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下脚料生物转化微生态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018发布日期:2018-10-09 19:39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下脚料生物转化微生态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食用菌废料又叫菌糠、菌渣、下脚料、废菌筒,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它营养成份,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这些食用菌废料,广大菇农不能做到科学的处理利用,随意丢弃或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食用菌下脚料的重复利用就是用食用菌废料重新栽培食用菌。栽培了草菇、平菇、香菇、木耳、蘑菇等品种的废料,只要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则可将其晒干整碎后添加30%到新原料中栽培鸡腿菇,其效益相当可观。此法既可降低生产成本,也可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食用菌下脚料生物转化微生态发酵工艺,能够将食用菌的下脚料与生物肥更好的相结合发酵,提高其发酵后所形成的培养基的生物活性,营养成分更高,更有利于菌种的培育,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食用菌下脚料脱袋,并挑选洁净的食用菌下脚料,送入烘干设备中烘干处理后,送入粉碎设备中进行粉碎,过筛处理;

2、向粉碎过筛后的食用菌下脚料中添加生物肥,形成培养料,其中,食用菌下脚料与生物肥的质量比为2~2.5:1;所述的生物肥由质量百分比的10-15%根瘤菌肥料、30-50%固氮菌肥料、5-15%磷细菌肥料、10-40%硅酸盐细菌肥料和30-80%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而成;

3、将配置好的培养料等分为若干份,并将若干等份均至于同一环境中进行首次堆制发酵8-10天,堆制发酵环境的湿度为50-6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0-30℃;

4、当首次堆制发酵的温度达到40-50℃时,将若干等分的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再次等分为若干份;

5、将步骤4中等分成的若干份置于同一环境中再次堆制发酵10-12天,堆制发酵环境的湿度为60-8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30-40℃;当堆制发酵第10天时,将每个等份分别进行翻堆处理(内外、上下位置对调),当发酵至12天时,将若干等份合并并混合均匀;

6、将步骤5中混合均匀的培养料进行三次堆制发酵,发酵环境的湿度为60-8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0-30℃,当堆制发酵的温度达到40-50℃时,进行整体的首次翻堆处理,当温度达到60-70℃时,再将整体进行翻堆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食用菌下脚料的过筛粒径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2h。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5中采用恒温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搅拌,温度恒定在50℃。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中等分为若干份的重量大于等于步骤3中的若干份的重量。

采用上述工艺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下脚料生物转化微生态发酵工艺,能够将食用菌的下脚料与生物肥更好的相结合发酵,提高其发酵后所形成的培养基的生物活性,营养成分更高,更有利于菌种的培育,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试验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食用菌下脚料脱袋,并挑选洁净的食用菌下脚料,送入烘干设备中烘干处理后,送入粉碎设备中进行粉碎,过筛处理;

2、向粉碎过筛后的食用菌下脚料中添加生物肥,形成培养料,其中,食用菌下脚料与生物肥的质量比为2.5:1;所述的生物肥由质量百分比的10%根瘤菌肥料、30%固氮菌肥料、10%磷细菌肥料、15%硅酸盐细菌肥料和35%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而成;

3、将配置好的培养料等分为若干份,并将若干等份均至于同一环境中进行首次堆制发酵8天,堆制发酵环境的湿度为55%,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5℃;

4、当首次堆制发酵的温度达到40-50℃时,将若干等分的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再次等分为若干份;

5、将步骤4中等分成的若干份置于同一环境中再次堆制发酵10-12天,堆制发酵环境的湿度为7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35℃;当堆制发酵第10天时,将每个等份分别进行翻堆处理(内外、上下位置对调),当发酵至12天时,将若干等份合并并混合均匀;

6、将步骤5中混合均匀的培养料进行三次堆制发酵,发酵环境的湿度为7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5℃,当堆制发酵的温度达到45℃时,进行整体的首次翻堆处理,当温度达到70℃时,再将整体进行翻堆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食用菌下脚料的过筛粒径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烘干温度为55℃,烘干时间为2h。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5中采用恒温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搅拌,温度恒定在50℃。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中等分为若干份的重量等于步骤3中的若干份的重量。

采用上述工艺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下脚料生物转化微生态发酵工艺,能够将食用菌的下脚料与生物肥更好的相结合发酵,提高其发酵后所形成的培养基的生物活性,营养成分更高,更有利于菌种的培育,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食用菌下脚料脱袋,并挑选洁净的食用菌下脚料,送入烘干设备中烘干处理后,送入粉碎设备中进行粉碎,过筛处理;

2、向粉碎过筛后的食用菌下脚料中添加生物肥,形成培养料,其中,食用菌下脚料与生物肥的质量比为2:1;所述的生物肥由质量百分比的15%根瘤菌肥料、40%固氮菌肥料、5%磷细菌肥料、10%硅酸盐细菌肥料和30%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而成;

3、将配置好的培养料等分为若干份,并将若干等份均至于同一环境中进行首次堆制发酵10天,堆制发酵环境的湿度为6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0℃;

4、当首次堆制发酵的温度达到40℃时,将若干等分的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再次等分为若干份;

5、将步骤4中等分成的若干份置于同一环境中再次堆制发酵10-12天,堆制发酵环境的湿度为7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40℃;当堆制发酵第10天时,将每个等份分别进行翻堆处理(内外、上下位置对调),当发酵至12天时,将若干等份合并并混合均匀;

6、将步骤5中混合均匀的培养料进行三次堆制发酵,发酵环境的湿度为80%,堆制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0℃,当堆制发酵的温度达到45℃时,进行整体的首次翻堆处理,当温度达到65℃时,再将整体进行翻堆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食用菌下脚料的过筛粒径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烘干温度为55℃,烘干时间为2h。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5中采用恒温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搅拌,温度恒定在50℃。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中等分为若干份的重量等于步骤3中的若干份的重量。

试验对比:

取等量的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发酵而成的培养料最为试验组(培育双孢蘑菇),去等量的以现有技术发酵的培养料为对照组,按照现有接种、发菌管理、脱袋覆土、出菇管理后,对出菇率进行对比,详见图1,从图1中可知,采用本发明的发酵工艺而成的培养料,所培养出来的菌种的成活率得到明显提高。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