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抑制水稻穗萌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6818发布日期:2018-06-22 22:4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抑制水稻穗萌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666.67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5%,我国每年至少需要杂交稻种子23万吨,全国每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10万公顷。杂交稻制种中,种子在成熟后期易穗萌或发生萌发性生理变化而严重影响种子播种品质和耐藏性。资料显示,正常年份易穗萌品种种子穗上发芽率为5%~10%,遇灾害天气年份穗芽率可高达20%左右,制种水稻一经穗萌,种子将失去播种功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穗萌是杂交水稻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直是困扰杂交稻制种的大问题,其抑制着杂交水稻的发展,科研人员也一直致力于解决穗萌这个难题,因此研发一种在水稻种子收获季节,能够抑制穗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抑制水稻穗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穗萌抑制率低,抑制时间短,部分抑制剂中含有对水稻种子有害的成分,在接触抑制后种子发芽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制备出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抑制水稻穗萌,穗萌抑制率高,抑制作用时间长,对种子没有任何损害,解除抑制后与未处理的种子具有同等的发芽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0.006%~60%、分散润湿剂0.1%~10%、抗菌剂1%~5%、增效剂1%~5%,余量为填充剂;所述穗萌抑制因子选自S-诱抗素、多效唑、乙烯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菌剂为莽草酸、柚皮甙、染料木素、芦荟甙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穗萌抑制因子中,所述S-诱抗素占所述调节剂的质量分数为0.006%~40%,所述多效唑占所述调节剂的质量分数为0~15%、所述乙烯利占所述调节剂的质量分数为0~40%。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散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磺酸钠以及木质磺酸钙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中,两种组分质量比为1~3:1。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增效剂为吐温20、吐温80、苦瓜提取物、仙人掌提取物以及杨树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苦瓜提取物、所述仙人掌提取物以及所述杨树花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均不低于50%。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氨基酸、叶面肥、水溶肥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若所述调节剂为液体时,所述填充剂为水、无水乙醇、丙三醇以及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若所述调节剂为固体时,所述填充剂为酸碱助溶物、乳糖、葡萄糖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酸碱助溶物选自一铵化合物、二铵化合物、碳酸钠、己二酸以及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在抑制水稻穗萌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抑制水稻穗萌,穗萌抑制率为88%~99.5%,抑制作用时间为5~30天,并且使用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没有任何损害,解除抑制后与未处理的种子具有同等的发芽率,可以避免因穗萌而造成的发芽率低,或者发芽品质低的问题;并且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对喷施浓度的调节来控制种子的抑制时间,便于随取随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S-诱抗素60%、分散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抗菌剂(莽草酸与柚皮甙,且两种组分质量比为1:1)5%、增效剂(苦瓜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80%)5%、填充剂(酸碱助溶物:碳酸氢铵与己二酸混合物,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20%)20%;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粉剂,然后将粉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3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上述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7天整株喷施,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2%,抑制作用时间为5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S-诱抗素0.006%、多效唑15%、乙烯利40%)、分散润湿剂(木质磺酸钠)5%、抗菌剂(柚皮甙与染料木素混合物,两种组分质量比为2:1)2%、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吐温20与仙人掌提取物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1;所述仙人掌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60%)2%,填充剂(酸碱助溶物:碳酸铵)37.994%;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粒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75ppm,在易穗萌时期,将上述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15天喷稻穗,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88%,抑制作用时间为24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S-诱抗素20%、乙烯利10%)、分散润湿剂(木质磺酸钙)0.1%、抗菌剂(染料木素与芦荟甙,两种组分质量比为3:1)1%、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苦瓜提取物、仙人掌提取物以及杨树花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50%,所述仙人掌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50%,所述杨树花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50%)1%,填充剂(丙三醇)67.9%;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水剂,然后用水稀释,稀释浓度为10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上述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7天喷稻穗,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0%,抑制作用时间为15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S-诱抗素60%、分散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抗菌剂(莽草酸与柚皮甙,且两种组分质量比为1:1)3%、增效剂(苦瓜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80%)3%、填充剂(酸碱助溶物:碳酸氢铵、柠檬酸与己二酸混合物,三者质量比为1:2:2)24%;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粉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30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上述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10天整株喷施,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6%,抑制作用时间为20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S-诱抗素60%、分散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抗菌剂(莽草酸与柚皮甙,且两种组分质量比为1:1)3%、增效剂(苦瓜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80%)3%、填充剂(葡萄糖)24%;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有机溶液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40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上述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15天喷稻穗,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0%,抑制作用时间为24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穗萌抑制因子S-诱抗素60%、分散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抗菌剂(莽草酸与柚皮甙,且两种组分质量比为1:1)3%、增效剂(吐温20、吐温80以及苦瓜提取物,所述苦瓜提取物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50%)3%、填充剂(酸碱助溶物:碳酸氢铵与己二酸混合物,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20%)24%;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有机溶液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10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上述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18天喷稻穗,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5%,抑制作用时间为25天。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添加氨基酸配制成粉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75ppm,在易穗萌时期,将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15天喷稻穗,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7%,抑制作用时间为24天。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中添加氨基酸和叶面肥配制成粉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3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7天喷稻穗,实验测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8%,抑制作用时间为15天。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中添加氨基酸、叶面肥和水溶肥配制成粒剂,然后将粒剂用水溶解并稀释,稀释浓度为100ppm,在易穗萌时期,将稀释液在水稻收割前20天喷稻穗,实验测得颗对种子发芽抑制率为99.5%,抑制作用时间为28天。

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而处于休眠期的种子,只是暂时性的休眠,并不丧失其萌芽能力,在适于种子萌芽的环境中能够打破休眠,恢复发芽能力,且发芽率正常,与未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一致。

以上实施例中均包含除喷施物均为水,其他均和各实施例中的实验条件相同的空白对照实验,数据均为参照空白对照实验所得。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