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05868发布日期:2019-02-10 12:59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柿(diospyroskakithunb.)原产东亚,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的野生柿属于实生繁殖,经过长期的驯化发现果实大,品质好的品种,就采用无性嫁接繁殖的方法将优良的种性固定并保留下来。适合柿嫁接的砧木主要有君迁子(diospyroslotuslinn.)、浙江柿(diospyrosglaucifolia)、野柿(diospyroskakivar.)等。其中君迁子与绝大多数涩柿和甜柿品种亲和性良好,而甜柿中的富有系品种则需要野柿作为砧木才能良好生长。

柿树在过去一般都是零星分布,树体高大,树形紊乱,放任生长,管理和采摘都非常困难。即使柿子从过去的木本粮食变为秋季时令水果,按照商品果园的方式进行了栽植,采用了小冠疏层形、变则主干形、三主枝一心形、y字形、开心形等树形的栽培模式,比过去的放任生长的柿果的产量和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但依然存在树冠成形较慢,开始结果迟,树势强旺,树体内膛光照不足,整形修剪及日常管理难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结果迟,树体光照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柿树的连体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靠接或插皮接技术将同一行内相邻两个砧木的主干连接在一起,在同一行内形成连体主干;其中,相邻两个砧木之间的横向干体在同一行内形成连体横干;

采用芽接技术在砧木上嫁接不同柿树品种;所述不同柿树品种的每个芽发出的新枝采用摘心或短截技术促发结果枝组,培养结果母枝。

作为优选,所述采用嫁接技术将同一行内相邻两个砧木的主干连接在一起的具体方法为:将后株砧木的梢部下压后通过靠接或舌接方式嫁接在前株砧木的中部,形成所述连体主干。

作为优选,所述芽接技术中相邻两株砧木之间的连体横干上接芽数量为4个。

作为优选,所述不同品种柿树的嫁接部位在所述连体横干的两侧,以对生方式嫁接。

作为优选,所述不同品种柿树的嫁接方式为带木质芽接。

作为优选,所述砧木的种类为君迁子或野柿;砧木苗的高度为1.8-2.0m;所述砧木的株距为0.6-1.0m;所述砧木的行距为3.5-4.0m。

作为优选,所述柿树的树体总高度为1.5-1.8m;所述连体主干的干高为0.5-0.6m。

作为优选,所述连体主干的架式为v字形架,所述v字形架的每个侧边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60°,所述每个侧边拉设2道钢丝,所述钢丝用于固定所述架体的侧边;所述2道钢丝的间距为50cm。

作为优选,所述v字形架设立在树行中,每隔5m或6m设立一个,即所述v字形架之间的间距为5-6m,每个v字形架的侧边都与地面呈6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连体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按设定的株行距播种君迁子或野柿种子,或按设定的株行距直接栽植君迁子或本砧苗;沿行内每5-6米设立一个竖直钢管,高度距地面65cm,钢管上锯槽至60cm,或在60cm处打孔,用于穿钢丝,绷紧钢丝;第二年春季在每个砧木距地面0.8m处的树体上嫁接第一个芽,按对生位置距第1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2芽,按对生位置距第2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3芽,按对生位置距第3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4芽;

当树液流动后将前一株砧木距离地面0.6m高度处的主干人工水平弯曲,将前一株砧木主干的梢部靠接在与其相邻砧木的距离地面0.60m处主干上,将主干的基部水平弯曲,依次类推,形成行内连体模式,将弯曲的砧木主干绑缚在钢丝上;接芽萌发后在30cm处摘心,促发分枝,并将枝条绑缚在两边的钢丝上,使其成v子形;再通过刻芽或短截促发分枝,保证每个枝条形成2-3级次的结果枝组,嫁接后3年结果;所述植株的栽培密度为150-200株/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的柿树连体栽培模式是利用嫁接技术将行内相邻的砧木主干连接到一起,使行内树体主干以“接龙”方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再在各砧木上芽接不同品种的柿树。通过控制嫁接芽体的位置使芽体在水平主干上均匀分布,每个芽发出的新枝采用摘心或短截技术促发结果枝组,培养结果母枝。本发明设计的极矮连体栽培模式可使柿园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加快成园速度,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喷洒农药及采收作业等效率倍增;树体水分、养分、光合产物的分配均衡,明显提升果实品质,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体栽培模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体栽培模式现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专业术语解释如下:

嫁接技术: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也就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芽接技术:是从枝上削取一芽,略带或不带木质部,插入砧木上的切口中,并予绑扎,使之密接愈合。芽接宜选择生长缓慢期进行,因此时形成层细胞还很活跃,接芽的组织也已充实。今年嫁接愈合,明春发芽成苗,非常适宜。嫁接过早,接芽当年萌发,冬季不能木质化,易受冻;嫁接过晚,砧木皮不易剥离。气候件对嫁接也有影响,形成层和愈伤组织需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活动,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对愈合最适宜,在室外嫁接,更要注意天气条件。

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树,也可以是树体的根段或枝段,有固定、支撑接穗,并与接穗愈合后形成植株生长、结果的作用。砧木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它嫁接亲合性好,苗木寿命长,也容易培植。

摘心:即打顶,是对预留的干枝、基本枝或侧枝进行处理的工作。摘心是根据栽培目的和方法,以及品种生长类型等方面来决定的。当预留的主干、基本枝、侧枝长到一定果穗数、叶片数(长度)时,将其顶端生长点摘除(自封顶主茎不必摘心)。摘心可控制加高和抽长生长,有利于加粗生长和加速果实发育。

树液:是植物似水的汁液;树液大部分都是溶解了矿物质和一些养料的水;树液存在于活的植物的大部分植株中。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设定行距3.5m,株距1m,每亩栽培190株;按设定的株行距播种君迁子(或野柿种子),或按设定的株行距直接栽植君迁子或本砧苗;砧木苗高度需达到1.8-2.0m,沿行内每5m设立一个竖直钢管,距地面高65cm,在钢管距地面60cm处锯槽(或在60cm处打孔),用于缠或穿钢丝,绷紧钢丝;

第二年春季在每个砧木距地面0.8m处的树体上嫁接第一个芽,按对生位置距第1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2芽,按对生位置距第2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3芽,按对生位置距第3芽15cm高的树体上嫁接第4芽;当树液流动后将前一株砧木距离地面0.6m高度处的主干人工水平弯曲,将前一株砧木主干的稍部靠接在与其相邻砧木的距离地面0.60m处主干上,将主干的基部水平弯曲,依次类推,形成行内连体模式,将弯曲的砧木主干绑缚在钢丝上;接芽萌发后在30cm处摘心,促发分枝,并将枝条绑缚在两边的钢丝上,使其成v子形;v字形架的每个侧边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60°,每个侧边拉设2道钢丝,用于固定v子形架体的侧边,2道钢丝的间距为50cm;v字形架之间的间距为6-8cm;通过刻芽(或短截)促发分枝,保证每个枝条形成2-3级次的结果枝组,培养结果母枝,嫁接后3年结果。

本发明设计的连体栽培模式下的柿树树体极矮;每行树组成一个整体;树的数量可根据地块的长度灵活掌握;其中,主干为砧木,抗寒抗病性强;各项作业管理极其方便,光能利用率高,果实大,品质优,可应用于其他相似树种中,具有较好的经济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