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妊娠母猪用自动精量饲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6380发布日期:2018-10-09 19:4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猪场饲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妊娠母猪用自动精量饲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及智能化意识的增强,畜牧业在最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养猪行业,全国涌现出一大批现代化养猪场,为了提高饲养效率,智能饲喂器将是会是现代化养殖场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其市场前景广阔。智能饲喂系统对于妊娠期的母猪显得尤为重要,进食量以及进食时间对妊娠期母猪的健康状况影响很大,目前行业常规的智能饲喂方式特点大多偏重于统一定时喂食、猪舍内监控、减少应激等方面,对于猪的进食量普遍缺少重视,导致猪进食时,饲料过剩或者饲料短缺,不仅对猪的生长进程造成不好的影响,还会增加饲料的浪费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妊娠母猪用自动精量饲喂系统,其根据猪的进食特性,定时定量地对猪进行喂食,降低饲料浪费量,促进猪的生长进程。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一种妊娠母猪用自动精量饲喂系统,包括饲料槽、用于向饲料槽供料的下料装置、用于控制下料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下料装置包括储料桶、下料管道,下料管道上端连通储料桶,下料管道下端朝向饲料槽,下料管道内设有旋转轮,旋转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下料管道的轴线,旋转轮上具有多个用于容纳饲料的载料位,各载料位沿旋转轮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旋转轮转动的过程中,载料位把位于旋转轮上方的饲料运送至旋转轮下方;下料管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轮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控制单元控制;饲料槽内设有用于感应饲料剩余量的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下料管道的内部空腔具有用于安装旋转轮的安装部位,安装部位呈圆柱形,旋转轮的转轴的两端部与安装部位的端部侧壁转动连接,旋转轮具有多个叶板,各叶板沿旋转轮的转轴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载料位由相邻叶板及安装部位的两端部侧壁围成。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气缸、棘轮、与棘轮配对使用的止动爪,棘轮位于下料管道的外侧,旋转轮的转轴贯穿安装部位的端部侧壁、与棘轮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下料管道外侧壁设有横向的支杆,伸缩气缸的固定端与支杆的外端铰接,伸缩气缸的活动端朝向棘轮,止动爪设于伸缩气缸的活动端的末端。

进一步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伸缩气缸活动端的末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旋转轮的转轴可转动连接,止动爪固定镶嵌于连接杆内。

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精量饲喂系统还包括有用于向饲料槽内供水的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电动阀门,电动阀门的工作状态由控制单元控制;饲料槽内设有用于感应水量的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精量饲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往储料桶内加入定量的饲料;在控制单元处设定固定的供料时间,到达供料时间点,控制单元控制旋转轮转动一定的角度,装有饲料的载料位移动到旋转轮下侧,该载料位内的饲料从下料管道的下端口排进饲料槽内;

s2、第一感应器感应到饲料槽内的饲料被进食完毕的信号,第一感应器向控制单元反馈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旋转轮转动,另一个装有饲料的载料位移到旋转轮下侧,该载料位内的饲料从下料管道的下端口排进饲料槽内;

s3、重复步骤s2的工作过程,直到储料桶内的饲料排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设定的进食时间下饲料,在下料时,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该喂的时候就下料,不该下的时候就不下,该下多少就下多少;不仅降低饲料浪费量,还能促进猪的生长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料装置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的c-c’剖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4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的a-a’剖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下料装置100,储料桶200,下料管道300,支杆301,连接杆302,伸缩气缸303,安装部位303,载料位305,止动爪307,旋转轮400,叶板401,棘轮402,供水管500,电动阀门501,饲料槽600,第一槽位601,第二槽位602,底座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发明公开公开一种妊娠母猪用自动精量饲喂系统,包括饲料槽600、用于向饲料槽600供料的下料装置100、用于控制下料装置100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优选pc端;饲料槽600包括有底座603、用于盛放饲料的第一槽位601;第一槽位601安装在底座603上,并可以沿底座603上下移动。下料装置100包括储料桶200、竖直的下料管道300,下料管道300上端连通储料桶200,下料管道300下端朝向饲料槽600,下料管道300内设有旋转轮400,旋转轮400的旋转轴线垂直下料管道300的轴线,旋转轮400上具有多个用于容纳饲料的载料位,各载料位沿旋转轮400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储料桶200内的饲料从下料通道的上端进入载料位内,这样就可以实现在旋转轮400转动的过程中,载料位把位于旋转轮400上方的饲料运送至旋转轮400下方,当旋转轮400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把载料位转移到旋转轮400下方,使载料位的开口朝下;下料管道300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旋转轮400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控制单元控制;饲料槽600内设有用于感应饲料剩余量的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优选地,第一感应器为电阻式感应器,其两个电刷触点分别位于饲料槽600的底部、以及底座603上,当饲料槽600内的饲料量变化时,两个电刷触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导致两电刷触点点之间的电阻发生变化,进而使第一感应器的电阻信号发生变化,第一感应器把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本发明在设定的进食时间下饲料,在下料时,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该喂的时候就下料,不该下的时候就不下,该下多少就下多少;不仅降低饲料浪费量,还能促进猪的生长进程。

进一步地,下料管道300的内部空腔具有用于安装旋转轮400的安装部位304,安装部位304的侧壁往外扩展呈圆柱形,这可以方便安装旋转轮400;安装部位304的轴线垂直下料管道300的轴线。旋转轮400的转轴的两端部与安装部位304的端部侧壁转动连接,旋转轮400具有多个长方形的叶板401,各叶板401沿旋转轮400的转轴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载料位由相邻叶板401及安装部位304的两端部侧壁围成,优选地,叶板401的两端侧壁与安装部位304的端部侧壁的距离为0.2cm-0.4cm,这可以防止饲料从叶板401的两端侧壁与安装部位304的端部侧壁之间漏出;叶板401的外侧边与安装部位304的圆周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cm-0.4cm,在载料位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防止饲料从叶板401外侧边与安装部位304的圆周侧壁之间漏出。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气缸303、棘轮402、与棘轮402配对使用的止动爪307,棘轮402位于下料管道300的外侧,旋转轮400的转轴贯穿安装部位304的端部侧壁、与棘轮402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棘轮402与旋转轮400实现连动。下料管道300外侧壁设有横向的支杆301,伸缩气缸303的固定端与支杆301的外端铰接,伸缩气缸303的活动端朝向棘轮402,止动爪307设于伸缩气缸303的活动端的末端。通过伸缩气缸303带动止动爪307来回移动,使止动爪307推动棘轮402,进而带动旋转轮400移动;当伸缩气缸303每实现一个来、回的行程,旋转轮400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旋转轮400其中一个载料位刚好移动到旋转轮400的正下方,进而使载料位内的饲料倒出。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时占用空间较小

进一步地,伸缩气缸303的活动端设有连接杆302,连接杆302的一端与伸缩气缸303活动端的末端铰接,连接杆302的另一端与旋转轮400的转轴可转动连接,止动爪307固定镶嵌于连接杆302内。结构紧凑,工作时占用空间较小。

进一步地,上述的自动精量饲喂系统还包括有用于向饲料槽600内供水的供水管500,供水管500上设有电动阀门501,电动阀门501的工作状态由控制单元控制;优选地,饲料槽600内设有一个用于盛放水的第二槽位602,第二槽位602设于底座603上,第二槽位602可沿底座603上下移动,饲料槽600内设有用于感应水量的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感应器为电阻式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的两个电刷触点分别安装于第二槽位602的底部、底座603上表面。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精量饲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往储料桶200内加入定量的饲料,优选地,每次加入1.5公斤;在控制单元处设定固定的供料时间,一般为早上9点、及晚上6点。到达供料时间点,控制单元控制旋转轮400转动一定的角度,装有饲料的载料位移动到旋转轮400正下方,该载料位内的饲料从下料管道300的下端口排进饲料槽600内;优选地,一个载料位的载料重量为100克。

s2、第一感应器感应到饲料槽600内的饲料被进食完毕的信号,第一感应器向控制单元反馈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旋转轮400转动,另一个装有饲料的载料位移到旋转轮400正下方,该载料位内的饲料从下料管道300的下端口排进饲料槽600内;

s3、重复步骤s2的工作过程,直到储料桶200内的饲料排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