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培养羊肚菌栽培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4765发布日期:2019-01-05 08:58阅读:10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羊肚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涉及基于上述培养材料培养羊肚菌栽培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名贵珍稀食用真菌,隶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morchellagenus)。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菌多糖和抗氧化物质,价格昂贵。采集野生羊肚菌已无法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近年来,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取得突破,共有三个物种: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七妹羊肚菌(m.exima)实现了成熟稳定的商业化大田栽培。在中国的栽培面积从2011年不足1000亩扩大到2017年近7万亩。迅速扩大的羊肚菌栽培面积意味着巨量的羊肚菌菌种(栽培种)需求和对菌种产能的考验。由于羊肚菌属于播种量较大的作物,按照现有技术,每平方米需要播400-600克羊肚菌栽培种。按2017年全中国栽培面积,栽培种的全国总需求量1.5-2万吨,并将在今后数年继续飞速增长。

羊肚菌菌种生产与中国大部分食用菌一样,采用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扩繁体系。由于羊肚菌易变异、易衰退的生理特性,人工栽培需要尽量使用新鲜的栽培种,因此栽培种的生产多集中在下地播种前的1-3个月,即每年的8-11月,短时间内对菌种厂的产能和相关设备的周转速率产生巨大的压力。关键环节省时省力、对灭菌设备要求低的菌种培养材料制备工艺及菌种生产技术,是羊肚菌菌种厂在产能压力的考验下脱颖而出的重要助力。

目前已有的羊肚菌菌种培养材料制作方法与菌种生产技术主要有:

公开号cn1793315a,专利名称为“尖顶羊肚菌菌株的筛选及菌种制备”和公开号cn1793316a,专利名称为“黑脉羊肚菌菌株的筛选及菌种制备”公开的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羊肚菌菌种固体培养基配方:木屑79-90%,麸皮5-20%,磷肥1%,石膏1%,羊肚菌生长地腐殖土3%,含水量60%,ph自然。拌匀后,装入750ml的大口瓶中,压紧封口后在120℃灭菌60min。

公开号cn103141302a,专利名称为“梯棱羊肚菌栽培种的制作方法”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栽培种配方:麦粒70-90%,土壤8-28%,石灰1-1.5%,过磷酸钙0.5-1%,含水量60-65%。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玻璃瓶中,121-126℃下灭菌2小时,或者100℃灭菌15-20小时。

公开号cn104686196a,专利名称为“一种通过阴干子实体保存和分离羊肚菌菌种的方法”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羊肚菌菌种的麦粒培养基配方:选取无病虫害、饱满、较新鲜、去壳带皮的小麦麦粒,清水浸泡24小时,入锅加清水煮至麦粒无白心,无破皮,捞出沥水,盛入平皿,于121℃灭菌30min。

公开号cn101946634a,专利名称为“一种羊肚菌母种制作方法”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按质量比将1~3份的新鲜无虫蛀圆叶杨碎枝条或圆叶杨树叶放入10份的水中煮沸25~30min,过滤取汁制得圆叶杨浸出液;圆叶杨浸出液和pda培养液按质量比1:1混合后,按混合液的质量百分比再加入na3po4.12h2o0.2%,kh2po40.2%,mgso40.05%,维生素b10.005%,搅拌均匀后在121±1℃下灭菌30min。

公开号cn105154342a,专利名称为“一种羊肚菌液态菌种的培养方法”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级原种培养基:棉籽壳20-30g,杂木屑15-20g,谷壳20-30g,麦麸15-25g,玉米粉8-12g分别用水浸泡,过滤后分别加水煮沸、过滤沥干,然后混合,制得混合料,向所述混合料中加入蔗糖5-10g,碳酸钙1-5g和磷肥1-5g,混合均匀。还提供了一种二级原种培养基:松针100-200g、金针菇100-200g和水1200-1800ml进行混合、煮沸、冷却、过滤处理,制得羊肚菌二级原种营养液,然后将小麦20-30g、玉米25-40g、谷壳15-25g、米糠15-25g、蔗糖1-5g、石膏1-5g、磷肥1-5g混合均匀制得羊肚菌二级原种培养基混合料,并加入到与所述羊肚菌二级原种培养基混合料相同质量的所述羊肚菌二级原种培养液中,混合均匀。还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液态培养基配方:松树枝200-300g、土豆200-400g和水1200-1800ml进行混合,然后依次经过煮沸、冷却、过滤处理得到滤液,将糖类物质(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等)15-30g加入到所述滤液中并溶解制得羊肚菌液态菌种营养滤液,取所述羊肚菌液态菌种营养滤液150ml置于培养瓶中,向所述培养瓶中加入洗净烘干的谷壳10-30g和碳酸钙1-5g。

公开号cn102757291a,专利名称为“一种羊肚菌栽培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栽培种配方:以质量分数计,主料中包括2-10份的木屑、2-5份的棉籽壳和1-2份的麸皮;辅料中包括0.1-0.5份的蔗糖、0.1-0.6份的石膏、0.1-0.6份的石灰、0.1-0.5份的羊肚菌根际土、0-0.05份的硫酸镁和0.01-0.02份的维生素b1,添加了核桃枝浸提液,所述核桃枝浸提液是1-3份的核桃树枝条用其质量1.5-5倍的水煎煮后的过滤液。

公开号cn101743854a,专利名称为“一种以石斛纤维为基质的羊肚菌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羊肚菌固体培养基配方:铁皮石斛经粉碎提取浸膏后的纤维素渣滓70%-90%,玉米5%-20%,加入0.5%-1%亚硒酸钠、0.5%-1%二氧化锗、0.01%-0.2%磷酸二氢钾,含水量50%-60%,ph自然。

上述公开的现有羊肚菌菌种培养材料制备方法和相应的菌种生产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菌种的生产过程和培养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都需要灭菌步骤:具体的,为120-126℃下灭菌0.5-2小时不等,意味着需要专业人员操作高压蒸汽灭菌锅,且在灭菌前后还有升压和放压过程,其较为耗时;或用常压下沸水的蒸汽灭菌十几个小时,耗能耗水耗时,且在西藏、云南、四川省的部分高海拔羊肚菌种植区由于沸水温度远低于100℃,容易造成灭菌不彻底。

(2)使用灭菌的材料,需要在无菌状态下接种和培养羊肚菌菌种,后续运输过程中也需要防止菌种容器破裂造成杂菌侵入。意味着需要额外付出人力物力防止杂菌污染,还要及时辨认出产品中有污染的菌种并剔除。目前中国的羊肚菌菌种厂生产的羊肚菌栽培种产品的污染率为2-10%不等。防止杂菌污染和及时辨认、剔除被污染的菌种,造成相关生产人员额外的精力与时间损耗。

(3)培养材料或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复杂。例如公开号cn105154342a的专利“一种羊肚菌液态菌种的培养方法”中的一级和二级原种培养基用到松针和松树枝。公开号cn1793315a的专利“尖顶羊肚菌菌株的筛选及菌种制备”和公开号cn1793316a的专利“黑脉羊肚菌菌株的筛选及菌种制备”中的配方需要添加羊肚菌生长地腐殖土,公开号cn102757291a的专利“一种羊肚菌栽培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中的配方需要添加羊肚菌根际土和核桃枝浸提液,公开号cn101743854a的专利“一种以石斛纤维为基质的羊肚菌菌丝体的制备方法”中的配方需要添加石斛纤维。不常见或难以取得的原料造成产能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培养羊肚菌栽培种的方法;该方法培养材料自带一定的抗杂菌污染能力,使羊肚菌栽培种生产的关键环节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该培养材料的制备过程和相应的菌种生产环节无需灭菌操作,节省了效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取农作物秸秆碎片,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0%-20%的石灰水中,常温下浸泡20-30天,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步骤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5-80℃下烘干,得到培养材料,且该培养材料呈碱性。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步骤s1中的农作物秸秆碎片为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青稞、水稻、玉米、高粱或油菜中的一种或多种农作物干燥秸秆。

其中步骤s1中农作物秸秆碎片的长度为0.5-5cm,宽度为1-4mm。

其中步骤s1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或洁净的机井水配制。

其中步骤s2中得到的培养基材料ph为8-10.5。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培养羊肚菌栽培种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过程得到的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其步骤包括:步骤1,按质量份数取500份培养材料和0.3-1.5份的羊肚菌原种,加入水后将其混合均匀,且其混合物的含水量为40%-60%;步骤2,在温度为14-20℃,空气湿度为20-40%,二氧化碳浓度为400-1000ppm,氧气浓度为19-22%,光暗节律为自然昼夜交替或人工给予10-12小时光照及12-14小时黑暗的循环,其中昼间光照强度200-1000lx的环境下,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培养16-25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步骤2中最优温度范围为16-18℃,最优空气湿度范围为25%-35%,最优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400-650ppm,最优昼间光照强度范围为300-500lx,最优培养天数为20-22天。

其中步骤1中的水为自来水或洁净的机井水。

其中步骤2中得到的羊肚菌栽培种为团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石灰的强碱性作用使秸秆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成分被局部破坏、使纤维素的结构更松散,从而使秸秆材料更容易被羊肚菌分解利用,同时杀灭秸秆碎片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石灰水可重复使用2-4次,当石灰水颜色变黑、碱性变弱(ph值低于9.5)时即失效,可作为用于提取木质素的副产物;其中75-80℃高温使秸秆碎片脱水干燥,微观结构变得更疏松透气,同时进一步杀灭秸秆碎片中的真菌和虫卵。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秸秆碎片呈碱性(ph在8.0-10.5之间),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尤其是对菌种生产威胁最大的霉菌)不易在其中繁殖,在干燥状态下可以存放1-2年而不发生杂菌污染,利于菌种厂提前制备栽培种所需的培养材料,实现错峰生产。羊肚菌可以耐受这种弱碱性条件并迅速利用其中的纤维素成分进行生长,等到羊肚菌菌丝在培养材料中占据绝对优势后,杂菌便难以入侵和增殖。因此,采用该技术处理的羊肚菌菌种培养材料无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或辐照灭菌处理即可使用,免除了目前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生产过程中必须的121℃、2.5-3小时高压蒸汽灭菌或96-101℃、18-22小时常压蒸汽灭菌的步骤,节省了灭菌设备的投资和灭菌过程的能源消耗,也免除了在灭菌前进行分装、密封的步骤。

更进一步的,通过本方法得到的培养材料自带一定的抗杂菌污染的能力,免除了在灭菌前对培养材料进行分装、密封的步骤,且接种、培养、成品运输过程均无需无菌操作和无菌环境,省时省力。

更进一步的,该培养材料使用农作物秸秆,不添加任何粮食成分,原料容易取得,并且使用效果好,使用粮食成分会起到负面作用;同时减少了秸秆焚烧、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的生态效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在于:在羊肚菌栽培种生产过程中,免除了灭菌前分装、灭菌、无菌操作接种等繁琐环节从而造成生产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无需灭菌即可用作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的技术效果,且接种、培养、成品运输过程均无需无菌条件。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得到的羊肚菌栽培种成品为团块状(临下地播种前再扯碎),可以采用散装运输方式(例如装在卡车、火车的货斗中),可以使用装载机进行装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提到的原种、栽培种的含义是:中国目前食用菌菌种的大规模生产采用三级菌种扩繁体系,分别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是保存在试管中的食用真菌菌株。将母种接种在原种培养材料上,扩大培养后得到原种。将原种接种在栽培种培养材料上,扩大培养后得到栽培种。栽培种是被最终用户直接用于食用真菌栽培的菌种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实施例为:

实施例1

取小麦秸秆碎片,小麦秸秆碎片的长度为0.5-1cm,宽度为3-4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0%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0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小麦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5℃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2

取大麦秸秆碎片,大麦秸秆碎片的长度为1-1.5cm,宽度为2-3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20%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9-30天,并且每2天翻动一次,使大麦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80℃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3

取燕麦秸秆碎片,燕麦秸秆碎片的长度为1.5-2cm,宽度为2-3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2%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洁净的机井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1-23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燕麦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8℃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4

取黑麦秸秆碎片,黑麦秸秆碎片的长度为2-2.5cm,宽度为1.5-2.5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4%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4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黑麦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5℃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5

取青稞秸秆碎片,青稞秸秆碎片的长度为2.5-3cm,宽度为1.5-2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5%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和机井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5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青稞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6℃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6

取水稻秸秆碎片,水稻秸秆碎片的长度为3-3.5cm,宽度为1-2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6%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5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水稻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7℃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7

取玉米秸秆碎片,玉米秸秆碎片的长度为4-5cm,宽度为1-1.5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7%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洁净的机井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6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玉米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8℃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8

取高粱秸秆碎片,高粱秸秆碎片的长度为3-4cm,宽度为1-2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8%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7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高粱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9℃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9

取油菜秸秆碎片,油菜秸秆碎片的长度为4.5-5cm,宽度为2-3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9%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9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油菜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5℃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10

取小麦和玉米秸秆碎片的混合物,秸秆碎片的长度为3-4cm,宽度为3-4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8.5%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30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6.5℃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11

取油菜、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碎片的混合物,秸秆碎片的长度为3-4cm,宽度为2-3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8%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7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7℃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实施例12

取黑麦、燕麦、青稞和高粱秸秆碎片的混合物,秸秆碎片的长度为3-3.5cm,宽度为2-2.6mm,将其浸泡在浓度为17%的石灰水中,其中石灰水采用生石灰加自来水进行配制,在常温下浸泡28天,并且每1-2天翻动一次,使秸秆碎片完全浸泡在石灰水中,最终得到浸泡的秸秆碎片;将浸泡的秸秆碎片在77℃下烘干,得到羊肚菌栽培种培养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培养羊肚菌栽培种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制备得到的培养材料,其实施例为:

实施例1

取500kg培养材料和30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40%;然后在温度为14℃,空气湿度为20%,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氧气浓度为19%,自然昼夜交替情况下,且昼间光照强度2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16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2

取500kg培养材料和1500g六妹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60%;然后在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40%,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ppm,氧气浓度为22%,自然昼夜交替情况下,且昼间光照强度10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5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3

取500kg培养材料和1000g七妹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45%;然后在温度为17℃,空气湿度为30%,二氧化碳浓度为500ppm,氧气浓度为20%,自然昼夜交替情况下,且昼间光照强度4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0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4

取500kg培养材料和400g六妹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0%;然后在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25%,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氧气浓度为21%,在人工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3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0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5

取500kg培养材料和1100g七妹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5%;然后在温度为16℃,空气湿度为35%,二氧化碳浓度为450ppm,氧气浓度为20%,在人工11小时光照13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节能灯,且光照强度35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1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6

取500kg培养材料和600g七妹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47%;然后在温度为19℃,空气湿度为37%,二氧化碳浓度为600ppm,氧气浓度为19.5%,在人工10.5小时光照13.5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节能灯,且光照强度6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17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7

取500kg培养材料和800g七妹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2%;然后在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22%,二氧化碳浓度为700ppm,氧气浓度为20.5%,在人工11.5小时光照12.5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节能灯,且光照强度7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18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8

取500kg培养材料和120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7%;然后在温度为16.5℃,空气湿度为22%,二氧化碳浓度为800ppm,氧气浓度为21%,在人工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8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19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9

取500kg培养材料和130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洁净的机井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4%;然后在温度为17.5℃,空气湿度为22%,二氧化碳浓度为450ppm,氧气浓度为21.5%,在人工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90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0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10

取500kg培养材料和140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洁净的机井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47%;然后在温度为15.5℃,空气湿度为33%,二氧化碳浓度为580ppm,氧气浓度为21.5%,在人工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75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1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11

取500kg培养材料和90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0%;然后在温度为18.5℃,空气湿度为35%,二氧化碳浓度为880ppm,氧气浓度为21%,在人工11小时光照13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86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2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12

取500kg培养材料和98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7%;然后在温度为14.5℃,空气湿度为40%,二氧化碳浓度为780ppm,氧气浓度为21%,在人工11小时光照13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97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3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实施例13

取500kg培养材料和830g梯棱羊肚菌原种,并且喷入适量的自来水,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混合的含水量为57%;然后在温度为14.5℃,空气湿度为40%,二氧化碳浓度为810ppm,氧气浓度为21%,在人工11小时光照13小时黑夜的交替循环下,且昼间光照采用led灯,且光照强度970lx的环境下,将上述混合物培养24天,得到羊肚菌栽培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