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牛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0756发布日期:2018-09-28 23:59阅读:1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牲畜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肉牛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牛肉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全面,在肉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养牛业的壮大,饲养方式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的养牛场实施密集化养殖,牛在生长过程中被局限于牛舍内,缺乏活动,导致产出的牛肉口感降低,且牛舍内气流通不畅、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疾病,不利于牛的健康成长。而且,目前在饲养牛时,饲养者通常将饲料或者草料投递在牛舍的地面,牛只能低头进食,导致牛脖子处的肌肉长期是松弛状态,没有紧绷,使得牛出栏时,牛脖子处的肉堆积大量的脂肪,该处的肉质很差,而且口感不佳,影响整个牛肉的质量。牛舍内潮湿且有相对较多的细菌,因此牛的蹄子因为长期与牛舍的地面接触,十分容易烂蹄,牛的脚蹄溃烂后,牛在运动是便会感觉疼痛,使得牛不愿意走动,运动量缩小,影响牛对食物的消化,影响牛健康生长,导致牛的肉质变异,肥肉和脂肪增多,精肉减少,影响肉质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肉牛养殖方法,科学健康的养殖,保证牛的健康成长,防止牛脖子处脂肪堆积,提高牛肉的口感和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牛舍建造:以20-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舍顶部设置红色灯泡;

(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可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1-0.9mg石粒;

(3)、肉牛放养: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5-15分钟;每次牛外出牛舍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每平方米撒石灰50-100g;牛放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在于: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饲料投入进饲料槽之后,牛在进食时,不能低头进食,需要将头抬起并且高于牛背的高度,牛才能进食,使得牛脖子的肌肉能够紧绷,防止脂肪堆积,提升牛脖子处的肉质;而且牛抬头进食,可以便于食物在牛的肠道中移动,便于消化,加快牛的生长。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在房间中面对镜子能够察觉到时同类,缓解牛被关在牛舍房间中的紧张情绪,有助于牛的快速成长。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可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1-0.9mg石粒,微小的石粒进入牛的肠胃后,能够帮助牛的胃肠蠕动,便于消化食物。

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5-15分钟;红色的灯光会刺激牛,使牛兴奋,牛有想要奔跑的冲动,牛进入草场后便会积极的运动;而且牛自由的取食草场中的青草,在牛取食青草时,青草随风摆动,而牛在进食青草时也会随草扭动身体或者移动脚步,进而增加了牛的运动量,使得牛的肉质口感良好。

每次牛外出牛舍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牛回牛舍后石灰会附着在牛的蹄子上,当牛进入牛舍,牛蹄子上的石灰会保护牛的蹄子不会病菌感染,而且石灰具备干燥吸水的功能,可以保证牛的蹄子处相对干燥,避免了牛的蹄子出现溃烂的现象。

牛放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黑布裹住牛眼,牛会快速的从放养的兴奋状态安静下来,保证牛进入牛舍后能够快速的休息,有利于牛的生长发育。

进一步的:肉牛放养过程中,向草场中投放背部为红色的蝴蝶,向草场中按每平方米5-15只的量投放蝴蝶,牛被蝴蝶身上的颜色吸引,进而追逐蝴蝶,进一步的增加了牛的运动量,保证牛能够健康的生长,使得牛的肉质口感良好。

进一步的:石粒粒径0.01mm-0.03mm,便于牛将石粒排出体外。

进一步的:肉牛放养步骤中,草场中草的长度大于50cm,草更容易摆动。

进一步的:每隔半年对牛进行一次打虫,保证牛的健康快速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牛舍建造:以25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舍顶部设置红色灯泡;

(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5mg石粒,石粒粒径0.02mm;

(3)、肉牛放养:每天2次,每次1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草场中草的长度大于50cm,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10分钟;每次牛外出牛舍后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每平方米撒石灰75g;牛从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肉牛放养过程中,向草场中投放背部为红色的蝴蝶。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以2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每天1次,每次0.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每千克饲料中配0.1mg石粒,石粒粒径0.01mm,红色灯泡对牛设进行照射时间为5分钟。实施例3

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以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每天3次,每次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每千克饲料中配0.9mg石粒,石粒粒径0.03mm,红色灯泡对牛设进行照射时间为15分钟。

对比例1

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牛舍房间中没有安装镜面。

对比例2

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饲料槽安装在地面。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放养之前没有经过红色灯泡照射,放养后没有用黑布裹住牛眼。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牛离开牛舍后没有向牛舍撒石灰粉。

分别对实施例1-3,对比例1-4进行试验测试,检测项目包括牛体重的增速,牛蹄的溃烂率,牛出栏时肉质中脂肪含量、精瘦肉含量,牛肉口感等项目(其中脂肪含量,精瘦肉含量,牛蹄子溃烂率以及牛体重增速均以实施例1的测量数据为单位1)。

测试结果如下表:

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施例1-3的检测结果分析可得出,各项检测数据的差距很小,几乎没有区别,不同的是,牛每天放羊的次数和时间越长,以及红色灯泡照射时间越长,牛越兴奋,可以使得牛的运动量得到更多保障,进而使得牛的肉的脂肪含量低,以及精瘦肉的含量高,同时口感相对良好。

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是对比例1牛舍房间中没有安装镜面,经过检查得出结论,牛因为在独立房间中感到十分紧张焦虑,导致生长相对较慢,没有能及时的将饲料养分转化为牛自身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在房间中设置镜面。

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是对比例1饲料槽安装在地面,经过试验测试,牛脖子处的脂肪明显堆积,牛的消化不畅,导致牛体重增长慢,脂肪含量较高,肉质油腻。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3放养之前没有经过红色灯泡照射,放养后没有用黑布裹住牛眼,经过试验测试,牛在草场的表现不够活跃,降低了牛的运动量,以及牛回到牛舍后不能较快的平静,不能很好的消化食物营养,导致体重增长较慢,而且,脂肪含量高,肉质油腻。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牛离开牛舍后没有向牛舍撒石灰粉,经过检测得出,牛蹄的溃烂率显著较高,牛蹄溃烂导致牛不愿意运动,使得牛肉脂肪含量高,精瘦肉含量低,肉质油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