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4664发布日期:2018-09-21 19:4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绿地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绿地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不仅是在景观上具有重要柔化和美化城市的效果,同时也具有调节小气候、改善空气条件、节能减排等重要生态功能。其中,城市绿地因其不同种类组成、不同群落结构以及不同空间组分将会对所在场地的近地小气候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临近建筑的绿地将直接影响建筑的采光与通风。以往此类绿地设计较多考虑其植物景观效果以及对建筑采光的影响,而较少考虑绿地其他调节小气候功能对建筑区域的影响。因而,直接临近建筑的绿地的植物选择和空间布局将直接影响建筑对风与光的调控。不合理的植物选择配置和空间布局将会增加建筑的额外能耗,不利于节能减排。现有技术中未见相关领域的记载。

城市内涝也是近年来城市的新出现问题,经研究,城市内涝不仅在于排水设施老化,管廊的排水速度跟不上地面雨水汇聚的速度。还在于,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大面积的路面硬化,致使土体基本失去了临时蓄水的功能,地表水不能经过地面渗透进入土体,进而进入到地下水中。这加剧了排水设施的压力。中国专利文献CN 102966165A记载了一种利用绿化区吸附层消减城市内涝的系统及消减内涝的方法,提出了利用绿化区聚集储存雨水的方案,实现消峰减排、缓解内涝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及方法,能够在不影响建筑物采光的前提下,提升建筑物绿地结构的防风性能,间接降低低层建筑的冬季能耗。优选的方案中,能够利用建筑物绿地实现缓解内涝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在低层建筑迎着主导风向的方向设有常绿绿篱,在常绿绿篱与低层建筑之间设有阳光区,在常绿绿篱之外设有乔木区域。

优选的方案中,阳光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低层建筑一层层高的高度;

常绿绿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c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常绿绿篱的高度达到低层建筑每层层高的1/3。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常绿绿篱围绕低层建筑的一面到三面。

优选的方案中,乔木区域由多颗乔木组成,乔木的分枝点高度应大于常绿绿篱的高度;

所述的乔木选用三角形林冠的乔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乔木还设有固根装置;

所述的固根装置中,固根框埋设在土中,乔木的根球位于固根框内,在固根框的外缘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拉环;

支撑件的上端与树干固定装置连接,树干固定装置为可开合的环状结构,树干固定装置与乔木的树干连接,支撑件的下端与固根框固定连接;

还设有多根拉绳,拉绳的一端与拉环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树干固定装置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在固根框的底部设有多根竖直的立柱,立柱的底部设有孔;

在底板上设有多个锚桩,立柱与锚桩套接;

在固根框的侧面和底面设有挡土网,挡土网的孔径足够使乔木的须根伸出。

优选的方案中,在乔木区域周围的地下设有快速蓄水区域;

所述的快速蓄水区域内填埋有废弃的混凝土块。

一种采用上述的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层建筑的周围设置风向风速计,统计主导风向的数据;

s2、迎着主导风向距离低层建筑一段距离设置常绿绿篱;

s3、在常绿绿篱之外设置乔木区域;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低层建筑冬季防风。

优选的,在s3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在底板上浇筑锚桩;

s32、在地面组装固根装置,组装挡土网;

s33、将固根装置置于底板上,并将立柱与锚桩套接;

在固根装置周围设置快速蓄水区域;

将乔木的根球置于固根装置内;

s34、施加水肥、培土,完成乔木的栽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及方法,通过在低层建筑周围设置常绿绿篱和乔木区域,实现在绿地的景观功能之外,还附加了气候调节的功能,本发明通过常绿绿篱和乔木区域的组合,在不影响低层建筑采光的前提下,引导通过乔木下层通透结构的主导风在低层建筑前上升,提高了绿地的防风效果,间接降低了低层建筑的冬季取暖能耗。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固根装置,能够提高乔木的抗倒伏性能,设置的立柱和锚桩的连接结构,能够便于乔木的二次移栽。设置的挡土网,配合打顶操作等手段,能够控制乔木的生长高度。设置的快速蓄水区域,能够快速将建筑物周围的雨水临时存储起来,以缓解排水设施的排水压力。本发明的结构及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推广,节能环保的效益明显,本发明尤其对于高密度城市区域小型绿地的建设布局具有极高的指导应用价值,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根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固根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风向风速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风向风速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乔木区域1,常绿绿篱2,固根装置3,固根框31,框体311,延伸部312,拉环32,拉绳33,支撑件34,立柱35,挡土网36,横向连杆37,树干固定装置38,连接板39,主导风向4,低层建筑5,快速蓄水区域6,阳光区7,锚桩8,底板9,根球10,风向风速计11,测速绳111,风锤112,活动内芯113,壳体11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中,一种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在低层建筑5迎着主导风向4的方向设有常绿绿篱2,在常绿绿篱2之外设有乔木区域1。由此结构,利用乔木区域1和常绿绿篱2的组合结构,提高防风效果,主导风从乔木区域1的树冠下方通过,在前进过程中碰到常绿绿篱2,被常绿绿篱2引导主导风上升,从而避免主导风直吹低层建筑5,减少低层建筑5的冬季取暖能耗。

本例中,低层建筑5是指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5米,且建筑层数小于等于4层的建筑,或者指高层建筑的底部地面以上的4层。最佳的高度为10米,建筑层数小于3层,或者指高层建筑的底部地面以上的3层。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常绿绿篱2:是指由常绿灌木或常绿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几何规则式的种植结构。

主导风向4:是指某区域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即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大于等于30%。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风向风速计,以确定主导风向。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常绿绿篱2与低层建筑5之间设有阳光区7,阳光区7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低层建筑5一层层高的高度;由此结构,避免影响低层建筑5的采光。

常绿绿篱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c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常绿绿篱2的高度达到低层建筑5每层层高的1/3。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常绿绿篱2围绕低层建筑5的一面到三面。常绿绿篱应在低层建筑周边形成一定围合,但在主导风向的方向开放。

优选的方案中,乔木区域1由多颗乔木组成,乔木的分枝点高度应大于常绿绿篱2的高度;

所述的乔木选用三角形林冠的乔木。进一步优选的,选用叶面积总量较高的乔木,例如针叶树种。

实施例2:

现有的低层建筑5,通常位于底板9的上方,底板9的下方,通常设置为车库。即底板9至地面高度通常不会超过1.5米。因此防止乔木的倒伏较为重要。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如图1、3、4中,所述的乔木还设有固根装置3;

所述的固根装置3中,固根框31埋设在土中,乔木的根球10位于固根框31内,在固根框31的外缘设有延伸部312,延伸部312上设有拉环32;

支撑件34的上端与树干固定装置38连接,树干固定装置38为可开合的环状结构,树干固定装置38与乔木的树干连接,支撑件34的下端与固根框31固定连接;

还设有多根拉绳33,拉绳33的一端与拉环32连接,拉绳33的另一端与树干固定装置38连接。在拉绳33上设有螺纹套筒,以调节拉绳33的长度。树干固定装置38用于抱持固定乔木的树干,固根框31用于与土体可靠结合,通过拉绳33将固根框31与树干固定装置38可靠连接,大幅提高了乔木抗倒伏的性能,进而提高防风效果。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在固根框31的底部设有多根竖直的立柱35,立柱35的底部设有孔;立柱35之间通过横向连杆37固定连接。

在底板9上设有多个锚桩8,立柱35与锚桩8套接;由此结构,进一步提高固根框31的稳固性,而且便于在之后迁移乔木。由于乔木主要受到是侧向力,当立柱35与锚桩8套接状态下,固根框31不会松脱。而后期迁移乔木时,主要是受到竖直的力,固根框31容易与锚桩8脱开。本例中优选的,固根框31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

如图3、4中,在固根框31的侧面和底面设有挡土网36,挡土网36的孔径足够使乔木的须根伸出。设置的挡土网36能够限制乔木的根系发展,从而控制乔木的生长高度。也便于后期乔木的迁移。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在常绿绿篱2植物的根部也设有挡土网36。所述的挡土网36,优选的挡土网36设置在固根框31的侧面和底面,固根框31布置在常绿绿篱2的根部之外。由此结构,能够大幅减少常绿绿篱2维护劳动强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乔木区域1周围的地下设有快速蓄水区域6;

所述的快速蓄水区域6内填埋有废弃的混凝土块。如图1中,本例中的快速蓄水区域6采用设置在乔木根系外围的自然堆积结构,优选采用废弃的混凝土块混合粉煤灰堆积,以利用混凝土块和粉煤灰的多孔结构,实现地面水的快速排入,并积蓄一定体积的雨水,以供后期乔木生长使用,也便于缓解排水压力。设置的快速蓄水区域6也有助于限制乔木的根系发展,控制乔木的生长速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一种采用上述的低层建筑生态绿地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低层建筑5的周围设置风向风速计11,统计主导风向4的数据;风向风速计11的结构如图5、6中所示,在壳体顶部设有测速绳111,测速绳111的自由端设有风锤112,测速绳111被通入电流,以使测速绳111被加热,当风吹过,测速绳111受到风锤112的影响,沿着风向拍动,风将测速绳111上的热量带走,在壳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测速绳111的当前温度,并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得到差值,即可得到测速绳111流失的热量,从而计算出风速的大小。优选的,本例中的测速绳111与活动内芯113连接,活动内芯113与壳体114之间设有可改变的间隙,当风向风速计11的壳体被固定,受到风锤112的影响,朝向风速的一侧活动内芯113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较小,如图6中所示,通过活动内芯113上的压力传感器或导电开关,得到当前的风向。收集各个方向上的风向风速计11的数据,经过分别积分并比较后得到主导风向4的参数,尤其是冬季主导风向的参数。

s2、迎着主导风向4距离低层建筑5一段距离设置常绿绿篱2;由此方法,避免影响低层建筑5的采光。

s3、在常绿绿篱2之外设置乔木区域1;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低层建筑冬季防风。

优选的,在s3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在底板9上浇筑锚桩8;

s32、在地面组装固根装置3,组装挡土网36;

s33、将固根装置3置于底板9上,并将立柱35与锚桩8套接;

在固根装置3周围设置快速蓄水区域6,将废弃混凝土块和粉煤灰的混合物直接堆积在固根装置3的周围;

将乔木的根球10置于固根装置3内;

s34、施加水肥、培土,完成乔木的栽种。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