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仿真多功能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7135发布日期:2019-01-08 20:00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仿真多功能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鱼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仿真多功能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是一种传统的家居摆设物品,广泛应用于家庭、会所等场合,为场景增加活力与趣味性,其缺点是需要喂养、换水,换水草、光照等,需要人工持续维护管理,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养护能力和耐心以及大量时间,否则会导致鱼和水草等水族生物的死亡,后来出现了一些仿真的鱼缸,其与传统鱼缸最大的区别就是仿真鱼缸中的鱼、水草都是仿真的,无需喂养、光照,但出于成本原因仿真鱼缸都有仿真度不高的问题,无法达到传统鱼缸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仿真多功能鱼缸。该仿真电子鱼缸具有仿真性高、人机互动更多、更具观赏性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仿真多功能鱼缸,包括呈立方体框架结构的整体框架,所述整体框架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柜和底座,所述整体框架四个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触摸屏,所述控制柜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盒。

所述控制柜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控模块、存储器、蓝牙模块、温度传感器和wifi模块,所述控制柜其中一个侧面上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音响、红外感应器、麦克风、摄像头和显示屏,其中所述音响和红外感应器在所述控制柜其余三个侧面上亦有布置,所述控制柜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通过震动传感器侧面的传震支架安装在底座内部。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开关盒、麦克风、摄像头、红外感应器、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wifi模块、蓝牙模块、触摸屏、存储器、显示屏、音响和散热风扇电性连接。

上述结构中:四块所述触摸屏在整体框架的四周进行鱼缸场景的展现,用于可通过所述wifi模块联网进行远程控制、鱼种选择、场景选择、数据下载等多种控制,用户也可通过所述蓝牙模块进行局域网控制,所述控制柜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的音响可播放音乐、流水等音频,增强仿真性,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移动物体、震动传感器感应到的震动控制电子鱼缸中的鱼群做出动作,进一步提高人机互动及仿真性,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控制柜内的温度,在所述控制柜内的温度达到一个设定值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散热风扇启动,为所述控制柜内散热,因所述控制柜内设有大量电子产品,发热量较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所述散热风扇散热可解决这一问题,用户还可通过所述麦克风进行语音控制诸如喂食、为鱼取名等,所述摄像头可实现手机远程监控,提高安全性,显示屏上可进行数据显示、时间显示等,还可通过wifi模块进行天气显示等。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盒上固定安装有开关组和数据接口,所述开关组包括若干开关,所述数据接口与存储器电性连接。

通过若干开关可对蓝牙模块、显示屏、音响、麦克风、摄像头、红外感应器、温度传感器等各装置单独进行开关控制,例如夜间关闭音响等,设有数据接口,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数据读取,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盒内固定安装有若干荧光灯,所述荧光灯与所述开关盒内的若干开关一一对应,所述荧光灯设置在所述若干开关的下方。

荧光灯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各装置的启动与关闭一目了然,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下表面开有若干散热孔。

控制柜下方即四块触摸屏,由于触摸屏下方为底座,上方为控制柜,容易集聚温度,在控制柜下表面开散热孔,触摸屏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进入控制柜,最后被散热风扇抽走,提高设备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仿真度高,不仅可进行鱼缸的电子显示,还可搭配音响进行音频播放如潮声、水声等,且可对移动物体、震动做出反应,弥补了仿真鱼缸的不足。

2、通过若干开关可对蓝牙模块、显示屏、音响、麦克风、摄像头、红外感应器、温度传感器等各装置单独进行开关控制,例如夜间关闭音响等,设有数据接口,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数据读取,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3、荧光灯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各装置的启动与关闭一目了然,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4、控制柜下方即四块触摸屏,由于触摸屏下方为底座,上方为控制柜,容易集聚温度,在控制柜下表面开散热孔,触摸屏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进入控制柜,最后被散热风扇抽走,提高设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柜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开关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触摸屏;3、开关盒;4、控制柜;5、主控模块;6、音响;7、显示屏;8、摄像头;9、麦克风;10、红外感应器;11、wifi模块;12、蓝牙模块;13、存储器;14、震动传感器;15、散热风扇;16、温度传感器;17、传震支架;18、数据接口;19、开关组;20、荧光灯;21、整体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智能仿真多功能鱼缸,包括呈立方体框架结构的整体框架21,整体框架21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柜4和底座1,整体框架21四个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触摸屏2,触摸屏2分前触摸屏,后触摸屏,左侧触摸屏,右侧触摸屏,通过点击触摸屏2可设置系统选项,场景更换,鱼类设置等,控制柜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盒3,包括电源开关、蓝牙开关、音响开关、触摸屏开关等。

控制柜4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主控模块5、存储器13、蓝牙模块12、温度传感器16和wifi模块11,控制柜4前侧面上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音响6、红外感应器10、麦克风9、摄像头8和显示屏7,即麦克风9在控制柜4前侧面的中间,音响6在控制柜4前侧面的边缘,避免麦克风9采音受到音响6的影响,音响6为环绕立体音响,在控制柜4的四个侧面两端各有设置,其中音响6和红外感应器10在控制柜4其余三个侧面上亦有布置,红外感应器10对四个方向上的物体移动均可进行检测,以提高鱼群的仿真性,控制柜4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5,底座1内设置有震动传感器14,震动传感器14通过震动传感器14侧面的传震支架17安装在底座1内部。

主控模块5分别与开关盒3、麦克风9、摄像头8、红外感应器10、温度传感器16、震动传感器14、wifi模块11、蓝牙模块12、触摸屏2、存储器13、显示屏7、音响6和散热风扇15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一输入端与开关盒3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二输入端与麦克风9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三输入端与摄像头8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四输入端与红外感应器10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五输入端与震动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数据端口分别与wifi模块11和蓝牙模块12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7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二输出端与音响6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第三输出端与散热风扇1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主控模块5的数据端口还与触摸屏2及存储器13电性连接。

控制柜4表面对应散热风扇15、音响6、麦克风9的位置均开有网孔。

上述结构中:四块触摸屏2在整体框架21的四周进行鱼缸场景的展现,用于可通过wifi模块11联网进行远程控制、鱼种选择、场景选择、数据下载等多种控制,用户也可通过蓝牙模块12进行局域网控制,控制柜4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的音响6可播放音乐、流水等音频,增强仿真性,主控模块5根据红外感应器10感应到的移动物体、震动传感器14感应到的震动控制电子鱼缸中的鱼群做出动作,进一步提高人机互动及仿真性,温度传感器16实时检测控制柜4内的温度,在控制柜4内的温度达到一个设定值时,主控模块5控制散热风扇15启动,为控制柜4内散热,因控制柜4内设有大量电子产品,发热量较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散热风扇15散热可解决这一问题,用户还可通过麦克风9进行语音控制诸如喂食、为鱼取名等,摄像头8可实现手机远程监控,主控模块5还可通过摄像头8进行人脸识别,例如针对特定的人进行场景变换、鱼群种类、鱼群动作等,增强趣味性,提高安全性,显示屏7上可进行数据显示、时间显示等,还可通过wifi模块11进行天气显示等。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关盒3上固定安装有开关组19和数据接口18,开关组19包括若干开关,数据接口18与存储器13电性连接。开关盒3内固定安装有若干荧光灯20,荧光灯20与开关盒3内的若干开关一一对应,荧光灯20设置在若干开关的下方。

通过若干开关可对蓝牙模块12、显示屏7、音响6、麦克风9、摄像头8、红外感应器10、温度传感器16等各装置单独进行开关控制,例如夜间关闭音响6等,设有数据接口18,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数据接口18进行数据读取,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荧光灯20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各装置的启动与关闭一目了然,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数据接口18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接口、usb接口、type-c接口,如可链接vr眼镜设备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等。

实施例2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控制柜4下表面开有若干散热孔。

控制柜4下方即四块触摸屏2,由于触摸屏2下方为底座1,上方为控制柜4,容易集聚温度,在控制柜4下表面开散热孔,触摸屏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进入控制柜4,最后被散热风扇15抽走,提高设备安全性。

实施例3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