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棉花采摘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317发布日期:2018-11-16 23: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棉花采摘台,属于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是美国的约翰迪尔(deer)公司和凯斯(case)公司,其机型大体分为统收式机型和选收式机型。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已在部分地区示范推广水平摘锭式采棉机,具有生产效率高,含杂率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生产与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应一些地区的高植株、低密度、高产量的棉花品种与种植农艺,难以在全国范围大面积地推广。以刷辊式采棉机和指刷式采棉机等为代表的统收机型,由于其适应范围广,生产使用与维护成本较低,且采净率高,具备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优势;但其在棉花采收的过程中,都能将棉桃、铃壳与籽棉一并采摘,后续增加了机载的清桃、清铃壳、清碎叶等预处理环节,会对棉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也有很多手持式棉花采摘机辅助手工采摘棉花。例如,申请号为200920128517.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摘棉花机。该机的主采集轮和2个副采集轮上的针,通过自身旋转运动,分别从前方和两侧将棉花刮进采摘仓中,采摘下的棉花随输棉带传输至收集处。但脱棉板与皮带之间存在间隙,造成棉花堵塞在壳体内,影响工作。

为此,申请号为201310304953.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棉针及采棉装置和棉花采摘机。该机的采棉针随输送皮带做平行移动,改垂直线段式为倾斜分段式,减少采摘棉花从皮带上脱落现象。但采棉针易夹带棉花,从而采棉通道堆积,影响采摘。

另外,申请号为201310400359.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采棉机。该机的采棉针随滚筒做旋转与平移的复运动,减少了采棉针回带棉花现象。但由于侧壁与滚筒之间存在间隙,易使输送通道堵塞,影响工作。

总之,申请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要想实现选收式棉花机械化采收,首先是采摘难题,再一个是脱棉及时输送难题;同时,棉花采摘台必须具备良好的通过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棉铃、枝杆的夹带采收,并具有优秀的通过性的气力辅助板齿式棉花采摘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棉花采摘台,包括:主框架、分禾器、传动系统和采摘装置;所述主框架的前端具有两个向前延伸的安装臂,所述两个安装臂的前端均安装有所述分禾器,所述安装臂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间隙内,所述两个安装臂上均安装若干所述采摘装置,所述传动系统布置在所述安装臂上并与所述采摘装置连接;所述采摘装置包括:安装架、采摘辊、偏心轴、板齿、籽棉输入通道和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采摘辊竖直设置并铰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采摘辊能够由所述传动系统带动而进行转动;所述采摘辊的部分外表面自所述采摘装置露出形成工作面;所述采摘辊为空心;所述采摘辊上具有沿着轴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若干开口组;每个所述开口组包括沿着所述采摘辊轴周向均匀间隔排列的若干开口;所述偏心轴自所述采摘辊的轴心旁穿过所述采摘辊,并与所述采摘辊平行;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采摘辊的轴心与所述工作面之间;所述偏心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板齿的一端具有通孔,另一端具有采棉齿;所述板齿与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并穿过所述开口,所述板齿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偏心轴上;所述籽棉输入通道连接所述风机,所述籽棉输入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采摘辊一侧;所述开口组之间布置有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一端位于所述采摘辊的另一侧,另一端紧贴所述工作面绕过所述采摘辊后延伸至所述籽棉输入通道的入口内;所述板齿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偏心轴到所述采摘辊顶部的距离。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传动系统是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并能够连接外部动力。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分禾器能够导向分禾。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各所述采摘装置的所述籽棉输入通道均连接至主通道。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两侧布有的多层采摘装置交叉错位,形成全方位的采摘。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左右两侧的多层采摘装置前后错位,缩小采摘空间,利于采净。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流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主框架的尾端具有能够挂接在采棉机前端的挂耳。

本发明提供的气力辅助板齿式棉花采摘台,以偏心轴结构形成板齿的伸出和回缩动作,从而减少对籽棉勾拉行程,配合导流体形成迅速脱棉过程;脱棉终端处于负压气流区,辅助引导籽棉向输入通道口运行;从而减少籽棉采摘过程中可能会对籽棉损伤,降低拉拽行程以及打击次数,以保持棉纤维品质。更进一步地,采棉辊竖直设置,水平采收,大幅提高设备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采摘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气力辅助板齿式棉花采摘台,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框架3、分禾器1、传动系统2和采摘装置4;主框架3的前端具有两个向前延伸的安装臂,两个安装臂的前端均安装有分禾器1,安装臂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内,两个安装臂上均安装若干采摘装置4,传动系统2布置在安装臂上并与采摘装置4连接。

如图3和图4,采摘装置包括:安装架8、采摘辊11、偏心轴12、板齿9、籽棉输入通道5和风机6;风机6安装在安装架8上;采摘辊11竖直设置并铰接在安装架8上,并能够由传动系统2带动而进行转动;传动系统2可以是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等多种传动结构,其效果并无不同,传动系统2能够连接外部动力,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等。

采摘辊11为空心;采摘辊11上具有沿着轴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若干开口组;每个开口组包括沿着采摘辊11轴周向均匀间隔排列的若干开口;采摘辊11的部分外表面自采摘装置中露出,形成工作面,以便进行采棉作业。偏心轴12自采摘辊11内穿过,其位置在采摘辊11的轴心的靠近工作面一侧,也即是图1中的下方;偏心轴12与采摘辊11的轴心平行;偏心轴12固定在安装架8上;板齿9的一端具有通孔,另一端具有采棉齿;板齿9与开口一一对应并穿过开口,板齿9通过通孔套装在偏心轴12上;籽棉输入通道5连接风机6,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位于采摘辊11一侧;开口组之间布置有导流体10,导流体10的一端位于采摘辊11的另一侧,另一端紧贴采摘辊11工作面绕过采摘辊11后延伸至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内。

板齿9长度大于等于偏心轴12到采摘辊11顶部的距离,从而确保在转动过程中板齿9不会从开口中脱出。

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位于采摘辊11的工作时前进方向上的后方,如图1和图3所示的方向,左侧为前进方向,采摘辊11在图3视角中逆时针转动。

风机6为高速离心风机6,在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形成的气流流速大于等于8m/s。

板齿9厚度为1.5mm到3mm;采棉齿是v字形齿或凹形齿。

导流体10由弹性材料制成。

工作时,先将主框架3尾端的挂耳挂接在采棉机前端;并将采棉机提供的动力源与传动系统2连接,而后即可进行采棉作业。分禾器1呈锥形,能够导向分禾,将棉花株导向间隙;采摘辊11在动力源的驱动的带轮7带动下高速旋转,带动板齿9绕偏心轴12旋转;并同时相对于采摘辊11表面,进行轴向滑动。由于偏心轴12相对于采摘辊11的处于偏心位置,那么板齿9转动到如图3的最下侧时,即为近端,转动到到如图3的最上侧时,即为远端。当板齿9处于近端时,板齿9伸出勾起棉花;处于远端时,板齿9缩回吐出棉花。采摘辊11每旋转一周,板齿9完成一次采棉与吐棉的周期行为。在脱棉过程中,在导流体10的弹性与负压气流的双重作用下,籽棉很容易从板齿9的端面迅速脱离,送进籽棉输入通道5;各采摘装置的籽棉输入通道均连接至主通道,从而进行收集。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