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419发布日期:2018-12-08 05:4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浮标等,是钓鱼用具中需要的重要部件。浮漂使用的材质,从最原始的芦苇杆、高粱杆、孔雀羽、野猪毛,到现在比较流行的巴尔杉木和纳米材质。其结构一般是由漂身及穿过漂身轴心漂杆构成;有的漂身两头的漂杆所用的材料不同,其一端用碳纤维,另一端用玻璃纤维。

漂身一般由实芯层和包覆在实芯层外表的包芯层构成,其中实芯层内部设有供漂杆穿过并容纳漂杆的轴心孔道。有些将包芯层作为加固层,在包芯层之外还涂覆外表层。

现有的漂身的制作方法是采用两块式型腔模具,用两块式型腔模具将制作漂身的膨胀材料经过纵向模压而成,这样制作的漂身的合模线是纵向的与漂身的轴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制作的漂身会趋于扁状,其横截面很难有真正的圆形;产品品质难以保证;另外,两块式型腔模具需要在两侧采用压紧方法合模,只能放入带有压力的成型炉台上烘烤成型,由于模具形体的限制,每次烘烤的数量不多,且采用开放式炉台,使得漂身的单产能耗过大,比较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两段式模具制模的浮漂,以便确保浮漂的截面为正圆,并减少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漂,包括漂身和漂杆,所述漂杆贯穿并固定在漂身的轴心位置;所述漂杆也可以分为漂头杆和漂尾杆,漂头杆安装在漂身的一端,漂尾杆安装在漂身的另一端,漂头杆和漂尾杆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所述漂身包括实芯层和包覆实芯层的包芯层;所述漂身的制作方法包括实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和包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包括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坯件,具体采用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

所述实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如下。

s1.采用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坯件。

s2.将膨胀材料放入第一段实芯层模具中。

s3.将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合模,然后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得到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

s4.将顶针插入到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两端端头的顶针孔中。

s5.将插入了顶针的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具放入到烘烤柜内进行烘烤,直到膨胀材料发泡并塞满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的内腔,得到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

s6.将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从烘烤柜中取出,再将顶针从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的顶针孔中取出。

s7.将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分开,露出膨胀坯,将膨胀坯取出;膨胀坯内放置过顶针的位置即为轴心孔道。

s8.将膨胀坯上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结合位置的出现的合模线清理干净,得到实芯层坯件。

所述包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包括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制作包芯层坯件,具体采用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

所述包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如下。

s1.采用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包芯层坯件。

s2.将包芯层材料包覆在实芯层坯件外表面。

s3.将顶针穿过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然后把包好的实芯层坯件的一端的轴心孔道顺着顶针放入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的模腔里面,再将第二包芯层模具穿过顶针包住实芯层坯件的另一端,并将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合模,然后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得到两段式包芯层料腔模。

s4.将两段式包芯层料腔模放入到烘烤柜内进行烘烤,直到实芯层再发泡至包芯层硬化定型,得到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

s5.将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从烘烤柜内取出,将顶针从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的顶针孔内取出。

s6.将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分开,露出定型坯,将定型坯取出。

s7.将定型坯上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结合位置的合模线清理干净,得到包芯层坯件。

进一步的,可将包芯层作为加固层,再在加固层外涂覆外表层,所述外表层由油漆材料制成,用于隔水、防水、保护、装饰和美观。

所述两段式空腔模具是:模具的内部为空腔,空腔的形体结构与漂身的形体结构完全相同,从空腔的最大横切面处将空腔横向切分为两截,即将空腔模具分为两截,成为第一段模具和第二段模具,构成两段式空腔模具;其中第一段模具中切分位置的一端称为第一合模端;第一段模具的另一端称为第一顶端,第一顶端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第二段模具中切分位置的一端称为第二合模端;第二段模具的另一端称为第二顶端,第二顶端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第一合模端和第二合模端之间设有合紧固定装置;模具的外部形状结构不限,可以是胶囊状、圆筒状、钢笔筒状、条块状、或其它形状等等。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漂身的实芯层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成为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漂身的包芯层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构成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

将两段式空腔模具合模时,需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可以采取三种或更多种方法将进行合紧固定。

一是锁扣式合模装置,所述锁扣式合模装置是第一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锁槽,第二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锁扣,锁扣与锁槽可以互相合紧固定;合模后,将锁扣锁入锁槽,即将第一段模具和第二段模具合紧固定。

二是螺旋式合模装置,所述螺旋式合模装置是第一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合模端的外壁上向外生成有圆筒,圆筒的内径与第一合模端的外径相同,圆筒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合模后,将圆筒套入第一合模端并旋紧,即可将第一段模具和第二段模具合紧固定。

三是外螺旋式合模装置,所述外螺旋式合模装置是第一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相同规格的外螺纹;另配套设置一个螺旋筒,螺旋筒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合模后,用螺旋筒将第一合模端和第二合模端同时拧紧,即可将第一段模具和第二段模具合紧固定。

所述顶针孔的直径略大于漂杆的直径,即顶针孔的直径是漂杆的直径的100%-120%;便于将顶针插入。

所述顶针呈圆形直条状,直径与漂杆相同或略大;具体的,顶针的直径是漂杆直径的100%-120%;使用时放置在实芯层的轴心位置,用于使实芯层具有轴心孔道。

所述膨胀材料可以是pu黑白料、高能胶、聚乙烯或其它可发泡的材料。

所述包芯层材料可以是碳纤维材料、或其它外包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制作漂身,使得漂身上因压模而产生的合模线所构成的平面与漂身的轴心线垂直,这样在压模过程中对漂身的圆度不会产生影响,可以确保最终做出的漂身横切面为正圆状;同时,由于两段式空腔模具形体较小,且自带合紧固定装置,可以直接放入到封闭式的烘烤柜中进行烘烤,这样每只漂身所消耗的能源可以节省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浮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浮漂中漂身的中心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采用螺旋合模方法的两段式空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采用螺旋合模方法的两段式空腔模具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两块式型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做出实芯层初坯时的合模线示意图,该合模线所构成的圆形平面与轴心线垂直。

图7为现有技术采用两块式型腔模具做出实芯层初坯时的合模线示意图,该合模线所构成的枣核形平面与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图中:1.漂身、2.漂杆、3.实芯层、4.包芯层、5.外表层、6.两段式空腔模具、7.枣核状空腔结构、8.第一段模具、9.第二段模具、10.第一顶端、11.顶针孔、12.第一合模端、13.外螺纹、14.第二顶端、15.第二合模端、16.圆筒、17.内螺纹、18.轴心孔道、19.合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现有的浮漂及其制作方法,以采用高能胶材料做实芯层3,碳纤维材料做包芯层4,两块式型腔模具为实施例。

s1.预备两块式实芯层型腔模具,所述两块式实芯层型腔模具由两块实芯层模具板构成,每块实芯层模具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实芯层半型腔,所述实芯层半型腔是按照实芯层的外形整体立体结构制作实芯层型腔,再经由实芯层型腔的中心轴线制作顶针型腔,然后将实芯层型腔经由轴心纵切面分为两半,得到实芯层半型腔。

s2.制作实芯层初坯,将制作实芯层的膨胀材料放入到第一块实芯层模具板上的实芯层半型腔内,再将顶针放入顶针型腔内,再将第二块实芯层模具板合盖,再将整块实芯层模具放入烘烤架进行烘烤,待膨胀材料膨胀并充满整个实芯层型腔后,停止烘烤,后取出膨胀坯,拔出顶针,得到实芯层初坯;该顶针拔出后所形成的结构就是轴心孔道;此时的实芯层初坯的外表面上围绕有一条以轴心线为中心的并与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膨胀材料合模线。

s3.制作实芯层,用砂纸将实芯层初坯的外表面进行磨砂,将外表面上的合模线处理干净,得到实芯层。

s4.预备两块式包芯层型腔模具,两块式包芯层型腔模具由两块包芯层模具板构成,每块包芯层模具板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包芯层半型腔,所述包芯层半型腔是按照包芯层的外形整体立体结构制作包芯层型腔,再经由包芯层型腔的中心轴线制作顶针型腔,然后将包芯层型腔经由轴心纵切面分为两半,得到包芯层半型腔;即包芯层型腔与实芯层型腔的外形整体立体形状相同,但体积略大。

s5.制作包芯层初坯,将顶针穿入到实芯层内部的轴心孔道内,将包芯层材料包覆实芯层外表面,将包覆了包芯层材料的实芯层放入到第一块包芯层模具板上的包芯层半型腔内,同时将顶针放入顶针型腔内,再将第二块包芯层模具板合模,再将整块包芯层模具放入烘烤架进行烘烤,待包覆实芯层的包芯层材料定型后,停止烘烤,后取出定型坯,将表面整理干净,拔出顶针,得到包芯层初坯;此时的包芯层初坯的外表面上围绕有一条以轴心线为中心的并与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包芯层材料合模线;用砂纸将实芯层初坯的外表面进行磨砂,将外表面上的合模线处理干净。

s6.将漂杆插入并固定在轴心孔道上,使漂头杆和漂尾杆朝向包芯层两端并伸出在轴心孔道之外。

s7.进一步可继续粗化表面,然后涂覆油漆,然后涂装外表面,得到浮漂。

在本实施例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力安全、烘烤架及模具块大小的限制,在模具块中挖设的实芯层型腔或包芯层型腔的数量不能太多,但为了节约能源,一般会尽量多设置。本公司以前将每块模具上挖设了100个浮漂漂身型腔,已基本达到数量极限。由于模具块大,其本身又不能固定合紧,只能采用开放式的带压力的烘烤炉台进行加温,本公司采用的烘烤炉台的功率是10kw,制作实芯层初坯和包芯层初坯各需要1个小时。即制作100个浮漂漂身所消耗的主要能源是20kw,平均每个漂身所消耗的电力是200瓦。

由于采用两块式型腔模具进行合模,其压模的力量从侧面压向漂身,必然会影响漂身的圆度,最后做出的漂身的横切面的圆度会趋向扁圆,实际上,这样做出的次品很多。

实施例2,制作两段式空腔模具。

所述两段式空腔模具6是:模具的内部为空腔,空腔的形体结构与漂身1的形体结构完全相同,从空腔的最大横切面处将空腔横向切分为两截,即将空腔模具分为两截,成为第一段模具8和第二段模具9,构成两段式空腔模具;其中第一段模具8的一端称为第一顶端10,第一顶端10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11,顶针孔11的直径略大于漂杆2的直径,即顶针孔11的直径是漂杆2的直径的100%-120%;第一段模具8的另一端称为第一合模端12;第二段模具9的一端称为第二顶端14,第二顶端14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11,顶针孔11的直径略大于漂杆2的直径,即顶针孔11的直径是漂杆2的直径的100%-120%;第二段模具9的另一端称为第二合模端15。

模具的外部形状结构不限,可以是胶囊状、圆筒状、钢笔筒状、条块状、或其它形状等等。

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漂身的实芯层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成为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

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漂身的包芯层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构成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

将两段式空腔模具合模时,需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可以采取三种或更多种方法将进行合紧固定。

一是锁扣合模,所述锁扣合模是第一合模端12的外壁上设有锁孔,第二合模端15的外壁上设有锁扣,合模后,将锁扣锁入锁孔,即将第一段模具8和第二段模具9合紧固定。

二是螺旋合模,所述螺旋合模是第一合模端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3;第二合模端15的外壁上向外生成有圆筒16,圆筒16的内径与第一合模端12的外径相同,圆筒16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13相匹配的内螺纹17;合模后,将圆筒16套入第一合模端12并旋紧,即可将第一段模具8和第二段模具9合紧固定。

三是外螺旋合模,所述外螺旋合模是第一合模端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3;第二合模端15的外壁上设有相同规格的外螺纹13;另设一个螺旋筒,螺旋筒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合模后,用螺旋筒将第一合模端12和第二合模端15同时拧紧,即可将第一段模具8和第二段模具9合紧固定。

本实施例所制作的两段式空腔模具6是:模具的内部为空腔,空腔的形体结构为枣核状空腔结构7,该枣核状空腔结构7与浮漂漂身1的外形结构相同,从枣核状空腔结构7的最大圆切面处将枣核状空腔横向切分为两截,即将空腔模具分为两截,成为第一段模具8和第二段模具9;其中第一段模具8中切分位置的一端称为第一合模端12,第一合模端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3;第一段模具8的另一端称为第一顶端10,第一顶端10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11,顶针孔11的直径与漂杆2的直径相同或略大;第二段模具9中切分位置的一端称为第二合模端15,第二合模端15的外壁上向外生成有圆筒16,圆筒16的内径与第一合模端12的外径相同,圆筒16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13相匹配的内螺纹17;第二段模具9的另一端称为第二顶端14,第二顶端14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11,顶针孔11的直径与漂杆2的直径相同或略大;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实芯层3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成为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包芯层4相同时,构成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两段式空腔模具6的外部形状结构不限,可以是胶囊状、圆筒状、钢笔筒状、条块状、或其它形状等等;本实施例采用钢笔筒状的两段式空腔模具。

实施例3,本发明的浮漂及其制作方法,以采用高能胶材料做实芯层,碳纤维材料做包芯层,两段式空腔模具为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钢笔筒状的两段式空腔模具。

本发明的浮漂制作方法,首先制作实芯层3坯件,进而制作成包芯层4坯件,做成漂身1,然后插接漂杆2,再制作外表层5,做成浮漂;其中实芯层坯件采用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坯件的制作步骤如下。

s1.采用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3坯件。

s2.将膨胀材料放入第一段实芯层模具中。

s3.将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合模,将第一合模端外表面上的外螺纹与圆筒内表面上的内螺纹旋紧,得到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

s4.将顶针插入到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两端端头的顶针孔11中。

s5.将插入了顶针的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放入到烘烤柜内进行烘烤,直到膨胀材料发泡并塞满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的内腔,得到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

s6.将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从烘烤柜中取出,再将顶针从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的顶针孔11中取出。

s7.将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拧松并分开,取出膨胀坯;膨胀坯内放置过顶针的位置即为轴心孔道18。

此时的膨胀坯的外表面上围绕有一条以轴心为圆心的并与轴心线垂直的膨胀材料合模线19。

s8.将膨胀坯上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结合位置的合模线19清理干净,得到实芯层坯件。

其中包芯层坯件采用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包芯层坯件的制作步骤如下。

s1.采用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包芯层坯件。

s2.将包芯层材料包覆实芯层外表面。

s3.将顶针穿过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然后把包好的实芯层坯件的一端的轴心孔道顺着顶针放入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的模腔里面,再将第二包芯层模具穿过顶针包住实芯层坯件的另一端,并将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合模,将第一合模端12外表面上的外螺纹13与圆筒16内表面上的内螺纹17旋紧,即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得到两段式包芯层料腔模。

s4.将两段式包芯层料腔模放入到烘烤柜内进行烘烤,直到实芯层再发泡至包芯层硬化定型,得到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

s5.将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从烘烤柜内取出,将顶针从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的顶针孔11内取出。

s6.将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拧松分开,露出定型坯,将定型坯取出。

此时的定型坯的外表面上有一条以轴心为圆心的并与轴心线垂直的包芯层材料合模线。

s7.将定型坯上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结合位置的合模线清理干净,得到包芯层坯件,即漂身1。

然后制作浮漂。

将漂杆2插入并固定在漂身1内的轴心孔道18上,使漂头杆和漂尾杆朝向漂身1两端伸出在轴心孔道之外。

进一步可继续粗化表面,然后涂覆冷冻漆,然后涂装外表面,得到浮漂。

由于两段式空腔模具的形体小,且模具本身可以直接合模并合紧固定,这样可以直接放入密封的烘烤柜中烘烤,本实施例采用的烘烤柜的功率是15kw,每次可以放入1000-2000只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初坯和包芯层初坯一共只需要1个小时。即制作1000个浮漂漂身所消耗的主要能源是15kw,平均每个漂身所消耗的电力是15瓦。只有实施例1耗电量的7.5%,节约了92.5%。

由于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进行合模,其压模的力量会从漂身的上下两个方向挤压漂身,不会影响漂身的圆度,最后做出的漂身的圆度会与模具内空腔的圆度完全相同,保证了产品品质。

另外,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实芯层坯件,再用实施例3的方法制作包芯层坯件。

也可以用实施例3的方法制作实芯层坯件,再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包芯层坯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