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28346发布日期:2018-12-28 19:5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玫瑰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花朵可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种植玫瑰能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玫瑰繁殖可采用播种或扦插,相比于播种而言,扦插取材容易、操作更简单、繁殖速度快,在现代玫瑰种植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扦插技术具有成活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技术,采用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玫瑰繁殖的成活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包括:

(1)枝条选取:剪刀消毒,枝条长度为5~10cm,选择其中粗壮、半木质化的枝条,刀片消毒,枝条下端削成斜面,剔除已经萌发的芽点,留2个芽点,上芽点留2~5片健康叶片,下芽点不留叶片,枝条下端蘸生根液。

(2)种植基质:取底部有透水孔的花盆,花盆高10~15cm,花盆采用透明材质,向花盆中加扦插基质,扦插基质距花盆上沿的距离为花盆总高度的3/4,取托盘装水,将装好扦插基质的花盆浸入托盘,扦插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后将花盆从托盘取出,然后将经步骤(1)操作的枝条插入扦插基质中,视花盆口径的大小,一个花盆中可插多根枝条,枝条之间间隔4~5cm,保持叶片高于花盆的上沿,花盆上沿套塑料袋,使枝条完全容置于塑料袋,塑料袋扎有小孔。

(3)种植环境及初期养护:大棚采用透明薄膜并覆盖一层遮阳网,大棚内温度保持18℃~28℃,大棚顶部设有喷雾系统、喷药系统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保持常开;将经步骤(2)操作的花盆移入大棚,7~10天后移除塑料袋,移除塑料袋后,每隔1天利用喷雾系统喷洒水雾,保持叶片和扦插基质湿润;每隔7天利用喷药系统喷洒杀菌药,预防病害;大棚还设有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大棚顶部用于监控大棚内整体环境,生长监控摄像头设置有多个,生长监控摄像头靠近花盆的盆身用于观察扦插基质的湿润程度,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喷雾频率;生根前萌发的芽点需全部剔除,生长监控摄像头还用于观察生根情况,从而确定移栽时间。

(4)幼苗的移栽:扦插20~30天后枝条生根,生根后卸除遮阳网,待根部生长至花盆盆底并由透水孔伸出后,将幼苗移栽至栽种基质中。

进一步地,以体积计,步骤(2)中扦插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5份、蛭石6份、珍珠岩0.5份。

进一步地,以体积计,步骤(3)中栽种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份、火山石颗粒5份、稻壳2份。

进一步地,步骤(1)中剪刀和刀片的消毒方法为:利用便携式高温喷枪消毒。

进一步地,步骤(3)中杀菌药的喷洒方法为:代森锌2000倍液、露娜森2000倍液轮换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刀片切削枝条,皮层不会削破,不易腐烂,切口面大,吸水功能增强,枝条下端蘸生根液,容易愈合生根;上芽点留2~5片健康叶片,健康叶片所含养分充足,下芽点不留叶片,以免营养水分等流失,在扦插时更容易成功。

2.花盆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扦插基质的干湿程度和枝条生根情况,扦插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后将花盆从托盘取出,避免花盆长期积水,避免枝条下端腐烂坏死,提高扦插成活率;枝条之间间隔4~5cm,保持叶片高于花盆的上沿,插枝之间相互不挤压、叶片能自然伸展不互相干涉。

3.扦插基质距花盆上沿的距离为花盆总高度的3/4,扦插基质体积较多,能够满足幼苗较长时间的生长需求,延长移栽时间,避免幼苗较弱时移栽,提高移栽存活率。待根部生长至花盆盆底并由透水孔伸出后,说明幼苗较为强壮,再将幼苗移栽至栽种基质中,移栽存活率高。

4.花盆上沿套塑料袋,使枝条完全容置于塑料袋,塑料袋扎有小孔,保持叶面湿度,促进根系长成,塑料袋移除之前,无需喷洒水雾,节约用水。生根前萌发的芽点需全部剔除,避免“假活”消耗养分,进一步提高成活率。

5.枝条未生成根系时适当遮阴,避免阳光暴晒造成叶片损伤,生根后卸除遮阳网,促进光合作用,防止枝条徒长。

6通风系统保持常开,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良好,避免细菌滋生,环境监控摄像头用于监控大棚内整体环境,生长监控摄像头靠近花盆的盆身用于观察扦插基质的湿润程度,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喷雾频率,通过设置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能够实现实时远程监控,减小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包括:

(1)枝条选取:剪刀消毒,枝条长度为5~10cm,选择其中粗壮、半木质化的枝条,这类枝条生长物质含量高、代谢活力强,不仅易成活,而且成苗品质好,刀片消毒,枝条下端削成斜面,利用刀片切削枝条,皮层不会削破,不易腐烂,切口面大,吸水功能增强,容易愈合生根。剔除已经萌发的芽点,留2个芽点,上芽点留2~5片健康叶片,健康叶片所含养分充足,在扦插时更容易成功,下芽点不留叶片,以免营养水分等流失,枝条下端蘸生根液,生根液采用萘乙酸、吲哚丁酸溶液,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

(2)种植基质:取底部有透水孔的花盆,花盆高10~15cm,花盆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扦插基质的干湿程度和枝条生根情况。向花盆中加扦插基质,取托盘装水,将装好扦插基质的花盆浸入托盘,水分过多容易造成枝条下端腐烂坏死,故扦插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后将花盆从托盘取出,避免花盆长期积水。然后将经步骤(1)操作的枝条插入扦插基质中(枝条下端插入扦插基质),视花盆口径的大小,一个花盆中可插多根枝条,枝条之间间隔4~5cm,保持叶片高于花盆的上沿,插枝之间相互不挤压、叶片能自然伸展不互相干涉。花盆上沿套塑料袋,使枝条完全容置于塑料袋,塑料袋扎有小孔,保持叶面湿度,促进根系长成。扦插基质距花盆上沿的距离为花盆总高度的3/4,扦插基质体积较多,能够满足幼苗较长时间的生长需求,延长移栽时间,避免幼苗较弱时移栽,提高移栽存活率。

(3)种植环境及初期养护:大棚采用透明薄膜并覆盖一层遮阳网,大棚内温度保持18℃~28℃,枝条未生成根系时适当遮阴,避免阳光暴晒造成叶片损伤。大棚顶部设有喷雾系统、喷药系统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保持常开,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良好,避免细菌滋生。将经步骤(2)操作的花盆移入大棚,7~10天后移除塑料袋,此时扦插介质的水分剩余量少,移除塑料袋后,每隔1天利用喷雾系统喷洒水雾,保持叶片和扦插基质湿润,叶片持续制造养分,促进根系生成。真菌病害易造成大面积感染,为了预防病害,提高枝条的成活率,每隔7天利用喷药系统喷洒杀菌药。大棚还设有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大棚顶部用于监控大棚内整体环境,生长监控摄像头设置有多个,生长监控摄像头靠近花盆的盆身用于观察扦插基质的湿润程度,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喷雾频率。生根前萌发的芽点需全部剔除,避免“假活”消耗养分,进一步提高成活率。生长监控摄像头还用于观察生根情况,从而确定移栽时间。通过设置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能够实现实时远程监控,减小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4)幼苗的移栽:扦插20~30天后枝条生根,生根后卸除遮阳网,促进光合作用,防止枝条徒长,待根部生长至花盆盆底并由透水孔伸出后,说明幼苗较为强壮,将幼苗移栽至栽种基质中,移栽存活率高。

进一步地,以体积计,步骤(2)中扦插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5份、蛭石6份、珍珠岩0.5份。蛭石具有疏松、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等特点,有利于根系生长。泥炭有机质含量高,能够为根系生长提供营养,且干湿泥炭颜色变化不同,便于准确判断扦插基质的湿润情况,加入椰糠和珍珠岩能够降低基质成本。

进一步地,以体积计,步骤(3)中栽种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份、火山石颗粒5份、稻壳2份。火山石颗粒具有极强的透气性,利于根系生长,泥炭有机质含量高,能够为植株生长提供大量营养。扦插基质和栽种基质中均含有泥炭,移栽幼苗更容易存活。

进一步地,步骤(1)中剪刀和刀片的消毒方法为:利用便携式高温喷枪消毒,操作方便,消毒彻底。

进一步地,步骤(3)中杀菌药的喷洒方法为:代森锌2000倍液、露娜森2000倍液轮换使用,药效全面覆盖,防治效果好。

下面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包括:

(1)枝条选取:剪刀消毒,枝条长度为5~10cm,选择其中粗壮、半木质化的枝条,刀片消毒,枝条下端削成斜面,剔除已经萌发的芽点,留2个芽点,上芽点留2~5片健康叶片,下芽点不留叶片,枝条下端蘸生根液。剪刀和刀片的消毒方法为:利用便携式高温喷枪消毒。

(2)种植基质:取底部有透水孔的花盆,花盆高10cm,花盆采用透明材质,向花盆中加扦插基质,扦插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5份、蛭石6份、珍珠岩0.5份。扦插基质距花盆上沿的距离大约为2.5cm,取托盘装水,将装好扦插基质的花盆浸入托盘,扦插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后将花盆从托盘取出,然后将经步骤(1)操作的枝条插入扦插基质中,花盆口径20cm,一个花盆中插25根枝条,枝条之间间隔大约4cm,保持叶片高于花盆的上沿,花盆上沿套塑料袋,使枝条完全容置于塑料袋,塑料袋扎有小孔。

(3)种植环境及初期养护:大棚采用透明薄膜并覆盖一层遮阳网,大棚内温度为18℃左右,大棚顶部设有喷雾系统、喷药系统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保持常开。将经步骤(2)操作的花盆移入大棚,10天后移除塑料袋,移除塑料袋后,每隔1天利用喷雾系统喷洒水雾,保持叶片和扦插基质湿润。每隔7天利用喷药系统喷洒杀菌药,预防病害,杀菌药的喷洒方法为:代森锌2000倍液、露娜森2000倍液轮换使用。大棚还设有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大棚顶部用于监控大棚内整体环境,生长监控摄像头设置有多个,生长监控摄像头靠近花盆的盆身用于观察扦插基质的湿润程度,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喷雾频率。生根前萌发的芽点需全部剔除,生长监控摄像头还用于观察生根情况,从而确定移栽时间。

(4)幼苗的移栽:扦插30天后枝条生根,生根后卸除遮阳网,待根部生长至花盆盆底并由透水孔伸出后,将幼苗移栽至栽种基质中。栽种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份、火山石颗粒5份、稻壳2份。本实施例中,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97%。

实施例2

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包括:

(1)枝条选取:剪刀消毒,枝条长度为5~10cm,选择其中粗壮、半木质化的枝条,刀片消毒,枝条下端削成斜面,剔除已经萌发的芽点,留2个芽点,上芽点留2~5片健康叶片,下芽点不留叶片,枝条下端蘸生根液。剪刀和刀片的消毒方法为:利用便携式高温喷枪消毒。

(2)种植基质:取底部有透水孔的花盆,花盆高12cm,花盆采用透明材质,向花盆中加扦插基质,扦插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5份、蛭石6份、珍珠岩0.5份。扦插基质距花盆上沿的距离大约为3cm,取托盘装水,将装好扦插基质的花盆浸入托盘,扦插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后将花盆从托盘取出,然后将经步骤(1)操作的枝条插入扦插基质中,花盆口径25cm,一个花盆中插30根枝条,枝条之间间隔大约4.5cm,保持叶片高于花盆的上沿,花盆上沿套塑料袋,使枝条完全容置于塑料袋,塑料袋扎有小孔。

(3)种植环境及初期养护:大棚采用透明薄膜并覆盖一层遮阳网,大棚内温度为25℃左右,大棚顶部设有喷雾系统、喷药系统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保持常开。将经步骤(2)操作的花盆移入大棚,8天后移除塑料袋,移除塑料袋后,每隔1天利用喷雾系统喷洒水雾,保持叶片和扦插基质湿润。每隔7天利用喷药系统喷洒杀菌药,预防病害,杀菌药的喷洒方法为:代森锌2000倍液、露娜森2000倍液轮换使用。大棚还设有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大棚顶部用于监控大棚内整体环境,生长监控摄像头设置有多个,生长监控摄像头靠近花盆的盆身用于观察扦插基质的湿润程度,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喷雾频率。生根前萌发的芽点需全部剔除,生长监控摄像头还用于观察生根情况,从而确定移栽时间。

(4)幼苗的移栽:扦插25天后枝条生根,生根后卸除遮阳网,待根部生长至花盆盆底并由透水孔伸出后,将幼苗移栽至栽种基质中。栽种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份、火山石颗粒5份、稻壳2份。本实施例中,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97%。

实施例3

一种玫瑰扦插繁殖方法,包括:

(1)枝条选取:剪刀消毒,枝条长度为5~10cm,选择其中粗壮、半木质化的枝条,刀片消毒,枝条下端削成斜面,剔除已经萌发的芽点,留2个芽点,上芽点留2~5片健康叶片,下芽点不留叶片,枝条下端蘸生根液。剪刀和刀片的消毒方法为:利用便携式高温喷枪消毒。

(2)种植基质:取底部有透水孔的花盆,花盆高15cm,花盆采用透明材质,向花盆中加扦插基质,扦插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5份、蛭石6份、珍珠岩0.5份。扦插基质距花盆上沿的距离大约为3.7cm,取托盘装水,将装好扦插基质的花盆浸入托盘,扦插基质充分吸水湿润后将花盆从托盘取出,然后将经步骤(1)操作的枝条插入扦插基质中,花盆口径25cm,一个花盆中插25根枝条,枝条之间间隔大约5cm,保持叶片高于花盆的上沿,花盆上沿套塑料袋,使枝条完全容置于塑料袋,塑料袋扎有小孔。

(3)种植环境及初期养护:大棚采用透明薄膜并覆盖一层遮阳网,大棚内温度为28℃左右,大棚顶部设有喷雾系统、喷药系统和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保持常开。将经步骤(2)操作的花盆移入大棚,7天后移除塑料袋,移除塑料袋后,每隔1天利用喷雾系统喷洒水雾,保持叶片和扦插基质湿润。每隔7天利用喷药系统喷洒杀菌药,预防病害,杀菌药的喷洒方法为:代森锌2000倍液、露娜森2000倍液轮换使用。大棚还设有环境监控摄像头和生长监控摄像头,环境监控摄像头设置于大棚顶部用于监控大棚内整体环境,生长监控摄像头设置有多个,生长监控摄像头靠近花盆的盆身用于观察扦插基质的湿润程度,根据监控情况及时调整喷雾频率。生根前萌发的芽点需全部剔除,生长监控摄像头还用于观察生根情况,从而确定移栽时间。

(4)幼苗的移栽:扦插20天后枝条生根,生根后卸除遮阳网,待根部生长至花盆盆底并由透水孔伸出后,将幼苗移栽至栽种基质中。栽种基质为:椰糠1份、泥炭2份、火山石颗粒5份、稻壳2份。本实施例中,幼苗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