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鹰茶原料植物红果黄肉楠的扦插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7290发布日期:2018-09-14 21:1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木的繁育,进一步来说,涉及非茶之茶—老鹰茶的一种原料植物红果黄肉楠的扦插育苗方法。

技术背景

老鹰茶原料植物有2种,一种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豹皮樟(litseacoreana因其新芽颜色主要为黄色、白色,民间俗称“白老鹰茶”;一种为樟科黄肉楠属植物红果黄肉楠(actinodaphnecupularis),因其新芽颜色为红色,民间俗称“红老鹰茶”、或“药老鹰茶”。老鹰茶在西南地区加工利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饮用地域达7个省(区)50多个县(市),主要以贵州大娄山、赤水河流域一带的夏季高温湿热地区为主,具有“消食祛胀、消暑解渴”独特功效,是这些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凉茶。老鹰茶被《中国茶经》收录为中国特有“非茶之茶”茶饮资源,被中国药科大学肖培根院士誉为我国药食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老鹰茶中总黄酮、多酚类等物质具有显著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对二型糖尿病、心肌炎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目前利用老鹰茶申请药物、保健茶、饮料、保健食品、抗病饲料等的中国发明专利已有200多件。缺乏高效种苗繁殖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是导致当前老鹰茶加工产业“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

因民间认为“白老鹰茶”口感及香气较“红老鹰茶”好,所以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雅安、贵州息烽、赤水等地农民自发开展了豹皮樟的种苗扦插、压条等繁殖技术研究,已有报道多以豹皮樟种为研究对象。李廷松等(1999)首先报道了在四川雅安地区开展的老鹰茶扦插育苗技术,认为以一穗一叶或半叶的半木质化穗条扦插最好,最佳扦插季节为夏季7~8月或秋季9~10月,穗条长度为3~4cm,扦插基质必须深翻曝晒后再用500倍多菌灵液消毒,上覆5~6cm无菌客土,用生根粉处理后扦插成活率可达50%以上,但苗床需随时浇水淋透来保持湿度,只用一层遮阴率65%~75%的黑色遮阳网遮阴。郭毅等(2010)报道了在四川青川县开展的老鹰茶扦插育苗技术,结果表明:老鹰茶树1年生穗条在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温度在10℃~16℃、气温在15℃~20℃的秋季进行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可达到75%。胡丽华(2010)也对湖北开展的老鹰茶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报道,认为在夏季5~7月采用半木质化枝条扦插最好,插穗剪成1芽半叶,长度3~3.5cm,上剪口离芽约0.2~0.3cm,先将插穗全部浸入浓度500mg.l-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5~30min后,再垂直放入浓度为200mg.l-1abt生根剂中浸泡10h后采用无菌客土扦插,扦插前苗床需要用0.2%多菌灵水溶液或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消毒,用遮阴率50%的遮阳网覆盖,荫棚高度2.5~3m,未对生根率进行说明。舒翔等(2013)认为豹皮樟在成都等地的最佳扦插季节为8~10月,最适宜的插穗长度为5cm,用2000mg.l-1abt处理扦插成活率最高,达86.67%,用500mg.l-1abt处理扦插成活率次之,为77.78%。张露等(2014)采用浓度50mg.l-1的生长调节剂ggr水溶液浸泡豹皮樟半木质化插穗10h后扦插,采用70%双层遮阳网+小拱棚覆膜的覆盖方式,发现豹皮樟插穗扦插60天后,愈伤组织产生率达94.45%,到240天时,生根率才达92.30%。

王济红等采用浓度为50mg.l-1的生根剂ggr浸泡处理5~10cm长的豹皮樟半木质化穗条后扦插,采用单层遮阴网覆盖方式,虽然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但实际出苗率在2014年前多为75%左右(中国专利cn102318501a号《一种老鹰茶原料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张露(2014)在硕士论文《老鹰茶扦插繁殖过程中生理变化规律研究》中对老鹰茶插穗生根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豹皮樟扦插繁殖以愈伤组织分化产生根系为主,是典型的难生根植物类型,大部分激素处理的插穗都在60天达到愈伤组织分化高峰期,在100天时只有70%左右分化根系,因而揭示了豹皮樟扦插成活率90%以上而生根率仅为75%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郑传群用长度为3~4cm的插穗,带一个腋芽和1片叶片,用生根剂和防病药液浸泡处理穗条后再扦插,未对穗条年龄、生根剂种类及浓度和生根情况等进行说明(中国专利cn103843552a号《一种利用老鹰茶树插穗无性扦插繁殖育苗的方法》)。柳成珍也认为老鹰茶采用半木质化的枝条扦插繁殖比较好,插穗最佳长度为2~4cm,保留0.5~1.5片叶,用质量百分比为1:600~1200的生根剂与水的混合液浸泡处理后扦插效果最好,但未对生根剂种类和生根情况进行说明(中国专利cn104145706a号《一种老鹰茶树的扦插繁殖方法》)。王裕斌公开了在低温高寒地区扦插繁殖老鹰茶的方法,认为插条需要带1个腋芽和1片叶,最佳长度为3~4cm,用0.5mg.l-1iba、0.1mg.l-1iaa和20g.l-1蔗糖混合液浸泡1~2h后扦插,通过在苗床上铺设2~3cm保水层保湿,采用加温温室保温等措施来提高扦插生根率,也未对穗条规格、扦插时间和生根情况等进行说明(中国专利cn106538324a号《低温高寒地区老鹰茶规模化发展的无性扦插繁殖方法》)。本发明在王济红等长期开展豹皮樟规模化育苗试验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强碱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先溶解生根剂iba和naa生成易溶于水的钾、钠盐后,再筛选出老鹰茶另一种原料植物红果黄肉楠的大田扦插育苗方法。目前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提高老鹰茶原料植物红果黄肉楠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率,降低管护成本的大田扦插育苗方法,为红果黄肉楠的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建设育苗设施:建棚高2m以上简易大棚,去掉塑料薄膜,只覆盖遮荫率75%的遮阳网,大棚内建宽100.0cm,高15cm的苗床;

(2)基质处理:以酸碱度在6.0~6.5,过孔径0.2cm筛后的沙壤土装袋,营养袋规格为口径10cm×高20cm,100个/㎡,扦插前1天浇透水,土壤湿度70%;

(3)穗条规格:每年7月选取径粗0.25cm以上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

(4)修剪插穗:将穗条剪成带1芽2叶枝段,长度11~13cm,上剪口平截,距芽1.5cm,下剪口剪成单侧马耳形,距芽9.5~11.5cm;

(5)浸泡:傍晚18时后,将插穗扎把,然后按生长极性方向用生根液浸泡,浸泡深度5cm,浸泡时间10~12h;每1l生根液可浸泡500株穗条

(6)扦插:先用直径0.5cm竹签在每袋基质中心打深度8cm小孔,再将插穗插入孔中,压紧基质,插穗上部芽、叶出露3~5cm;

(7)遮阴保湿:扦插完毕后,浇透水1次,然后搭距苗床高度50cm的小拱棚,用白色地膜和遮阴率75%的遮阳网覆盖,进行育苗。

上述方法的第(5)步中,所述生根液配制方法是:生根剂吲哚丁酸7g先用浓度为40g.l-1氢氧化钾70ml蒸馏水溶液溶解,然后定容为7000mg.l-1母液1l;生根剂萘乙酸5g先用浓度为30g.l-1氢氧化钠50ml蒸馏水溶液溶解,然后定容为5000mg.l-1母液1l;取吲哚丁酸母液20ml和萘乙酸母液10ml混合后,蒸馏水定容至1l,即为生根液。

本发明的创新点:

本发明首次报道了采用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强碱溶液先溶解iba和naa后,形成溶于水的钾、钠盐,再配制成适用于老鹰茶原料植物红果黄肉楠的iba和naa混合水溶液的生根剂配制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插穗生根剂处理方法后,能加快插穗皮层吸收利用效率,使插穗下剪口皮层愈伤组织分化高峰期较中国发明专利cn102318501a号公开的提前15天,为45天;愈伤组织分化根系高峰期提前20天,为80天,能保障90%以上愈伤组织在当年分化为根系。本发明采用长度11~13cm的长穗扦插后,能在扦插后20天内保障插穗正常生理机能消耗的糖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大部分扦插育苗方法需要对基质采取多菌灵、高锰酸钾等消毒处理,本发明利用老鹰茶原料植物自有抗菌能力,不采用任何杀菌剂,可为后期绿色原料栽培基地建设提供抗逆性较强的优质种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2015年的试验

(1)育苗设施建设:2015年6月,建棚高2m简易大棚180㎡1个,未覆盖塑料薄膜,只覆盖遮荫率75%的遮阳网;大棚内建宽100.0cm,高35cm,长度28m的苗床4个,苗床总面积112㎡。

(2)基质处理:扦插前10天完成基质装袋。以酸碱度在6.0~6.5,过孔径0.2cm筛后的沙壤土装袋,营养袋规格为口径10cm×高20cm,100个/㎡,扦插前1天浇透水,保持土壤湿度70%。

(3)穗条规格:2015年7月中旬,采集径粗0.25cm以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11500条。

(4)修剪插穗:上午10时前采完穗条,置于通风阴凉处。14时左右开始修剪插穗,剪成带1芽2叶枝段,长度11~13cm,上剪口平截,距芽1.5cm,下剪口剪成单侧马耳形,距芽9.5~11.5cm。

(5)生根剂配制:生根剂母液提前10d配制。生根剂iba3.5g先用浓度为40g.l-1氢氧化钾35ml蒸馏水溶液溶解,然后定容为7000mg.l-1母液500ml;生根剂naa2.5g先用浓度为30g.l-1氢氧化钠25ml蒸馏水溶液溶解,然后定容为5000mg.l-1母液500ml;取iba母液480ml和naa母液240ml混合后,自来水定容至24l,得到生根液。

(6)浸泡:每天傍晚20时后,将生根剂水溶液倒入塑料盆中,深度5cm,将扎把后插穗按生长极性方向浸泡,浸泡时间10h,共处理穗条11200条。

(7)扦插:上午6时后将塑料盆中的生根剂全部倒掉,连盆一起带到苗圃中阴凉处。育苗工人6名,分工合作。2人从苗床两边先用直径0.5cm竹签在每袋基质中心打深度8cm小孔;另外2人再将插穗插入孔中,压紧基质,插穗上部芽、

叶出露3~5cm;最后2人浇水,搭小拱棚,用白色地膜和遮阴率75%的遮阳网覆盖。11200条插穗在上午10时前全部扦插完毕。

(8)抽样检查:2016年9月底,揭开小拱棚,保留75%遮阳网,继续幼苗培养。随机抽查4个1㎡扦插成活率,扦插生根率达92.75%,平均萌发须根10条以上。

实施例22016年的试验

(1)育苗设施建设:2016年5~6月,建棚高2m简易大棚180㎡10个,未覆盖塑料薄膜,只覆盖遮荫率75%的遮阳网;大棚内建宽100.0cm,高35cm,长度28m的苗床4个,苗床总面积1120㎡。

(2)基质处理:扦插前10天完成基质装袋。以酸碱度在6.0~6.5,过孔径0.2cm筛后的沙壤土装袋,营养袋规格为口径10cm×高20cm,100个/㎡,扦插前1天浇透水,保持土壤湿度70%。

(3)穗条规格:2016年7月中旬~下旬,每天采集径粗0.25cm以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11300条;共采集11.3万条。

(4)修剪插穗:上午10时前采完穗条,置于通风阴凉处。14时左右开始修剪插穗,剪成带1芽2叶枝段,长度11~13cm,上剪口平截,距芽1.5cm,下剪口剪成单侧马耳形,距芽9.5~11.5cm。

(5)生根液配制:生根剂母液提前15d配制。生根剂iba35g先用浓度为40g.l-1氢氧化钾350ml蒸馏水溶液溶解,然后定容为7000mg.l-1母液5升;生根剂naa12.5g先用浓度为30g.l-1氢氧化钠125ml蒸馏水溶液溶解,然后定容为5000mg.l-1母液2.5l;每天取iba母液480ml和naa母液240ml混合后,自来水定容至24l,得到生根液。

(6)浸泡:每天傍晚18时后,将生根剂水溶液倒入塑料盆中,深度5cm,将扎把后插穗按生长极性方向浸泡,浸泡时间12h,共处理穗条11200条。

(7)扦插:每天上午6时后将塑料盆中的生根剂全部倒掉,连盆一起带到苗圃中阴凉处。育苗工人6名,分工合作。2人从苗床两边先用直径0.5cm竹签在每袋基质中心打深度8cm小孔;另外2人再将插穗插入孔中,压紧基质,插穗上部芽、叶出露3~5cm;最后2人浇水,搭小拱棚,用白色地膜和遮阴率75%的遮阳网覆盖。11200条插穗在上午10时前全部扦插完毕。

(8)抽样检查:2017年9月底,揭开小拱棚,保留75%遮阳网,继续幼苗培养。随机抽查4个1㎡扦插成活率,扦插生根率达94.25%,平均萌发须根10条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