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及其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2433发布日期:2019-01-18 23:0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及其培育方法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并且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因此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增收模式,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环境优势,使林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态林业模式;

而食用菌菌种经过前期的驯化后,可林下的环境中广泛推广种植,两者形成优势互补,为为响应国家提倡的林下经济作出贡献,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及其培育方法及其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500ml-800ml、酵母1g-2g、豆胨0.5g-1g、葡萄糖8g-10g、琼脂15g-20g,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通过马铃薯兑水煮二十分钟后过滤所得。

优选的,制备马铃薯熟化滤液的所用的马铃薯为高淀粉马铃薯。

优选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与酵母、豆胨、葡萄糖、琼脂、水混合均匀后在0-4℃的温度环境下封存。

优选的,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500ml、酵母1g、豆胨0.5g、葡萄糖8g、琼脂15g,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600ml、酵母1.5g、豆胨0.7g、葡萄糖9g、琼脂17g,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700ml、酵母1.8g、豆胨0.9g、葡萄糖10g、琼脂19g,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800ml、酵母2g、豆胨1g、葡萄糖10g、琼脂20g,其余为水。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制备,取260g-360g马铃薯兑水1300ml-1800ml,煮20分钟后,取纱网将煮好的马铃薯与剩余的蒸煮水一同挤压过滤得到马铃薯熟化滤汁,将滤汁取出并常温冷却后备用,取酵母1g-2g、豆胨0.5g-1g、葡萄糖8g-10g、琼脂15g-20g投放入马铃薯熟化滤汁中并添水至1000ml,然后搅拌均匀,完成培养基的制备,取小麦秆、裸麦秆、去油后的松针切碎并泡湿,完成培养料的制备;

s2:培养基与培养料的灭菌,将培养基与培养料分别放入高压杀菌装置内,并施加200mpa高压进行灭菌处理;

s3: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分装,将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分装入瓶内密封后,放置在0-4℃的环境中静置备用;

s4:培养基的接种培养,取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物并加热使其溶化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装至试管,斜置,待冷却后,每个试管斜面接种2个或2个以上菌种块并加塞,然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育;

s5:摇瓶,接种后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即可进行摇瓶处理,要求振摇剧烈,使料块摇散,菌丝摇断,并使长有菌丝的麦粒充分混匀在整个培养料中,再过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再次抖动培养料,一般抖动3-5次即可,继续培养8-10天,即可完成食用菌的育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培养料中所加入的去油后的松针料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粗脂肪、脂熔性维生素、维生素c,并且还含有多氮、磷、钾、钙、镁等矿物质,使得菌丝从二级种就开始吸收天然养分,从而更好的适应松林中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500ml、酵母1g、豆胨0.5g、葡萄糖8g、琼脂15g,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通过马铃薯兑水煮二十分钟后过滤所得。

进一步的,制备马铃薯熟化滤液的所用的马铃薯为高淀粉马铃薯。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与酵母、豆胨、葡萄糖、琼脂、水混合均匀后在0-4℃的温度环境下封存。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制备,取260g-360g马铃薯兑水1300ml-1800ml,煮20分钟后,取纱网将煮好的马铃薯与剩余的蒸煮水一同挤压过滤得到马铃薯熟化滤汁,将滤汁取出并常温冷却后备用,取酵母1g-2g、豆胨0.5g-1g、葡萄糖8g-10g、琼脂15g-20g投放入马铃薯熟化滤汁中并添水至1000ml,然后搅拌均匀,完成培养基的制备,取小麦秆、裸麦秆、去油后的松针切碎并泡湿,完成培养料的制备;

s2:培养基与培养料的灭菌,将培养基与培养料分别放入高压杀菌装置内,并施加200mpa高压进行灭菌处理;

s3: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分装,将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分装入瓶内密封后,放置在0-4℃的环境中静置备用;

s4:培养基的接种培养,取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物并加热使其溶化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装至试管,斜置,待冷却后,每个试管斜面接种2个或2个以上菌种块并加塞,然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育;

s5:摇瓶,接种后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即可进行摇瓶处理,要求振摇剧烈,使料块摇散,菌丝摇断,并使长有菌丝的麦粒充分混匀在整个培养料中,这样每个带菌丝麦粒就是一个生长点,再过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再次抖动培养料,一般抖动3-5次即可,此处理可起增氧作用及刺激菌丝生长,继续培养8-10天,菌丝会长满整个试管瓶,即可完成食用菌的育种。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600ml、酵母1.5g、豆胨0.7g、葡萄糖9g、琼脂17g,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通过马铃薯兑水煮二十分钟后过滤所得。

进一步的,制备马铃薯熟化滤液的所用的马铃薯为高淀粉马铃薯。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与酵母、豆胨、葡萄糖、琼脂、水混合均匀后在0-4℃的温度环境下封存。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制备,取260g-360g马铃薯兑水1300ml-1800ml,煮20分钟后,取纱网将煮好的马铃薯与剩余的蒸煮水一同挤压过滤得到马铃薯熟化滤汁,将滤汁取出并常温冷却后备用,取酵母1g-2g、豆胨0.5g-1g、葡萄糖8g-10g、琼脂15g-20g投放入马铃薯熟化滤汁中并添水至1000ml,然后搅拌均匀,完成培养基的制备,取小麦秆、裸麦秆、去油后的松针切碎并泡湿,完成培养料的制备;

s2:培养基与培养料的灭菌,将培养基与培养料分别放入高压杀菌装置内,并施加200mpa高压进行灭菌处理;

s3: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分装,将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分装入瓶内密封后,放置在0-4℃的环境中静置备用;

s4:培养基的接种培养,取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物并加热使其溶化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装至试管,斜置,待冷却后,每个试管斜面接种2个或2个以上菌种块并加塞,然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育;

s5:摇瓶,接种后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即可进行摇瓶处理,要求振摇剧烈,使料块摇散,菌丝摇断,并使长有菌丝的麦粒充分混匀在整个培养料中,这样每个带菌丝麦粒就是一个生长点,再过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再次抖动培养料,一般抖动3-5次即可,此处理可起增氧作用及刺激菌丝生长,继续培养8-10天,菌丝会长满整个试管瓶,即可完成食用菌的育种。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700ml、酵母1.8g、豆胨0.9g、葡萄糖10g、琼脂19g,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通过马铃薯兑水煮二十分钟后过滤所得。

进一步的,制备马铃薯熟化滤液的所用的马铃薯为高淀粉马铃薯。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与酵母、豆胨、葡萄糖、琼脂、水混合均匀后在0-4℃的温度环境下封存。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制备,取260g-360g马铃薯兑水1300ml-1800ml,煮20分钟后,取纱网将煮好的马铃薯与剩余的蒸煮水一同挤压过滤得到马铃薯熟化滤汁,将滤汁取出并常温冷却后备用,取酵母1g-2g、豆胨0.5g-1g、葡萄糖8g-10g、琼脂15g-20g投放入马铃薯熟化滤汁中并添水至1000ml,然后搅拌均匀,完成培养基的制备,取小麦秆、裸麦秆、去油后的松针切碎并泡湿,完成培养料的制备;

s2:培养基与培养料的灭菌,将培养基与培养料分别放入高压杀菌装置内,并施加200mpa高压进行灭菌处理;

s3: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分装,将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分装入瓶内密封后,放置在0-4℃的环境中静置备用;

s4:培养基的接种培养,取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物并加热使其溶化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装至试管,斜置,待冷却后,每个试管斜面接种2个或2个以上菌种块并加塞,然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育;

s5:摇瓶,接种后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即可进行摇瓶处理,要求振摇剧烈,使料块摇散,菌丝摇断,并使长有菌丝的麦粒充分混匀在整个培养料中,这样每个带菌丝麦粒就是一个生长点,再过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再次抖动培养料,一般抖动3-5次即可,此处理可起增氧作用及刺激菌丝生长,继续培养8-10天,菌丝会长满整个试管瓶,即可完成食用菌的育种。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份:每1000ml培养基中,含马铃薯熟化滤液800ml、酵母2g、豆胨1g、葡萄糖10g、琼脂20g,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通过马铃薯兑水煮二十分钟后过滤所得。

进一步的,制备马铃薯熟化滤液的所用的马铃薯为高淀粉马铃薯。

进一步的,所述马铃薯熟化滤液与酵母、豆胨、葡萄糖、琼脂、水混合均匀后在0-4℃的温度环境下封存。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育种的培养基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制备,取260g-360g马铃薯兑水1300ml-1800ml,煮20分钟后,取纱网将煮好的马铃薯与剩余的蒸煮水一同挤压过滤得到马铃薯熟化滤汁,将滤汁取出并常温冷却后备用,取酵母1g-2g、豆胨0.5g-1g、葡萄糖8g-10g、琼脂15g-20g投放入马铃薯熟化滤汁中并添水至1000ml,然后搅拌均匀,完成培养基的制备,取小麦秆、裸麦秆、去油后的松针切碎并泡湿,完成培养料的制备;

s2:培养基与培养料的灭菌,将培养基与培养料分别放入高压杀菌装置内,并施加200mpa高压进行灭菌处理;

s3:培养基与培养料的分装,将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搅拌后分装入瓶内密封后,放置在0-4℃的环境中静置备用;

s4:培养基的接种培养,取培养基与培养料混合物并加热使其溶化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装至试管,斜置,待冷却后,每个试管斜面接种2个或2个以上菌种块并加塞,然后放入28℃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育;

s5:摇瓶,接种后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即可进行摇瓶处理,要求振摇剧烈,使料块摇散,菌丝摇断,并使长有菌丝的麦粒充分混匀在整个培养料中,这样每个带菌丝麦粒就是一个生长点,再过5天,菌丝萌发至2cm菌圈时,再次抖动培养料,一般抖动3-5次即可,此处理可起增氧作用及刺激菌丝生长,继续培养8-10天,菌丝会长满整个试管瓶,即可完成食用菌的育种。

通过对四组实施例进行成分检测,并且从市场上挑选了一组同种类食用菌菌种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如下:

从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本方案的第四组食用菌菌种的质量最佳,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