlbergellasingularis),黑盔蚧属(Saissetiaspp.),Sappaphismala,Sappaphismali,,Scaptocorisspp.,葡萄带叶蝉(Scaphoidestitan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Schizoneuralanuginosa,稻黑蝽属(Scotinophoraspp.),刺盾蚧(Selenaspidusarticulatus),禾谷网蚜(Sitobionavenae),长唇基飞虱属(Sogataspp.),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Solubeainsularis,Spissistilusfestinus(=Stictocephalafestina),梨冠网蝽(Stephanitisnashi),Stephanitispyrioides,Stephanitistakeyai,Tenalapharamalayensis,Tetraleurodesperseae,Therioaphismaculate,Thyantaspp.,如T.accerra、T.perditor;Tibracaspp.,广胸沫蝉属(Tomaspisspp.),声蚜属(Toxopteraspp.),如桔二叉蚜(T.aurantii);白粉虱属(Trialeurodesspp.),如T.abutilonea、T.ricini、白粉虱(T.vaporariorum);锥猎蝽属(Triatomaspp.),个木虱属(Triozaspp.),小叶蝉属(Typhlocybaspp.),尖盾蚧属(Unaspisspp.),如U.Citri、矢尖蚧(U.yanonensis);以及葡萄根瘤蚜(Viteusvitifolii);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例如Acanthomyopsinterjectus,新疆菜叶蜂(Athaliarosae),Attaspp.,如A.capiguara、切叶蚁(A.cephalotes)、切叶蚁(A.cephalotes)、A.laevigata、A.robusta、A.sexdens、A.texana,熊蜂属(Bombusspp.),Brachymyrmexspp.,Camponotusspp.,如佛罗里达弓背蚁(C.floridanus)、C.pennsylvanicus、C.modoc;Cardiocondylanuda,Chalibionsp,举腹蚁属(Crematogasterspp.),天鹅绒蚂蚁(Dasymutillaoccidentalis),松叶蜂属(Diprionspp.),姬胡蜂(Dolichovespulamaculata),Dorymyrmexspp.,Dryocosmuskuriphilus,Formicaspp.,实蜂属(Hoplocampaspp.),如H.minuta、苹叶蜂(H.testudinea);Iridomyrmexhumilis,毛蚁属(Lasiusspp.),如黑毛蚁(L.niger),阿根廷蚁(Linepithemahumile),Liometopumspp.,Leptocybeinvasa,Monomoriumspp.,如小黄家蚁(M.pharaonis),Monomorium,Nylandriafulva,Pachycondylachinensis,Paratrechinalongicornis,Paravespulaspp.,如P.germanica、P.pennsylvanica、P.vulgaris;Pheidolespp.,如褐大头蚁(P.megacephala);Pogonomyrmexspp.,如红蚂蚁(P.barbatus)、收割机蚂蚁(P.californicus),胡蜂(Polistesrubiginosa),Prenolepisimpairs,Pseudomyrmexgracilis,Schelipronspp.,Sirexcyaneus,Solenopsisspp.,如热带火蚁(S.geminata)、红火蚁(S.invicta)、S.molesta、黑火蚁(S.richteri)、南方火蚁(S.xyloni);Spheciusspeciosus,Sphexspp.,Tapinomaspp.,如T.melanocephalum、T.sessile;Tetramoriumspp.,如T.caespitum、T.bicarinatum,大胡蜂属(Vespaspp.),如黄边胡蜂(V.crabro);Vespulaspp.,如大黄蜂(V.squamosa);Wasmanniaauropunctata,Xylocopasp;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例如居屋艾蟋(Achetadomestica),意大利蝗(Calliptamusitalicus),澳洲草栖蝗(Chortoicetesterminifera),Ceuthophilusspp.,Diastrammenaasynamora,摩洛哥戟纹蝗(Dociostaurusmaroccanus),Gryllotalpaspp.,如非洲蝼蛄(G.africana)、蝼蛄(G.gryllotalpa);Gryllusspp.,非洲蔗蝗(Hieroglyphusdaganensis),印度黄檀蝗(Kraussariaangulifera),Locustaspp.,如飞蝗(L.migratoria)、褐色拟飞蝗(L.pardalina;Melanoplusspp.,如双纹黑蝗(M.bivittatus)、红足黑蝗(M.femurrubrum)、墨西哥黑蝗(M.mexicanus)、迁飞黑蝗(M.sanguinipes)、石栖黑蝗(M.spretus);条纹红蝗(Nomadacrisseptemfasciata),塞纳加尔小车蝗(Oedaleussenegalensis),Scapteriscusspp.,Schistocercaspp.,如美洲沙漠蝗(S.americana),沙漠蝗(S.gregaria),Stemopelmatusspp.,庭疾灶螽(Tachycinesasynamorus)和Zonozerusvariegatus;蜘蛛纲(Arachnida)害虫,例如蜱螨目(Acari),如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和疥螨科(Sarcoptidae),如花蜱属(Amblyommaspp.)(例如长星形壁虱(A.americanum)、热带花蜱(A.variegatum)、斑点钝眼蜱(A.maculatum)),锐缘蜱属(Argasspp.),如波斯锐缘蜱(A.persicu),牛蜱属(Boophilusspp.),如牛壁虱(B.annulatus)、消色牛蜱(B.decoloratus)、微小牛蜱(B.microplus),Dermacentorspp.,如森林革蜱(D.silvarum)、安氏革蜱(D.andersoni)、美洲大革蜱(D.variabilis),璃眼蜱属(Hyalommaspp.),如长喙璃眼蜱(H.truncatum),硬蜱属(Ixodesspp.),如蓖子硬蜱(I.ricinus)、浅红硬蜱(I.rubicundus)、黑脚硬蜱(I.scapularis)、全环硬蜱(I.holocyclus)、太平洋硬蜱(I.pacificus),Rhipicephalussanguineus,钝缘蜱属(Ornithodorusspp.),如毛白钝缘蜱(O.moubata、赫氏钝缘蜱(O.hermsi)、回归热蜱(O.turicata),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bacoti),刺耳扁虱(Otobiusmegnini),鸡皮刺螨(Dermanyssusgallinae),痒螨属(Psoroptesspp.),如绵羊疥病(P.ovis),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spp.),如血红扇头蜱(R.sanguineus)、具尾扇头蜱(R.appendiculatus)、外翻扇头蜱(R.evertsi),根螨属(Rhizoglyphusspp.),疥螨属(Sarcoptesspp.),如人疥螨(S.scabiei);以及瘿螨科(Eriophyidae),包括Aceriaspp.,如A.sheldoni、A.anthocoptes,Acallitusspp.,刺皮节蜱属(Aculopsspp.),如A.lycopersici、桔锈螨(A.pelekassi);刺瘿螨属(Aculusspp.),如苹果刺锈螨(A.schlechtendali);Colomerusvitis,枣叶锈螨(Epitrimeruspyri),桔皱叶刺瘿螨(Phyllocoptrutaoleivora;Eriophytesribis和瘿螨属(Eriophyesspp.),如柑橘瘿螨(Eriophyessheldoni);跗绒螨科(Tarsonemidae),包括半跗线螨属(Hemitarsonemusspp.),Phytonemuspallidus和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狭跗线螨属(Stenotarsonemusspp.),Steneotarsonemusspinki;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包括短须螨属(Brevipalpusspp.),如紫红短须螨(B.phoenicis);叶螨科(Tetranychidae),包括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spp.),真叶螨属(Eutetranychusspp.),小爪螨属(Oligonychusspp.),Petrobialatens,叶螨属(Tetranychusspp.),如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T.evansi、神泽叶螨(T.kanzawai)、太平洋叶螨(T.pacificus)、T.phaseulus、棉叶螨(T.telarius)和二点叶螨(T.urticae);苜蓿苔螨(Bryobiapraetiosa);全爪螨属(Panonychusspp.),如苹果叶螨(P.ulmi)、橘全爪螨(P.citri);Metatetranychusspp.和小爪螨属(Oligonychusspp.),如草地小爪螨(O.pratensis))、O.perseae,Vasateslycopersici;Raoiellaindica,果螨科(Carpoglyphidae),包括Carpoglyphusspp.;Penthaleidaespp.,如Halotydeusdestructor;蠕形螨科(Demodicidae)数种,如Demodexspp.;Trombicidea,包括Trombiculaspp.;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包括Ornothonyssusspp.;蒲螨科(Pyemotidae),包括Pyemotestritici;Tyrophagusputrescentiae;螨科(Acaridae),包括Acarussiro;蜘蛛目(Araneida),例如毒蜘蛛(Latrodectusmactans),Tegenariaagrestis,Chiracanthiumsp,Lycosasp,Achaearaneatepidariorum和褐丝蛛(Loxoscelesreclusa);线虫动物门(PhylumNematoda)害虫,例如植物寄生性线虫,如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如北方根结线虫(M.hapla)、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胞囊线虫,球胞囊线虫属(Globodera),如马铃薯金线虫(G.rostochiensis);胞囊线虫属(Heterodera),如禾谷胞囊线虫(H.avenae)、大豆胞囊线虫(H.glycines)、甜菜胞囊线虫(H.schachtii)、三叶草胞囊线虫(H.trifolii);种子肿瘿线虫,粒线虫属(Anguina);茎叶线虫,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如水稻干尖线虫(A.besseyi);刺线虫,针刺线虫属(Belonolaimus),如杂草刺线虫(B.longicaudatus);松线虫,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如松材线虫(B.lignicolus)、松材线虫(B.xylophilus);环形线虫,环纹线虫属(Criconema),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如C.xenoplax和C.ornata,以及轮线虫属(Criconemoides),如Criconemoidesinformis,中环线虫属(Mesocriconema);球茎线虫,茎线虫属(Ditylenchus),如腐烂茎线虫(D.destructor)、甘薯茎线虫(D.dipsaci);锥线虫,锥线虫属(Dolichodorus);螺旋形线虫,多带螺旋(Heliocotylenchusmulticinctus);鞘线虫和鞘形线虫,鞘线虫属(Hemicycliophora)和Hemicriconemoides属;Hirshmanniella属;冠线虫,纽带线虫(Hoplolaimus)属;假根结线虫,真珠线虫属(Nacobbus);针线虫,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如伸展长针线虫(L.elongatus);根腐线虫,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如最短尾短体线虫(P.brachyurus)、疏忽短体线虫(P.neglectus)、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P.curvitatus、古迪短体线虫(P.goodeyi);穿孔线虫,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如香蕉穿孔线虫(R.similis);Rhadopholusspp.;Rhodopholusspp.;肾形线虫,肾状线虫属(Rotylenchulusspp.),如盘旋线虫(R.robustus)、肾形肾脏线虫(R.reniformis);盾线虫(Scutellonema)属;残根线虫,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spp.,如T.obtusus、原始毛刺线虫(T.primitivus);类毛刺属(Paratrichodorus),如P.minor;阻长线虫,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如克莱顿矮化线虫(T.claytoni)、不定矮化线虫(T.dubius);柑桔线虫,小垫刃线虫(Tylenchulus)属,如柑桔半穿刺线虫(T.semipenetrans);剑线虫,剑线虫属(Xiphinema);以及其他植物寄生性线虫种属;等翅目(Isoptera)昆虫,例如黄颈木白蚁(Calotermesflavicollis),Coptotermesspp.,如台湾乳白蚁(C.formosanus)、C.gestroi、C.acinaciformis;Cornitermescumulans,Cryptotermesspp.,如C.brevis、C.cavifrons;Globitermessulfureus,Heterotermesspp.,如金黄异白蚁(H.aureus)、长头异白蚁(H.longiceps)、甘蔗白蚁(H.tenuis);Leucotermesflavipes,土白蚁属(Odontotermesspp.),Incisitermesspp.,如I.minor、I.Snyder;Marginitermeshubbardi,Mastotermesspp.,如M.darwiniensis,Neocapritermesspp.,如N.opacus,N.parvus;Neotermesspp.,Procornitermesspp.,Zootermopsisspp.,如Z.angusticollis、Z.nevadensis,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spp.),如R.hesperus、R.tibialis、黄胸散白蚁(R.speratus)、黄肢散白蚁(R.flavipes)、R.grassei、欧洲散白蚁(R.lucifugus)、R.santonensis、美小黑散白蚁(R.virginicus);Termesnatalensis;蜚蠊目(Blattaria)昆虫,例如Blattaspp.,如东方蜚蠊(B.orientalis)、B.lateralis;Blattellaspp.,如B.asahinae、德国小蠊(B.germanica);马德拉蜚蠊(Leucophaeamaderae),Panchloranivea,Periplanetaspp.,如美洲大蠊(P.americana)、澳洲蜚蠊(P.australasiae)、棕色蜚蠊(P.brunnea)、黑胸大蠊(P.fuligginosa)、日本大蠊(P.japonica);Supellalongipalpa,Parcoblattapennsylvanica,Eurycotisfloridana,Pycnoscelussurinamensis,蚤目(Siphonoptera)昆虫,例如Cediopsyllasimples,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spp.),Ctenocephalidesspp.,如(猫跳蚤(C.felis)、狗跳蚤(C.canis),印鼠客蚤(Xenopsyllacheopis),致痒蚤(Pulexirritans),Trichodectescanis,穿皮潜蚤(Tungapenetrans)和具带病蚤(Nosopsyllusfasciatus);缨尾目(Thysanura)昆虫,例如西洋衣鱼(Lepismasaccharina)、Ctenolepismaurbana和斑衣鱼(Thermobiadomestica);唇足纲(Chilopoda)害虫,例如地蜈蚣属(Geophilusspp.)、蚰蜒属(Scutigeraspp.),如Scutigeracoleoptrata;倍足纲(Diplopoda)害虫,例如Blaniulusguttulatus、Julusspp.、Narceusspp.;综合纲(Symphyla)害虫,例如Scutigerellaimmaculata,革翅目(Dermaptera)昆虫,例如欧洲球螋(Forficulaauricularia),弹尾目(Collembola)昆虫,例如棘跳虫属(Onychiurusssp.),如武装棘跳虫(Onychiurusarmatus),等足目(Isopoda)害虫,例如鼠妇(Armadillidiumvulgare)、栉水虱(Oniscusasellus)、球鼠妇(Porcellioscaber);毛虱目(Phthiraptera)昆虫,例如畜虱属(Damaliniaspp.);人虱属(Pediculusspp.),如人头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人体虱(Pediculushumanuscorporis),Pediculushumanushumanus;阴虱(Pthiruspubis);血虱属(Haematopinusspp.),如牛血虱(Haematopinuseurysternus)、猪血虱(Haematopinussuis);颚虱属(Linognathusspp.),如犊颚虱(Linognathusvituli);牛虱(Bovicolabovis)、鸡虱(Menopongallinae)、大鸡虱(Menacanthusstramineus)和水牛盲虱(Solenopotescapillatus),嚼虱属(Trichodectesspp.);可以由式(I)化合物防治的其他害虫品种的实例包括软体动物门(Phylum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例如饰贝属(Dreissenaspp.);腹足纲(Gastropoda),例如阿勇蛞蝓属(Arionspp.)、双脐螺属(Biomphalariaspp.)、小泡螺属(Bulinusspp.)、Derocerasspp.、土蜗属(Galbaspp.)、椎实螺属(Lymnaeaspp.)、钉螺属(Oncomelaniaspp.),福寿螺(Pomaceacanaliclata),琥珀螺属(Succineaspp.);蠕虫纲(helminths),例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斯里兰卡钩口线虫(Ancylostomaceylanicum)、巴西钩口线虫(Acylostomabraziliensis)、钩口线虫属(Ancylostomaspp.)、似引蛔线虫(Ascarislubricoides)、蛔虫属(Ascarisspp.)、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帝汶布鲁线虫(Brugiatimori)、仰口线虫属(Bunostomumspp.)、夏伯特线虫属(Chabertiaspp.)、枝睾吸虫属(Clonorchisspp.)、古柏线虫属(Cooperiaspp.)、双腔吸虫属(Dicrocoeliumspp.)、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filaria)、阔叶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medinensis)、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蠕形住肠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片吸虫属(Faciolaspp.)、血矛线虫属(Haemonchusspp.)如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异刺线虫属(Heterakisspp.)、矮小啮壳绦虫(Hymenolepisnana)、猪圆线虫属(Hyostrongulusspp.)、罗阿罗阿线虫(LoaLoa)、细颈线虫属(Nematodirusspp.)、结节线虫属(Oesophagostomumspp.)、后睾吸虫属(Opisthorchisspp.)、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volvulus)、奥斯脱线虫属(Ostertagiaspp.)、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spp.)、血吸虫属(Schistosomenspp.)、富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fuelleborni)、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粪圆线虫属(Stronyloidesspp.)、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猪带绦虫(Taeniasolium)、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a)、株布氏旋毛虫(Trichinellabritovi)、南方旋毛虫(Trichinellanelsoni)、伪方定毛形线虫(Trichinellapseudopsiralis)、毛圆线虫属(Trichostrongulusspp.)、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uria)、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其中R2b和R2c分别为F和Cl的式IA的试验化合物列于表C.1中,这些化合物对应于式IAA:化合物通过HPLC表征:HPLCPhenomenexKinetex1,7μmXB-C18100A,50x2,1mm",流动相:A:水+0,1%TFA;B:CAN;温度:60℃;梯度:5%B至100%B在1,50min;100%B0,25min;流速:0,8ml/min至1,0ml/min,在1,51min;MS方法:ESI正性;质量(m/z):100-700"。表C.1II.农药活性评价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活性由下述生物学试验证实和评价。B.1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浓度溶于1:1(体积比)蒸馏水:丙酮的混合物中。以0.01体积%的比例加入表面活性剂(KineticHV)。在使用当天制备试验溶液。将卷心菜的叶子浸入试验溶液中并风干。将被处理叶子置于衬有湿润滤纸的陪替氏皿中并用10只三龄幼虫接种。在处理后72小时记录死亡率。还使用0-100%的评分记录进食损害。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分别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2绿桃蚜(Myzuspersicae)为了通过内吸方式评价对绿桃蚜(Myzuspersicae)的防除,试验单元由在人造膜下含有液体人工膳食的96孔微滴定板组成。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吸移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吸移于蚜虫膳食上,重复两次。在施用之后,将5-8只蚜虫成虫置于微滴定板孔内的人工膜上。然后使蚜虫在被处理蚜虫膳食上吸食并在约23±1℃和约50±5%相对湿度下温育3天。然后肉眼评价蚜虫死亡率和繁殖力。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7、I-18、I-19、I-20分别在2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3巢菜修尾蚜(Megouraviciae)为了通过接触或内吸方式评价对巢菜修尾蚜(Megouraviciae)的防除,试验单元由含有宽菜豆叶片的24孔微滴定板构成。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以2.5μl喷雾于叶片上,重复两次。在施用之后,将叶片风干并将5-8只蚜虫成虫置于微滴定板孔内的叶片上。然后使蚜虫在被处理叶片上吸食并在约23±1℃和约50±5%相对湿度下温育5天。然后肉眼评价蚜虫死亡率和繁殖力。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9、I-20分别在2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4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为了评价对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的防除,试验单元由含有昆虫膳食和15-25只烟芽夜蛾卵的96孔微滴定板组成。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以10μl喷雾于昆虫膳食上,重复两次。在施用之后,将微滴定板在约28±1℃和约80±5%相对湿度下温育5天。然后肉眼评价卵和幼虫死亡率。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分别在2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5墨西哥棉铃象(Anthonomusgrandis)为了评价对墨西哥棉铃象(Anthonomusgrandis)的防除,试验单元由含有昆虫膳食和5-10只墨西哥棉铃象卵的96孔微滴定板构成。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以5μl喷雾于昆虫膳食上,重复两次。在施用之后,将微滴定板在约25±1℃和约75±5%相对湿度下温育5天。然后肉眼评价卵和幼虫死亡率。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分别在2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6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为了评价对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的防除,试验单元由含有昆虫膳食和50-80只地中海实蝇虫卵的微滴定板构成。使用含有75体积%水和25体积%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使用定制微雾化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以5μl喷雾于昆虫膳食上,重复两次。在施用之后,将微滴定板在约28±1℃和约80±5%相对湿度下温育5天。然后肉眼评价卵和幼虫死亡率。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和I-2分别在25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7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corbetti)用于生物分析的兰花蓟马成虫得自持续维持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种群。为了试验目的,将试验化合物在加有0.01体积%KineticHV的丙酮:水的1:1混合物(体积比)中稀释。各化合物的蓟马防除效力通过使用花浸技术评价。将各完整兰花的所有花瓣浸入处理溶液中并在陪替氏皿中干燥。被处理花瓣与约20只蓟马成虫一起放入各可再密封塑料容器中。所有试验场所在分析持续期间维持在连续光照和约28℃的温度下。3天后计数各花瓣上的活蓟马数。处理后72小时记录死亡百分数。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I-20分别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8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virescens)在喷雾前24小时将稻秧苗清洁并洗涤。将活性化合物在1:1丙酮:水(体积比)中配制并加入0.01体积%表面活性剂(KineticHV)。将盆栽稻秧苗用5-6ml试验溶液喷雾,风干,用聚酯薄膜笼覆盖并用10只成虫接种。将被处理稻植株保持在约28-29℃和约50-60%的相对湿度下。72小时后记录死亡率百分数。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20分别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9神泽叶螨(Tetranychuskanzawai)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浓度溶于1:1(体积比)蒸馏水:丙酮的混合物中。以0.01体积%的比例加入表面活性剂(KineticHV)。在使用当天制备试验溶液。将4-5天大的盆栽豇豆用自来水清洁,并使用空气驱动的手动雾化器喷雾1-2ml试验溶液。使经处理的植株风干,随后通过夹持来自饲养种群的木薯叶面部分而用30只或更多的螨虫接种。将经处理的植株置于约25-27℃和约50-60%相对湿度的保藏室中。处理72小时后评价死亡百分数。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20分别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10南方灰翅夜蛾(Spodopteraeridania)在环己酮中将活性化合物配制成在管中供应的10,000ppm溶液。将管插入装备有雾化喷嘴的自动静电喷雾器中并且它们用作储备溶液,在50%丙酮:50%水(体积比)中制备较低稀释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0.01体积%的量包括在该溶液中。将2株利马豆植株(栽培品种为Sieva)栽种到盆中并在第一真叶阶段选取进行处理。通过装备有雾化喷嘴的自动静电植株喷雾器将试验溶液喷雾于叶面。在喷雾器通风橱中干燥各植株,然后从喷雾器中取出。将各盆置于具有拉链封闭的穿孔塑料袋中。将约10-11只灰翅夜蛾幼虫放入该袋中并将该袋拉链封闭。将试验植株在生长室中于约25℃和约20-40%的相对湿度下保持4天,避免直接暴露于荧光(24小时光照期)以防止在袋内截热。处理后4天评价与未处理对照植物相比的死亡率和进食减退。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5、I-6、I-7、I-8、I-9、I-11、I-12分别在1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11稻绿蝽(Nezaraviridula)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浓度溶于1:1(体积比)蒸馏水:丙酮的混合物中。以0.01体积%的比例加入表面活性剂(KineticHV)。在使用当天制备试验溶液。将大豆豆荚置于衬有湿润滤纸的玻璃陪替氏皿中并用10只晚期三龄稻绿蝽接种。使用手动雾化器将约2ml溶液喷入各陪替氏皿中。试验场所保持在约25℃下。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数。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5、I-20分别在3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12大豆褐椿(Euschistusheros)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浓度溶于1:1(体积比)蒸馏水:丙酮的混合物中。以0.01体积%的比例加入表面活性剂(KineticHV)。在使用当天制备试验溶液。将大豆豆荚置于可微波的塑料杯中并用10只成虫阶段大豆褐椿接种。使用手动雾化器将约1ml溶液喷入各杯,昆虫和所存在的食物中。提供水源(含水棉芯)。各处理重复2次。试验场所保持在约25℃下。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数。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3、I-5分别在1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B.13茶翅蝽(Halyomorphahalys)将活性化合物以所需浓度溶于1:1(体积比)蒸馏水:丙酮的混合物中。以0.01体积%的比例加入表面活性剂(KineticHV)。在使用当天制备试验溶液。将行种花生(Rowpeanut)和大豆种子置于可微波的塑料杯中并用5只成虫阶段茶翅蝽接种。使用手动雾化器将约1ml溶液喷入各杯,昆虫和所存在的食物中。提供水源(含水棉芯)。各处理重复4次。试验场所保持在约25℃下。5天后记录死亡百分数。在该试验中,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化合物I-1、I-2、I-3、I-5、I-6、I-7、I-8、I-9、I-10、I-11、I-12、I-13、I-20分别在100ppm下显示出至少75%的死亡率。本发明混合物的生物学活性协同增效作用可描述为其中两种或更多种化合物的组合效果高于各化合物单独效果之和的相互作用。两种混合配对(X和Y)之间就防除百分比而言的协同效果可使用Colby方程(Colby,S.R.,1967,CalculatingSynergisticandAntagonisticResponsesinHerbicideCombinations,Weeds,15,20-22)计算:当观察到的组合防除效果高于所预期的组合防除效果(E)时,则该组合效果是协同增效的。下列试验证明了本发明的化合物、混合物或组合物对特定害虫的防除功效。然而,由所述化合物、混合物或组合物提供的害虫防除保护不限于这些种属。在某些情况下,发现本发明的化合物与其他无脊椎害虫防除化合物或试剂的组合显示出对某些重要的无脊椎害虫的协同增效效果。混合物或组合物之间的协同或拮抗分析使用Colby方程确定。为了通过内吸方式评价对绿桃蚜(Myzuspersicae)的防除,试验单元由在人造膜下含有液体人工膳食的96孔微滴定板组成。使用含有75%水和25%DMSO的溶液配制化合物或混合物。使用定制吸移器将不同浓度的配制化合物或混合物吸移于蚜虫膳食上,重复两次。对这些试验中的试验混合物而言,分别将相同体积的两种混合配对以所需浓度混合在一起。在施用之后,将5-8只蚜虫成虫置于微滴定板孔内的人工膜上。然后使蚜虫在被处理蚜虫膳食上吸食并在23±1℃和50±5%RH下温育3天。然后肉眼评价蚜虫死亡率和繁殖力。对所试验的混合物而言,结果列于下文中。化合物ppm平均防除%甲体氯氰菊酯100I-10.40甲体氯氰菊酯+I-110+0.475**根据Colby方程的协同增效防除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