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7932发布日期:2018-11-02 21:1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猕猴桃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富含vc,已成为20世纪新兴水果和最时尚的健康果品之一,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快、致病性强、防治难度大、威胁程度高等特点。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发病。植株主干和枝条感病后发生龟裂,溢出乳白色粘质菌脓。3月旬至4月下旬,与植株伤流液混合后,菌脓呈黄褐色或锈红色,韧皮部局部溃疡腐烂,严重时可环绕茎秆溃疡腐烂,导致树体死亡。叶片一般在4月开始发病,在新生叶片上呈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3-5mm的黄色晕圈,严重时叶片焦枯、卷曲;藤蔓感病后部分变成深绿色、水渍状,常形成1-3mm长的纵向裂缝;4月下旬到5月中旬,花蕾感病后不能张开,随后变褐,最后枯死并脱落。很多果园由于溃疡病在主干部位发病,因死树率过高而导致毁园。目前防治方法主要是喷施农业链霉素和铜制剂等方面,防治效果很不理想,修建温室大棚是防治溃疡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成本高、采光差、水源要求高等缺点,不能被种植户广泛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针对猕猴桃品种主干易遭受溃疡病侵染、易造成整株死亡毁园的问题,在溃疡病常规防治的基础上,加强实生苗和嫁接枝条的分子检测,利用植物的补偿效益,多主干高接,降低溃疡病的危害程度,使猕猴桃产量稳产,而不会造成毁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砧木处理,选择抗溃疡猕猴桃健康实生砧木进行种植,培育4-6个主干;

s2:接穗处理,挑选经分子检测健康无溃疡病的猕猴桃枝条,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猕猴桃枝条30-60min;

s3:嫁接,将浸泡后的猕猴桃枝条斜切出切口和短削面,将接穗切口处在100ppm的生长素中浸泡30min,晾干后在距离地面100-120cm处嫁接在主干上,夏接时,接穗芽留1-2cm叶柄;

s4:树形培养,按嫁接芽长势强弱牵引培养,使其中4个主干最终成四干二平行双蔓的树形,其余主干作为备用主干;

s5:整形修剪方法留两芽短截:对更新区以内向上生长的徒长枝采用留两芽短截的方式修剪,即离最后一个结果叶外保留两片叶或两个芽后剪断;

s6:整形修剪方法新芽长至25cm捏尖:春夏多次对保留的新芽做捏尖处理,即当新芽长至25cm时,将其芽尖捏扁,但不要捏碎或弄断;

s7:整形修剪方法末端交叉新稍零叶修剪:对相邻两树结果母枝末端的交叉枝,采用零叶修剪方式修剪,即剪除交叉枝最后一片结果叶以外的枝条。

利用分子检测方法,所述砧木和嫁接枝条未携带溃疡菌株,所述砧木选择标准为直径≥0.8cm,侧根数≥3。

所述主干培育是在砧木种植翌年3月,从基部往上依次保留4-6个侧芽培育成主干。

所述嫁接刀用80%酒精消毒,每嫁接3-5株后嫁接刀重新消毒。

所述猕猴桃枝条浸泡完以后用吸水纸吸干水存放于隐蔽通风处晾干。

所述猕猴桃嫁接的时机为距离地面100-120cm处的茎干直径长至0.8cm以上时。

所述嫁接前全园喷施硫酸链霉素或可杀得3000等铜制剂。

所述嫁接芽长至10cm时抹除所有强旺砧木萌芽,保留2-3个中庸芽作为提水枝,待嫁接芽长至25cm时,去除保留的砧木芽,接芽按长势由强到弱排序为1、2、3、4,然后按照1和3平行,2和4平行的方式牵引上架,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四干二平行双蔓的树形。

所述捏尖是指春季抹芽后抹除主干上不必要芽和平行蔓、侧蔓上萌发的位置不当或过密芽;如果一个节位上有多个芽,只选留1个壮芽,保留的新芽长至25cm时,对其捏尖,捏尖时将芽尖捏扁不捏碎或弄断;所述末端交叉新稍零叶修剪是指对相邻两树结果母枝末端萌发的交叉枝,采用在交叉枝最后一片结果叶片外进行短截的方法。

藤蔓受溃疡病侵染时,在侵染部位20cm以下切除病枝或重新嫁接,通过植株补偿作用,确保侧蔓空间分布均匀,相邻侧蔓距离保持在28-32cm,相邻结果芽距离保持在15-2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猕猴桃溃疡病在主干发生容易造成植株死亡的特性,结合本发明使用的多主干高接并整形修剪成四干二平行双蔓的树形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因溃疡病感染而死树毁园的风险,当藤蔓受溃疡病侵染后,在侵染部位20cm下,重新快速高接复壮,利用植物的补偿作用,未受溃疡病侵染的枝条,增大挂果量,可以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造成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方法,本实施例将从砧木选择、溃疡病分子检测、砧木种植、主干培育、嫁接、棚架构型、整形修剪、溃疡病植株处理、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砧木选择:

秋季(10-12月)选择抗溃疡病的猕猴桃实生砧木,直径≥0.8cm,根系发达(侧根数≥3),

2.猕猴桃溃疡病病菌的检疫

分离纯化植株细菌,提取细菌dna,利用溃疡病检测特异性引物psaf1:5’-ttttgctttgcacacccgatttt-3’,psar2:5’-cacgcacccttcaatcaggatg-3’,无280bp特异扩增片段产生;利用kn-f:5’-cacgatacatgggcttatgc-3’,kn-r:5’-cttttcatccacacactccg-3’引物,无492bp特异扩增片段产生;利用avrddpx-f:5’-tttcggtggtaacgttggca-3’,avrddpx-r:5’-ttccgctaggtgaaaaatggg-3’引物,无230bp特异扩增片段产生。三对引物均无特异性条带产生,证明砧木未携带猕猴桃溃疡菌病原。

3.砧木的种植

按一定的株行距起垄栽培,起垄前按每株25斤有机肥和100g平衡复合肥(15-15-15或17-17-17)撒施后与土壤混匀后再起垄,垄高20-30cm,在垄中挖穴深15cm左右,将砧木的根系在穴中铺匀后盖土,盖土深度以超过根茎分界点3cm左右为宜,浇足水后,盖上1m2的黑色薄膜,以保温保水。

4.主干培育:

翌年3月实生苗开始萌芽,从基部往上依次保留4-6个侧芽,本实施例以4个侧芽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即从基部往上依次保留4个侧芽,其余侧芽和顶芽都抹掉,待侧芽有3片叶片展开后,叶面喷施稀释400-500倍的尿素硝铵溶液或0.5%的尿素,每20天左右一次,每隔2-3次外加0.3%的磷酸二氢钾,用树枝或绳子牵引上架,直至距离地面100-120cm处的茎干粗度为0.8cm以上时适时嫁接;为使树形美观,将主干分支处上移,采用以下方法:翌年3月实生苗萌芽后,抹掉所有侧芽,至实生苗长至棚架下10-15cm时断茎尖,促使从断茎尖处往下逐一萌发出4根侧枝,待侧枝粗度长至0.8cm以上时适时嫁接,嫁接位置在棚架下5-10cm。

5.嫁接

一般来说,在5月后,距离地面100-120cm的实生苗(即侧芽)的茎干直径能长至0.8cm以上,即在5月底或6月初便可开始嫁接,夏接时,接穗芽留1-2cm叶柄,5-6天后如果轻触叶柄脱落,表明嫁接成活。嫁接前全园喷施硫酸链霉素或可杀得3000等铜制剂,减少溃疡病菌株在实生苗的基数。选择分子检测芽饱满的未携带猕猴桃溃疡病的健康接穗枝条,粗细为0.8cm以上,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枝条30-60min,用吸水纸吸干水后于隐蔽通风处凉干,根据芽的位置,将枝条剪成5cm左右的小段嫁接。选取粗细差不多的接穗采用切接的方式嫁接。所有采取接穗的枝剪和嫁接刀都要用80%的酒精做消毒处理,以免感染溃疡病或其它病菌。

6.棚架构型

待嫁接芽长至10cm长时抹除所有强旺砧木萌芽,保留2-3个中庸芽作为提水枝,即节约营养又有利于嫁接芽成活。待嫁接芽长至25cm长时,再去除保留的砧木芽。嫁接芽按长势由强到弱排序为1、2、3、4,然后按照1和3平行,2和4平行的方式牵引上架,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四干二平行双蔓的树形。如果在培育开始选择的是保留5或6根侧芽,则培养的树形应该是四干二平行双蔓+替补干树形,即选择长势强旺的4根侧芽作为主干,按照4主干的方式嫁接上架,较弱的侧芽作为替补主干,当该弱侧芽长至棚架处时,采取断尖的方式控制其生长,在需要的时候再进行嫁接上架。平行双蔓的长度(从嫁接口开始计算)长至1.8m左右时在1.6m处摘心以催发侧蔓,将密集萌发的侧蔓抹掉,确保侧蔓空间分布均匀,相邻侧蔓距离保持在30cm左右。

7.整形修剪

注重春季抹芽和夏季修剪:春季抹除主干上不必要芽和平行蔓、侧蔓上萌发的位置不当或过密芽;如果一个节位上有多个芽,只选留1个壮芽;当保留的新芽长至25cm时,对其捏尖,捏尖时将芽尖捏扁,但不捏碎或捏断,捏扁而不捏碎的优势在于可以保留枝条顶端的生长素使其回流有利于枝条生长(主要是指长粗),而传统的捏心则是捏断或捏碎茎尖使得顶端生长素流失,植株停止向上生长,因此采用捏尖不捏碎或捏断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营养的流失,在相同时间内枝条必然比捏断的方式发育得更加粗壮。夏季对更新区(中心钢丝)以内向上生长的徒长枝采用保留两芽短截的方式修剪,对更新区以外向上生长的徒长枝采用直接疏除或零叶修剪方式修剪、疏除过密枝和衰弱枝;相邻两树结果母枝末端的交叉新稍,采用零叶修剪方式修剪。

冬季修剪:对弱树采取重剪,以恢复树势。基部有明显更新枝的枝蔓回缩至更新枝萌发处;过长的枝条在0.6cm左右的地方剪断。冬季修剪完成后用绳子或绑枝卡将蔓固定到架面上。确保枝蔓被平铺固定在架面上,切不要形成拱形枝蔓,否则来年在拱顶易催生出向上生长的徒长枝。整形修剪的目标是形成四干二平行双蔓的树形,该树形可有效地降低因溃疡病感染而死树毁园的风险,当藤蔓受溃疡病侵染后,在侵染部位20cm下,重新快速高接复壮,利用植物的补偿作用,未受溃疡病侵染的枝条,增大挂果量,可以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造成的损失。

注重春季抹芽和夏季修剪能及大地减少冬季修剪量,减少修剪伤口,能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感染率,减少溃疡病的发生。再配合落叶和冬季修剪后喷施氢氧化铜等铜制剂,用伤口宝处理,能有效防控溃疡病的发生。

8.溃疡病植株处理

对接穗枝条感染溃疡病的,发病处离嫁接口距离远的,可沿发病处往下20-40cm处剪掉,然后重新催发培养主蔓;离嫁接口近的,可沿嫁接口向下5cm左右的地方剪掉后再重新嫁接培养;对砧木感染溃疡病的,可将砧木砍掉,再从基部催发新芽后再高接。

9.水肥管理

幼树(1-3年生):在树苗萌芽至有3片叶片展开之前,只浇水,不施肥。一般15天左右浇一次水,雨水充足不浇水。有3片叶片展开后,叶面喷施稀释400-500倍的尿素硝铵溶液或0.5%的尿素,每20天左右一次,每隔2-3次外加0.3%的磷酸二氢钾,最好在下午5点后或阴天进行。秋季(9-10月)每株施有机肥25-30kg和平衡复合肥100-150g及适量微量元素肥。

成龄树(4年生及以后):每年施肥5次。第一次为萌芽肥,在春季芽前施入。春季土壤解冻、树液流动后,树体开始活动,此期施肥有利萌芽开花,增强新生根的活力,促进根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新梢生长。萌芽肥宜在发芽前施用,以速效氮肥为主,配以少量磷、钾肥。第二次为花前肥,在开花前10-20天施入,主要施加磷钾肥以及硼钙等微量营养,提高座果率,预防落果。第三次为壮果肥,在谢花后30-50天施入,此阶段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根系扩展速度快,枝梢生长旺盛,需要大量的养分,这时施入肥料对状果、促梢、扩大树冠均是重要时期,对当年提高产量和来年形成好的结果母枝会有极大的关系。此时要长果,还要提高果实品质,应施入氮、磷、钾加微量营养的完全肥料,能明显提高果实品质。第四次为品质肥,在谢花后60-90天施入,为使果实在内部充实,增加单果重和提高品质,宜叶面追施2-3次磷、钾肥。第五次为基肥,在采果后至落叶前施入,以堆肥、饼肥、猪牛栏粪等有机肥为主,同时可加入一定量速效氮肥,这样不仅能恢复树势,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而且有利于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基肥的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左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