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1074发布日期:2019-01-02 22:3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大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随着农业以及园林业的发展,大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植物在大棚内发芽生长的速度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快,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大棚内依然可以继续种植抗寒能力差的植物。但现有的智能大棚由于结构较大,在控制土壤温湿度时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种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046520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农业用智能大棚,该生态农业用智能大棚包括:棚体,包括支撑架以及塑料膜;水管,设置于棚体内,水管上连接有喷雾头;伸缩架,设置于棚体外部上方;隔热层,与伸缩架连接,设置于棚体外部,并由伸缩架带动运动;风机,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一侧的内壁上,且风机上设置有加热器;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棚体内部,且悬空设置,控制装置,连接温湿度检测装置、风机、加热器、喷雾头以及伸缩架,并根据温湿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风机、加热器、喷雾头以及伸缩架的工作状态,该装置智能化高,能够根据温湿度检测装置来实时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或湿度,但是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较大,达不到现有社会提倡的环保节约工作性,还有就是该装置在工作中无法对内部喷灌时所需的水份进行改善净化,而不同的植被对水源的酸碱度要求不同,使得该装置在工作中的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在控制土壤温湿度时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种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较大,达不到现有社会提倡的环保节约工作性,无法对内部喷灌时所需的水份进行改善净化,而不同的植被对水源的酸碱度要求不同,使得该装置在工作中的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包括大棚顶架、大棚支柱、储电器、太阳能光伏板、操控器、底板、集水板、净水器和水箱,所述大棚顶架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个所述大棚支柱,且两个大棚支柱延伸至另一端均与所述大棚顶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水器位于所述大棚顶架与一个所述大棚支柱之间,所述操控器位于所述大棚顶架与另一个所述大棚支柱之间,所述储电器和所述水箱均位于两个所述大棚支柱之间,且储电器位于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五个灌溉管,五个所述灌溉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五个伸缩杆,五个所述伸缩杆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五个第二水泵,五个所述第二水泵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五个喷头,所述底板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所述大棚支柱之间设置有肥力土壤,所述底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肥力土壤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管口,所述底板的底端且位于若干个所述排水管口的下方紧密相接有集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储电器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大棚顶架内,所述导电杆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太阳能储能器,所述太阳能储能器的底端与所述大棚顶架的外壁相接触,所述太阳能储能器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太阳能跟踪器,所述太阳能跟踪器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支架,所述太阳能光伏支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支架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器的顶端一侧嵌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连接于所述大棚顶架内,所大棚顶架的顶端一侧且位于所述进水管的下方焊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呈倾斜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板的底端中部紧密相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贯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管延伸至另一端嵌入设置于所述净水器的底端中部,所述第一水管的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逆止阀,所述逆止阀与所述第一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逆止阀的顶端与所述底板的底端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器远离所述大棚支柱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贯穿连接于所述大棚顶架内,所述净水器的顶端另一侧与所述水箱的顶端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贯穿连接于一个所述大棚支柱内,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净水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与所述第二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底端与所述净水器的顶端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延伸至另一端紧密相接有两个螺栓板,所述水箱与两个所述大棚支柱的内壁通过两个所述螺栓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肥力土壤与一个所述大棚支柱之间设置有ph值监控仪,所述ph值监控仪与一个所述大棚支柱的内壁紧密相接,所述ph值监控仪的底端与所述肥力土壤相接触,一个所述大棚支柱的内壁且位于所述ph值监控仪的上方紧密相接有湿度监控仪,另一个所述大棚支柱的内壁且位于所述水箱的上方紧密相接有温度调控器,所述温度调控器、所述湿度监控仪和所述ph值监控仪均与所述操控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口的内壁顶端紧密相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顶端与所述排水管口的顶端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支柱的内壁且位于所述温度调控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肥力土壤的上方,所述风扇与所述操控器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水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五个灌溉管,五个灌溉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五个伸缩杆,五个伸缩杆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五个第二水泵,五个第二水泵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五个喷头,通过第二水泵能将水箱内的水源通过灌溉管和伸缩杆压送至喷头内,并能通过喷头进行灌溉工作,其中,工作人员可控制伸缩杆在相应的灌溉管内伸缩,使得工作人员能自由调节喷头相对于肥力土壤的高度,使得喷头能适应不同空气和土壤环境对玉米种植育苗进行灌溉工作,避免了现有装置在控制土壤温湿度时效果较差从而难以满足种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的问题。

2、该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底板的内部且位于肥力土壤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管口,底板的底端且位于若干个排水管口的下方紧密相接有集水板,通过排水管口渗透并传递肥力土壤中的过多水分,其中回收水中的土壤杂质会被过滤网隔离开,从而避免了土壤杂质进入集水板并对其造成堵塞,当集水板内的回收水积累到一定量时,操控器能控制第一水泵将集水板内的回收水通过第一水管压送至净水器内,其中逆止阀能防止回收水进行逆流,提高了装置对土壤水分的回收利用能力,避免了装置对非再生资源利用较大的问题。

3、该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大棚顶架的顶端一侧且位于进水管的下方焊接有挡雨板,挡雨板呈倾斜分布,在下雨天时,通过挡雨板能积蓄雨水,使得雨水能通过进水管进入净水器内,同理也能在净水器内进行水源净化改造,提高了装置的资源能力用力,进一步避免了装置对非再生资源利用较大的问题。

4、该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导电杆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太阳能储能器,太阳能储能器的底端与大棚顶架的外壁相接触,太阳能储能器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太阳能跟踪器,太阳能跟踪器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支架,太阳能光伏支架与太阳能光伏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支架,两个支架与太阳能光伏支架活动连接,两个支架与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连接,通过太阳能光伏板能将光能转换为装置所需的电能,其中太阳能跟踪器能定位跟踪太阳光线,使得太阳能光伏板能在两个支架的带动下正对太阳光线,从而使得太阳能光伏板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线,转换后的电能能通过太阳能光伏支架传递到太阳能储能器内,从而方便为装置进行电能输送,提高了装置对新型能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装置的节能减排能力,再一次避免了现有装置对非再生资源利用较大的问题。

5、该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净水器位于大棚顶架与一个大棚支柱之间,通过净水器能对内部水源进行净化工作,从而使得水源能达到适合玉米种植育苗的最佳状态,避免了现有装置无法对内部喷灌时所需的水份进行改善净化,而不同的植被对水源的酸碱度要求不同,使得该装置在工作中的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水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大棚支柱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排水管口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顶架;101、挡雨板;2、大棚支柱;201、温度调控器;202、风扇;203、湿度监控仪;204、ph值监控仪;3、储电器;301、导电杆;4、太阳能光伏板;401、太阳能光伏支架;402、太阳能跟踪器;403、太阳能储能器;404、支架;5、操控器;6、底板;601、肥力土壤;602、排水管口;6021、过滤网;7、集水板;701、第一水管;702、第一水泵;703、逆止阀;8、净水器;801、过滤管;802、进水管;9、水箱;901、卡块;902、螺栓板;903、灌溉管;904、伸缩杆;905、第二水泵;906、喷头;907、第三水泵;908、第二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种植育苗用模拟生长环境的智能大棚,包括大棚顶架1、大棚支柱2、储电器3、太阳能光伏板4、操控器5、底板6、集水板7、净水器8和水箱9,大棚顶架1的两端与底板6的两端固定连接,底板6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个大棚支柱2,且两个大棚支柱2延伸至另一端均与大棚顶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净水器8位于大棚顶架1与一个大棚支柱2之间,操控器5位于大棚顶架1与另一个大棚支柱2之间,储电器3和水箱9均位于两个大棚支柱2之间,且储电器3位于水箱9的上方,水箱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五个灌溉管903,五个灌溉管9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五个伸缩杆904,五个伸缩杆904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五个第二水泵905,五个第二水泵905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五个喷头906,底板6的顶端且位于两个大棚支柱2之间设置有肥力土壤601,底板6的内部且位于肥力土壤60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管口602,底板6的底端且位于若干个排水管口602的下方紧密相接有集水板7,通过排水管口602能收集肥力土壤601内的滴漏水份,从而便于集水板7进行水分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装置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环保节约能力。

进一步的,储电器3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导电杆301,导电杆301贯穿连接于大棚顶架1内,导电杆301延伸至另一端卡接有太阳能储能器403,太阳能储能器403的底端与大棚顶架1的外壁相接触,太阳能储能器40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太阳能跟踪器402,太阳能跟踪器402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支架401,太阳能光伏支架401与太阳能光伏板4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支架404,两个支架404与太阳能光伏支架401活动连接,两个支架404与太阳能光伏板4固定连接,通过太阳能光伏板4能将光能转换为装置所需的电能,其中太阳能跟踪器402能定位跟踪太阳光线,使得太阳能光伏板4能在两个支架404的带动下正对太阳光线,从而使得太阳能光伏板4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线,转换后的电能能通过太阳能光伏支架401传递到太阳能储能器403内,从而方便为装置进行电能输送,提高了装置对新型能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装置的节能减排能力。

进一步的,净水器8的顶端一侧嵌设置有进水管802,且进水管802贯穿连接于大棚顶架1内,所大棚顶架1的顶端一侧且位于进水管802的下方焊接有挡雨板101,挡雨板101呈倾斜分布,挡雨板101的倾斜分布方便了挡板板101对雨水进行拦截,从而方便进水管802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了装置对资源的整合能力。

进一步的,集水板7的底端中部紧密相接有第一水管701,第一水管701贯穿连接于底板6的一侧,第一水管701延伸至另一端嵌入设置于净水器8的底端中部,第一水管701的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702,第一水管701与底板6之间设置有逆止阀703,逆止阀703与第一水管701的内壁固定连接,逆止阀703的顶端与底板6的底端相接触,通过第一水泵702便于第一水管701将集水板7内的回收水压送至净水器8内,同时逆止阀703的设置能控制第一水管701内压送的回收水不会发生逆流,提高了装置的工作一体性。

进一步的,净水器8远离大棚支柱2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过滤管801,过滤管801贯穿连接于大棚顶架1内,净水器8的顶端另一侧与水箱9的顶端中部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水管908,第二水管908贯穿连接于一个大棚支柱2内,第二水管908与净水器8之间设置有第三水泵907,第三水泵907与第二水管908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水泵907的底端与净水器8的顶端相接触,通过净水器8能将内部的水源净化为适合玉米种植育苗的状态,并且净化后的水源会在第三水泵907的压送下,通过第二水管908进入水箱9内,净化后的残渣会通过过滤管801排出装置,提高了装置的资源利用和分配能力。

进一步的,水箱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901,两个卡块901延伸至另一端紧密相接有两个螺栓板902,水箱9与两个大棚支柱2的内壁通过两个螺栓板902固定连接,通过两个卡块901和两个螺栓板902便于将水箱9卡定在两个大棚支柱2的不同水平高度上,从而便于喷头906进行喷灌工作。

进一步的,肥力土壤601与一个大棚支柱2之间设置有ph值监控仪204,ph值监控仪204与一个大棚支柱2的内壁紧密相接,ph值监控仪204的底端与肥力土壤601相接触,一个大棚支柱2的内壁且位于ph值监控仪204的上方紧密相接有湿度监控仪203,另一个大棚支柱2的内壁且位于水箱9的上方紧密相接有温度调控器201,温度调控器201、湿度监控仪203和ph值监控仪204均与操控器5电性连接,通过ph值监控仪204便于肥力土壤601的ph值进行监控,通过湿度监控仪203便于对装置内部的空气湿度进行监控,通过温度调控器201便于对装置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行监控,从而能通过操控器5对装置内部的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适合玉米种植育苗的环境,提高了装置的智能性。

进一步的,排水管口602的内壁顶端紧密相接有过滤网6021,过滤网6021的顶端与排水管口602的顶端平齐,通过过滤网6021能过滤排水管口602排水时的土壤杂质,从而避免了集水板7内会发生堵塞,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大棚支柱2的内壁且位于温度调控器20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风扇202,风扇202位于肥力土壤601的上方,风扇202与操控器5电性连接,通过风扇202能配合操控器5改变装置内部的育苗环境,提高了装置的智能一体性。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可将玉米种子穿插在肥力土壤601内,通过ph值监控仪204对肥力土壤601的ph值进行监控,通过湿度监控仪203对装置内部的空气湿度进行监控,通过温度调控器201对装置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行监控,从而通过操控器5对装置内部的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适合玉米种植育苗的环境,若装置内的空气湿度较低,工作人员可先启动第三水泵907,通过第二水管908将净水器8内的水抽取至水箱9内,再通过第二水泵905将水箱9内的水通过灌溉管903和伸缩杆904压送至喷头906,然后通过喷头906在装置内部进行喷灌工作,其中伸缩杆904能在灌溉管903内进行伸缩工作,从而便于控制喷头906的喷管高度,使得装置能适应玉米种植育苗时的各个成长阶段,降低了装置的工作局限性,若装置内部空气湿度较高,操控器5会启动风扇202对装置内部进行抽湿工作,并且肥力土壤601中过多的水份会通过排水管口602进行渗透传递,其中回收水中的土壤杂质会被过滤网6021隔离开,从而避免了土壤杂质进入集水板7并对其造成堵塞,当集水板7内的回收水积累到一定量时,操控器5能控制第一水泵702将集水板7内的回收水通过第一水管701压送至净水器8内,其中逆止阀703能防止回收水进行逆流,回收水能在净水器8内进行净化工作,从而使得水源能达到适合玉米种植育苗的最佳状态,在下雨天时,挡雨板101能积蓄雨水,使得雨水能通过进水管802进入净水器8内,同理也能在净水器8内进行水源净化改造,当水箱9内水源不足时,操控器5能控制第三水泵907将净水器8内的净化水通过第二水管908压送至水箱9内,从而对水箱9进行水源补充,在晴天时,太阳能光伏板4能将光能转换为装置所需的电能,其中太阳能跟踪器402能定位跟踪太阳光线,使得太阳能光伏板4能在两个支架404的带动下正对太阳光线,从而使得太阳能光伏板4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线,转换后的电能能通过太阳能光伏支架401传递到太阳能储能器403内,太阳能储能器403又能通过导电杆301对储电器3进行电源补充,提高了装置对新型能源的利用能力和节能减排能力,使得装置能够在不需要外部供电的情况下照常进行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