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9025发布日期:2019-01-16 06:2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养装置,具体是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高密度、集约化规模不断扩大,各国水产养殖产业面对的养殖环境压力也不断增大,各国为确保本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在积极发展能有效调控水质的养殖模式。

传统的海水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所投喂的饲料仅有25%-30%被鱼体吸收利用,剩余部分作为残饵或经鱼体新陈代谢转化成尿素等污染物质排入养殖水体中,以n元素为例,在整个养殖生态系中约有25%的n素被鱼吸收利用,大部分的n素残留在养殖废水中,经蛋白分离器和生化池能移除养殖系统中40%-50%的n素,剩余的约30%的n素通过每天换水来稀释,以达到养殖生态系n素等营养因子的平衡。

本发明通过耐盐蔬菜吸收养殖系统中过剩的n、p等营养素,构建石斑鱼养殖和耐盐蔬菜种植耦合的鱼菜共生系统,生产高价值商品鱼和耐盐蔬菜,提高养殖综合效益,使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由单一型向生态型发展,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打造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促进石斑鱼养殖产业与保护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对石斑鱼养殖技术模式升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包括养殖池塘,所述养殖池塘设有若干个养殖网箱,且养殖池塘的四个角间隔设置有2台叶轮式增氧机和2台提水式增氧机,所述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上开设一个用于进水的进水口以及一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口,且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上均固定安装有拦鱼栅,所述养殖池塘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渠和排水渠,养殖池塘的进水口与进水渠排水口连通,养殖池塘的排水口与排水渠的进水口连通,进水渠内设有若干组大型海藻养殖网箱,排水渠内设有若干个生态浮岛,生态浮岛内种植有耐盐蔬菜,所述排水渠内安装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一排水泵,且每个第一排水泵的排水口通过导管分别与若干个相同的砂滤罐的进液管连接,若干个所述砂滤罐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蛋白质分离器组的进水口连接,蛋白质分离器组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连接,且蛋白质分离器组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生化池连通,所述生化池内安装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二排水泵,且每个第二排水泵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进水渠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养殖池塘选择水面面积6.8亩、有效水深达2.5米的池塘进行养殖,首先进行池塘的清淤、平整、消毒、暴晒,之后抽取海边砂滤井中的过滤海水进入养殖池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养殖网箱根据养殖池塘形状设置16口共两组2×4,每口网箱内径大小为4m×4m,网衣深1.5m,有效网衣深1.2-1.3m,用于养殖网箱的网箱共16口,实际使用12-14口,预留2口用于换网等操作,每口网箱石斑鱼的养殖密度控制在700kg以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渠为水宽为1.2m、有效水深达1.5米的水渠,且进水渠内设置8口一组2×4的大型海藻养殖网箱,每口网箱内径大小为4m×5m,网衣深1.0m,有效网衣深0.8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渠为水宽为2.8m、有效水深达1.5米的水渠,且排水渠内设置8口一组2×4的生态浮岛,生态浮岛直接放置在海水池塘内用围栏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浮岛可以选择泡沫浮岛或塑料浮岛,生态浮岛内填充泥沙材质,而生态浮岛不能漏沙,养殖废水通过底部透水孔进入生态浮岛内,采用海沙合适,要求海沙表面高出种植水面8-10cm,生态浮岛内种植的生态浮岛采用幼苗移栽的方式将耐盐蔬菜直接种植在生态浮岛上,耐盐蔬菜的种植数量根据养殖生态n、p等营养素含量确定,确保石斑鱼适宜生长的范围内,而耐盐蔬菜的品种可以选择南方碱蓬、海篷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渠的上设置4台排水泵,排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河流连通,根据水质情况,在没有恶劣天气情况下,基本控制每月添加新水30-50cm,遇到连续大暴雨,池塘养殖水体盐度急剧下降的情况,等到水源盐度稳定后再进行换水,换水量根据盐度变化而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养殖池塘和排水渠上方要求控制光照强度达3000lux以上,确保耐盐蔬菜的光合作用,可根据耐盐蔬菜的生长状况调节光照时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化池选择水面面积1.2亩、有效水深达2.2米的池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石斑鱼池塘养殖中设置石斑鱼养殖网箱和生态浮岛,构建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生精养模式,且池塘养殖过程中不用换水,能做到省水省电,节能减排;

2、本发明这种养殖模式人为的改变了池鱼在池塘中的生长空间,水温较池塘底部较高,水质清澈,池鱼生长速度快,品质好;

3、本发明这种养殖模式下通过养殖网箱的作用使得石斑鱼远离了病原生物较多的池塘底部,而且池塘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大降低了池鱼的病害发病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中蛋白质分离器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中生态浮岛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养殖池塘1、养殖网箱2、进水渠3、排水渠4、叶轮式增氧机5、提水式增氧机6、生态浮岛7、第一排水泵8、砂滤罐9、蛋白质分离器组10、生化池11、第二排水泵12、拦鱼栅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包括养殖池塘1,养殖池塘1选择水面面积6.8亩、有效水深达2.5米的池塘进行养殖,首先进行池塘的清淤、平整、消毒、暴晒,之后抽取海边砂滤井中的过滤海水进入养殖池塘1,提高养殖池塘1的生态环境,养殖池塘1设有若干个养殖网箱2,养殖网箱2根据养殖池塘形状设置16口共两组2×4,每口网箱内径大小为4m×4m,网衣深1.5m,有效网衣深1.2m,用于养殖网箱2的网箱共16口,实际使用12口,预留2口用于换网等操作,每口网箱石斑鱼的养殖密度控制在700kg以内。

养殖池塘1的四个角间隔设置有2台叶轮式增氧机5和2台提水式增氧机6,通过叶轮式增氧机5和提水式增氧机6,提高养殖池塘1内的氧气含量,养殖池塘1上开设一个用于进水的进水口以及一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口,且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上均固定安装有拦鱼栅13,养殖池塘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渠3和排水渠4,进水渠3为水宽为1.2m、有效水深达1.5米的水渠,且进水渠3内设置8口一组2×4的大型海藻养殖网箱,每口网箱内径大小为4m×5m,网衣深1.0m,有效网衣深0.8m,进水渠3内设有若干组大型海藻养殖网箱,排水渠4为水宽为2.8m、有效水深达1.5米的水渠,养殖池塘1的进水口与进水渠3排水口连通,养殖池塘1的排水口与排水渠4的进水口连通,排水渠4内设置8口一组2×4的生态浮岛7,生态浮岛7直接放置在海水池塘内用围栏固定,生态浮岛7内种植有耐盐蔬菜,生态浮岛7可以选择泡沫浮岛或塑料浮岛,生态浮岛7内填充泥沙材质,而生态浮岛7不能漏沙,养殖废水通过底部透水孔进入生态浮岛内,采用海沙合适,要求海沙表面高出种植水面8-10cm,生态浮岛7内种植的生态浮岛7采用幼苗移栽的方式将耐盐蔬菜直接种植在生态浮岛7上,耐盐蔬菜的种植数量根据养殖生态n、p等营养素含量确定,确保石斑鱼适宜生长的范围内,而耐盐蔬菜的品种可以选择南方碱蓬、海篷子。

排水渠4内安装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一排水泵8,且每个第一排水泵8的排水口通过导管分别与若干个相同的砂滤罐9的进液管连接,若干个砂滤罐9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蛋白质分离器组10的进水口连接,蛋白质分离器组10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连接,且蛋白质分离器组10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生化池11连通,生化池11内安装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二排水泵12,且每个第二排水泵12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进水渠3连通,进水渠3的上设置4台排水泵,排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河流连通,根据水质情况,在没有恶劣天气情况下,基本控制每月添加新水30cm,遇到连续大暴雨,池塘养殖水体盐度急剧下降的情况,等到水源盐度稳定后再进行换水,换水量根据盐度变化而定。

养殖池塘1和排水渠4上方要求控制光照强度达3000lux以上,确保耐盐蔬菜的光合作用,可根据耐盐蔬菜的生长状况调节光照时间。

通过将适量石斑鱼放置到养殖网箱2内,通过生态浮岛7内种植的耐盐蔬菜将石斑鱼吸收不了饲料内的n、p等营养素随水流排至排水渠4,通过排水渠4内的生态浮岛7内的耐盐蔬菜移除养殖石斑鱼产生的营养盐,并通过第一排水泵8将排水渠4内水排至砂滤罐9,由砂滤罐9对水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质通过蛋白质分离器组10进行处理后排至生化池11,通过生化池11进行生化处理,在通过第二排水泵12排回至进水渠3内进行循环排放,而生化池11选择水面面积1.2亩、有效水深达2.2米的池塘,通过耐盐蔬菜吸收养殖系统中过剩的n、p等营养素,构建海水鱼养殖和耐盐蔬菜种植耦合的鱼菜共生系统,生产高价值商品鱼和耐盐蔬菜,提高养殖综合效益,使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由单一型向生态型发展,真正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打造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模式。

本发明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