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1473发布日期:2018-12-19 05:17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种植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又称生军、将军、川军。性味苦、寒。有泻实热、下积滞、化疲、解毒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疽、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症。主产青海、甘肃、四川、陕西等省。其形态特征为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木质化,不分叉,呈萝卜形,有的具数个分叉,呈牛头形。其生长习性为性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上或砂壤上最好。在黏重酸性的土壤栽种,造成根茎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不宜种植。

长期以来,药用大黄一直为一种野生植物,近些年来虽然开始种植,但现有的种植技术,药用大黄产量低、且药用价值不高。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研究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既能增加药用大黄的产量与质量,又能很好推广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深耕除草平整;

(2)厚朴林种植:等行间距种植厚朴,行间撒施腐熟厩肥、npk三元复合肥和锌肥,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种苗移栽;

(3)大黄育苗:将大黄植物种子进行处理后,进行大田育苗或者设施育苗,播种时间为春播或秋播;

(4)大黄移栽:大黄苗移栽时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苗栽在厚朴林行间,与厚朴相间种;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

(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

进一步地,步骤(1)中栽培用地选择坡度≤30°、海拔高度900-1800m的向阳山坡地,年降雨量1000-1600mm,无霜期≥190d并远离居住区、公路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土地。

进一步地,步骤(1)中深耕除草是在栽前半个月清除杂草和小灌丛,深耕暴晒,有效抑制虫卵和病菌的滋生,熟化土壤。

进一步地,步骤(2)中厚朴林行距为1.50m×2.00m,200株/600m2;步骤(2)中所述撒施腐熟厩肥1500-2500kg/亩,npk三元复合肥40-50kg/亩,锌肥1.5-2kg/亩;且npk三元复合肥n-p2o5-k2o养分含量为15-15-15。

进一步地,步骤(3)中大黄植物种子在播种前采用10-25℃温水浸泡4-24h或采用20-3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4-24h;步骤(3)中大田育苗为: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排水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做成宽1.5米、高0.5米的畦,将处理后的大黄植物种子撒在备好的苗床上,上面覆盖0.5cm厚的细土,然后草屑覆盖,喷洒适量水,及时除草,施人畜粪水,待种苗长到根茎最粗处直径≥2cm即可移栽,种苗选取芽完整、无残缺的壮苗栽培;步骤(3)中设施育苗为:将大黄植物种子进行处理后,控干水份,放在25℃下催芽,用纱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2次,当有种子发芽,即将其播种到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中,每穴播种子1-2粒,播种深度0.5cm,将水雾化喷洒,浇透水,将浇透水的穴盘覆盖一层薄膜保持水分,并保持穴盘内温度为15-25℃;催芽处理过的种子播种7-10天出苗,待苗生长到三匹真叶,一个植株心,此时可移栽。

进一步地,步骤(4)中大黄苗移栽时间为春播者第2年3-4月移栽,秋播者第3年3-4月移栽;步骤(4)中所述大黄移栽苗株高为不小于10cm的壮苗;步骤(4)中所述两厚朴中间栽3行大黄,所述大黄苗离厚朴0.7m,大黄株行距为0.7m×0.5m,1000株/600m2

进一步地,步骤(5)中摘除花苔是在大黄生长的第三年五月,要去顶芽(即花苔),除留下作种用于育苗的,其余要统统去顶芽(打花苔),否则将严重影响产量;步骤(5)中掰去侧芽是在大黄生长的第二年的四月(农历三月),大黄开始发新叶、大黄根头部一周有侧芽,必须除去,否则将影响大黄根茎及根的生长,减低产量,方法为除去侧芽后立即用细土涂疤痕处;步骤(5)中防治病虫害中大黄病害有根腐病、轮纹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可采用综合防治法,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源;发病前或发病时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或浇灌;大黄虫害有金龟子和蚜虫,可用化学药剂毒杀,金龟子为害亦可在早晨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能充分利用温、光、水和土地资源,同等面积在不减少大黄种植密度和产量的前提下,能增加厚朴的种植,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2)药用大黄与厚朴林套作能人为地创造有利于其生长的阴湿环境,有利于大黄生长,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3)本发明科学合理,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容易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1)选地整地:栽培地位于镇巴县小洋镇鲁家坝村,栽培地的坡度≤30°、海拔高度为1200m的向阳山坡地,年降雨量为1000-1600mm,无霜期≥190d并远离居住区、公路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土地,对当地地形及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以往栽培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及微量元素进行监测,土壤是耕层深厚,腐殖质丰富的沙土地。栽前半个月清除杂草和小灌丛,深耕暴晒,有效抑制虫卵和病菌的滋生,熟化土壤。栽前一周内起垄,垄面宽90cm,垄深15cm,垄间沟宽20cm,呈中脊高两面略低的鱼背形状;

(2)厚朴林种植:以行距为1.50m×2.00m等行间距种植厚朴,200株/600m2,行间撒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亩、再配合施用npk三元复合肥45kg/亩(npk三元复合肥n-p2o5-k2o养分含量为15-15-15),加锌肥1.8kg/亩,再取土盖在上面,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移栽;

(3)大黄育苗:将大黄种子在25℃温水浸泡24h,控干水份,放在25℃下催芽,用纱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2次,当有种子发芽,即将其播种到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中,每穴播种子1-2粒,播种深度0.5cm,将水雾化喷洒,浇透水,将浇透水的穴盘覆盖一层薄膜保持水分,并保持穴盘内温度为15-25℃,催芽处理过的种子播种7-10天出苗,待苗生长到三匹真叶,一个植株心,此时可移栽;

(4)大黄移栽:第三年3月份将株高达到10cm的大黄苗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厚朴林行间,两厚朴中间栽3行大黄(大黄离厚朴0.7m),株行距为0.7m×0.5m,1000株/600m2,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

(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中大黄病害有根腐病、轮纹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可采用综合防治法,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源;发病前或发病时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或浇灌;大黄虫害有金龟子和蚜虫,可用化学药剂毒杀,金龟子为害亦可在早晨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

大黄喜阴,厚朴作为镇巴优势木本中药材既可以提供大黄适宜的生长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是很好的套中品种。镇巴县鲁家坝村大黄与厚朴套种地块,大黄亩产约500公斤,且游离蒽醌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值2倍。大黄玉米套种或无套种地块,大黄亩产约400多公斤。因此大黄厚朴套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2

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1)选地整地:栽培地位于镇巴县小洋镇鲁家坝村,栽培地的坡度≤30°、海拔高度为1200m的向阳山坡地,年降雨量为1000-1600mm,无霜期≥190d并远离居住区、公路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土地,对当地地形及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以往栽培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及微量元素进行监测,土壤是耕层深厚,腐殖质丰富的沙土地。栽前半个月清除杂草和小灌丛,深耕暴晒,有效抑制虫卵和病菌的滋生,熟化土壤。栽前一周内起垄,垄面宽90cm,垄深15cm,垄间沟宽20cm,呈中脊高两面略低的鱼背形状。

(2)厚朴林种植:以行距为1.50m×2.00m等行间距种植厚朴,200株/600m2,行间撒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亩、再配合施用npk三元复合肥45kg/亩(npk三元复合肥n-p2o5-k2o养分含量为15-15-15),加锌肥1.8kg/亩,再取土盖在上面,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移栽;

(3)大黄育苗: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排水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做成宽1.5米、高0.5米的畦,将大黄种子在20℃温水浸泡24小时,撒在备好的苗床上,上面覆盖0.5cm厚的细土,然后草屑覆盖,喷洒适量水,及时除草,施人畜粪水,待种苗长到直径2cm左右即可移栽,种苗选取芽完整、无残缺、根茎最粗处直径≥2cm、长度≥10cm的壮苗栽培;

(4)大黄移栽:第三年3月份将株高达到10cm的大黄苗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厚朴林行间,两厚朴中间栽3行大黄(大黄离厚朴0.7m),株行距为0.7m×0.5m,1000株/600m2,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

(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中大黄病害有根腐病、轮纹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可采用综合防治法,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源;发病前或发病时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或浇灌;大黄虫害有金龟子和蚜虫,可用化学药剂毒杀,金龟子为害亦可在早晨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

大黄喜阴,厚朴作为镇巴优势木本中药材既可以提供大黄适宜的生长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是很好的套中品种。镇巴县鲁家坝村大黄与厚朴套种地块,大黄亩产约500公斤,且游离蒽醌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值2倍。大黄玉米套种或无套种地块,大黄亩产约400多公斤。因此大黄厚朴套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