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罗汉果籽制备栽培榆黄蘑的蘑菇料配方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4788发布日期:2019-01-05 08:58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是利用罗汉果籽栽培榆黄蘑的配方及方法,特别是属于一种具有天然甜味且延长保鲜期的榆黄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以罗汉果籽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榆黄蘑的栽培料,使用该栽培料袋装栽培的榆黄蘑具有甜味且延长保鲜期。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榆黄菇等,因常见于腐生的榆树枯枝上而得名榆黄蘑。榆黄蘑营养成份很高,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增鲜剂谷氨酸钠等有机物质。此外,榆黄蘑还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保健价值。

同时榆黄蘑也是一种木腐菌,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所以一直来,菇农在生产中都是以木屑和棉籽作为栽培原料。传统的榆黄蘑培养原料培养的榆黄蘑,需要购买大量的原料,总体成本偏高。近年来棉籽壳价格不断上涨,使榆黄蘑种植者的成本增加,严重挫伤了种植者的种植热情,寻找廉价的替代品,才能保证榆黄蘑种植的稳步发展。

罗汉果为广西桂林特产,为一种珍贵药食两用植物,罗汉果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果糖、罗汉果糖苷及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热含量极低。罗汉果糖苷的甜度约相当于蔗糖的300倍,并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症患者之首选天然甜味剂。工业上在提取了罗汉果糖苷后产生的籽需要作为废物处理,会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据调查,世界上只有桂林栽培罗汉果,每年桂林加工罗汉果的量达4万吨--6万吨,罗汉果籽含壳等固形物以等量剩余,处理罗汉果籽壳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经过测定,罗汉果籽不溶物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能够作为棉籽的替代品;同时籽中含有的残余糖苷、粗蛋白含量均很高,非常适合作为榆黄蘑的生产原料,采用罗汉果籽来栽培榆黄蘑,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处理罗汉果籽而带来的财力,而且还可以实现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罗汉果籽开发成栽培榆黄蘑的基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甜味且延长保鲜期的榆黄蘑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收集罗汉果籽:将工厂提取罗汉果糖苷而剩余的罗汉果籽进行收集,晒干。

(2)收集柑橘皮和稻杆:将柑橘皮和稻杆进行收集,晒干。

(3)粉碎和过筛:罗汉果籽,柑橘皮和稻杆的分别粉碎,过20--60目筛。

(4)追加其它填料:过磷酸钙和尿素。

(5)混合:将上述物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榆黄蘑的培养料。

(6)调节含水量:将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调节到50%--60%。

(7)建堆发酵: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堆料,堆成半径是1.0--1.5m,堆高1.5--2.0m,发酵4--5天后翻堆;调节含水量至50%--60%,继续发酵4--5天再次翻堆;调节含水量至50%--60%,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值至6.5--7.5时,发酵完成。发酵温度要求在25℃--35℃之间。

(8)装袋:将发酵料进行装袋,袋的直径20cm,长40cm,扎口。

(9)灭菌:长1.5m、宽1.5m、高1.5m的铁架钢网灭菌栏,上述袋堆放在内,使用条纹布包裹该灭菌栏,高温蒸汽从栏下进入条纹布包裹内,有蒸汽进入开始计时12小时,为了节省能源,实行间断性给蒸气,条纹布表面上没有大量蒸汽溢出即可。

(10)接种:灭菌后的袋温降至气温,将袋移至无菌箱内接种。提前对无菌箱内做杀菌处理。在袋的两侧扎孔,将菌种接入。

(11)栽培:在22--26℃的培养室内堆放或架放,摆好完成接种的菌袋进行培养,至袋发满菌丝,逐渐地形成子实体。环境湿度:70%左右;环境光线强度:弱光。

如此设计在于罗汉果籽中主要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可以作为栽培榆黄蘑的载体。利用柑橘皮和稻杆这些植物废料与其一起搭配,这两种植物其中含有的各种生物质可以为栽培榆黄蘑提供大量的养分,变废为宝。栽培出的榆黄蘑出来保留原有的口感以外,还具有甜味的口感,主要是罗汉果籽中含有罗汉果糖苷所致;因为榆黄蘑中含有的罗汉果糖苷,罗汉果糖苷具有的抗氧化作用,使榆黄蘑有了一定的自我保鲜作用。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基质原料便于采集、变废为宝的榆黄蘑栽培办法,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甜味口感且易保存的榆黄蘑的栽培办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罗汉果废料栽培榆黄蘑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以罗汉果废料为原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收集固体料:将工厂提取了罗汉果糖苷而剩余的罗汉果籽进行晾晒,将

柑橘皮和稻杆进行收集晾晒。

(2)粉碎和过筛:上述三种分别粉碎,过20--60目筛。

(3)混合:按照下表进行

(4)调节含水量:将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调节到50%--60%。

(5)建堆发酵: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堆料,堆成半径是1.0--1.5m,堆高1.5--2.0m,发酵4--5天后翻堆;调节含水量至50%--60%,继续发酵4--5天再次翻堆;调节含水量至50%--60%,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值至6.5--7.5时,发酵完成。发酵温度要求在25℃--35℃之间。

(6)装袋:将发酵料进行装袋,袋的直径20cm,长40cm,扎口。

(7)灭菌:长1.5m、宽1.5m、高1.5m的铁架钢网灭菌栏,上述袋堆放在内,使用条纹布包裹该灭菌栏,高温蒸汽从栏下进入条纹布包裹内,有蒸汽进入开始计时12小时,为了节省能源,实行间断性给蒸气,条纹布表面上没有大量蒸汽溢出即可。

(8)接种:灭菌后的袋温降至气温,将袋移至无菌箱内接种。提前对无菌箱内做杀菌处理。在袋的两侧扎孔,将菌种接入。

(9)栽培:在22--26℃的培养室内堆放或架放,摆好完成接种的菌袋进行培养,至袋发满菌丝,逐渐地形成子实体。环境湿度:70%左右;环境光线强度:弱光。

实施例2

按照实例1进行材料的收集,然后按照以下进行配料:

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按照实例1进行材料的收集,然后按照以下进行配料:

方法同实施例1.

通过以上的实例栽培出来的榆黄蘑与市场流通的榆黄蘑进行对比,具有甜味的口感,而且在保存上其色泽的变化相对于市场流通的榆黄蘑更慢,这些效果是在使用罗汉果的籽料进行栽培所产生的效果;所用的罗汉果的籽便于收集,减少了对废料堆环境的污染的同时也可以大大的降低种植成本,还能够有效提高榆黄蘑的品质和产量,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依据本发明所使用的罗汉果籽(含壳等固体料)作为技术栽培榆黄蘑,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重量或数量或体积修改,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