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0410发布日期:2018-12-08 05:3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属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适用于外植体消毒脱水过程、微小型及易漂浮外植体的消毒与脱水过程。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以细胞全能性为基础所发展的一门技术,其主要操作过程就是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外植体从供体植物上分离后,通过消毒,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在人工创造的无菌条件下经过脱分化与在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其外植体消毒过程中所使用的外植体主要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芽以及果实与种子等。

无论是从自然界还是室内采集的外植体,其都带有各类真菌细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若不进行消毒处理,就会造成组培过程中培养材料的污染并影响组培材料的正常生长,因此对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基本前提与保证。消毒过程中需要在消毒彻底的前提下保证外植体的完好程度以及避免再次污染。在消毒过程中许多外植体易漂浮,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的情况,对于微小型外植体消毒,易出现脱水不方便造成再次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应用于外植体消毒过程,简单便捷的操作方法以提高消毒效率,可开闭筛网筒以减少外植体在消毒过程中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网筒、封口盖,筛网筒上设有若干筛孔,筛网筒的一端开口,封口盖盖于筛网筒的开口;所述筛网筒的开口一侧设有连接卡,封口盖铰链连接于连接卡上,且连接卡上固定有可调节手柄,可调节手柄与筛网筒的开口垂直;

所述可调节手柄上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可调节钮,可调节钮沿滑槽上下滑动;

还设有连接柄,连接柄的一端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封口盖上部,且连接柄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柄的另一端;可调节钮沿滑槽上下滑动带动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或释放对封口盖的挤压;当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时,封口盖紧紧盖于筛网筒的开口;当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释放对封口盖挤压时,封口盖可从筛网筒的开口打开。

所述封口盖面向筛网筒开口的一面上设有环状凹槽,封口盖盖于筛网筒的开口时,筛网筒开口处的筛网筒顶部筒壁均置于环状凹槽内,使得封口盖与筛网筒口形成密闭,防止外植体流出。

所述封口盖上分布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孔的大小均为40目,以保持水流通顺并防止外植体流出。

所述滑槽自可调节手柄一侧贯穿可调节手柄另一侧。

所述可调节钮上旋有螺母,且螺母置于可调节手柄上的滑槽外部,螺母沿可调节钮朝可调节手柄的方向旋紧时,螺母紧贴可调节手柄,可调节钮固定于可调节手柄上的滑槽内;当螺母沿可调节钮朝背向可调节手柄的方向旋紧时,螺母不与可调节手柄贴合,可调节钮可沿可调节手柄上的滑槽上下滑动。

所述筛网筒上筛孔小于外植体的大小。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进行外植体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需要消毒的外植体装入消毒装置中,先将可调节手柄上的可调节钮在可调节手柄的滑槽内调至滑槽的最高处,打开封口盖,将需要消毒的外植体从筛网筒的开口放入筛网筒中;然后关闭封口盖,将可调节纽调至可调节手柄的滑槽最低处,且可调节纽固定于可调节手柄的滑槽最低处,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封口盖紧紧盖于筛网筒的开口,使封口盖与筛网筒紧密结合,防止筛网筒内的外植体流出;完成需要消毒的外植体装入消毒装置中;

步骤2)、在超净工作台上放置第一烧杯、第二烧杯、第三烧杯、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在第一烧杯内倒入70-75%的酒精待用,在第二烧杯内倒入无菌水待用,在第三烧杯内倒入1%次氯酸钠溶液待用,在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内均倒入无菌水待用;将经步骤1)放置有需要消毒外植体的消毒装置置于流水下冲洗1-2小时后,消毒装置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待用;

步骤3)、将消毒装置放置到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装置放于第一烧杯内,消毒装置在第一烧杯内淹没于70-75%的酒精中,搅拌浸泡10-20s后取出,在消毒装置搅拌浸泡过程中,酒精从筛网筒上的若干筛孔进入筛网筒内,使得筛网筒内的外植体在酒精中搅拌浸泡;

再将消毒装置转入第二烧杯内,在第二烧杯内的无菌水中淹没后搅拌浸泡,在消毒装置搅拌浸泡过程中,第二烧杯内的无菌水从筛网筒上的若干筛孔进入筛网筒内,使得筛网筒内的外植体在第二烧杯内的无菌水中搅拌浸泡;

随后,将消毒装置转入第三烧杯内,在第三烧杯内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淹没后搅拌浸泡10-20min后取出,在消毒装置搅拌浸泡过程中,第三烧杯内的1%次氯酸钠溶液从筛网筒上的若干筛孔进入筛网筒内,使得筛网筒内的外植体在第三烧杯内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搅拌浸泡;

再将消毒装置依次转入第四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五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六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消毒装置在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内时,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内的无菌水均从筛网筒上的若干筛孔进入筛网筒内,使得筛网筒内的外植体分别依次在第四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五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六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使得消毒装置使用无菌水洗涤干净;

步骤4)、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消毒装置沥干水分后用无菌滤纸擦干消毒装置表面,然后将可调节钮在可调节手柄的滑槽内调至滑槽的最高处,打开封口盖,用镊子将外植体取出至盛有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

步骤5)、在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吸干水分后,得到消毒后的外植体。

本发明结构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发明,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包括筛网筒、封口盖,在筛网筒上设置有若干筛孔,筛网筒的一端开口,封口盖盖于筛网筒的开口;在筛网筒的开口一侧设置连接卡,封口盖铰链连接于连接卡上,且连接卡上固定有可调节手柄,可调节手柄与筛网筒的开口垂直;在可调节手柄上设置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可调节钮,可调节钮沿滑槽上下滑动;连接柄的一端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封口盖上部,且连接柄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柄的另一端。

在使用时,可调节钮沿滑槽上下滑动带动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或释放对封口盖的挤压;当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时,封口盖紧紧盖于筛网筒的开口;当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释放对封口盖挤压时,封口盖可从筛网筒的开口打开。

本发明整个装置的材料均为不锈钢,在消毒过程中不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盖的下面设有凹槽,可与筛网筒紧密结合。进一步的,筛网筒的筛网孔大小,根据外植体大小可选择不同目数的筛网筒进行外植体消毒,以保证最高的消毒效率。封口盖、可调节手柄以及筛网筒通过连接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连接柄不与可调节钮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时,封口盖紧紧盖于筛网筒的开口,可使筛网筒形成密闭空间,防止微小型及易漂浮的外植体流出,保证外植体完全接触消毒液,消毒结束后又可充分脱水,避免微小外植体脱水困难问题,从而保证外植体的完整性并提高外植体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筛网筒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封口盖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可调节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筛网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封口盖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节钮、2可调节手柄、3连接卡、4连接柄、5封口盖、6筛网筒、7筛孔、8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包括筛网筒6、封口盖5,在筛网筒6上设置若干筛孔7,筛网筒6的一端开口,封口盖5盖于筛网筒6的开口;筛网筒6的开口一侧设置连接卡3,封口盖5铰链连接于连接卡3上,且连接卡3上固定有可调节手柄2,可调节手柄2与筛网筒6的开口垂直。

在可调节手柄2上设置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可调节钮1,可调节钮1沿滑槽上下滑动;还设置有连接柄4,连接柄4的一端与可调节钮1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封口盖5上部,且连接柄4与可调节钮1固定连接的一端高于连接柄4的另一端;可调节钮1沿滑槽上下滑动带动连接柄4不与可调节钮1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5或释放对封口盖5的挤压;当连接柄4不与可调节钮1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5时,封口盖5紧紧盖于筛网筒6的开口;当连接柄4不与可调节钮1固定连接的一端释放对封口盖5挤压时,封口盖5可从筛网筒6的开口打开。

在封口盖5面向筛网筒6开口的一面上设置环状凹槽,封口盖5盖于筛网筒6的开口时,筛网筒6开口处的筛网筒顶部筒壁均置于环状凹槽内,使得封口盖5与筛网筒6口形成密闭,防止外植体流出。在封口盖5上分布有若干透水孔8,透水孔的大小均为40目,以保持水流通顺并防止外植体流出。滑槽自可调节手柄2一侧贯穿可调节手柄2另一侧。

在可调节钮1上旋有螺母,且螺母置于可调节手柄2上的滑槽外部,螺母沿可调节钮1朝可调节手柄2的方向旋紧时,螺母紧贴可调节手柄2,可调节钮1固定于可调节手柄2上的滑槽内;当螺母沿可调节钮1朝背向可调节手柄2的方向旋紧时,螺母不与可调节手柄2贴合,可调节钮1可沿可调节手柄2上的滑槽上下滑动。

在使用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易漂浮外植体消毒装置进行外植体消毒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需要消毒的外植体装入消毒装置中,先将可调节手柄2上的可调节钮1在可调节手柄2的滑槽内调至滑槽的最高处,打开封口盖5,将需要消毒的外植体从筛网筒6的开口放入筛网筒6中;然后关闭封口盖5,将可调节纽1调至可调节手柄2的滑槽最低处,且可调节纽1固定于可调节手柄2的滑槽最低处,连接柄4不与可调节钮1固定连接的一端挤压封口盖5,封口盖5紧紧盖于筛网筒6的开口,使封口盖5与筛网筒6紧密结合,筛网筒6上筛孔7小于外植体的大小,防止筛网筒6内的外植体流出;完成需要消毒的外植体装入消毒装置中;

步骤2)、在超净工作台上放置第一烧杯、第二烧杯、第三烧杯、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在第一烧杯内倒入70-75%的酒精待用,在第二烧杯内倒入无菌水待用,在第三烧杯内倒入1%次氯酸钠溶液待用,在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内均倒入无菌水待用;将经步骤1)放置有需要消毒外植体的消毒装置置于流水下冲洗1-2小时后,消毒装置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待用;

步骤3)、将消毒装置放置到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装置放于第一烧杯内,消毒装置在第一烧杯内淹没于70-75%的酒精中,搅拌浸泡10-20s后取出,在消毒装置搅拌浸泡过程中,酒精从筛网筒6上的若干筛孔7进入筛网筒6内,使得筛网筒6内的外植体在酒精中搅拌浸泡;

再将消毒装置转入第二烧杯内,在第二烧杯内的无菌水中淹没后搅拌浸泡,在消毒装置搅拌浸泡过程中,第二烧杯内的无菌水从筛网筒6上的若干筛孔7进入筛网筒6内,使得筛网筒6内的外植体在第二烧杯内的无菌水中搅拌浸泡;

随后,将消毒装置转入第三烧杯内,在第三烧杯内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淹没后搅拌浸泡10-20min后取出,在消毒装置搅拌浸泡过程中,第三烧杯内的1%次氯酸钠溶液从筛网筒6上的若干筛孔7进入筛网筒6内,使得筛网筒6内的外植体在第三烧杯内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搅拌浸泡;

再将消毒装置依次转入第四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五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六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消毒装置在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内时,第四烧杯、第五烧杯、第六烧杯内的无菌水均从筛网筒6上的若干筛孔7进入筛网筒6内,使得筛网筒6内的外植体分别依次在第四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五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第六烧杯内的无菌水淹没后搅拌浸泡,使得消毒装置使用无菌水洗涤干净;

步骤4)、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消毒装置沥干水分后用无菌滤纸擦干消毒装置表面,然后将可调节钮1在可调节手柄2的滑槽内调至滑槽的最高处,打开封口盖5,用镊子将外植体取出至盛有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

步骤5)、在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吸干水分后,得到消毒后的外植体。由于消毒装置体积小,在1000ml的烧杯中可达到一次消毒多个的效果,以提高消毒效率。

此外,由于消毒装置主要进行微小型外植体消毒,消毒装置大小也比较小,消毒时可以在大烧杯中同时放入多个装有外植体的消毒装置进行消毒,提高消毒效率,以达到一次消毒多个的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防止消毒过程中外植体的损失,以及克服外植体脱水困难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