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8885发布日期:2018-12-08 05:2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随着不断提高,对茶叶的外观、品质极为重视。茶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造成茶叶成活率低、品质差等缺点,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开垦制作茶园,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

s2,选用良种壮苗,适时栽植,种植时期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移苗时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保证离地15—20cm,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

s3,综合防治病虫;

s4,合理修剪、裁剪茶枝;

s5,均匀合理施肥;

s6,实施采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还包括在茶园周围、路旁种植间隔林,茶园中视当地光辐射强度状况种植稀或密的遮荫树,保持温度;在茶园建造排水蓄水系统,在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的茶区实施,以调剂降水余缺,并建立喷灌设施,在年降水量低于1000mm的茶区,建立从河谷为起点的堤灌设施,坡度大于等于15度角以上建立等高梯级茶园;坡度小于15度角的进行横山等高条植,茶园实行定期耕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4中,茶树剪裁需要进行3—4次定剪,春夏秋季都可进行,第一次定剪在茶苗高30cm±时,离地15—20cm处水平剪去;第二次在原剪口提高15—20cm左右即离地30—40cm处剪去,第三次在离地55—60cm左右剪去,第四次在离地60—70cm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第二至第四次定剪都是对在上次定剪基础上所萌发的茎粗0.4cm以上、展叶数达7—8片叶以上、已达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的修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2中,还包括对幼龄茶园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提高抗寒能力,增加有机肥来源;以波0.5-1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300ppm乙烯利喷施一次以减少花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5中,在施肥过程中,种植前3-8天,每亩施基肥50kg;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粪尿肥类20-30份、堆沤肥10-25份、秸秆类肥25-50份、绿肥类5-12份、土杂肥类7-14份、饼肥类9-18份、腐殖酸类肥6-15份、农用废弃物类18-25份、沼气肥类5-12份,施肥完成后覆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6中,采摘的方法包括,选择旺盛季节采摘,采摘选择一芽1-2叶,粗老茶可以一芽4-5叶,同时采摘茶叶时应留一片真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种植茶叶方法,整体较为科学,能大幅提高茶叶的产量,同时能保证茶叶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茶农经济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产高品质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s1,开垦制作茶园,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

s2,选用良种壮苗,适时栽植,种植时期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移苗时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保证离地15—20cm,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

s3,综合防治病虫;

s4,合理修剪、裁剪茶枝;

s5,均匀合理施肥;

s6,实施采摘。

步骤s1中,还包括在茶园周围、路旁种植间隔林,茶园中视当地光辐射强度状况种植稀或密的遮荫树,保持温度;在茶园建造排水蓄水系统,在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的茶区实施,以调剂降水余缺,并建立喷灌设施,在年降水量低于1000mm的茶区,建立从河谷为起点的堤灌设施,坡度大于等于15度角以上建立等高梯级茶园;坡度小于15度角的进行横山等高条植,茶园实行定期耕作。

步骤s4中,茶树剪裁需要进行3—4次定剪,春夏秋季都可进行,第一次定剪在茶苗高30cm±时,离地15—20cm处水平剪去;第二次在原剪口提高15—20cm左右即离地30—40cm处剪去,第三次在离地55—60cm左右剪去,第四次在离地60—70cm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第二至第四次定剪都是对在上次定剪基础上所萌发的茎粗0.4cm以上、展叶数达7—8片叶以上、已达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的修剪。

步骤s2中,还包括对幼龄茶园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提高抗寒能力,增加有机肥来源;以波0.5-1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300ppm乙烯利喷施一次以减少花量。

步骤s5中,在施肥过程中,种植前3-8天,每亩施基肥50kg;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粪尿肥类20-30份、堆沤肥10-25份、秸秆类肥25-50份、绿肥类5-12份、土杂肥类7-14份、饼肥类9-18份、腐殖酸类肥6-15份、农用废弃物类18-25份、沼气肥类5-12份,施肥完成后覆土。

步骤s6中,采摘的方法包括,选择旺盛季节采摘,采摘选择一芽1-2叶,粗老茶可以一芽4-5叶,同时采摘茶叶时应留一片真叶。

综上述,本发明的种植茶叶方法,整体较为科学,能大幅提高茶叶的产量,同时能保证茶叶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茶农经济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