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38441发布日期:2018-12-11 22:5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稻虾混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属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1929年经日本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2014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800万亩,养殖产量约66万吨,形成的养殖总产值达158.6亿元。小龙虾产业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餐饮、中介、文化-销售物流”等产业链环节,食客对小龙虾的消费火热,尤其是对肉质鲜美、品质较高的小龙虾消费,不但一、二线城市的消费量节节攀升,而且小龙虾热正逐渐席卷部分三线城市。

目前,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方式,虽然养殖面积较大,但现有的养殖总产量依然无法满足全国小龙虾市场需求。在小龙虾的产量上,稻田养殖贡献最大。在稻田养殖模式中,由于稻田要定时施加化肥以供水稻生长,导致小龙虾的生长受到影响,而若不施加化肥则导致水稻产量降低明显,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采用水稻与龙虾混养共存,合理利用稻田资源,减少了养殖龙虾的空间,而且可有效利用龙虾排泄物作为水稻的肥料,绿色环保,降低了成本,同时小龙虾可为水稻松土、去虫害,水稻又可净化养殖水体,还为小龙虾提供了栖息、隐蔽场所,为小龙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小龙虾品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水稻插秧前4-10天进行土地翻耕,施加复合缓释肥,耕匀翻入泥土,稻田池底投放遮蔽物供龙虾隐避栖息;

s2、插秧;

s3、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放虾苗前施加生石灰,投放3-4cm长的虾苗;

s4、放养虾苗后3-6天,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龙虾饲料;

s5、水质管理,做好防汛防逃工作,虾蜕壳后增喂动物性饲料,成虾捕捞,水稻收割。

优选地,s1中,复合缓释肥的施加量为120-180kg/667m2

优选地,s1中,复合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猪粪、木屑、玉米秸秆、茶籽粕混合堆积,加入em菌剂发酵,加入氯化铵、重过磷酸钙、硝酸钾、微晶纤维素、沼渣、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加入复合吸附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复合缓释肥。

优选地,s1的复合缓释肥制备工艺中,加入em菌剂发酵3-6天。

优选地,s1的复合缓释肥制备工艺中,猪粪、木屑、玉米秸秆、茶籽粕、em菌剂、氯化铵、重过磷酸钙、硝酸钾、微晶纤维素、沼渣、海泡石粉、复合吸附剂的重量比为42-50:4-12:10-18:2-6:0.1-0.16:32-45:24-30:15-25:1-4:1-3:1-2:1-3。

优选地,s1的复合缓释肥制备工艺中,复合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氧化聚乙烯蜡、焦亚硫酸钠、去离子水混合,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升温搅拌,降至室温,加入液体石蜡、石油醚、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聚乳酸溶解在冰醋酸中,加入壳聚糖搅拌,加入沸石粉,超声处理,滴加入搅拌状态的预混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洗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剂。

优选地,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中,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至10-10.8mpa,升温至170-185℃搅拌2-3h,降至室温。

优选地,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中,加入壳聚糖搅拌5-12min,搅拌温度为60-70℃,加入沸石粉,超声处理15-35min。

优选地,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中,氧化聚乙烯蜡、焦亚硫酸钠、去离子水、液体石蜡、石油醚、吐温80、聚乳酸、冰醋酸、壳聚糖、沸石粉的重量比为3-9:0.1-0.16:35-45:20-30:4-12:1-5:20-40:120-200:0.5-1:2-4。

优选地,s3中,生石灰施加量为430-500kg/667m2,虾苗投放量为2400-2800尾/667m2

本发明采用水稻与龙虾混养共存,合理利用稻田资源,减少了养殖龙虾的空间,而且可有效利用龙虾排泄物作为水稻的肥料,绿色环保,降低了成本,同时小龙虾可为水稻松土、去虫害,水稻又可净化养殖水体,还为小龙虾提供了栖息、隐蔽场所,为小龙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小龙虾品质。

本发明的复合吸附剂中,氧化聚乙烯蜡经过高温高压乳化处理,可促使形成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大小均匀的微球结构,而聚乳酸溶解在冰醋酸中,与壳聚糖、沸石粉复配被包覆在微球中,分散效果好,可改善聚乳酸降解时酸度,吸附性能优异;本发明的复合缓释肥中,复合吸附剂与微晶纤维素、沼渣、海泡石粉复配,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缓释效果好,肥效长,节约成本,而且吸附能力好,可有效吸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减少氮元素损失,解决了猪粪中氮素养分损失并污染水体环境的问题,并对土壤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本发明所得优质小龙虾的比例比单独养殖小龙虾模式要提高10%以上,所产出的大米和小龙虾品质高,属无公害绿色产品,每亩新增经济效益1500元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水稻插秧前4天进行土地翻耕,施加180kg/667m2复合缓释肥,耕匀翻入泥土,稻田池底投放遮蔽物供龙虾隐避栖息;

s2、插秧,行距为20-25cm,株距为12-16cm;

s3、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放虾苗前施加430kg/667m2生石灰,投放3-4cm长的虾苗2800尾/667m2

s4、放养虾苗后3天,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龙虾饲料;

s5、水质管理,做好防汛防逃工作,虾蜕壳后增喂动物性饲料,成虾捕捞,水稻收割。

复合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42kg猪粪、12kg木屑、10kg玉米秸秆、6kg茶籽粕混合堆积,加入0.1kgem菌剂发酵6天,加入32kg氯化铵、30kg重过磷酸钙、15kg硝酸钾、4kg微晶纤维素、1kg沼渣、2kg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加入1kg复合吸附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复合缓释肥。

复合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9kg氧化聚乙烯蜡、0.1kg焦亚硫酸钠、45kg去离子水混合,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至10mpa,升温至185℃搅拌2h,降至室温,加入30kg液体石蜡、4kg石油醚、5k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20kg聚乳酸溶解在200kg冰醋酸中,加入0.5kg壳聚糖搅拌12min,搅拌温度为60℃,加入4kg沸石粉,超声处理15min,滴加入搅拌状态的预混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4h,洗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剂。

实施例2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水稻插秧前10天进行土地翻耕,施加120kg/667m2复合缓释肥,耕匀翻入泥土,稻田池底投放遮蔽物供龙虾隐避栖息;

s2、插秧,行距为20-25cm,株距为12-16cm;

s3、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放虾苗前施加500kg/667m2生石灰,投放3-4cm长的虾苗2400尾/667m2

s4、放养虾苗后6天,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龙虾饲料;

s5、水质管理,做好防汛防逃工作,虾蜕壳后增喂动物性饲料,成虾捕捞,水稻收割。

复合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50kg猪粪、4kg木屑、18kg玉米秸秆、2kg茶籽粕混合堆积,加入0.16kgem菌剂发酵3天,加入45kg氯化铵、24kg重过磷酸钙、25kg硝酸钾、1kg微晶纤维素、3kg沼渣、1kg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加入3kg复合吸附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复合缓释肥。

复合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3kg氧化聚乙烯蜡、0.16kg焦亚硫酸钠、35kg去离子水混合,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至10.8mpa,升温至170℃搅拌3h,降至室温,加入20kg液体石蜡、12kg石油醚、1k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40kg聚乳酸溶解在120kg冰醋酸中,加入1kg壳聚糖搅拌5min,搅拌温度为70℃,加入2kg沸石粉,超声处理35min,滴加入搅拌状态的预混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2h,洗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剂。

实施例3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水稻插秧前6天进行土地翻耕,施加160kg/667m2复合缓释肥,耕匀翻入泥土,稻田池底投放遮蔽物供龙虾隐避栖息;

s2、插秧,行距为20-25cm,株距为12-16cm;

s3、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放虾苗前施加450kg/667m2生石灰,投放3-4cm长的虾苗2700尾/667m2

s4、放养虾苗后4天,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龙虾饲料;

s5、水质管理,做好防汛防逃工作,虾蜕壳后增喂动物性饲料,成虾捕捞,水稻收割。

复合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48kg猪粪、6kg木屑、16kg玉米秸秆、3kg茶籽粕混合堆积,加入0.14kgem菌剂发酵4天,加入40kg氯化铵、24kg重过磷酸钙、22kg硝酸钾、2kg微晶纤维素、2.5kg沼渣、1.3kg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加入2.5kg复合吸附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复合缓释肥。

复合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5kg氧化聚乙烯蜡、0.14kg焦亚硫酸钠、38kg去离子水混合,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至10.6mpa,升温至175℃搅拌2.8h,降至室温,加入22kg液体石蜡、10kg石油醚、2k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35kg聚乳酸溶解在140kg冰醋酸中,加入0.8kg壳聚糖搅拌8min,搅拌温度为66℃,加入2.5kg沸石粉,超声处理30min,滴加入搅拌状态的预混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2.5h,洗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剂。

实施例4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水稻插秧前8天进行土地翻耕,施加140kg/667m2复合缓释肥,耕匀翻入泥土,稻田池底投放遮蔽物供龙虾隐避栖息;

s2、插秧,行距为20-25cm,株距为12-16cm;

s3、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放虾苗前施加470kg/667m2生石灰,投放3-4cm长的虾苗2500尾/667m2

s4、放养虾苗后5天,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龙虾饲料;

s5、水质管理,做好防汛防逃工作,虾蜕壳后增喂动物性饲料,成虾捕捞,水稻收割。

复合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44kg猪粪、10kg木屑、12kg玉米秸秆、5kg茶籽粕混合堆积,加入0.12kgem菌剂发酵5天,加入36kg氯化铵、26kg重过磷酸钙、18kg硝酸钾、3kg微晶纤维素、1.5kg沼渣、1.7kg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加入1.5kg复合吸附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复合缓释肥。

复合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7kg氧化聚乙烯蜡、0.12kg焦亚硫酸钠、42kg去离子水混合,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至10.2mpa,升温至180℃搅拌2.2h,降至室温,加入28kg液体石蜡、6kg石油醚、4k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25kg聚乳酸溶解在180kg冰醋酸中,加入0.6kg壳聚糖搅拌10min,搅拌温度为64℃,加入3.5kg沸石粉,超声处理20min,滴加入搅拌状态的预混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3.5h,洗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剂。

实施例5

一种水稻种植期混养龙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水稻插秧前7天进行土地翻耕,施加150kg/667m2复合缓释肥,耕匀翻入泥土,稻田池底投放遮蔽物供龙虾隐避栖息;

s2、插秧,行距为20-25cm,株距为12-16cm;

s3、待水稻长至分蘖期,投放虾苗,投放虾苗前施加460kg/667m2生石灰,投放3-4cm长的虾苗2600尾/667m2

s4、放养虾苗后4天,向放养后的池塘投以龙虾饲料;

s5、水质管理,做好防汛防逃工作,虾蜕壳后增喂动物性饲料,成虾捕捞,水稻收割。

复合缓释肥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46kg猪粪、8kg木屑、14kg玉米秸秆、4kg茶籽粕混合堆积,加入0.13kgem菌剂发酵4.5天,加入38kg氯化铵、25kg重过磷酸钙、20kg硝酸钾、2.5kg微晶纤维素、2kg沼渣、1.5kg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加入2kg复合吸附剂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复合缓释肥。

复合吸附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6kg氧化聚乙烯蜡、0.13kg焦亚硫酸钠、40kg去离子水混合,密封状态下向其中通入氮气升压至10.4mpa,升温至178℃搅拌2.5h,降至室温,加入25kg液体石蜡、8kg石油醚、3kg吐温80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将30kg聚乳酸溶解在160kg冰醋酸中,加入0.7kg壳聚糖搅拌9min,搅拌温度为65℃,加入3kg沸石粉,超声处理25min,滴加入搅拌状态的预混料中,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3h,洗涤,干燥得到复合吸附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