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收获机转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200发布日期:2018-09-21 19:3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上的转弯总成。



背景技术:

玉米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甚至收割后旋耕土地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机具。传统玉米收获机在地里进行收获作业时,采用“差速”转向结构实现转向,亦有采用单轮离合控制的“双离合”结构实现转向。不管采用哪种转向结构,现有技术都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转弯总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收获机转弯总成,包括轮轴和轮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轴的一端设置动轮组件,另一端设置定轮组件,所述动轮组件包括动轮内圈、动轮外圈和钢球,动轮内圈设置于动轮外圈内,并固套于轮轴上,动轮外圈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相固定,在所述动轮内圈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具有升程特性的圆滑曲面,动轮外圈上均布的定位孔中设有钢球,钢球与升程特性的圆滑曲面一一对应;所述定轮组件包括定轮内圈和定轮外圈,定轮内圈设置于定轮外圈内,并固套于轮轴上,定轮外圈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相固定,在定轮内圈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凸块,定轮外圈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凸块相配合的第二凸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有动力带动轮轴旋转时,动轮内圈随轮轴一起转动,动轮内圈先转过一定角度,由于动轮内圈上的圆滑曲面具有升程特性,随着动轮内圈的转动,圆滑曲面推动钢球往定位孔内运动,直至钢球被锁死,动轮内圈与动轮外圈接合在一起,实现无间隙传动;定轮内圈随轮轴一起转动,由于内轮内圈上的第一凸块与定轮外圈上的第二凸块相互周向限位,这样定轮内圈推动定轮外圈,实现同步旋转。

当轮轴无动力输入时,手推玉米收获机,钢球处于自由状态,动轮外圈能够相对于动轮内圈360°自由旋转,称为“动轮”;而定轮外圈转过一定角度后,在第一、第二凸块的作用下与定轮内圈实现锁紧,成为两轮转向时的“定轮”。

由此可见,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易于装配,而且生产成本低,转向操作简单、方便、省力,并且转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好。定轮外圈相对于定轮内圈能够倒转,这样工作时的旋转定点位置可任意调整(前后推动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动轮外圈上的定位孔为锥形。

为了便于动轮组件与轮胎组件安装,确保连接的牢靠性,所述动轮外圈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圆环状的第一裙边,该第一裙边通过多颗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定轮组件与轮胎组件安装,确保连接的牢靠性,所述定轮外圈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圆环状的第二裙边,该第二裙边通过多颗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动轮外圈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与轮轴相支承,动轮内圈位于两个第一轴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定轮外圈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与轮轴相支承,定轮内圈位于两个第二轴承之间。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转向灵活、可靠,操作既方便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玉米收获机的轮轴1优选采用六方轴,在轮轴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轮胎组件2,轮胎组件2采用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轮轴1上并排安装两个轴承座10,以便于与玉米收获机的机架连接。其中一个轴承座10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2之间设置双联链轮11,该双联链轮11固套于轮轴1上,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轮轴1.

如图1至图5所示,在轮轴1的一端设置动轮组件,另一端设置定轮组件。本实施例中,轮轴1的左端为动轮组件,右端为定轮组件。动轮组件包括动轮内圈3、动轮外圈4和钢球5,动轮内圈3设置于动轮外圈4内,并固套于轮轴1上。动轮外圈4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8与轮轴1相支承,动轮内圈3位于两个第一轴承8之间。动轮外圈4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圆环状的第一裙边41,该第一裙边41通过多颗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2固定连接。在动轮内圈3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具有升程特性的圆滑曲面,圆滑曲面与动轮外圈4之间形成“楔形”空间。圆滑曲面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五个。在动轮外圈4上均布有多个定位孔,该定位孔为锥形,定位孔与升程特性的圆滑曲面一一对应。在每个定位孔中均设有钢球5,钢球5的部分球体位于对应的“楔形”空间内。

如图1、图4、图5所示,定轮组件包括定轮内圈6和定轮外圈7,定轮内圈6设置于定轮外圈7内,并固套于轮轴1上。定轮外圈7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9与轮轴1相支承,定轮内圈6位于两个第二轴承9之间。在定轮外圈7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圆环状的第二裙边72,该第二裙边72通过多颗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对应侧的轮胎组件2固定连接。定轮内圈6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第一凸块61,定轮外圈7的内壁上一体形成有与第一凸块61相配合的第二凸块71,第一凸块61和第二凸块71能够在周向上相互限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有动力带动轮轴1旋转时,动轮内圈3随轮轴1一起转动,动轮内圈3先转过一定角度,由于动轮内圈3上的圆滑曲面具有升程特性,随着动轮内圈3的转动,圆滑曲面推动钢球5往定位孔内运动,直至钢球5被锁死,动轮内圈3与动轮外圈4接合在一起,实现无间隙传动;定轮内圈6随轮轴1一起转动,由于内轮内圈6上的第一凸块61与定轮外圈7上的第二凸块71相互周向限位,这样定轮内圈推动定轮外圈,实现同步旋转。

当轮轴1无动力输入时,手推玉米收获机,钢球5处于自由状态,动轮外圈4能够相对于动轮内圈360°自由旋转,称为“动轮”;而定轮外圈7转过9/10角度后,在第一、第二凸块的作用下与定轮内圈实现锁紧,成为两轮转向时的“定轮”。

本发明利用左右两边轮胎不同自由度的柔性自调节原理实现转向,切断玉米收获机的动力后手推即可完成,不仅操作简单、便捷,而且转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好。当然,在不切断动力的时候,手推玉米收获机也可完成转向,只需推动动轮外圈的转速超过轮轴的转速即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